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生命中不可不想之事(哲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 定价: ¥45
  • ISBN:978750575148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友谊
  • 页数:240页
  • 作者:(日)冈本裕一朗|...
  • 立即节省:
  • 2021-06-01 第1版
  • 2021-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日本哲学教授冈本裕一朗的代表作品,在日本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欢迎,成为畅销书。日本知名杂志《朝日周刊》发表推荐书评。
    市面上的哲学通俗读物,基本上都是在介绍历史上那些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和故事。而本书是少有的“看向未来”的读物,书中所讲全是“人工智能”“后人类”“寿命革命”“虚拟货币”“超人类主义”这类关乎人类未来的课题。读过这本书,能让你对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以及不远的未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内容提要

  

    这个世界正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迅速变化着,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中,我们需要哲学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过去的常识中解放,找到更有创意的思考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挑战。
    本书是一本通俗哲学书,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等19位当今哲学家的所思所想,他们追寻的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今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基因科技、虚拟货币、后人类、寿命革命、超人类主义、贫富差距等23项社会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对所有人来说,现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正在往哪个方向去,这种共同知识都是必须了解的。

目录

序章 现代哲学在探讨什么问题?
  现在,哲学究竟在探讨些什么?
  哲学被误解了?
  哲学学说的研究者是哲学家吗?
  现在,哲学究竟在探讨什么?
  重新审视近代(现代)
  哲学的汇聚点改变了!
  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一章 世界上的哲学家如今都在思考什么?
第1节 后现代之后,哲学该何去何从?
  “语言学转向”指的是什么?
  “真理”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后现代之后的三个潮流
第2节 媒介技术论转向指的是什么?
  作为历史性先验的语言
  由媒介学向技术哲学的转向
  为什么媒介成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3节 实在论转向指的是什么?
  所谓21世纪的时代精神
  如何理解人类消亡之后的世界
  “新实在论”与德意志式的“精神”复活?
第4节 自然主义的转向指的是什么
  能否消除心理作用?
  延展“心智”
  通过脑科学来说明道德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二章 信息技术革命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第1节 改变人类历史的两场革命
  手机存在论
  社交网络并不是为市民而设的媒体?
第2节 监视社会化的现代世界
  是“一人一号制”导致了监视社会吗?
  由信息技术衍生出的自动监视社会
  共景监狱——由多数监视少数
  现代“控制社会”的原型
  脸谱网与谷歌的野心?
第3节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复兴
  与人类平等对话的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
  框架问题解决了吗?
第4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人类的未来
  霍金博士的警告
  人类的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
  被人工智能所“启蒙”的人类?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三章 生物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向何处?
第1节 “后人类”诞生的道路
  人类基因组编辑意味着什么?
  关于人体改造的争议
  生物技术使优生学死灰复燃?
  接受“超人类主义”
第2节 克隆人与我们拥有同等的权利吗?
  有关克隆人的误解
  同卵双胞胎与克隆有什么不同?
  克隆人的哲学问题
第3节 借助再生医疗能否获得永生?
  寿命革命已经开始
  不老不死就是幸福吗?
  延缓衰老与延长生命的是是非非
第4节 易犯罪者理应被提前隔离吗?
  让犯罪者服用“道德药片”真的好吗?
  通过观察大脑就能够分辨出犯罪分子吗?
  近代刑罚制度已经失效了吗?
第5节 “人之终结”会发生在现代吗?
  生物技术革命促使“人”走向终结
  “杀死上帝的人”将走向何方?
  “人文主义”的终结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四章 资本主义是否仍适用于21世纪
第1节 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差距是一个问题吗?
  “近代”结束,资本主义仍不会终结?
  “皮凯蒂现象”的启示
  贫富差距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贫富差距真的是坏事吗?
  第2节 资本主义中有关“自由”的争论
  究竟应该是哪一种自由?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悖论
第3节 全球化会帮助人们摆脱民族国家的约束吗?
  21世纪的“帝国”指的是什么?
  美利坚“帝国”的终结
  全球化的三难选择
第4节 资本主义能否被超越
  虚拟货币
  金融科技革命和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
  因信息技术而变化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五章 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宗教吗?
第1节 近代是“去宗教化”的过程
  理性看待宗教
  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宗教性转变
  从世俗化理论到非世俗化理论
第2节 多种宗教的共存是不可能的吗?
  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能否避免?
  是多元文化主义模式,还是社会融合模式?
  “个体化”“世界化”的宗教可行吗?
  伊斯兰教与欧洲的未来
  法国人选举伊斯兰总统?
第3节 宗教不可能因科学发展而消亡
  古尔德的互不干涉理论
  无神论者道金斯的宗教批判
  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宗教
  上帝造物说与新无神论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六章 人类为何要保护地球?
第1节 为何要保护环境?
  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是否会破坏环境
  “土地伦理”与“土地伦理学”
  “深生态学”的功与过
第2节 环境论的实用主义转变
  环境保护无关道德
  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吗?
  环境实用主义主张什么?
第3节 环境保护论的历史地位
  风险社会的来临
  后现代化的环境哲学
  超越末世论
  应对全球变暖的优先顺序
  21世纪重新审视“环境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复兴
    最近,大数据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同于过去的进展。
    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历经了两次热潮,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过去两个阶段的目标在于给电脑搭建规则、逻辑和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但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很难一概而论,总会有例外或偶然事情发生。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就能明白,现实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规则行事。
    从这一点来看,研究出可与人类智慧相匹敌的人工智能技术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实际上,美国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在其著作《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中,就“人工智能的极限”提出了如下主张:
    在把时间和资金花费在信息加工之前,应该想一想,人类主体原型和已有的程序,是否表明计算机语言适用于分析人的行为;把人类理智全部分解成离散的、确定的、与上下文环境无关元素的规则来支配运算,是可能的吗?逼近人工智能的这一目标究竟是不是可能的呢?两者的答案是一个:不可能。
    如今这样的状况正在发生巨大改变。例如,大家应该已经从新闻中看到了可以自动驾驶的无人车的消息,车上搭载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它能够判断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并及时采取恰当的对策。如若不然,就很有可能事故频发,但事实上因为它能够灵活应对周围的环境,所以几乎没有发生过事故。又例如,如果有苹果手机,我们应该会用到一个叫“Siri”的应用。当我们用自然语言对它说“检索某某”时,很快会得到相应的答案。也就是说,它能理解我们所说的内容并做出相对应的回答。这个应用虽说现在用起来还不那么灵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十分有用的,可以说是在苹果手机上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
    现在的人工智能已与过去有所不同,它可以从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出发,进行自主学习,也被称为“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水平因此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而为人工智能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信息的正是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大数据是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的素材。由于信息量越来越大,遇到突发和例外情况时,人工智能也能够妥善处理。
    如今以大数据为支撑,人工智能研究正处于爆发式的发展中。
    与人类平等对话的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
    不过,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具有如人类一般的智慧吗?在机械计算和信息处理等方面,人工智能的水平的确远超人类。但是在用自然语言进行对话方面,人工智能连小孩的水平都不如,它对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做出恰当回答或提问都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像人类一样处理事情吗?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英国的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他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这一问题,并设计了一个验证答案的方式。这个验证方式被称为“图灵测试”,简单地说,就是让提问者隔着一堵墙同时与人类和机器(电脑)用文字进行交流,并根据交流的情况来判断哪个是人类。
    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会举行图灵测试的比赛。在比赛中有5分钟的自由对话时间,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人类智能。图灵测试自举办以来从没有电脑能通过测试,直到2014年初,有一台机器通过了测试。这件事一度引起了轰动,但很多电脑方面的专家也提出了质疑。可以说,能够与人类一样进行对话的人工智能似乎尚未出现。美国哲学家约翰·R. 塞尔以通过图灵测试为假设条件,提出了一个思维实验——中文屋。该实验最早在塞尔于1980年发表的论文《心灵、大脑和程序》中有所提及,这里引用2004年的《心灵导论》中的一段话进行说明:
    本人事实上是根本不懂汉语的……不过,我们能够设想这样一种情况:我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里面有一些装满汉语字符的盒子。另外我还有一本规则手册,这手册实际上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而且也正是它才使得我能够回答出那些用汉语提出的问题。我所接收的那些我看不明白的符号就是问题;我在规则手册中搜寻那些我被认为应当去做的事;我从盒子里拣选出一些符号,根据程序中的规则来摆弄它们,然后将被要求的字符递送出去——这些字符则被解释为回答。即使假定我能够通过用来检测理解汉语的图灵测试,但我依然还是弄不懂哪怕一个字的汉字。然而,如果(在这个情形中)我并没有在执行正确的计算机程序的基础上理解汉语的话,那么任何一台其他的以执行程序为基础的计算机也做不到这一点。由此可知,塞尔认为即使有机器完全通过了图灵测试,也无法说明电脑就真的像人一样拥有心灵和思维。但是对现代社会而言,无论是否拥有心灵和意识,首要目标是研制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如果有机器能像塞尔想象的那样准确地进行“自动翻译”,那么将对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框架问题解决了吗?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还有一个问题,即所谓“框架问题”。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人工智能研究者麦卡锡和海耶斯(John McCarthy & Patrick J. Hayes)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又重新提起。如今,由丹尼特首创的思维实验已逐渐被广泛应用。虽说篇幅有点长,但为了理解问题,我们还是来看一下丹尼特所描述的这个实验:
    ①从前有个机器人,制造它的人给它起名叫R1。它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照料自己。一天,在设计者的安排下,它得知它的备用电池——它珍贵的能源——和一个快要爆炸的定时炸弹锁在一间房子里。R1找到了这个房间和房门钥匙,并做出抢救电池的计划。房间里有一辆小车,电池就在这辆车上。R1假设,某个叫作拉出(小车,房间)的行动能将电池从房间里转移出来。它立即行动,果然在炸弹爆炸前将电池从房间里取出。然而不巧的是,那个炸弹也在小车上。R1虽然知道炸弹就在房间里的小车上,但是没有意识到拉小车时炸弹会随着电池一起被带出来。可怜的R1在计划它的行动时遗漏了这个明显的蕴涵关系。
    ②回到制图板前。设计者们说:“其解答很明显。我们的下一个机器人,一定要造得不仅能识别它的动作中的拟议的蕴涵关系,而且也能识别这些动作附带的蕴涵关系,可通过它做计划时采用的那些描述来推演这些关系。”他们把下一个模型——机器人推演者叫作R1D1。他们把R1D1放到与R1失败时相同的险境中。当R1D1也产生拉出(小车,房间)的想法时,就像设计的那样开始考虑这种行动过程的蕴涵关系。它刚刚推演完把小车从房间里拉出来不会改变房间墙壁的颜色,正要着手证明下一个蕴涵关系——拉出小车时会造成它的轮子转的圈数比小车轮子的多,就在这时,炸弹爆炸了。
    ③回到制图板前。设计者们说:“我们必须教它区分开相关蕴涵关系和无关蕴涵关系,还要教它忽略那些无关的。”于是他们想出一个方法,给蕴涵关系加上标记,标明它与当前任务是相关的还是无关的,并在下一个模型中采纳了这一方法,这一模型叫作机器人相关推演者,简称R2D1。制造者们让R2D1去接受那个专门设计的、曾使它的前任们丧生的试验,这时他们惊奇地看到,它正坐在那间装有嘀嗒作响的炸弹的房子外面,一副哈姆雷特的做派,它果断的精神本色因陷入沉思而显出病容,正像莎士比亚(以及最近的福多尔)生动描写的那样。“干点什么吧!”他们朝它喊。“我正在做,”它反驳说,“我正忙着忽略成千上万我已确定为无关的蕴涵关系。我只要发现一个无关的蕴涵关系,就把它放进那些必须忽略的关系表中去,并且……”炸弹响了。
    (①—③的编号为本书作者添加)
    一般来说,“框架问题”是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为了达成的目的,必须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无数个可能的结果。但是就如②所示,要考虑所有结果,就有可能根本不能开始行动。鉴于此,如③所示,设计者命令机器人“只需考虑与目的有关的重要结果,其他一律忽略!”。可是机器人又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对“究竟哪个结果与目的相关、哪个结果与目的无关”进行判断的状况中,最终还是无法有所行动。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框架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就无法实现呢?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人工智能有“框架问题”,人类也有,但人类能够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行动并不是因为解决了“框架问题”。
    如果考虑所有结果,人类一样会陷入无尽判断而不能行动,而且人类也不一定能分辨出哪一个才有可能是与目的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只不过,人类不会被“框架问题”限制住,而是能跳出限制采取行动,因此像①那样被炸毁的情况也不少见。
    现在有了大数据做支撑,人工智能也逐渐能像人类一样跳出(并非解决)“框架问题”的限制而行动了。正因为如此,无人驾驶才成为一种可能。

后记

  

    我记得接到本书的出版计划是在去年(2015年)5月底。那个时候,正好是文部科学省“撤销文科学部”的事情开始引发热议的时候。在那种非常时期,要求我以现代为主题写一本哲学相关的书,说实话,我感到有些诧异。既然被称为“不赚钱的文科”,尤其是其中经常被视作“无用学问”之代表的“哲学”,如何能够出版得了呢?对此,我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我有过犹豫,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尝试着投入新书的写作过程中。赚钱或者不赚钱,有用或者无用之类的区别,会随着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范围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就算不在这一点上深入研究,我也能够自信满满地说:哲学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同时代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学问。本书所讲的内容,毫无疑问都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息息相关。我认为,不管是学生、社会职员,还是中老年人,对于所有人来说,现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将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前进等内容,作为公共常识来说,都很有了解学习的必要。
    尤其是,当我们迎来了现代历史的巨大转折点时,以往的常识变得完全不适用了,时代要求我们提出新的思想理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如今世界上到底在发生着什么?另外,本书所围绕的主题,除哲学外别无其他。当我们埋头于一项具体工作时可能难以发现这样一种倾向: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如果我们暂时脱离其窠臼,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和把握问题,也许事物的本质就逐渐水落石出了。 在执笔写作本书之时,我并没有预设某种立场,并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来论证和推广自己的主张。在今天这样的历史转折点,正确的立场并不是确定无疑的,反而需要我们提出多种多样的见解。在这种状况下,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各种不同的看法。对于各种不同的主张来说,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相信大家都见仁见智,但是我希望大家首先都能了解这种观点多样性的事实。希望大家不要急不可耐地集中到其中一个主张上,而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主张存在的可能性,即使其他主张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 在此我重新声明,本书内容是从接受出版计划开始,一鼓作气新写就的,但在执笔过程中,也融人了以前写过的部分内容。然而,并不是原样照搬过来,而是在本书文章脉络演绎的过程中重新组织语言写就的,并没有重复。 说到本书出版的经过,一开始是从接受编辑部的山下觉先生的提问开始的。他带着很多问题来找我,拜托我谈一谈“哲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实际上,我有些犯难。因为,哲学家们通常是不会直接针对那些具体问题来进行回答的。哲学家们的讨论大多是抽象的,基本不会给出具体的指导方针。但是,这样一来的话书就写不出来了,所以我并没有针对这些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而依样提供哲学家的见解主张(也做不到),而是致力于重新解读这些具体问题所包含的意义。如此一来,哲学家们的讨论与具体问题就可以同步对接起来了。虽说如此,其成功与否就交给读者诸君自行判断了。 最后,我要向给予我如此珍贵机会的钻石出版社(DIAMOND)和给予我热情指导、关照的年轻的山下编辑,表示由衷的谢意! 冈本裕一朗 2016年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