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人生只有一件事

  • 定价: ¥59
  • ISBN:978752172824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59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樊登、赖声川、张德芬、刘东华诚挚推荐。
    一本教你如何活得更好的书。
    生而为人,你真的会“活”吗?
    人真的想要幸福,就能够幸福吗?
    随时都能开始的人生幸福课。
    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工作焦虑?人生困顿?……
    人生的大小问题,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若想解决人生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念,激发人生的高效能。

内容提要

  

    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一个人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学如何听话,学如何说话,学如何赞美,学如何助人,学如何信任,学如何做小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难题。
    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都必须从头学起。只有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除了“活好”,人生再没别的事。本书不仅是作者十多年来“学怎么活”的“学习笔记”,也是他给所有人的一堂幸福重修课。

作者简介

    金惟纯,台湾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创始人,被李敖誉为“台湾新闻界大才子”。
    28岁时出任台湾《中国时报》主笔。30岁,他放下高位厚禄,负笈美国研读企业管理。35岁回国,创办《商业周刊》,历经7年经营危机,把公司从亏损1亿多台币扭亏为盈,创下商业杂志发行量超过八卦杂志这一全球媒体发行记录。现在商周集团属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TOM集团一员,堪称两岸三地华人圈传媒巨子。
    2009年6月,卸任商周集团执行长一职,现为商周集团荣誉发行人,以及《商业周刊》“创办人聊天室”专栏作家,并持续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动。

目录

自序  学怎么活
第一部分  从“我”开始学
  第1章  看见我自己
    “看不见”自己
    不能“做小事”
    被宠坏的中年男人
    祸由“想”出
    骨子里的傲慢
    自我感觉良好
    早就跟你说过了
    活颠倒了
    接受自己
    生活需要“空”和“闲”
    君君臣臣,才能幸福
  第2章  可以不一样
    “半成品”人生
    人生只有一件事
    放下评判心
    “叫停”的机制
    “爱自己”的方式
    “选择”焦虑
    从小事做起
    别错过百花齐放
  第3章  转动的心念
    揪出“不愿意”
    修“愿意”
    “执念”即地狱
    管好“念头”
    找回“真心”
    逆境的三句“咒语”
    决定要快乐
    人生总是“不得不”
    好为人师
    人人都该改个性
第二部分  更好的自己
  第4章  自我的突破
    开窍之路
    如何“放下”
    “怕麻烦”才麻烦
    太多“我认为”
    自己最厉害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先“搞定自己”
    自我评分降为零
    在跟随中突破
    自我了解的镜子
    “认错”必修课
  第5章  高效能人生
    “听话”的效能
    解忧之法
    被动人生未必不好
    认真求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谢的力量
    努力无极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百万分的人生
  第6章  还在学活好
    学“不讲道理”
    学“感同身受”
    学“面对脾气”
    学“说对不起”
    学“听话”
    学“说话”
    学“赞美”
    学“感恩”
    学“信任”
    学“助人”
    学“不计较”
    学“记名字”
第三部分  修炼的智慧
  第7章  家庭的修炼
    善根
    母亲的“苦肉计”
    “贵人”正解
    怎样教出好孩子
    事事关心而不担心
    童蒙养正
    从“家族业力”中解脱
    成为你的样子
    从进食顺序开始
    “父母难为”的根源
    尽孝即“进化”
  第8章  职场的修炼
    甘愿受,欢喜做
    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离苦得乐的药方
    像孩子一样
    培养洞察力
    任性无解,觉性突破
    以假修真(一)
    以假修真(二)
    “恢复正常”就对了
    把自己捐出去
    人生实业家
    “五随”人生观
  第9章  领导的修炼
    对“人”就不累
    “活在当下”就不忙
    事上练心
    开发内在,更有力量
    归零即突破
    都是我的错
    反求诸己
    领导者的考验
    以空间换时间
    给人空间
    用愿意换愿意
    带出“愿意”的团队
  第10章  企业的修炼
    企业的“刚需”
    企业文化是头等大事
    压力来自业力
    “创新”是果,不是因
    赚到“做”
    用脑太多,用心太少
    把公司卖给巴菲特
    传承之道
    向禅宗五祖学“交班”
    摆地摊,跑江湖
    玩真的,一定成
    “真”有效能
    最高效能的学习
    “喜欢”的威力
    企业要修“简单”
    成功恐惧症候群
    追求极致价值
    组织的“秘密”
后记  重返童年

前言

  

    学怎么活
    本书完整呈现了我过去十年“学怎么活”的心路历程。
    先交代一下缘起。大约十几年前,我进入了世俗定义的“人生巅峰”和“超级舒适圈”。当时的我,事业顺遂,交游广阔,家中无事,生活悠闲。随兴所至,常骑着自己养的马驰骋大地,驾滑翔机御风而行,着潜水装和鱼群共舞。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表面春风得意,内心却日渐空虚。我开始问自己:“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带着这个问题,我遍搜典籍,请教高人,折腾了几年,最后终于浮现出一句话:“我是来学怎么活的!”在这句话变得不容忽视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放下自己创办的事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十年,前七年我主要在做义工,从业余做到全职,从中国台湾做到全世界,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从当服务学员到当讲师,无所不做。最近三年,我开办了自己的“学怎么活”相关课程,分享人生心得,与有缘人一起同行。这本书,就是这十年一路走来的“心灵日记”。
    大家一定很好奇,学了十年“怎么活”,我如今到底活成什么样了?我觉得最能代表我此刻生命状态的,莫过于下面这则小故事。
    一只小蚂蚁在沙漠里赶路,遇到一位师父。师父问他:“为何匆匆?”小蚂蚁说:“我要去朝圣。”师父哈哈大笑说:“圣城那么远,你走得这么慢,生命又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小蚂蚁说:“没关系,只要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我就无比幸福!”
    的确,小蚂蚁不知道圣城有多远、能不能走到、到了以后会怎样……但为什么还坚持要去朝圣呢?我认为,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因为它现在已经很幸福,自从走上这条路,就越来越幸福!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我。
    现在的我,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这么说吧,如果有人问我:“假设人生可以重来,你想回到什么时候?”过去的我,会认真考虑,要回到二十几岁还是三十几岁;现在的我,无须考虑便能斩钉截铁地回答:无须重来,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
    此时此刻的我,真有这么好吗?当然未必。头发自然稀疏许多,体能也无法与过去相比;生活及个性上,有不少毛病依然存在;在各种关系上,仍然不能让人满意;按照一般社会标准,言行的瑕疵还有很多(这些都有许多人证),甚至我仍对自己不甚满意。
    那又为什么说: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呢?主要是因为,我如今更能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发生的一切。因为接受,所以自在、臣服,因而感恩、乐于分享和付出,并在其中不断超越自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生风景……这一切,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并让我感到幸福,这是过去所不曾有的。所以,我才会像朝圣的小蚂蚁,笃定地走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问,是全然活过了,自然就知道。
    过去十年,我在这条路上看见无数前人的足迹,因此知道,这条路是为所有人准备的;一路上我也看到自己改变的痕迹,因此相信,这条路是每个人都不该错过的。既然像我这样顽劣的人,仍因有缘走上这条路而感到幸福,我相信大家都可以。
    走上这条路,也引导我的人生来到转折点:如今的我,在命运的安排下,成为一个分享人生的老师。正如年轻时投身媒体,后来创业成为经营者一样,这次我变成了老师。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人生的偶然、自然和必然。我还记得自己真正成为老师的那一刻:大约三年前,看到学员在课程中的变化,听到学员分享转变的心路历程,有那么一个时刻,我清晰地感受到内在的声音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此后人生唯一要做的事情!那一刻,我真正成了一名老师。
    如今我每天在做的事,就是陪伴和见证别人生命的转变,并且让自己同步前进。尝过这种人间至乐,就不会再想做别的事了。无怪乎孔夫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我如今完全理解他在说什么。
    有必要提醒一下:走上这条路,大家不必像我一样,非要换一个领域或换一种角色。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换一个新的自己。无论你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无论你从事哪种行业,只要愿意,就可以直接上路,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像我,走了那么多弯路,一大把年纪才上路。在当今的时代,独自走这条路不容易,结伴同行,当然更幸福!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只能说,感谢我此生有缘相见的每一个人,你们若不是滋养了我,就一定是启发了我,这当中当然包括正在读这本书、即将改变的你!感恩!

后记

  

    重返童年
    大约是五岁的某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戴着一顶大草帽走在马路上。天开始下雨,我因为心情愉悦,仍然哼着歌慢悠悠地散步,雨越下越大,帽檐开始滴下成串的水珠,全身湿透,路人皆躲在屋檐下避雨,我却傻傻地漫步街头。这时有两位路人撑伞与我擦身而过,大概是我的模样太滑稽,惹得他们指着我讪笑不止。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心中闪过的念头:“我是上帝派到世间的,这两位嘲笑我的路人是上帝派来考验我的,就是为了想看看,碰到这种事我会有什么反应,会学到什么。”既然他们假装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拆穿他们,一面继续我的雨中漫步,一面暗自得意自己通过了考验。
    这是我记得的幼年时期的少数画面之一。
    当时五岁的我,家里没人信教,也不知道上帝是什么。如今的我猜想,那大概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是生命原本就“见山是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愉悦不需理由,对生命完全信任,对自己和一切充满了爱,感谢所有发生的事,以全然的状态活在当下,并从中经历人生、增长智慧。
    五岁之后,滚入红尘,见山越来越不是山,经过了半个世纪,才重新踏上“见山是山”的旅程。重新回忆起这段情景,看到真实的自己原来是这样!这个过程说是“返老还童”也不夸张,我因而明白了老子说“能如婴儿乎”是什么意思。
    以出生来说,我呱呱落地就是空军士官的遗腹子,母亲才十八岁就成了寡母,无亲无故,目不识丁,只能把我寄养在隔壁老太太家,自己到离家甚远的纺织厂做女工。像我这样背景的小孩,有几人能念大学,能赴美留学,还能创办一份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这样的人生,简直就像中了头奖。 但我的人生真的是中了头奖吗?当然不是。直到中年以后,我经过不断梳理,回到自己童年,才看到当时年轻守寡的母亲,对她自己的人生充满挫折迷惘,对嗷嗷待哺的儿子的未来充满担忧惧怕,冒着失去儿子的爱的风险,用棍棒严教我这叛逆不受教的小孩。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怕我的人生变得和她一样。我也看到了,当年那个懵懂不受教的我,感受不到母亲严教背后的爱,咬着牙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挣脱桎梏,要活出和母亲不一样的人生,让她吓一跳。 我还看到自己所有的能耐都来自母亲在幼年时期的对待。我说故事(写文章)的能力,来自无数遍听她诉说自己苦难的人生;我做事的能力,来自她带着我做所有的家事,并且一定要做到和她一模一样;我设身处地了解别人的能力,来自我必须早熟地了解她,才能趋吉避凶走过童年;我独立承担自己人生的能力,来自她不断地“提醒”我人生无可依恃;我面对苦、面对难的能力,来自她从不妥协的要求。我的叛逆,不服权威,我的勤奋向学、追求知识,我的不循轨道又不敢脱轨的习性,一切的一切,都来自母亲。 我过去自以为是孙悟空,敢大闹天宫:结果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原来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母亲,才是我此生唯一的大师父。这件事,我居然过了五十几年才搞明白。 我还看到过去身上的很多习性,是少年时期对母亲叛逆所留下的后遗症。正因为我没接收到母亲严教背后的爱,导致我成年后也无法自在接受异性的爱;正因为我少年时期一直想要挣脱母亲的管束,导致我日后成为一个不断逃家的男人,连自己组成的家也想逃。 简单说,我的灵魂深处一直回不了家,最后结了三次婚,其源头就是因为没有圆满和母亲的关系。 如今的我,通过不断地修炼,生命产生变化,每过一段时期回头看到的童年都完全不同。如今我看到的童年已经一切圆满,完整收到母亲的爱,也对母亲付出了在她生前我一直未能付出的爱。 我甚至重新记起早被遗忘的一个场景:大约三岁的我,清晨被(寄养家庭的)婆婆叫起,床前站着一位身穿碎花裙的陌生年轻阿姨。婆婆要我叫她妈,我叫不出口,她把我抱起来亲,让我很尴尬,然后她把我背在背上弯着腰刷牙(应该是她从桃园工厂坐了整夜火车到高雄看我的缘故),我双手揽住她的脖子,脸贴在她背上,闻到阵阵香气(应该是花露水),心中充满了爱的感觉,真想永远这样下去。 这是被我遗忘多年,终于重新“出土”的对母亲最初的记忆。一切都是那样圆满,原来如此,始终如此。而自从我通过修炼,转动心念,重新圆满了母子关系后,我在情感方面的执着和恐惧也日渐消退。 这样的体验,让我了解到许多经典上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皆在一念之间;一念之转,能让过去的记忆不同,现在的感受不同,未来的命运也不同。你那一念生成什么样,你当下的生命就活成什么样,你的命运也会呈现什么样。个性能化,心念能转,连过去的遗憾都可再度圆满,何况未来的命运呢?人生哪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