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澧水1943

  • 定价: ¥68
  • ISBN:978752071967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33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追溯中日关系史,探究湘西人抗倭的传统,全景展示近代中国、特别是十四年抗战历程,视野广、挖掘深,自然严谨,前后呼应。
    作者始终将地域文化,如慈利民歌、澧水号子、方言以及习俗等融于人物个性的塑造、场景的铺垫、烘托之中。它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温度和辨识度,而且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内容提要

  

    作品以澧水中游的石门、慈利两地为故事发生地,塑造了一个生长在民族危亡时期,因对抗国民党反动势力与情感纠葛,而被迫离家走上抗战一线的土家汉子岑大柱。
    小说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澧水两岸人民尤其是慈利人民奋起抗战的真实场景,再现了慈利人民爱家爱国、不作亡国奴、敢于抗争、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勿忘历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它告诉我们,国弱无尊严,国弱无福祉,国弱永远受辱挨打。

作者简介

    田满林,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慈利,土家族人,现供职于湖南省慈利县某行政单位。1996年发表处女作,二十余年来,发表散文《春谒牡丹江》《五雷山月》《我站在谁的肩膀上》,诗歌《诗画四十八寨》《假如你到慈利来》,文学评论《不能回避的乡情》《朴实的爱情,诗意的乡情》,剧本《慈利阻击战》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黑云压城
第二章  澧水欢歌
第三章  垭门关
第四章  石门喋血
第五章  论战
第六章  马公渡歼敌
第七章  暗战
第八章  赤松山遇险
第九章  重逢
第十章  碧血丹心
后记

前言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日关系史上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人民抗战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常德会战,慈利是外围战场。2014年,慈利推出了六集电视纪录片《慈利阻击战》。在此基础上,满林同志又进一步寻访当年亲历慈利阻击战的幸存者,查找相关史料、翔实素材,倾力四年,创作了这部20余万字的小说。
    作品以澧水中游的石门、慈利两地为故事发生地,塑造了一个生长在民族危亡时期,因对抗国民党反动势力与情感纠葛,而被迫离家走上抗战一线的土家汉子岑大柱。岑大柱是一个有着美好人生理想的农家青年,早年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却因为有着过人的绘画天赋得到了苏先生的赏识,获得了知音常含璐的爱情。然而,日寇入侵,终于波及这块平静的土地。官府抓丁、横征暴敛,有识之士奔赴前方,短暂平静之后是迷失、无助……他的理想如昙花一现,心爱的人决然离开……为搭救朋友走上了不归路,他不得已进人行伍之列。军队,是打铁炉,是试金石。湘西人骁勇善战的基因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第一次上战场就发挥出色,得到长官的青睐。然而,由于当局黑暗,部队被迫解散,他又失去了用武之地。本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岑大柱,从此像洪流中的一叶小舟,被波浪推来攘去,最终搁浅在岸上,报国无门,有家难回。几经辗转,他来到了湖南人的部队,回到了溇澧这块土地。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苏先生和瓦当的影响下,他朴素的家国情怀、民族意识被唤醒,由此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坚定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抗日洪流之中。岑大柱的迷茫,正是当时部分国人的迷茫;岑大柱抗日的经历,仅仅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抗战的缩影,反映了一个血性的农村青年在共产党人的帮助、教育下,从不自觉到自觉生发出爱家、爱国远大情怀的成长历程。
    作品中还塑造了一个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理想的人物——苏先生。在他身上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忍辱负重的品质。抗战中,他始终维护全民族统一战线,发挥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作用。同时描写了张吉财这样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人物,一个积极抗战但手上又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地方团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似乎有所觉醒。作者在对张吉财的刻画上,力图刻画出一个在那个特殊时代形成的、思想性格呈现复杂性的异质者,避免了人物形象的脸谱化。瓦当则代表着一个正直、勇敢、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他凭着一腔热血带着队伍奔赴前线,尽管身体残疾,依然坚持在部队服务。他不是共产党员,但赞同共产党的主张,对国民党当局有太多不满,最后,被怀疑是亲共分子而押解受审,最终以死明志。对于万年兵这个人物,作者有所指代。这个“兵油子”,时而消失,时而出现,纪律散漫,吊儿郎当。他最早参加张勋复辟,干过辫子军,穿过清军服装。20多年从军经历,除了没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干过,几乎穿过二十世纪所有中国军队的服装。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脱离队伍后有过短暂的婚姻,却是昙花一现。在石门城外因为怜惜一个瞎眼女人又脱离部队,安顿好那个女人后,又主动归队,看到美食后又惦记那个女人,私自跑掉了。哪知道那个瞎眼女人也被鬼子杀了,最后的念想也没有了。他为了复仇,追随鬼子队伍遇到了游击队,又加入了战斗,却在战场上为了掩护岑大柱牺牲了。这时候,“兵油子”大义凛然,告诉岑大柱,他不姓万,真实名字叫杨万兵,而不是万年兵。如此安排,用意深刻,耐人寻味。万年兵,代表中国多年内战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柳如风,一个混迹于社会各界的风尘女子,八面玲珑,生财有道。不仅与各届政要有往来,还参加了张吉财的军火买卖。但在民族危亡关头,表露出高贵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其他人物如车轱辘刘三、刘兴华兄妹,甚至包括农村老人岑大伯、充满稚气的孩子留根、水生等,性格各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常家三姐妹,三个个性迥异的女性,分别走进了岑大柱的生命中。第一个是常含璐,这个与岑大柱有着共同爱好的知识女性是岑大柱理想的伴侣。但是,为了保护家庭、老师和心爱的男人,常含璐牺牲爱情,决绝地走向了一个她内心不能接受的世界,令人扼腕叹息。常含瑾,从一开始就痴迷岑大柱,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获得岑大柱的爱情。在岑大柱离开后,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并一直痴心等候爱人的归来。常莹莹,江湖侠女形象,跟随岑大柱一起走上战场,在战场上对大柱萌生了情愫……硝烟散去,三姐妹都出现在岑大柱眼前,常含璐却背着战死沙场的张吉财,一手牵着孩子离去了;常莹莹看到岑大柱,想奔过来,却看到了二姐常含瑾站在大柱身边。三姐妹,岑大柱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都无可厚非,但又难以选择。究竟如何选择,作者没有给出答案。这也是作者想揭示的一个残酷事实,即在动乱年代,在战争面前,所有的美好都只是幻影,没有真正的归宿。
    作者对人物个性的塑造,以及对战斗、战场的描绘叙写,是作者在走访实地和许多亲历者、掌握大量的史料、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因此人物形象、场景在读者面前显得鲜活、生动和真实。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追溯中日关系史,探究湘西人抗倭的传统,全景展示近代中国、特别是十四年抗战历程,视野广、挖掘深,自然严谨,前后呼应。深情推介澧水风光,创作了《永远的家园》《澧水谣》等歌曲,推出了国军部队的军歌,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令人称许的是,作者始终将地域文化,如慈利民歌、澧水号子、方言以及习俗等融于人物个性的塑造、场景的铺垫、烘托之中。它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温度和辨识度,而且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慈利县人的血性,早在古代抗倭时期,就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十四年抗战中,慈利热血男儿、慈利的父老乡亲是做出过重大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据统计,抗战期间,慈利有15000男丁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战场,大多数没有生还。作者曾走访过数位健在的抗战老兵,尽管他们没有直接参加慈利的战斗,但是时隔70多年,他们对那场民族战争了然于胸,对慈利的战斗也记忆犹新。他们身上的坚韧和骨气,让人肃然起敬。其中有中国远征军战车兵滕周权。滕周权于2015年代表湖南抗战老兵赴北京参加了国庆阅兵,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故事经本土作家滕军钊整理,创作《战车少尉》,已经出版发行。还有许多老兵的故事被写成诗歌、散文,在各种刊物上刊登,并且被搬上了慈利春晚的舞台。
    《澧水1943》仅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澧水两岸人民尤其是慈利人民奋起抗战的真实场景,再现了慈利人民爱家爱国、不作亡国奴、敢于抗争、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勿忘历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它告诉我们,国弱无尊严,国弱无福祉,国弱永远受辱挨打。因此,我们今天置身于国强民富的前行之路上,坚持并坚守“四个自信”,决不能有丝毫迟疑与动摇。
    《澧水1943》,从文学角度考量,作者在其人物形象的丰满度、个性细节、情节的刻画、事理内在逻辑关系的转换,以及语言的生动性、个性化锤炼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化。我坚信,凭满林同志的学识和勤奋精神是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相信他今后当有佳作不断问世。
    赵辉廷

后记

  

    促使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因有很多。
    很小的时候,不止一次从长辈们闲聊中听到“日本鬼子”这个词。人们说出这几个字,面带惊悚,神情紧张,似乎是在议论一个魔鬼。尽管理解能力很低,但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复杂表情和有些夸张的动作,直觉告诉我:他们涉及的内容是一个让彼此紧张的话题,不同于年成、水灾、旱灾之类。他们再进一步说,日本鬼子来了,大家都躲在哪个哪个山洞里、哪座山上……云云,会跟着害怕起来,很自然会想:万一哪一天日本鬼子又来了,我们该往哪里躲。
    鬼子没再来过,这个符号却被牢牢记在心里。
    蒙昧的少年时代,没有详细想过,日本鬼子为什么会来,是干什么的,长什么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害怕,但那道魔影就在长辈们无意间的闲聊中进驻到孩提时代。
    后来,在课本里读到抗战的故事,和同学合唱抗战的歌曲,特别是在电影里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形象,看到他们凶残屠杀中国老百姓、焚烧村庄……以至于阅读了无数篇有关抗战的文章,看了更多的部影视作品、听一『一些讲座,对鬼子以及害怕的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对那段历史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全面的认识。直到有一天,我在县城附近山头上亲眼看到了壕沟、观察哨、机枪阵地等等。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工事,居然就在我的身边——我有些惶恐和不安。通过一番考证,我确信:这些工事是中国军队为了抵挡日军修筑的,中日双方军队曾在此进行过激烈的战斗。 战争并不遥远,七十多年前,它发生在黄河两岸、长江流域,就发生在我身边的这片土地上。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阻止日军进入大西南,中国军队在长江流域沿线、武陵山一带构筑了工事。三峡的石碑要塞、湘西门户就是中国军队保卫陪都重庆的重要关隘。1943年前后,这一带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 详情究竟如何呢?通过查找搜集、遍地走访,居然见到了参加过常德会战的老兵,遵义有一位七十四军的少校,益阳有一个特务连的连长,衡阳有一位野战医院的院长,铜仁有一个工兵,石门有一个炮兵,余庆县有一个文艺兵……特别是2014年,我在芷江见到了七十三军暂五师特务连的老兵张正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战老兵。时隔多年,许多往事都成云烟,他们对战争的记忆却相当清晰。他们清楚记得部队的番号、长官的姓名,还能一字不落唱出当年的军歌,甚至还记得慈利的许多地名、在慈利是如何作战的。而当地群众能准确描绘日军飞机扔炸弹的情形,哪里的房子被焚烧,哪里埋有日军的尸体,哪里住过国军,谁家被日军杀死了人,哪些人又遭到日军的凌辱……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曾经在儿时见过的那种表情,害怕、感慨、叹息、痛恨;听到了他们共同的声音:诅骂、控诉。 往事,通过老人们的讲述再现了。 这是一部零散的历史,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思绪长期游走在老人们的讲述里,竭尽所能想象当时的真实情景。在民间,我听到有人说,常德会战主要是常德打得惨烈,石门、慈利没有打;还有人说,五十八师在慈利打了败仗,败退到桃源,竟然还有人不晓得常德会战曾经波及慈利,不知道异族侵略的脚步曾经在慈利十多个乡镇横行,没想到伤痛还留在老人们心中。 往事不容忽略、真相不容掩盖、历史不容涂改。也许,档案史册多少会涉及这段历史,但是肯定不会有亲历者的讲述这么生动,抗战老兵和当地老人的讲述,县城被焚毁,遍山的作战工事、还有英烈的尸骨,这一切……我该怎么说,我说得清楚吗?是不是动笔写呢?为此,我纠结了大半年。 挖掘本土文化,提振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使命。2014年,参与完成了纪实片《慈利阻击战》剧本创作、拍摄和制作以后,意犹未尽,我开始了自己酝酿中的小说构思,因为这才是立体、全面展示这个题材最好的方式。小说的创作是一个人痛苦的远征。如何塑造人物,怎么展开情节,再就是作品的厚重、穿透力,这些并不是可以上网查,请教他人的。唯有靠自己的悟性,借鉴他人的成果,从众多的素材里找到一根线,把需要表达的内容巧妙地串成一串。动笔之前,我想起了同类题材的电视剧《血色湘西》,又犹豫踌躇了将近一年。县城附近一栋废弃的房子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一待就是多半天或者到深夜。我在房子墙壁上贴满了地图、部队的沿革、一些地方的简介等资料,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2015年秋天,参加县委党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参加学习,意味着我可以暂时抛开单位上一些日常事务,抽时间思考写作上的事了。白天学习,晚上住校,有了开头,也有了章节和结尾,框架出来了。此后,断断续续、停停写写,2015年过去了,2016年又过去了,直到2017年国庆节,第一稿总算完成了。但是这个初稿除了文字上有太多问题外,情节还相当粗糙,许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我从头往后看,从后往前看,中间截着看,就如一名雕刻家看待一件工艺品一样,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这里敲敲,那里磨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2018年的夏天,基本成型,我决定考虑出版的事情了。 《澧水1943》大约20万字,是一部参阅史料、吸纳民间文化创作的文艺作品。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交代—下: 人物原型和主要人物。主人公岑大柱。岑大柱,就是撑起柱梁,代表中国抗战中坚力量,虽然他的抗战是偶然,最初也是被动、自发的,曾经迷茫,看不到方向。但是,残酷的战争教育了他,在战火中,慢慢成熟起来,把抗战坚持到底。他的原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原七十三军特务连士兵张正国。有关彭士量将军阵亡的事就是张正国亲口讲述的。从一个人口中听到一名少将师长是如何牺牲的,我立刻被震撼了,情不自禁把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张正国入伍时间长,经历的战事多,特别是参加过几次长沙会战,石门一战中九死一生,退回到大庸,后来参加雪峰山会战,迎来抗战最后的胜利,他身上有着太多传奇。当然还综合其他人物,这才有了慈利土生土长的放排汉岑大柱。其他人物,苏先生、自然大侠、张吉财等人物是在参考民间人物的基础上塑造而来的,文艺作品不全是纪实,塑造人物是为了表现主题、展开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可对号人座。常家三姐妹代表着澧水、特别是慈利一带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坚韧顽强、勤劳善良、爱憎分明。为表现瓦当这个人物,很自然联想到湘西的三十四师,也就是后来的一二八师,为表现抗战全景和纵深感,有必要联系到一二八师嘉善的奋战,主人公的影子理所当然出现在最初的战场上,便于表现他以后颠沛流离、苦闷彷徨的经历和内心世界。为避开此类题材作品对国共两党信仰之争的表达模式,作品介绍了一个传奇人物瓦婆婆。瓦婆婆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抗倭的英雄,狼土兵共同的战神,也是湘西人瓦当等人走上前线、岑大柱最早的精神支撑。土匪,特别是投靠敌伪的土匪是最可恨的,蓝郭生(烂葛藤)就是彻头彻尾的反面形象,没有立场,没有信仰,有奶便是娘,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作品对进入慈利的日军,以及发生的主要战事都有详细介绍,但是没有正面描写日军,甚至连一个像模像样的日军形象也没有,仅仅提到薛家铺鬼子军官和六十五联队长伊藤仪彦两个。为什么没过多对鬼子进行渲染,主要出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鬼子阴毒狡诈在同类作品中介绍得足够多了,再描写也只是简单的重复,没太大意义;另一个原因是,这部作品不是单纯写一次战事,而是借历史事件反映当时社会,介绍澧水人文风情,视角是老兵、当地老人的视角,也是慈利人民回顾历史的视角。 故事背景和相关史料。湖南是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主要的战场,从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以来,湖南就是一线战场。慈利是一片抗战热土,一万多青壮走上了战场。慈利民间抗战力量风起云涌,自发修了纪念碑,创作了抗战歌曲。关于抗战,慈利是有着大量现成物证、人证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湖南人,保卫大湖南》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2015年发现,慈利参加过抗战健在的老兵尚有三十几位。另一方面,因为之前写作《慈利阻击战》纪录片剧本,参阅了相关史料,对战争背景、参战部队双方、部队驻扎地方、战争态势都有一定研究,特别是多次前往战事发生地考察,对史料的掌握还是比较充分的。 线索安排和细节描写:作品的明线是主人公参战的经历以及成长历程,通过他,表达我心中的抗战。以1943年冬天,日军入侵慈利,离开慈利12天时间为脉络,采用倒叙、回忆的手法全景式反映抗战史实,并追溯到几百年前抗击倭寇的历史。暗线有岑大柱与常家三姐妹的情感纠葛(情感线)。美好的故事都有美妙的开始,却没有最后的结局,战争,剥夺了所有的美好。苏先生与张吉财的争斗(政治线)。民族战争背后是两党的矛盾。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共两党表面上达成共识,坚持全民族抗战,但是摩擦从未停息。中统、军统到处活动,捕杀国军队伍里的共产党人和亲共军人,限制共产党人的活动,直至制造了“皖南事变”。表现细节。小说中很多故事都是来自抗战老兵的叙述,稍作改动。如宁死舍不下一袋光洋的司务长,外号“吃沙子”四川兵,部队之间相互拉人被称作“挖沙子”,吴团长出走,杨家溪屠杀,车轱辘杀鬼子夺刀,抢到发报机,都有来历。许多地名、人物的姓名也是现成的。情节上,尽管参考了同类题材的作品,但是为了避免陷入手法雷同、毫无悬念的境地,绕开了生硬的战斗场面。凡是意淫抗战、迎合部分人心理需求的作品都是对历史的歪曲,对先辈英灵的亵渎。如果鬼子那么好打,他们怎么能打开中国大门,占领我们大片国土?唯有理性看待、真实再现、立体展示、深度挖掘,才是科学、诚恳客观的态度。 地域色彩和风土人文。小说尽量结合地方民俗,表现个性。拉纤放排曾是澧水河上最有激情的往事;澧水号子、慈利民歌是澧水河独特的文化符号;抬毛菩萨、板板龙灯是流传千年、至今也深受慈利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美食小吃、地方建筑、俗语俚语等等,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对慈利山水风光极力推崇,澧水河两岸、温泉、冰雪世界、四十八寨等地风景如画,融人了个人深厚情感。 作为一名行政单位从事文化类管理工作的人,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从事文学创作。首先,要感谢那位把游离在校园之外的我拽进课堂的师长——卢银中老师,如师如兄的朱银坪老师,在写作上教我启蒙的符春莲、田桂枝、李朝宗、曾省阳老师。他们总是谆谆教诲,给我鼓励和期待,让我牢记初心,不敢懈怠。母校湖南文理学院魏怡、佘丹青教授经常关注我们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学子,同窗几位坚持笔耕的好友时常在微信群里交流探讨,从未远离。再就是走上工作岗位,2000年结识的一位领导和兄长,虽然他不玩文学,但他是一位睿智、有温度、有情怀和担当的人。20多年来,他一直信赖、支持我,鼓励我坚持写作。感谢宣传部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他们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并逐字逐句看完全文,提出了修改意见。特别感谢赵辉廷先生,结识赵先生近20年来,他自己在艺术道路上奋斗不止,为我市文艺工作者做出了表率,每次相见,总是给我鞭策鼓舞。赵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看完全文,除了在专业角度给我中肯的建议,还为作品题字作序。还有我的文友、儿时玩伴、骑友……以及那些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让我心动、给我力量的人们。我的作品里,有我走过的路,经历的事,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感谢当年为抗战亲身做出过贡献,今天又为记录历史不辞辛劳的老兵们。他们中间许多人在这几年间陆续离开了人世,没能看到这部作品的问世,在此,深深缅怀他们的抗战功绩和为记录抗战做出的努力。感谢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们,他们陪着我深人到每一个老兵家里,考证每一处遗址遗物,无私奉献,志愿者们的爱心义举给了我太多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最初,我并不是想写小说的,更没想到我人生第一部正式完成的小说居然是以抗战为题材的。但是,由于内心的驱使,我还是坚持走了下来。从2013年接触慈利抗战这个课题到2018年,大约六个年头,我主要精力都花在了抗战研究、抗战小说的构思和创作上,忽略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却拥有了一场从未有过的远征、一次特别深刻而珍贵的体验,无数次的纠结、失眠和感动,足以支撑我战胜以后更多的困难。如果让自己评价这部作品,我只能说,我思考过的,我听说过的,我知道的慈利和慈利抗战就是这样子,我心中的英雄就是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