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拥抱内在的小孩

  • 定价: ¥48
  • ISBN:978755945482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249页
  • 作者:元婴|责编:李龙姣
  • 立即节省:
  • 2021-05-01 第1版
  • 2021-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丰富、详实的一手心理咨询案例!
    细致入微地解剖亲子关系的幽微之处,中国家庭问题指导好书!
    知名心理咨询师20年咨询经验,帮助你疗愈心灵,告别过去,勇敢出发!
    原生家庭欠你的爱,你可以找回来。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心理疗愈之书。在这本书里,“孩子”不是年龄概念,而是一个心理角色。当对父母还有执念,还有种种无法释怀的情结时,我们就仍然是个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可能是“心魔”。
    这本书由10个章节组成,包含案例、案例分析、疗愈方案。
    自出生以来,我们和父母的“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其创伤对一些人来说,可谓是潜藏之深、面对之难。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家直面伤痛,结束内心的煎熬,与他人、与自己和解,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元婴,本名苗汶,女,1968年7月生,辽宁沈阳人。现居北京,专栏作家、编辑、国家二级咨询师、知名心理咨询热线主持人、教师。
    作者对心灵成长有敏锐的洞察和持久的热爱,致力于帮助他人实现心灵的成长。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经验,让她的思考全面、深入而富有创见,并提出了很多新颖而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目录

第一章  懂事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懂事要强的长子 —— 循规蹈矩的你如此软弱
  离异家庭的乖乖女—— 谦卑的爱换不来幸福
  任劳任怨的“老好人”—— 乞求爱与关注的小孩
  完美无瑕的优秀生—— 警惕压抑中潜伏的危机
第二章  叛逆 —— 走向独立之路
  你的关注让我无法喘息
  我的未来谁做主?
  叛逆不是目的,蜕变才是根本
第三章  把我的生活还给我
  你控制的世界里没有我的生活
  控制是一种反向的寄生
  “虎妈”手下多“羊崽”
  表面上“一无所求”,实际上“想要一切”
第四章  你的牺牲让我羞愧难当
  因为你,我过得如此痛苦
  “我难过,你也别想快乐”
  “牺牲者慈母”不值得被歌颂
  牺牲与回报—— 被捆绑的生命轮回
第五章  冷漠造成的伤害你无法想象
  对我的情感,你不要视而不见
  独自生长的女孩,你会不会缺爱?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你不是爱的奴隶
  从这一刻起,好好爱自己
第六章  我拿什么拯救你—— 受伤的小孩
  小时候,你被父母打过吗?
  他想要的,不过是控制一切的威严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你可以抚平那些伤痕
  每个生命都有能力获得幸福
第七章  完美是一座我无法企及的高峰
  “你做得还不够好”—— 完美是对人性的压抑
  “瑕疵让我寝食难安”—— 完美是一种强迫症
  “你不能是你自己”—— 完美主义者虐孩的本质
  做个自爱者
第八章  世界上最不了解我的人
  你想要什么—— 理解还是尊重?
  父亲能做什么—— 管教还是陪伴?
  你在做什么—— 逃离还是寻觅?
  父亲到底是什么—— 权威还是亲人?
第九章  我们家最孤独的人
  慈母 —— 你的名字是孤独
  妈妈的英雄 —— 恋子情结的背后
  从自恋者到控制狂 —— 宠儿的堕落
第十章  你值得最好的幸福
  一路走来,你如此坚强
  宽恕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
  请守好自己的边界
  把父母当普通人看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附录: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成长造成的消极影响
后记

前言

  

    其实一开始,我给这本书取的名字是《你和父母的战争不会结束》。写下这行字时,我仿佛看到许多父母怒目而视的面孔,以及他们的泪水、叹息和滔滔不绝的诉说。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句话其实是我对我儿子说的,你会不会感到惊讶?2019年,儿子刚刚大学毕业,他身高1米85,学习成绩优异,长相清秀阳光。从儿童到少年的这段时间里,他是很多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我曾经隐隐地担忧过,在本该叛逆的青春期却如此安静,真的是好事吗?然而,在他升入大学之后,我们之间的战争毫无征兆地爆发了。
    我不打算讲述这场战争的由来。因为本书主要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来回顾、分析父母错误的养育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探索积极的应对之道。我希望帮助孩子们(包括“成年的孩子”),修复在亲子关系中受到的创伤,重新拥有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在我儿子的成长道路上,我只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体。他在成长中经历的困扰、痛苦,他自己的理解才更重要。但是,我可以保证,我对我们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我来说,这些反思意义非凡。它带给我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论,使我能够解剖一些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我开始认真思考: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怎样做才最有利于人的发展?
    简而言之,在整个大学期间,那个曾经沉默、乖巧、顺从的孩子,忽然变成刺儿头,而且这些刺的方向,全部朝向我。最严重的时候,只要我一讲话,就会瞥见儿子厌烦的目光,听到他满怀恶意的批评、抵制、斥责。虽然我对人类复杂的心灵有足够的体验和观察,但是这种来自至爱亲人的攻击,仍然让我十分难过。曾经安慰和开解过很多人的我,不得不依赖亲友的劝慰,才能稀释这份痛苦。
    我曾经做过5年情感热线的主持人,接待过数千位来访者的咨询。这些经验让我在处理自己的家庭问题时,能够保持相对超脱的理性。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开设过关于子女教育的专栏,拥有一批热心的读者。他们如此热情地赞扬和鼓励我,甚至让我产生一种幻想:我可以做没有缺点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只留下支持,不留下遗憾。
    所以,你应当可以理解,当他的怨念和攻击对我脱口而出时,我是多么震惊和痛苦。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对改善现状无能为力时,那种深深的无奈感。于是,在一次令人疲惫的争吵之后,我忽然说出了这句话。当时我儿子的反应是回头看了我一眼,嘴里哼了一声。
    我咀嚼这代表不屑的哼声,心中五味杂陈。曾几何时,我也像他一样对我的父母不满,对他们的误解、阻碍、压抑感到痛苦。如今,我却成了另一个人心中的魔障!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这种循环?让孩子们可以在更适合他们的环境中长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本书就是我思考的结果。
    毫无疑问,中国的父母是爱孩子的。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例子俯拾皆是。
    在这样的宠爱与呵护之下,中国的孩子理应生活得更幸福,更顺遂,更无忧无虑。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30%左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中,也有不少人因为亲子关系的困扰,在学业上、工作上和婚恋关系上举步维艰。就算是已经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中年人,也因为早年的亲子关系问题,而影响了现在的生活。因为曾经受到父母的忽视、控制甚至虐待,他们习得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沟通方式,因此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困扰。
    17岁的上海男孩因为被母亲责骂,突然打开车门跳下大桥,当场身亡。
    ……
    一个全新生命的成长,一定会跟他的环境产生矛盾。就像竹笋拱破地面、小鸡挣脱蛋壳,新生命只有冲破束缚自身的旧环境,才能真正地成长。有人在进步,就有人被超越。放眼一生,孩子试图挣脱父母的影响、束缚,这本来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是,我们受制于传统观念和脆弱的情感,不能接受冲突,不愿承受伤痛,这导致我们不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亲子冲突,也就无从找到解开心结、重获幸福的钥匙。
    一种教育方式,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爱的方式,应该是有利于人的终生发展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教育者的某些需求。这个道理,放在学校教育上,我们都能理解。这也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主要诉求。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到家庭里就不一样了。很多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在要求、利益、情感上,比孩子要的还要多,似乎更应该优先满足。“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我是为孩子将来考虑”等,父母们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实在太多了。其实,他们忽视了这些问题:谁才是孩子生命的主人?谁最懂孩子要什么?谁最清楚什么才是幸福?这3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都是:孩子。
    如果父母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不能给孩子最需要的爱。“初衷是好的,却起了反作用”,就会一代代循环下去。
    如果孩子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不能从过去的痛苦和困惑中走出来,就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抱怨、指责,却不知道能救他的,恰恰是他自己。
    我说的“你和父母的战争不会结束”,指的就是这种彼此纠缠、迷惘痛苦的状态。
    幸运的是,这种状态并非永恒,也不会是终点。只是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才能走出这个循环。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绝不是制造另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吐槽”之地,更不是鼓吹廉价的宽容、谅解。我想帮助“孩子们”——无论处于什么年龄,直面曾经的隐痛,勇敢地、快乐地、坦荡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这正是父母应该给你们,而他们没做到的。
    毕竟孩子属于未来。只有孩子们都幸福了,人类才能拥有幸福的智慧。
    你和父母的战争何时结束?当你真正长大,把命运攥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会困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