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精)

  • 定价: ¥148
  • ISBN:9787545559590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687页
  • 作者:(美)马修·波利|...
  • 立即节省:
  • 2021-06-01 第1版
  • 2021-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他,是问题少年,是打架斗殴的街头混混,是迷途觉醒,自我提升的功夫小子,也是好莱坞的浪荡客,生死绯闻的主角,更是锐意创新的功夫大师,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明星。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内容提要

  

    我们所理解的李小龙,大多是由形象和故事串联起来的,唯独缺少对那个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也因此难以切身体会到李小龙的艰辛与不凡。《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将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透视李小龙的成长、蜕变,以及如何成就不凡与伟大的艰辛历程。既可以从中窥见李小龙不同时期拳术体系乃至格斗理念的变化,李小龙的思想与个性也袒露无遗。
    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媒体推荐

    《出版商周刊》这本来自波利的详尽的、资料丰富的传记,是对一位武术电影明星的一生以及他令人震惊的早逝的全面研究………这本李小龙的权威传记精彩地描写了李小龙这个人,他构建了一个新的、男性化的亚洲人形象,并将功夫带入了流行文化。
    《星期日泰晤士报》这本书成功地捕捉到了李小龙的能量和成就,一连串的事件很少让人们松懈……故事以双节棍般的速度旋转……波利的叙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任何对李小龙的事迹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都是一记传奇的回旋踢。
    《旧金山纪事报》富有启发性、广阔性和彻底的愉悦感……波利这本令人着迷的李小龙传记,有时读起来就像是一个充满对话和幽默感的剧本,复杂的人物描写深具人性化。
    布赖恩·杰伊·琼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从早期的香港恰恰舞冠军,到最后的激情岁月,对于李小龙这个标志性的功夫明星和武术大师、波利以清晰和共情的方式讲述他的故事,撕开神话;揭示李最有趣的角色:这个人自己。这是一本权威的传记,热情洋溢又充满吸引力。

目录

引言  两场葬礼的故事
Part 1 小龙
  第一章  “东亚病夫”
  第二章  新兴都市
  第三章  叶问
  第四章  驱离香港
Part 2 旧金山
  第五章  重回出生地
  第六章  蜕变
  第七章  阳光海湾
  第八章  奥克兰冲突
  第九章  进军好莱坞
  第十章  塑造加藤
  第十一章  截拳道
  第十二章  从师父到明星
  第十三章  龙套演员
  第十四章  无音笛
  第十五章  盲人追凶
Part 3 返回香港
  第十六章  末代大亨
  第十七章  唐山大兄
  第十八章  精武门
  第十九章  协和
  第二十章  猛龙过江
  第二十一章  盛名所累
  第二十二章  龙争虎斗
  第二十三章  叩响天堂之门
  第二十四章  最后时光
  第二十五章  死因研讯
尾声  传奇
后记
李小龙家族
李小龙影视作品年映表
参考文献
译者的话

前言

  

    瞧,李小龙,这个人!
    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的话,他今年应该八十一岁了。
    他会是怎样的一番模样?他的事业、拳术以及个人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产生无穷的想象。但对去世之前的李小龙,我们不能仅凭想象,因为他真实存在过。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尽力从各种资料中去发现他,以此来丰富我们对他的认知,这是我们了解他的唯一方式。
    在种种认知渠道中,传记无疑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它会帮助读者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对传主的整体印象。可惜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国内出版的李小龙传记,在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信息考证方面尚存在很多不足。它们更多是将李小龙当作偶像,行文间难免带有作者的主观印象,从而显得标签化。尽管李小龙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存在,但我们不能仅靠标签去认识他,而更需要细节的填充,通过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去真正了解他。
    本书的作者马修·波利自幼喜欢李小龙,就读大学期间曾选修中文,通过研读老庄经典以及阿伦·瓦兹等人的著作,增进了对李小龙思想的理解。此外,他还付诸行动,习练功夫。大三时,他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专程来华,入少林寺习武两年。之后,又专门研究混合格斗这项运动。在接连出版AmericanShaolin(中文版书名《少林很忙》,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和TappedOut之后,在友人的建议下,开始动笔撰写这本李小龙传记,以记录李小龙不平凡的生活与成就。
    为了完成本书,马修·波利耗时七年,在香港、洛杉矶、西雅图等地多方奔走,采访了上百位与李小龙有关的人士,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广泛查看、研究李小龙的信件、日记以及各种与其有关的书籍、文章和档案资料,并写下了大量笔记。马修初步整理而成的文字资料约有100万字,之后,在李小龙“雕塑论”的指导下,对原始素材进行了删减,剔除与主旨无关的内容,以清晰简练的文笔和谨慎的分析,完整刻画了李小龙的一生。其英文原书有640页,单是引文条目及备注便有100页之多。就我个人阅读经验所及,在李小龙传记类的书籍当中,从未见过如此详尽的资料说明。更难得的是,上述提到的百余位受访者中,有很多普通采访者难以触及的关键人物,比如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李·卡德韦尔、李小龙影视事业的合伙人邹文怀、李小龙生前最后的接触者丁珮、《青蜂侠》中的搭档凡·威廉姆斯、好莱坞知名制作人弗雷德·温特劳布、保罗·海勒以及嘉禾高管安德鲁·摩根(李小龙在美国的葬礼便是由他负责安排,他也是李小龙最后两年事业发展的见证人),等等。此外,还有李小龙青少年时期在香港读书时的一众同学,以及李小龙在美国生活时交往过的朋友和具有代表性的弟子。其中多位重要人士如今已过世,后人再无机会追问与李小龙有关的话题。所以,本书在信息收集的全面性、权威性以及珍贵性方面远超同类题材的其他著作。
    出色的传记写作,资料收集仅是第一步。接下来,马修·波利要完成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写作方式,并给出自己的解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呈现真实存在过的李小龙,但这并不容易。本书出版时距离李小龙去世才45年,尚有部分当事人及图文影像做证,由不得作者自行架空事实、想象虚构,走小说路线,更不能变成冗长沉闷的历史资料堆砌。最终,马修·波利在传记作家亚历克斯·本·布洛克(《李小龙传奇》的作者)和马歇尔·特里尔(《史蒂夫·麦奎因:一位好莱坞偶像的生平与传奇》的作者)的指点下,明确了写作方向,决定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背景和李小龙所处的环境为依托,通过事件中各方人物的回忆来还原历史现场,以呈现李小龙是如何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下,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并最终脱颖而出的整个过程。
    既然是回忆,难免会有选择性遗忘。在同一事件中,不同的人物基于不同的立场,说法自会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代出于不同的考虑,也会出现前后说法不一的现象。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作者会尽可能地依据历史背景,结合多方言论进行理性分析之后,再谨慎地给出自己的推断,而不是预设立场、结论先行,然后做资料补充。比如关于李小龙是否奉子成婚一事,马修在查证琳达撰写的两本有关李小龙的著作中,发现她很小心地回避了这一关键细节。在其他人撰写的十多本李小龙传记中,也无人提及此事。“当我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李小龙大学辍学后突然结婚时,我注意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李国豪,在他们结婚(1964年8月17日)后仅仅五个半月(1965年2月1日)就出生了。在我对琳达的采访中,她承认是未婚先孕。但她不能完全确定是在李小龙去奥克兰之前还是之后发生的,她倾向于是在之前。‘他走之前知道了吗?’她自问自答,‘我想他知道了,否则他不会那么快回来。’由于没有找到他中途回西雅图的原因,所以我相信是之前发生的。”以上推论,以备注的形式出现在本书中。
    除了对资料详加推敲,马修在落笔时从未将李小龙当作偶像或一个神话来写。相反,马修笔下的李小龙更加亲切平实、生动立体、骨肉丰满,既有雄心壮志的激昂,也有时运不济时的困惑、彷徨。最重要的是,马修着重描写了李小龙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状态,从当时的人际关系入手,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探索,并据此分析他的行事方式,从而对其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独到见解。
    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关于李小龙与黄泽民比武动机一事,马修备注道:“多年来,琳达一直声称是旧金山传统武术界给李小龙下了战书,上面用中文写着,‘停止教授外国人中国功夫’。她的观点是,旧金山传统武术界对李小龙将中国功夫的奥秘透露给白人和黑人的举动感到愤怒,于是派了黄泽民去教训李小龙。如果李小龙输了,他将停止教外国人,并把武馆关掉。如果他赢了,他想教谁都没问题。琳达的这个版本后来被编入好莱坞传记片《龙:李小龙的故事》,成了李小龙神话的一部分。问题是没有人认同琳达这个版本,当事人黄泽民也否认这一说法。当我向陈大卫询问此事时,他只是笑着说:‘我觉得他们这么说是为了让李小龙看上去像是位英雄。’李小龙在奥克兰时期的朋友兼学生冯天伦也认为,琳达的说法有不实之处,‘他教我们时,也有白人学生在场,这件事并不像她说的那样。’然而,琳达向来以诚实著称。每位见过她的人,包括我本人,都觉得她很谦逊、体贴,不像是恶意诽谤他人的人。我不相信她是在编造故事。与很多丈夫一样,李小龙对自己的妻子偶尔也会撒谎。当他这位有孕在身的年轻白人妻子问他为什么要比武时,他要么承认自己出言不逊,侮辱了旧金山的功夫师傅,要么说:‘亲爱的,他们不希望我教授白人功夫,比如像你这样的。’可是在1964年,旧金山的几家武馆都有在教授白人学生,没有人试图关闭这些武馆。更何况有多名目击者回忆了李小龙在新声戏院的表演,以及他过激的言论对观众的影响。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是比武的起因。琳达回忆中所提到的战书是用中文写成的,可她既看不懂中文,更不会说中文。”
    比武发生时,李小龙年仅24岁,年少气盛,有此表现再正常不过,也正是这种基于事实的分析,让李小龙距离读者更近。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经此一役,李小龙开始彻底反思自己的武学体系,从而大破大立,创建截拳道,开创了武坛发展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在撰写《龙争虎斗》一章时,马修·波利采访片中的主演约翰·萨克松时又有了新发现:起初,该片的设定是群主演(白人、黑人及亚洲人)。考虑到美国市场的接受程度,制片方拟定白人为第一主角,并据此请来约翰·萨克松出演。然而,当约翰抵港后,李小龙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席间提出想看看他的侧踢怎么样(好武之人的惯常举动)。约翰踢过几脚之后,李小龙让其为自己执靶,结果……“你相信自己会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吗?”马修在采访中问约翰·萨克松。约翰笑着回答:“第一天早上过后,我就知道肯定不是我了。”
    在本书结尾处,马修结合当年李小龙的死因研讯内容,在走访多位医学专家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分析。
    书中类似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段落不胜枚举,作者通过多位当事人的回忆与现有档案资料相比对,以极为严谨的考据方式,将已被捧上“神坛”的李小龙重新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读者可以从书中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窥见李小龙的成长、转变,以及如何成就不凡与伟大的艰辛历程。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道的隐私。
    但传记本身的价值并不是为了取悦传主,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如实呈现人物的风采。或许本书作者仍有偏见存在,可是,他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读者对李小龙的真实认知,这也是我郑重推荐本书的理由。
    李小龙自己曾说过一句话:“你知道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吗?一个人。”
    史旭光
    2021年3月29日
    北京

后记

  

    我的家乡在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Topeka,Kansas)。我12岁那年,朋友家买了一台录像机,那是当地第一台录像机。我清楚地记得朋友的哥哥手里拿着录像带走下楼梯的样子,我当时就坐在他家地下室的沙发上。
    这部电影是《龙争虎斗》,它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以前从未看过功夫电影,也不知道李小龙是谁。但电影结束后,他成了我们的英雄,直接从银幕上跳进了我们的想象世界。这位身高一米七二、体重120多斤,肌肉线条分明、迈步似猫行的中国人取代了我们心目中的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我们放下光剑,拿起了双节棍,试图学习如何使用这件兵器,可惜,即使把脑袋敲破了,也没学会。
    当我那些朋友们将崇拜的偶像换成其他电影、音乐或体育明星时,我始终和李小龙在一起——如果他不秀出自己的肌肉,仅从外表上看,他和我一样瘦弱,好像常常被人欺负;没有人天生就是斗士,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斗士。我找来李小龙之前的三部香港电影录像带——《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反复播放那些打斗场面,直到磁带完全放不出来为止。为此,我常去药房拿药,而且只要看到杂志封面上是他,比如《黑带》或《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之类的,我一定会买回来,反复地看。我记得他短暂的32年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然,其中许多都是虚构的。 读大学时,我选修了中文,开始接触那些对李小龙有过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老子、庄子,以及道禅思想的西方传播者阿伦·瓦兹(Alan Watts)。我还找到一位功夫教练,正式进行训练。大三时,我从普林斯顿退学,去了少林寺,那里是功夫和禅宗的发源地,我和少林寺的僧人一起生活、训练了两年。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我的第一本书《少林很忙》(AmericanShaolin)。许多混合格斗的拳手,包括顶级推广人白大拿都认为李小龙是“混合格斗之父”,于是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开始研究混合格斗这项运动,当我完成我的第二本书《拍地认输》(Tapped Out)时,我的朋友布伦丹·卡希尔(Brendan Cahill)建议我写一本李小龙的传记。 刚开始,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因为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本李小龙传记了。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唯一一本仍在加印的李小龙传记竟然是埃尔维斯·卡斯特罗(Elvis Costello)的前贝斯手在20多年前写的。李小龙可以说是地球上最著名的面孔。他在亚洲、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甚至比在美国更受欢迎。好莱坞已经拍摄了两部关于他的传记电影,包括2016年那部《龙之诞生》(Birth of the Dragon)。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已故名人收入排行榜”上,他与猫王、玛丽莲·梦露、史蒂夫·麦奎因等偶像始终在前15名之列。然而,除李小龙外,近年来这些标志性人物都有自己的传记,几乎每年都有一本关于玛丽莲·梦露的书出版,史蒂夫·麦奎因的传记有六本之多。 这让我愤愤不平。李小龙是第一位主演好莱坞电影的华裔美籍男演员。他激励了数百万人学习武术。他理应有一本权威的传记来记录他那不平凡的生活和成就。于是,我开始着手写这本书。 我的方法很简单。第一,我查看了李小龙做过的每一件事;第二,找来所有关于李小龙的文章,详细阅读;第三,我亲自采访了所有认识李小龙并有意愿交谈的人。每个环节我都会做大量的笔记。最后,我把这些笔记按时间顺序整理汇总成一个文档。最终的文档有2500多页,多达100万字。 李小龙喜欢说:“在创作雕像的过程中,雕塑家不会总往主体上添泥加料。事实上,他在不断剔除那些不必要的东西,直到作品最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为止。”一旦我有了自己的泥土堆,我就需要开始雕刻,直到事实被还原出来。这个过程共花了六年多的时间。我在香港待了六个月,去洛杉矶和西雅图又待了两个月。在这个过程中,我采访过100多人,也拜访了很多朋友,他们在许多方面给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我很高兴能有机会见到并采访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和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李·卡德韦尔(Linda Lee Cadwell),她们非常慷慨地付出了自己的时间,跟我分享她们眼中的李小龙。然而,我应该事先说明,这并不是一本被授权的传记。除了这两次采访,李小龙遗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参与这个项目。本书所表达的内容、分析和结论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在李小龙研究领域,有五位资深的研究专家:香港的李志远(《李小龙神话再现》)和龙比意(Hong Kong Action Cinema);美国的戴维斯·米勒(TheTao of Bruce Lee)、大卫·泰德曼(Regards from the Dragon:Oakland)以及约翰·里特(李小龙藏书馆系列)。如果没有他们的善良、慷慨和专业知识,这本书不可能完成,他们为我指明了方向。大卫·泰德曼提供了多幅照片。约翰·里特对手稿进行了核实,令我感激不尽。 安德鲁·摩根对嘉禾往事以及李小龙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点。他是一位非常风趣的记者,无论我的问题多么琐碎、无聊,他都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约翰·柯克兰(John Corcoran)给我上了一堂非常棒的空手道寸止实战课。我对能够在玛丽安德尔湾(Marina del Rey)的丹·伊鲁山度学院内接受咏春拳的私教课感到兴奋。埃德·斯皮尔曼、霍华德·弗里德兰德和汤姆·库恩向我详细介绍了电视剧《功夫》的创作过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约翰·斯特恩博士(Dr.John Stern)和《李小龙之死:临床研究》(The Death of Bruce Lee:A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作者邓肯·麦肯齐(DuncanMcKenzie)为李小龙的死因分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知识。保罗·海勒毫不犹豫地把《龙争虎斗》的剧本原稿交给我抄录。乔·托雷努埃瓦(JoeTorrenueva)为我理了一生中最好的发型,而且他向我收取的费用远比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要低得多。 约翰·里特所整理出版的李小龙藏书馆系列丛书对李小龙的研究学者和影迷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李小龙的私人信件和采访。 对于他的工作,我深表感激。费艾斯·拉菲克(Fiaz Rafiq)的《李小龙对话录》(Bruce Lee Conversations)、保罗·柏克斯(Paul Bax)的《龙之门徒》(Disciples of the Dragon)、 约瑟·弗拉瓜斯(Jose Fraguas)的《截拳道对话录》(Jeet Kune Do Conversations)都是对李小龙的家人、朋友和弟子的精彩访谈。似乎每位与李小龙有关系的人都出版了一本书来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 其中最具价值的是杰西·格洛弗的《李小龙:咏春与截拳道之间》(BruceLee:Between Wing Chun and Jeet Kune Do)和水户上原的《李小龙:无与伦比的斗士》(Bruce Lee:The Incomparable Fighter)。 查尔斯·鲁索(CharlesRusso)的《拂晨破晓》(Striking Distance)对李小龙在旧金山湾区的武术活动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我刚开始动笔写这本书时,对于传记的写法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李小龙传奇》(The Legend of Bruce Lee)的作者亚历克斯·本·布洛克很好心地给了我一些建议。《史蒂夫·麦奎因:一位好莱坞偶像的生平与传奇》(Steve McQueen:The Life and Legend of a Hollywood Icon) 的作者马歇尔·特里尔是我的指导老师,他帮我找出了几个我自己永远也想不到的采访话题。 我有幸在香港受到好友大卫·埃罗(David Erro)的热情款待。李志远带我步行参观了李小龙十几岁时经常打架的屋顶。龙比意很风趣,也很健谈,他对李小龙的点评比较独特。我的粤语翻译雪莉·赵(Shirley Zhao)现在是《南华早报》的一名记者,她的翻译对我帮助很大。张钦鹏很有道家高人的风范。泰德·托马斯差点让我被香港俱乐部拒之门外——我欠他几杯酒。香港李小龙会的会长黄耀强带我逐一走过李小龙在香港生活过的地方,他是一位伟大的导游。《南华早报》的薇薇安·周(Vivienne Chow)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大块头迈克·利德(Mike Leeder)帮我联系了蔡和平(Robert Chua),他是《欢乐今宵》的前制作人,我对他有过几次很重要的采访。李秋源对家族历史很了解,她和弟弟李小龙一样,性格直爽。丁珮一直带我出去吃昂贵的午餐,而且从不让我付钱。我能见到邹文怀,实在是太棒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人们会称呼他为“笑面虎”了。洪中治介绍了一些圣芳济书院的老校友给我。喇沙书院的校史研究者黄嘉为(Mark Huang)不但为我安排采访李小龙的喇沙同学,甚至在我不得不离港后,还代我继续完成这些采访。 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当时采访过的几个人先后去世了。安德鲁·摩根喜欢开玩笑,他说:“你写得那么慢,等你完成时,我们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很高兴能够与凡·威廉姆斯交谈(1934-2016),他对《塑造加藤》那一章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我非常想念弗雷德·温特劳布(1928-2017)。每当那些好莱坞人士婉言谢绝我的采访时,弗雷德·温特劳布会直接打电话给那个人,大声喊道:“去跟那个孩子聊聊。”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造访曼哈顿,带我出去吃午饭,“孩子,”他说,“你想过当导演吗?”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布伦丹·卡希尔,是他让我动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并在它陷入困境时予以援手,拯救了它。我的第一位出版人“野兽比尔”辛克(“Wild Bil”Shinker)也功不可没,因为是他签了这本书。感谢我的现任编辑肖恩·曼宁(Sean Manning),是他在我快要放弃时,激励我继续写下去,他的热情非常富有感染力。在整个过程中,我的经纪人乔·维尔特(JoeVeltre)为我出谋划策,提供了正确、可行的意见,特别感谢。 最后,感谢我天使般的妻子爱姆(Em),感谢她的包容,感谢她的耐心,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当我情绪低落时,是她鼓励我;当我情绪冲动时,是她提醒我。我的每一页手稿,她都用红色钢笔反复批注过。没有她的协助,我完不成这本书。我保证,亲爱的,明年我会照看孩子的。 马修·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