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

万卷如雪(祝勇谈散文)(精)

  • 定价: ¥68
  • ISBN:978750087543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工人
  • 页数:373页
  • 作者:祝勇|责编:宋杨
  • 立即节省:
  • 2021-06-01 第1版
  • 2021-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畅销书作者写作宝典。
    本书是中国散文写作画像。
    朱自清文学奖得主,《故宫六百年》作者祝勇作品;三十年写作、阅读、思考所得。
    作者相信在好的文字中,存在某种守恒定律,它们可能被分化,成为一个个微小的碎片,在时光中流失,但它们会想米粒一样,以隐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身体。

内容提要

  

    收入本书的文字,前前后后跨越了二三十年,既是一本私人写作史,也是一本散文阅读史,可以说本书既是关于中国散文写作脉络的梳理,也是作者个人写作阅读的思考总结。本书传达了有关当代文学的独立观念,是对当下写作的有益探索。对于与读者也是一本指导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指南读物。
    文学史不只是过去时,更是进行时。文学史是不断生成的,我们正在经历着,甚至是创造着文学史。唯有如此,文学才鞥阔步向前。

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祖籍山东荷泽,196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故宫文物南迁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子课题“故宫文物南迁记忆再现与重构”负责人。
    出版作品五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数十部著作。“祝勇故宫系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多部大型纪录片总编剧,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该片入选“新中国七十年纪录片百部典藏作品”,获金鹰奖、星光奖等多种影视奖项。

目录

卷一 散文声色
卷二 纸上年轮
卷三 万卷如雪
卷四 对谈·独白
附 录

前言

  

    一
    回想起来,我写散文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我这三十多年的散文写作史,同时也是散文阅读史。可以说,我对散文写作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阅读赐予的。正是那些个性十足、卓尔不群、才华横溢的散文滋养我、怂恿我、鼓励我,让我跃跃欲试,在写作这条路上不断地走下去。本书包含了我三十余年从事散文写作的心得体会,更收纳了这三十多年的阅读光阴。当然,它们只是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正如所有的文字,都只能收纳生命的吉光片羽。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的散文阅读史,是从语文课本里的规定性阅读开始的。课本里的散文,以范本的面目出现,完美,庄严,凛然,美则美矣,但这些来自不同年代、背景各异的散文在经过了教学大纲定性、定量的分析、过滤之后,散文本身应有的丰富性、多义性、神秘性统统消失了,所有人都必须有一样的理解,所有问题都有众口一词的回答,原本美轮美奂的文章从此变得面目可憎。
    在我看来,那种教条的、灌输式的阅读不叫阅读,真正的阅读是自主性的,是从生命本体的欲求出发的,是与个人的内心情感、人生体验相结合的。我们的内心里盘旋着各种声音,但我们不知如何去诉说,于是我们求助于阅读,我们从别人的文字里找寻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借助他们的文字抵达了自己未知的世界。文学是干什么的?文学就是用来表达我们的心声、慰借我们的情感、安顿我们的灵魂的。除了文学,世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学”愿意管这些事情。因此说文学是人之学,是生命之学,是灵魂之学。我们于是发现文字的世界是那么的深邃瑰丽、玄幻浩大,于是我可以对好的文字生出无限的崇拜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让我崇拜的,只有好的文字让我崇拜。
    二
    我对散文的真正热爱,在走出校门以后才真正开始。至少在我看来,只有脱离了那些教条化的教学大纲,我们才能真正地发现散文之美。所以在我的写作史与阅读史上,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在从学校毕业以后的许多年间,我又重读了韩愈,重读了鲁迅,重读了许多已经“学习”过的散文经典之作。从前的“学习”,不是让我对他们熟悉,而是让我对他们感到陌生,不是让我靠近,而是让我远离。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不断地进行着“重读”,我在一次次的“重读”里遇见了庄子、司马迁、韩愈、柳宗元、鲁迅、老舍……他们不只是词语、概念,而是生命,是活人。他们在文字里活着,他们的文字闪烁着生命的智慧与灵光。
    我由衷地理解,伴随着我们的内心伸向更加广大深远的世界,我们“重读”的欲求是多么的强大,因为有那么多好的作品,在我们的应试岁月里被消耗掉了,我们必须把它们一一捡拾回来。因此我由衷理解一位北大学长在一本书的序言里写下的话:
    “二十六岁的那一年我突然生出一种强烈而神秘的要重读中国古书的愿望。或许是人走过青春、走向而立都会有那种寻找立命根基和精神皈依的需要,或许是在经历了一场青春动难之后人会对遥远而古老的文字产生亲近感,或许是猝然面对一个多变而陌生的时代人会本能地要从祖先的传统中寻找应对的力量和智慧;反正这一年我读古书读得很投入,在北京西郊的一处偏僻地方闭门谢客。《尚书》中的征战与《史记》中的杀戮,《诗经》里的爱情和唐诗里的痛苦,这些曾经在我的祖国也即我的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都自然而真切地成为我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在结束这一年封闭式阅读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终于完成了对中国的归化,终于唤醒了作为这个东方种族的一环,延续并且更新这个种族的自觉。”
    假如说从前的经典让我有了些许底气,许多当代的写作者,尤其是同代人所写的散文,则让我真正地感到触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吧,我“发现”了它们,从众多的文字里捕捉到它们,发现了它们的迥异的特质:苇岸、钟鸣、张锐锋、宁肯、于坚、庞培……那些被许多“主流”批评家看不惯的、认为它们是标新立异的写作者,既让我感到惊艳和诧异,也感到亲切和温暖。我意识到,一种崭新的散文潮流正在暗自涌动。它不是教条的、学生腔甚至娘娘腔的,而是更加神奇、勇敢、饱满、复杂、多义、迷幻、充满想象力的。我知道,散文这种文体,不是教科书里的标本,它还活着,还在吐故纳新。它活着的标志,正在于这些写作者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他们的写作,让我看见了在他们之前没有呈现过的散文样貌,这就是散文的活力所在,也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我明确地体会到,同代人的写作,为散文赋予了新的可能性。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也从他们身上,验证了我自身写作的价值。我们在前人作品的养育下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因循前人。不同的书写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中,有着不同的精神体验,也寻找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文学史不只是过去时,更是正在进行时。文学史是不断生成的,我们正在经历着,甚至是创造着文学史。唯有如此,文学才能阔步向前。
    四
    其实我们写作的过程,也是相互寻找的过程。“新散文”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团伙,而是彼此认同的价值。我们在写作中寻找自己的语言,也寻找着自己的伙伴,就像寻找失散多年的兄弟。我三十多年的散文写作史,大部分时间是与他们在一起的,准确说,是与他们的文字在一起,因为读到这些文字时,我并不认识他们。我“发现”了他们的散文,并对自己的“眼光”沾沾自喜。当然,这“发现”不是发现新大陆,可以惠及全人类,它只是个人意义上的,对别人可能完全无用,却让我在翻开他们的著作时,心头生出几分窃喜。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我很庆幸,在我的写作和阅读生涯中,能与这样卓越的文字相遇。后来,我把这些作品编成书,比如为春风文艺出版社主编了许多年的散文年选,还有系列读物《布老虎散文》等,试图与更多的人分享,就有了这本书里长长短短的读后感。
    收在本书中的文字,前前后后跨越了二三十年,其实是一部个人化的散文阅读史。关于古代的部分,我收入另一本书中,名字叫《国学笔记》。关于鲁迅以来现当代散文的阅读体会,我写进了本书的《值得一读的散文五十九篇》。更多的,则是有关“新散文”写作群体的评述,我认为那是中国当代散文最强韧、最富创造力的一股力量。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文字鉴赏家,但我可以确认自己是一个认真的阅读者,我所写下的每一句心得体会都是认真负责的。我不会欺骗我的读者,就像我从来不会欺骗自己一样。
    2021年3月6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