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城市市政经济

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 定价: ¥58
  • ISBN:978730029337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页数:245页
  • 作者:张明//魏伟//陈骁...
  • 立即节省:
  • 2021-05-01 第1版
  • 2021-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对中国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内在规律和相关改革开放发展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对社会各界读者有所启发,令大家共同发掘和分享新时期都市圈、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内容提要

  

    在双循环格局下,为寻求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六省、西三角,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富增长潜力的五个经济区域。本书深入分析这五个经济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政策环境,并将它们对标国际上有相似特征的成功城市群,以借鉴先进经验,探讨五个区域经济体未来的发展路径、产业布局及投资机遇,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锻造交易成本更加低廉的全国大市场。
    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投资和消费的必然选择,本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描绘了我国基于城市群战略的未来发展新图景。

媒体推荐

    盛松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本书提出区域一体化需要通过市场一体化、要素一体化乃至制度一体化来加强,这正是基于作者对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格局的深刻认识得出的。书中对标典型的国际域市群,对国内五大域市群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五大增长极或将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雁阵”布局。
    巴曙松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对比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主要增长极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巨大内需潜力之所在;而通过城市群发展带动的包容性的城市化进程,来培育更大规模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同样是中国双循环格局形成的关键之一。正由于此,本书关于城市群的探讨在当前无疑颇具现实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本书深入探讨了增长和发展、发展极和区域均衡发展等重大问题,富有洞见地提出了创新加金融的大湾区、均衡加开放的长三角、雄安新局下的京津冀、高铁重塑的中三角及差异化发展的西三角这五大增长极概念,并将增长极的远景置于双循环的新格局之中进行解读,值得一读。
    何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变量》作者
    张明团队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经济版图出现的一个巨大变化,那就是都市圈在中国各地的崛起。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投资组合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如火如茶的年代,我们“超能”了沿海地区,但在全球化退潮、双循环战略启动的背景下,沿海和内地的都市圈将齐头并进。深入分析这一重大变化趋势,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更好地找到投资的主线、创业的机会。
    刘培林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大城市群集聚,是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顺应该规律,从各地客观条件出发,面向现代化对我国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谋划和安排,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所有关心中国未来发展空间格局的企业家和学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
  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主引擎
第二章  大湾区珠三角:金融、创新为两翼
  内外联动助腾飞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先行者,腾笼换鸟迎创新
  资源禀赋:坐拥世界级港口群,高端人才助创新开放
  经济环境:出口数据亮眼,金融高校优势显著
  国际经验:三大湾区各具特色,粤港澳模式或为
  “金融十创新”
  投资机会:加强三地融合发展,产业投资聚焦新经济
第三章  转型期长三角:区域均衡、联系紧密
  创新、开放双箭齐发
  历史背景:三阶段发展铸就世界级城市群
  经济环境:经济水平全国领先,区域均衡优势凸显
  资源禀赋:基建完善、交通便利,资本、人才积累雄厚
  国际经验:科技推动跳跃发展,创新、开放互促互进
  投资机会:产业投资需关注六大领域,上海及
  圈层核心城市房产价值凸显
第四章  雄安版京三角:创新驱动均衡发展
  千年大计重振华北
  历史背景:承接非首都功能,新时代创新试验田
  资源禀赋: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制度红利助推创新
  经济环境:京津冀经济分量重、债务压力小,优质教育、
  科技、金融资源集中
  国际经验:雄安新区的启示——以韩国世宗市为例
  投资机会:地产投资看“节点”,产业投资看高端
第五章  高铁塑中三角:强化区位人口优势
  发展新兴制造产业
  历史背景:先强后弱曲折发展,中部崛起正当时
  经济环境与资源禀赋:区位四通八达,人口红利巨大
  国际经验:以点带面,多元发展
  投资机会:新兴产业与武汉、郑州、长沙楼市
  颇具看点
第六章  新时代西三角:分工明确、错位发展
  教育、科研助力腾飞
  历史背景:西部大开发与西三角经济区的成型
  经济环境与资源禀赋:旅游资源与科研优势突出
  国际经验:产学研结合,错位发展
  投资机会:新兴产业与重庆、成都、西安楼市
  颇具看点
第七章  五个城市三角: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历史背景:重东部轻西部,重沿海轻内陆
  五大城市群的经济概况梳理
  五大城市群的资源禀赋对比
  五大城市群竞争与合作展望
  总结: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定位与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前言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不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的发展都堪称奇迹,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另外,经济增长也经历着关键性转型。从表面上看,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速,背后则是增长动能、经济结构和制度规则的全方位转换。在国际上,一些经济体在大体相同的增长节点上,经受了增长动力下降、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共识减少乃至撕裂等冲击,增长减缓、停滞或后退,陷入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事实上,这些挑战在中国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中国在这个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如果中国能够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球高收入人口总数将会扩大一倍。如果发展正常,今后5~10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将是大概率事件。大国经济规模排序和相应的经济版图的改变,无可避免地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种种不适、疑虑乃至惊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忽略人均和结构水平的总量规模易于使人产生幻觉、误解或误判。即使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也只大概相当于美国的1/4。尽管中国创新能力增强,但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高水平教育、产业结构等领域的差距依然不小,有些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历史上的大国争霸曾带来严重冲突,有的演变为战争。但与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的大幅推进已经使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间利益连接空前密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相互均无好处。另一方面,核武器使大国的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实际上画出了大国冲突的底线。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性问题清单不断加长,一个超级大国已经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特朗普政府的不断“退群”与此直接有关。即使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中国也不会、不能更无必要成为另一个美国。出路在于形成一个各国普遍参与且高效的全球治理结构。这样的治理结构的形成和运转,包括G20成员国在内的大国,特别是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负有特殊的责任。然而,这种看起来比较理想的格局并不容易形成,有些势力借助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背道而驰,人类社会或许将不得不为此付出大的代价。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趋增加,但似乎很难再回到过去几十年相对宽松和缓的国际发展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好由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自身合适的位置。“十四五”时期的改革开放发展,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这些挑战的压力下突围,踏上高收入阶段的台阶。
    中国经济首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由于应对得当,率先开始恢复,并成为当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随着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长轨道,宏观政策也要相应回归正常状态。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区别是,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驱动增长,而非主要依赖于宏观刺激政策。在房地产、基建、出口等高速增长期结构性潜能逐步消退后,“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张明博士及其团队撰写的这本《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描绘了上面说到的中国都市圈和城市群各具特色、相关竞争、依次发展的图景。本书选取了五个最具代表性和发展前景的区域,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六省与西三角。这五大区域拥有各自不同的资源、区位、产业和制度文化等优势。就产业转型升级而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前拉动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京津冀居中推动结构重组,中部六省和西三角在后承接产业转移并积累后发优势,五大区域的都市圈、城市群形成阶梯发展的雁阵模式。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十四五”和更长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而持续的增长动能。本书对中国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内在规律和相关改革开放发展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对社会各界读者有所启发,令大家共同发掘和分享新时期都市圈、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刘世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