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百科全书类书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2)

  • 定价: ¥139.9
  • ISBN:978757250330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河南科技
  • 页数:527页
  • 作者:编者:(美)约翰·...
  • 立即节省:
  • 2021-03-01 第1版
  • 2021-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湛庐文化“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继《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之后,又一重磅力作!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技术创新管理专家陈劲、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乌镇智库理事长尼克、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财新传媒总编辑王烁、搜狗CEO王小川、果壳联合创始人小庄、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等联袂推荐!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2)》由Edge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携手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艾莉森·高普尼克;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尔·希利斯;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马克;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以及艺术家、发明家、企业家等多个领域的202位思想家,给你带来一场拓展科学思维的大思考。

内容提要

  

    哪些科学概念更应该广为人知?在《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2)》中,20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家提出了202个应该广为人知的科学新概念,涉及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天文学、艺术、生物学、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带给你一场脑力的激荡。

媒体推荐

    伟大头脑的伟大之处,绝不在于他们拥有“金手指”,可以指点未来;而在于他们时时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意识的深海,他们发问,不停地发问,在众声喧哗间点亮“大问题”和“大思考”的火炬。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段永朝
    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顶尖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
    ——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泳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颗。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吴甘沙
    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而他未来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阅读。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周涛
    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和出版人,约翰·布罗克曼邀请了世界上各个领域的科学精英和思想家,通过在线沙龙的方式展开圆桌讨论。“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就是活动参与者的观点呈现,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最强大脑”的独特视角,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第十一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星际穿越》译者  苟利军
    关注Edge并阅读上面的文章已经十几年了,越到后来越发现,打动我的不是布罗克曼及其周围那批作家的睿智,甚至不是他们的渊博,而是他们讨论问题的边界感,一种在专业视角下对世界彬彬有礼的试探。
    ——果壳联合创始人,“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编   小庄
    未来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师们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许会让我们活得更放松一些。
    ——丁香园创始人 李天天
    与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摆脱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刘兵
    以科学精神为内核,无尽跨界,Edge就是这样一个精英网络沙龙。每年,Edge会提出一个年度问题,沙龙成员依次作答,*终结集出版。不要指望在这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你自己。
    ——财新传媒总编辑,BetterRead公众号创始人 王烁
    术业有专攻,是指用以谋生的职业,越专业越好,因为竞争激烈,不专业没有优势。但很多人误以为理解世界和社会,也是越专业越好,这就错了。世界虽只有一个,但认识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学科的边界都是人造的藩篱,能了解各行业精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玩味这个世界,综合各种信息来做决策,这不显然比死守一个角度更有益也有趣吗?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兰小欢
    如果每位大思想家都是一道珍馐,那么这套书毫无疑问就是佛跳墙了。很多名字都是让我敬仰的当代思想大师,物理学家丽莎 · 兰道尔、心理 学家史蒂芬 · 平克、哲学家丹尼尔 · 丹尼特,他们都曾给我无数智慧的启发。与*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 摆脱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 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好的礼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 郝景芳
    

作者简介

    约翰·布罗克曼,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目录

前言
01 尤里·米尔纳
寿命因子
02 亚当·韦茨
解释性深度错觉
03 戴维·罗恩
突触传递
04 理查德·道金斯
消亡的基因书
05  W. 特库姆塞·菲奇
扩展适应
06  塞思·劳埃德
位力定理
07 史蒂芬·平克
热力学第二定律
08 安东尼·加勒特·利西
涌现
09 乔纳森·B.洛索斯
自然选择
10 乔治·丘奇
脱氧核糖核酸
11 斯图尔特·布兰德
遗传拯救
12 布鲁斯·帕克
气候变化中的正反馈
13 珍妮弗·雅凯
人类世
14 大卫·克里斯蒂安
智能圈
15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盖亚假说
16 劳伦斯·史密斯
海洋酸化
17 戴维·德斯迪诺
跨期选择
18 布赖恩·克努森
未来自我连续性
19 朱利奥·博卡莱蒂
气候系统
20 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算法的世界
21 科科·克鲁默
巴比伦彩票
22 布鲁斯·施奈尔
同类破坏
23 里德·蒙塔古
递归
24 尼古拉斯·汉弗莱
指称不透明性
25 斯蒂夫·富勒
适应性偏好
26 格雷戈里·本福德
拮抗基因多效性
27奥布里·德格雷
适应不良
28利奥·夏卢帕
表观遗传学
29安德烈斯·罗默
转录组
30罗伯特·普洛明
多基因评分
31苏珊·布莱克莫尔
复制因子能力
32奥利弗·斯科特·柯里
可误论
33萨姆·哈里斯
理智上的诚实
34维多利亚·施托登
希腊字母表的第 5 个字母 ε
35理查德·穆勒
系统性偏差
36布莱恩·伊诺
确认偏差
37迈克尔·舍默
消极偏差
38海伦·费雪
积极错觉
39埃里克·温斯坦
罗素用词变化
40丹尼尔·戈尔曼
共情关怀
41马修·利伯曼
朴素实在论
42戴维·皮萨罗
动机性推理
43西蒙娜·施纳尔
空间位置偏差
44彼得·诺维格
计数
45卡伊·克劳斯
平均
46基思·德夫林
数感
47塞思·肖斯塔克
费米问题
48布鲁诺·朱萨尼
指数
49 丹尼尔·希利斯
阻抗匹配
50 马丁·莱凯尔
内稳态
51约翰·诺顿
艾什比的必要多样性定律
52李·斯莫林
多变性
53陶·诺瑞钱德
稳态应变
54 爱德华多·萨尔塞多-阿尔瓦兰
脑干
55珍娜·莱文
最小作用量原理
56约翰·马瑟
宇宙大爆炸
57马丁·里斯
多元宇宙
58吉诺·塞格雷
引力辐射
59安德烈·林德
不可逆转的宇宙
60保罗·斯坦哈特
大反弹
61 丹尼尔·丹尼特
功能可供性
62 阿曼达·盖芙特
积极行动主义
63 胡安·恩里克斯
古神经学
64弗兰克·维尔切克
互补性
65迈克尔·加扎尼加
切口
66汉斯·霍尔沃森
物质
67迈克斯·泰格马克
基质独立性
68 丹尼尔·胡克
PT 对称
69普里亚姆瓦达·纳塔拉詹
引力透镜
70拉斐尔·布索
宇宙常数或真空能量
71吉姆·霍尔特
不变性
72 杰里米·伯恩斯坦
安鲁辐射
73杰里·科因
决定论
74斯科特·阿伦森
状态
75弗兰克·蒂普勒
量子力学的平行宇宙
76马里奥·里维奥
哥白尼原则
77马修·普特曼
流变学
78理查德·塞勒
事前检验
79 达斯廷·耶林
时间
80梅勒妮·斯旺
包含中间原则
81 库尔特·格雷
相对剥夺
82史蒂文·考兹
反社会倾向
83玛格丽特·利瓦伊
互惠利他主义
84戴维·奎勒
孤立不匹配
85尼古拉斯·卡尔
神秘主义
86卡洛·罗韦利
相对信息
87恩斯特·波佩尔
时间窗
88丽莎·兰道尔
有效理论
89杰西卡·弗拉克
粗粒化
90 贾雷德·戴蒙德
常识
91 多利亚·怀亚特
“进化”用作隐喻
92 乔治·戴森
雷诺数
93 约翰·马尔科夫
超材料
94威廉·庞德斯通
斯蒂格勒命名定律
95罗伯特·库尔茨班
比较优势
96 凯文·凯利
过早优化
97 伊曼纽尔·德曼
模拟退火算法
98凯特·杰弗里
吸引子
99戴安娜·瑞斯
拟人论
100艾琳·佩珀伯格
认知行为学
101戴维·巴斯
择偶机会成本
102海伦娜·克罗宁
性别
103南希·艾科夫
超常刺激
104史蒂夫·奥莫亨德罗
高成本信号
105罗里·萨瑟兰
性选择
106理查德·普鲁姆
种系发生
107 布莱恩·克里斯汀
幼态延续
108约翰·霍根
神经编码
109戈登·凯恩
对称性自发破缺
110詹姆斯·奥唐奈
均值回归
111丽贝卡·纽伯格·戈尔茨坦
科学实在论
112理查德·尼斯贝特
基本归因错误
113凯瑟琳·金茨勒
习惯化
114罗尔夫·多贝里
广义标准化理论
115阿什文·查布拉
缩放比例
116克利福德·皮寇弗
门格尔海绵
117 唐纳德·霍夫曼
全息原理
118伊恩·麦克尤恩
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
119斯图尔特·费尔斯坦
科学家
120肖恩·卡罗尔
贝叶斯定理
121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均衡
122尼尔·格森菲尔德
拟设
123罗伯特·萨波尔斯基
一般情况下
124萨拉·德默斯
盲法分析
125马修·杰克逊
同质性
126齐亚德·玛拉
社会认同
127雨果·梅西耶
反思信念
128阿比盖尔·马什
异养行为
129克里斯蒂娜·勒加雷
文化积累
130 艾莉森·高普尼克
生命历史
131 保罗·萨福
霍尔丹的正确尺寸法则
132尼古拉斯·博马尔
表型可塑性
133琳达·威尔布雷奇
休眠敏感期
134雅典娜·沃鲁马诺斯
最近发展区
135伊丽莎白·里格利-菲尔德
长度偏倚抽样
136埃尔德·沙菲尔
识解
137斯科特·德雷维斯
双盲
138亚当·奥尔特
小数定律
139迈克尔·诺顿
承诺机制
140戴安娜·德茨奇
错觉结合
141詹姆斯·吉里
异类联想
142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
概念组合
143西蒙·巴伦-科恩
布尔逻辑
144罗杰·尚克
基于案例的推理
145妮娜·雅布隆斯基
媒介丰富度
146丹尼尔·埃弗雷特
皮尔士符号学
147霍华德·加德纳
历史计量学
148丹·斯珀伯
种群思维
149汤姆·格里菲思
有界最优性
150迈克尔·霍齐贝格
满足感
151罗斯·安德森
去匿名化
152杰森·威尔克斯
函数方程
153加里·克莱因
去自我中心
154彼得·李
迁移学习
155乔舒亚·邦加德
符号接地问题
156厄休拉·马丁
抽象概念
157西札夫·拉菲利
网络
158罗伯特·普罗文
形态发生场
159卜迪辛·萨马拉斯哈
群体免疫
160以太·亚奈
身体进化
161塞萨尔·伊达尔戈
临界性
162托马斯·巴斯
信息病理学
163 杰拉尔德·斯莫尔伯格
就医刺激
164 丹尼尔·利伯曼
失配条件
165 罗杰·海菲尔德
可操作预测
166查尔斯·塞弗
得克萨斯神枪手
167乔恩·克莱因伯格
数字化呈现
168芭芭拉·特沃斯基
具身思维
169丹尼尔·洛克摩尔
电车难题
170蒂芬·科斯林
心理模拟
171安迪·克拉克
预测误差最小化
172基娅拉·马里托
不可能性
173萨宾·霍森菲尔德
最优化
174阿兹拉·拉扎
癌症种子与土壤假说
175埃里克·托普
疾病进展简单化
176比阿特丽斯·戈罗姆
效果修正
177卢卡·德比斯
幂律
178菲尔·罗森维
I 型和 II 型错误
179劳拉·贝茨格
理想自由分布
180道格拉斯·拉什科夫
时间生物学
181格尔德·吉仁泽
故意的无知
182迪伦·埃文斯
闭合需求
183蒂莫西·泰勒
多元性实体
184塞缪尔·阿贝斯曼
蒯因
185N. J. 恩菲尔德
语词遮蔽
186克里斯蒂娜·芬恩
阈限
187伊恩·博格斯特
可能性空间
188塔尼娅·洛姆布鲁佐
替代可能性
189安东尼·阿吉雷
索引信息
190朱恩·格鲁伯
情绪感染
191 巴特·卡斯科
否定证据
192 曹载沅
空虚
193 布鲁斯·胡德
效应规模
194 西沃恩·罗伯茨
超实数
195 S. 阿巴斯·拉扎
标准差
196 格雷戈里·科克伦
育种方程
197 戴维·达尔林普尔
不动点
198 斯图亚特·考夫曼
非遍历性
199 马克西米利安·希奇
混淆
200 约翰·图比
联盟的本能
201 奈杰尔·哥尔德菲尔德
科学方法
202 巴纳比·马什
谦逊

前言

  

    1981年,我成立了一个名为“现实俱乐部”(Reality Club)的组织,试图把那些探讨后工业时代话题的人们聚集在一起。1997年,“现实俱乐部”上线,更名为 Edge。
    在Edge中呈现出来的观点都是经过推敲的,它们代表着诸多领域的前沿,比如进化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宇宙学和物理学等。从这些参与者的观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自然哲学:一系列理解物理系统的新方法,以及质疑我们很多基本假设的新思维。
    对每一本年度合集,我和 Edge的忠实拥趸,包括斯图尔特·布兰德 (Stewart Brand)、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乔治·戴森(George Dyson),都会聚在一起策划“Edge 年度问题”,而且常常是在午夜。
    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正像我的朋友,也是我曾经的合作者,已故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 Lee Byars)曾经说的那样:“我能回答一个问题,但我能足够聪明地提出这个问题吗?”所以,我们要去寻找那些可以启发不可预知的答案的问题,那些激发人们去思考意想不到之事的问题。
    现实俱乐部
    1981—1996年,现实俱乐部是一些知识分子间的非正式聚会,通常在中国餐馆、艺术家阁楼、投资银行、舞厅、博物馆、客厅,或在其他什么地方举办。俱乐部座右铭的灵感就源于拜尔斯,他曾经说过:“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界,就要寻找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1969年,我刚出版了第一本书,拜尔斯就找到了我。我们俩同在艺术领域,一起分享有关语言、词汇、智慧以及“斯坦们”(爱因斯坦、格特鲁德·斯坦因、维特根斯坦和弗兰肯斯坦)的乐趣。1971年,我们的对话录《吉米与约翰尼》(Jimmie and Johnny )由拜尔斯创办的“世界问题中心”(The World Question Center)发表。
    1997年,拜尔斯去世后,关于他的“世界问题中心”,我写了下面的文字:
    詹姆斯·李·拜尔斯启发了我成立“现实俱乐部”以及 Edge 的想法。 他认为,如果你想获得社会知识的核心价值,去哈佛大学的怀德纳图书馆里读上 600 万本书,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在他极为简约的房间里,他通常只在一个盒子中放4本书,读过后再换一批。于是,他创办了“世界问题中心”。在这里,他计划邀请 100 个最聪明的人相聚一室,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预期的结果是他们将获得所有思想的总和。但是,在设想与执行之间总有许多陷阱。拜尔斯确定了他的 100 个最聪明的人,依次给他们打电话,并询问有什么问题是他们自问不解的。结果,其中 70 个人挂了他的电话。
    那还是发生在1971年的事。事实上,新技术就等于新观念,在当下,电子邮件、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真正实现了拜尔斯的宏大设计。虽然地点变成了线上,但这些驱动热门观点的反复争论,却让“现实俱乐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正如拜尔斯所说:“要做成非凡的事情,你必须找到非凡的人物。”每一个 Edge 年度问题的中心都是卓越的人物和伟大的头脑,其中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是当今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我在 1991 年发表的《第三种文化的兴起》(The Emerging Third Culture)一文和 1995 年出版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The Third Culture: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中,都写到了第三种文化,而上述那些人,他们正是第三种文化的代表。
    第三种文化
    经验世界中的那些科学家和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工作和著作构筑起了第三种文化。在渲染我们生活的更深层意义以及重新定义“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等方面,他们正在取代传统的知识分子。
    第三种文化是一把巨大的“伞”,它可以把计算机专家、行动者、思想家和作家都聚于伞下。在围绕互联网兴起的传播革命中,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dge是网络中一个动态的文本,它展示着行动中的第三种文化,以这种方式连接了一大群人。Edge 是一场对话。
    第三种文化就像是一套新的隐喻,描述着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灵、整个宇宙以及我们知道的所有事物。这些拥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还有那些著书立说的人,正是他们推动了我们的时代。
    这些年来,Edge已经形成了一个选择合作者的简单标准。我们寻找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能用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来扩展关于“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的看法。其中,一些人是畅销书作家,或在大众文化方面名满天下,而大多数人不是。我们鼓励探索文化前沿,鼓励研究那些还没有被普遍揭示的真理。我们对“聪明地思考”颇有兴趣,但对标准化“智慧”意兴阑珊。在传播理论中,信息并非被定义为“数据”或“输入”,信息是“产生差异的差异”(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这才是我们期望合作者要达到的水平。
    Edge鼓励那些能够在艺术、文学和科学中撷取文化素材,并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将这些素材融于一体的人。我们处在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文化环境当中, 很多人都把自己束缚在二手的观念、思想与意见之中,甚至一些知名的文化学者也是如此。Edge 由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组成,他们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真实,不接受虚假的或盗用的真实。Edge 的社区由实干家而不是那些谈论和分析实干家的人组成。
    Edge与17世纪早期的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十分相似。无形学院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其成员包括物理学家罗伯特 · 玻意耳(Robert Boyle)、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等。这个学会的目标就是通过实验调查获得知识。另一个灵感来自伯明翰月光社(The Lunar Society of Birmingham),一个新工业时代文化领袖的非正式俱乐部,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和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都是其成员。总之,Edge 提供的是一次智识上的探险。
    用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话来说:“Edge心态开放、自由散漫,并且博识有趣。它是一份好奇之中不加修饰的乐趣,是这个或生动或单调的世界的集体表达,它是一场持续的、令人兴奋的讨论。”
    约翰·布罗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