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军事理论

大西洋海战(决定欧洲命运的海上对决1939-1945)

  • 定价: ¥108
  • ISBN:978752172325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649页
  • 作者:(英)乔纳森·丁布...
  • 立即节省:
  • 2021-01-01 第1版
  • 2021-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2074天,二战历时最长的军事行动如何决定欧洲的命运?大西洋上的对决如何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等二战里程碑?从军事、政治、外交、科技全方位还原大西洋海战。通过亲历者的回忆,切身体会大西洋海战中的焦虑、痛苦和恐惧。英美军界、学界赞誉荐读。

内容提要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斗打响。两天后,一场真正决定欧洲命运的对决在浩瀚的大西洋上拉开帷幕。
    大西洋航路的畅通不仅为盟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事物资,也使普通民众能够获得赖以生存的食品,切断大西洋航路无疑意味着扼住了欧洲的咽喉。为了维系这条海上生命线,盟国商船的护航军舰与德军舰艇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殊死搏斗。整个二战期间,有超过3500艘盟国商船被德国军舰和潜艇击沉,数万人葬身海底。无怪乎大西洋上的局势让英国首相丘吉尔夜不能寐,也使美国总统罗斯福坚信它将决定整个二战的胜败。
    基于一手的文献档案和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大西洋海战》以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讲述了二战中这一持续时间最长的军事行动。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外交博弈,海军将领的作战策略,到军舰长官和普通水兵的亲身经历,战争双方在军事、政治、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成败得失被作者融合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军事史诗。
    回看历史,如果没有大西洋上的胜利,欧洲也许将饿殍遍野,斯大林格勒将不会发生历史性的转折,诺曼底登陆也将无从谈起,欧洲也许将是另一个欧洲。

媒体推荐

    即使你已经读过此前出版的所有关于大西洋海战的图书,这本书也仍然值得你读。
    ——迈克尔·麦克德维特  美国海军退役少将
    只有从当时的战略背景下来审视,才能真正理解史诗般的大西洋海战,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杰弗里·蒂尔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
    通过引用亲历者的回忆,作者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大西洋海战中的痛苦、焦虑,甚至恐惧。
    ——凯文·麦克拉尼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
    丁布尔比对书中人物的评价有时可能显得有些苛刻,并且必然会引起争议,但这些评价基于的是他广泛的阅读量、勤勉的治学态度以及有力的论据。
    ——安德鲁·罗伯茨  《拿破仑大帝》作者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皇家文学会会士
    作者引述了大量亲历者的回忆,使书内容的画面感远强于其他有关大西洋海战的著作。这部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是对大西洋海战与其他事件的联系做了细致的描绘,包括苏联红军1941至1942年拼死保卫苏联,西方盟国1942至1943年在地中海的战役,以及英美两国规模不断扩大的对德战略轰炸。
    ——美国海军史基金会

作者简介

    乔纳森·丁布尔比(Jonathan Dimbleby),英国作家、节目主持人、纪录片制作人、环境保护主义者,担任BBC广播电台4台的旗舰级政论栏目《有问题吗?》主持人32年,主持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旗舰级时政节目《本周》超过10年。他讲述二战阿拉曼战役的图书《沙漠中的命运》获得了英国媒体和读者的一致好评。除了写作和制作电视节目外,丁布尔比还积极投身环境保护事业,曾担任欧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慈善机构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总会会长。

目录

前言:一场决定性胜利
01  并非虚假的战争
02  出其不意
03  草率之举
04  开始的结束
05  潜艇横行
06  丘吉尔宣布“大西洋海战”
07  再次移动球门柱
08  美国放手出击
09  秘密武器
10  收效甚微
11  命运转折
12  击鼓
13  处处捉襟见肘
14  北冰洋的灾难
15  驱熊
16  邓尼茨抓住机会
17  上层变动
18  “天空之战”
19  万死一生
20  戏剧性转折
21  推测
22  结束的开始
尾声:摆脱命运
致谢
参考书目精选
注释

前言

  

    一场决定性胜利
    1945年5月4日,随着第三帝国崩溃,希特勒的继任者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向全球所有的德国潜艇指挥官发出一条信息:
    潜艇官兵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英勇战斗之后,不可战胜和无可挑剔的你们放下了武器。我们深切怀念牺牲的同志,他们以死效忠元首和祖国。同志们!不要放弃你们的潜艇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你们为了祖国的利益,勇敢、顽强、无畏地奋斗了多年。德国万岁!你们的海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长的战役和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海军战役终于结束了,德国被击败,并且遭到分割。这个结果得来不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全球超过6000万的死亡人数相比,大西洋区域的死亡和破坏数字可能不算太大——如果战争中的任何死亡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描述的话。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人们普遍认为,有3000多艘商船在大西洋沉没,共导致3万多名船员丧生。在轴心国方面,损失情况也差不多,大约2.7万名军官和水手——或75%的德国海军潜艇参战人员——失去了他们的生命;这个死亡率比1939年至1945年间发生的冲突中任何一方的任何一个兵种都高。
    当我们想到那些年月里的大规模战争时,我们的思维一般会转向闪电战、阿拉曼、安齐奥、阿纳姆、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柏林,或者想到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等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很多人。尽管欧洲地区的领土争夺战对第三帝国构成了致命一击,但是如果同盟国没有在大西洋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些战役就没有机会开打,更不用说打赢了。如果德国潜艇占了上风,美英之间的海上动脉就会被切断。得不到用于运输或取暖的油料,缺少制造战争武器所需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用战争来抵抗德国,“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都可能成为徒劳。更具根本性的问题在于,英国的大部分基本食品是从非洲、亚洲、南美洲和美国进口而来的,在缺乏基本食品的情况下,用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John Keegan)的话说就是,英国人民面临的前景将是“真正的马尔萨斯式的衰落”。大饥饿会把这个国家吞没。丘吉尔——或者更可能是他的继任者——不仅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可能在海滩、着陆场、田野和街道上战斗,而且除了向希特勒乞求和平,几乎别无选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丘吉尔写道:“大西洋海战是整个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刻也不会忘记,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一切战斗,无论是在陆地上、海洋上还是天空中,最终都取决于这场海战的结果。我们虽然牵挂的东西有很多,但一直怀着希望或忧虑,日复一日地关注着它不断变化的局势。”
    即使这些潜艇没能将英国“饿毙”,但仅仅是勉强活下来也无法避免灾难。如果德国的“狼群”仍然可以随意地横行海上,盟军将无法派出足够的兵力穿越大西洋与英国会合并登上欧洲大陆:这样就不会有D日(D-Day)了。因此,斯大林很可能会像1939年8月签订《里宾特洛甫一莫洛托夫条约》一样,选择与希特勒妥协的方案。在那些相信自由和民主的人看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将会出现另一种灾难性结果。
    想象力再差的人都知道,这种恐怖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好水手时刻保持警觉。在茫茫大海中,距离被扭曲,危险被放大。在晦暗的黄昏中,罐头、轮胎、啤酒瓶等漂浮在大海中的杂物让警觉的眼睛陷入疲惫,被想象成危险的物体。相反,看似遥远的灯光,竟然是一艘就要有碰撞危险的油轮。把一只鸬鹚的脖子或一只好奇的海豹的脑袋误认为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礁石,或者把礁石当成这类东西,这也是致命的。除了最愚蠢的家伙,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水面平静,空气温暖,海洋的乐趣也总是夹杂着焦虑。当大自然带来的飓风把一股温柔的海水变成人力不可阻挡的山峰般的巨浪时,不管航海知识多丰富的水手都会感受到源自身体和心理的恐怖痉挛。
    ……
    盟军的幸运之处在于,德国在制订大西洋海战的战略时,阿道夫·希特勒是最终决断者,潜艇部队总司令邓尼茨海军上将没有这个权力。邓尼茨和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海军元帅一样,都相信德国的“致命敌手”是英国。对盟军来说更为幸运的是,这两位海军将领存在矛盾,在什么是击败敌人的最佳手段这一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邓尼茨坚定地认为,第三帝国在军事方面的重中之重是以潜艇战击沉商船,使其补充的速度赶不上损失的速度,从而截断英国的补给线——他称之为吨位战。雷德尔承认潜艇承担着重要任务,但他也想让水面舰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俾斯麦号”(Bismarck)、“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和“提尔皮茨号”(Tirpitz)等强大的水面舰艇。由于海军没能统一观点,邓尼茨无法说服希特勒,使其相信首要任务应该是赶在盟军采取足够的反制措施之前,建立一支在规模和力量上足以在大西洋取胜的潜艇部队,这位潜艇司令失去了在大西洋获得彻底胜利所需的手段。
    事实上,雷德尔很快就发现自己受到了希特勒的冷落。希特勒更在意最高统帅部的成员,那些人或哄骗或吹嘘的方式更能增长他的错误信心。至关重要的是,刁滑乖戾的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作为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不仅压倒了雷德尔,而且凭借着帝国元帅的身份,运用影响力阻挠德国海军获得建造潜艇部队所需的资源,致使其无法及时对英国护航运输队造成致命打击。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这场内斗与伦敦空军部和海军部的矛盾非常相似,对大西洋海战的结果产生了关键}生影响。
    1943年1月,元首向雷德尔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雷德尔将其形容为“恶毒无礼”,之后这位海军总司令被彻底解职。”此后,卡尔·邓尼茨接替他指挥德国海军,影响力迅速增强,以至于在战争末期被希特勒选为继承人。但是,他发觉自己在为德国海军掌舵时,国家巨舰已经朝着礁石驶去了。如果邓尼茨能够按照自己的构想影响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会有令人陇心的不同走向。因为邓尼茨和丘吉尔及罗斯福一样,知道德国的命运将由大西洋决定。而幸运的是,希特勒没有这样的战略认知。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尝试着将上述主题作为一出内容连贯的戏剧来叙述。要想全面了解这场史诗般的战役,其中每一位战斗人员的动机和行动都至关重要,包括伦敦、华盛顿、柏林和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中矛盾重重的领导者,也包括那些在大西洋海战中作战和牺牲的人。将双方作战和牺牲的将士的故事置于派遣他们的领导层面临的困境和抉择背景之下,更能阐明其努力的史诗性意义,而非使其受到削弱。我希望这样做能够证明盟军在大西洋海战中获得胜利是击败纳粹主义的先决条件,以及这场海战与1939年至1945年间的其他战线上的一切斗争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