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百科全书类书

信任博弈/牛津通识课

  • 定价: ¥32
  • ISBN:978754731773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页数:188页
  • 作者:(英)凯瑟琳·霍利...
  • 立即节省:
  • 2021-04-01 第1版
  • 2021-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三小时读懂21个社会心理学实验,轻松了解谁值得信任、如何获取他人的信任、如何建立互信。
    谁值得我们信任:人类看穿谎言的概率只有54%——别忘了瞎猜也有50%的正确率。
    如何获取他人的信任:加快说话速度,能让别人更容易相信你。
    如何建立互信:就算是吸血蝙蝠也能识别不讲信用的同伴。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
    由世界知名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哲学,多领域解析“信任”的本质。
    既是专业级,又通俗易懂,毫无阅读障碍。
    翻开本书,三小时读懂21个社会心理学实验,让你洞察到底应该相信谁!

内容提要

  

    你能看穿谎言吗?
    研究显示,人有54%的概率能看穿谎言。这个比例并不算高,毕竟瞎猜也有50%的正确率!那我们到底应该选择相信谁?
    实际上,我们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程度大相径庭。88%的人信任医生,但只有19%的人信任新闻记者。这是因为信任分为两种类型:
    相信他人的能力足以胜任某事,是“技能性信任”;
    相信他人愿意去做某事,是“意图性信任”。
    医生的专业能力会让人产生极高的技能性信任,而新闻记者有主观倾向,让我们对其意图性信任大打折扣。
    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技能和意图两方面寻找值得信任的人:
    技能性信任:判断对方是否过度承诺、是否在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意图性信任:判断对方能否证明自己的意图、能否受到反馈机制的监督。
    在这本小书中,霍利教授将用21个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带我们理清“信任”“技能性信任”“意图性信任”“值得信任”等概念,帮助我们三小时洞察到底应该相信谁。

媒体推荐

    充满生气且流畅易读如斯,该丛书将改变你对感兴趣主题的思考方式,对于那些你未曾涉猎的领域,丛书又堪为出色的入门向导。
    ——牛津大学出版社
    阅读本书,是你迅速变成专家的机会。
    ——《泰晤士报》
    《牛津通识课》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陌生而辽阔,目之所及处处让人充满好奇,充满了我们想了解的存在。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博学者,但是每个渴望阅读的人都是一个好学者、一个热爱知识的人。他们眼中的知识既动人有趣,又令人舒适快乐,引起惊叹和敬畏。
    ——《纽约客》杂志

目录


导言  早餐桌前话信任
第一章  什么是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章  为何信任与值得信任都那么重要?
第三章  信任与合作的展开
第四章  拿钱就走人吗?
第五章  诚实与不诚实
第六章  知识与专业
第七章  互联网中的信任
第八章  机构、阴谋与国家
结论  值得信任的重要性
致谢
拓展阅读

前言

  

    一种社会现象之所以能被客观认识,往往缘于它与认识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不妨先来考虑这样一种现象:就一个学龄儿童而言,是班主任更了解他(她),还是母亲更了解他(她)?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母亲更了解,因为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而班主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不能和母亲相比。或许,我们再想想还会认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有较大的差异,他们了解的侧重点不同。可如果他们沟通时彼此见解不同,那么谁说得更准确呢?如果他们之间为此发生了争执,又该如何判别孰对孰错呢?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母亲承认自己不够了解孩子,或只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方面,而她很想找班主任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那么她从班主任那里听到的,既可能和自己的看法比较一致,也可能让她大吃一惊。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即便面对你自己带大的或者看着长大的孩子,你也未必是最了解他(她)的人。因为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认识事物需要距离。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太近,情感投入太深,是她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孩子的主要原因,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则成为其看清楚孩子的前提。关于这一点,中国的俗语早已给过我们类似的洞察,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
    我长期以来从事关于中国人的关系、人情和面子等现象的研究。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有近水楼台之得意,反倒觉得这点往往限制了我从理性上去把握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为什么会这样?也同样是距离太近的缘故。由于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人对这些现象太过熟悉,或者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甚至认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人们本来就该这样生活,自然就难以从学理上去认识其运行特点、规则及机制。如果说这样的研究最终也是可能的,那不是因为研究者有什么过人的智力或者独具慧眼,而只不过是借助了“异乡人”的敏感性罢了。这里所谓“异乡人”是指没有在中国文化中成长的那些人,比如欧洲人、北美人及日本人等,是他们先于我们发现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所具有的重人情、爱面子和讲关系等特点。虽说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确容易熟视无睹,可一旦某一特征被他人揭示,那么真正可以深入了解以及有切身感悟者,未必是其他社会之人,而是我们自己。
    ……
    虽然作者不会去关心我上述谈到的文化语言差异问题,但在英语世界及其文化中,她做到了与信任保持距离,完成了许多研究无力完成的一项工作——如何在“信任”本身的议题上澄清概念、划分类型,并在从日常生活到社会重大议题等方面均给出独到的见地。此书看起来虽只有六万多字,但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它比较起那些看似更专业、更深刻的,乃至于故弄玄虚的研究来讲,生动而简单明了,具有不少拨开迷雾、直击信任靶心的洞见。凯瑟琳·霍利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哲学教授,主攻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凯瑟琳既是学者,也是一位母亲,在学术、丈夫和孩子之间,她找到了她讨论信任的平衡点,而不是将其分割开来。在这本小册子中,她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学术,也把学术融人生活。这点看似与我上述所说的保持认识距离相反,其实不然。作者之所以能够保持认识距离,是因为她在思考信任现象时,把自己当作一个“他者”,回到学者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结合学术界对信任的各种研究成果来剖析信任的机理,最终游刃有余地在其间找出信任的特质。作者对信任话题的讨论浅显易懂,全然不像一个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那样使用一些高深莫测的概念。其实,于日常中谈学术,恰恰需要更好的学术功力和深入浅出的表达力。正因为作者知道如何将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向学术深处,又兼具女性独有的那种细腻感受,所以从司空见惯中捕捉到深藏于信任中的一些细节。作为一个研究过信任问题的人,我在阅读此书后受益良多,自然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读到此书,故在读客文化的邀请下,我安排我的博士生唐甜甜完成了此书的中文翻译并做了校对。我们衷心希望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有所收获,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做更深入的信任思考。由于译者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仓促译出,一定会有一些未必准确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翟学伟
    于2020年11月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