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思维科学、逻辑学

这就是逻辑学

  • 定价: ¥52
  • ISBN:978754547729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东经济
  • 页数:289页
  • 作者:(日)见里敏比古|...
  • 立即节省:
  • 2021-06-01 第1版
  • 2021-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写给读者的逻辑学入门读物,帮助读者认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继而从论证到反驳,从提出问题到发现逻辑谬误,带读者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这就是逻辑学》在强调逻辑本身的标准的同时,也力求探询逻辑的伦理标准。即正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如何在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同时,也必须要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
    要想成为一个新领域的专家,就需要在学习的时候将知识阶段性地整理起来,等到了关键的时刻,才可以自在地将其运用。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简单易懂的逻辑思维学图书。本书讲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过程,并全方位覆盖哲学、社科、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本书的宗旨在于帮助人做出正确的决定。指导人们带着疑问看待事物,发现能够突破大脑极限的思考方法,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拥有高效处理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规避看似有逻辑的逻辑性错误,你就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困境中,找到正确的思考路径,应对一切难题。

目录

序章  “逻辑学习”之困难
  01 为何“逻辑学习”是困难的?
  02 比起知识,逻辑和伦理的关系更加紧密
  03 外行和专家的“逻辑”是对等的吗?
01 逻辑与非逻辑
  01 为何必须要有“逻辑性”?
  02 “逻辑”究竟是什么?
  03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逻辑一种
  04 逻辑以外的高效解决方法
  05 逻辑与直觉双管齐下,处理问题会更加顺利
  06 带着疑问看待事物
  07 逻辑的反义词是“事实”
  08 逻辑不受“经验”的影响
02 从“逻辑”到“逻辑学”
  01 逻辑学能够决定孰对孰错吗?
  02 既非真也非假
  03 逻辑学中“主语”等同于“宾语”
  04 为什么命题可真可假?
  05 不同情境下,同一句话的意义可能发生改变
  06 思考诞生于“因此”
  07 推理的种类是多元化的
  08 突破大脑极限的思维方式
  09 要想开始议论其实还挺难的
  10 “非”不等于否定
  11 如何保持前后不矛盾?
  12 哪怕它没有作用,只要对了就是好的?
  13 “鲸鱼靠肺部呼吸”是错误的
  14 如何扩充新的知识?
  15 本不该错的东西为什么错了?
03 学习逻辑学规则
  01 首先要理解数的函数构造
  02 所有东西都可以用函数表示
  03 如果在函数中加入“真”和“假”
  04 无须机械性地决定真假
  05 “且”是什么?
  06 “且”的用法很容易被搞错
  07 “或”不只有一个意思
  08 “如果,就”的意思有很多种
  09 可以定义“如果,就”吗?
  10 试着定义“如果,就”
  11 “如果,就”所传达的信息量有多少?
  12 逻辑与集合使用着同一种符号?
  13 存在能够创造命题本身的函数
  14 可以把人类也解释成“函数”吗?
  15 如何判断“开放句”的真假?
  16 “所有”和“存在”对逻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17 “所有人都会死”的逻辑学式表达
  18 “某人跑”的逻辑学式表达
  19 遵照逻辑学的语法,而非日常用语语法
  20 合式公式其实意外地自由
  21 试着把命题翻译为合式公式
  22 “非现实世界”要如何使用?
04 确认逻辑学的原理
  01 理所应当的原理能起作用吗?
  02 这样的表达方式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03 排中律一定正确吗?
  04 “不否定”即“肯定”吗?
  05 具有代表性的三段论是什么?
  06 明明原理是对的却做错了
  07 比直接说服更巧妙的方法
  08 “宇宙人可能不存在”的否定是什么?
  09 如何细致地使用三段论?
  10 往复于实例和一般论的推理
  11 继续展开自己想要的推理秘诀
  12 可以证明某物“不存在”吗?
  13 假设对方的话是正确的
05 如何避免“逻辑谬误”
  01 依赖“权威”就不会出错吗?
  02 论点就是这样被转移的
  03 不能窃取论点
  04 虽然它很像是正确的推理
  05 假设只能非黑即白吗?
  06 语言的意义是固定的吗?
  07 所谓“值得注意的一致”其实并不存在?
  08 在信任之前,先自省
  09 不利的情报总藏在暗处
  10 善恶争论需要伦理
终章 演习问题
  练习题
  第一问 真值表活用问题
  第二问 改写——同类型问题
  第三问 随机条件问题
  第四问 非构造性证明与构造性二难问题
  第五问 自指问题
  第六问 通过自指操纵真假的问题
索引

前言

  

    人们常说:“比起结果,过程更为重要。”知识的入门书里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附言:“不仅重视结论,也重视思维方式。”在逻辑学中,我们把“过程”和“思维方式”替换成“逻辑”,其意义还是不变的。
    所谓逻辑,就是哪怕主题和对象发生了改变也依然成立的“构造”和“方法”。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构造”相似时,哪怕登场人物和事物各不相同,同样的处理方法都是可以生效的。而将这个“构造”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因为它是所有学问的基础,所以比起其他任何特定学科,它都能给我们带来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知识。
    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是它的难点所在——由于“构造”和“方法”过于普遍而难以捉摸,学习起来极为困难。逻辑学,主要研究“思考的构造”和“思考的方法”,是为了提高效率的实践性学问,但学习逻辑学之前,还必须学习“逻辑”。如果不理解何谓逻辑,就很难学习逻辑学,因为逻辑学是对逻辑的一种反省性认识。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逻辑学的入门方式较为独特。当我们学习物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之时,不需要从“物为何物?心为何物?言为何物?”开始学起,而应该能够立刻进入物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学习中。
    在学习逻辑学时,由于“逻辑”这一研究对象本身过于抽象、非感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从“逻辑究竟是什么?”开始学起。再进一步说,就算开始正式学习逻辑学,使用一些专业用语之后,如果不能勤于对逻辑学进行反省,那也将无法进步。从逻辑学重视基础这一点来看,它的确是一门优秀的哲学性学科。
    本书中将把哲学性的“逻辑论”和“逻辑学”并行展开。为了明确地展示出逻辑的本性,就必须要检验逻辑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然后再从中让大家实际感受逻辑学的另一面,即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练习。
    最终的问题虽然是以既有问题为素材,但在出题时我将题目进行了修改,让答题者在解答时不仅要套入逻辑规律,还要求他们对“何谓逻辑”这一点产生新的认识。在对逻辑学技巧进行学习和运用时,对“逻辑”本身进行的反省将会对确保“逻辑学的哲学性”起到作用。
    2010年8月
    见里敏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