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爱科创2020文集

  • 定价: ¥138
  • ISBN:978756089724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同济大学
  • 页数:501页
  • 作者:编者:陈强//邵鲁...
  • 立即节省:
  • 2021-05-01 第1版
  • 2021-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爱科创”公众号是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办,自2019年1月创办以来,累计关注人数超过1300人,发布原创推送60余篇,累计阅读总数8万1千余次。其中,多篇原创内容被文汇报、解放日报等网络媒体平台转载。内容主要聚焦于创新生态和治理方面,从大学、企业、政府等不同视角关注创新生态优化和对新产业对孕育、促进作用。
      《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爱科创2020文集》选录的论文均来自“爱科创”2020年的原创内容,希望能为上海市乃至国家的创新生态营造和科技创新治理提供借鉴。

目录


创新生态理论与框架
  创新策源:需要理念、信念和思维先行
  论从“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
  让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有依托
  探索科技治理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梁柱台基”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以良好生态赋能创新型企业成长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特征
  如何消除科研质量内涵的认知误区
  讲好创新栖息地的空间故事需要多一些基础理论研究
  基于三元空间理论的创新栖息地规划思考
  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创新栖息地健康空间规划思考
  如何“优化蛋糕切割”——浅谈科研经费的额度设置问题
  科研诚信监管中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建设国家实验室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国际科研合作探讨
  双循环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以“制度化”赋能科技伦理治理
  健全顺应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学术话语体系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谁能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都在瞄准“高精尖”,谁来解决“老大难”
  论基础科学研究的“无欲观妙”
  基础研究“两头在外”如何破局
  新发展格局下需要科技创新体系双循环吗
  论基础科学自立自强的“损有余补不足”
疫情防控经验启示
  加强全球战“疫”合作,化解人类共同危机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十种生态反思
  为疫情期间企业复工提供政策支持和参考指南的建议
  疫情论文风波对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反思
  疫情之下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政策优化研究
  国外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要措施及启示
  调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企业复工和经营的影响
  调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复工和经营的影响及建议
  调查报告: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由“全面质量观”看“全面打赢”
  疫情下凸显中医的科学挑战
  提高新冠病毒检测可靠性的思考
  疫情过后,在线教育还能获得接受吗
  破百万之际,拓宽生态位
  疫情防控为上海营商环境作出新注解
  疫情防控向稳向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更加主动作为
  九“YI”战一“疫”:疫情持续中企业经营创新的九字真经
  关于大数据赋能我国疫情防控的思考与完善建议
  浅析互联网医疗助力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上海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的十个建议
  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策略思考
  完善科创板生态:该中断知识产权诉讼被告的上市审核进程吗
  全球人才合作竞争格局重构——关于上海行动的设想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挑战思考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分析
  上海人工智能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分析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思考
  三十周年之际看浦东新区科技创新趋势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引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从三十年发明专利看上海技术创新相对趋势
  上海高研发投入企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三大问题
  后疫情时代优化上海应急响应决策体系的几点建议
高校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
  “放管服”下高校科研管理的若干思考
  优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科创实践育人成效
  破除“SCI论文至上”需要“加减乘除”
  破除“SCI至上”,关键要以“机制强度”破解“指标刚性
  高校科研评价的复杂性及其导向思考
  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短板因素分析
  高校良好创新生态构建路径思考
  身临其境的在线教育,会重置大学教与学的逻辑吗
  “转理念、加投入、立标准——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如何客观看待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
  盘点后疫情时期产学研合作举措
  健全符合科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科学建制
  大学科技园不必“十项全能”,但要学会“广结善缘”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高校创新生态重塑
  我国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配置逻辑与路径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产权配置的改革争议是什么
国际标杆
  两份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解读
  日本海外青年科研人才资助体系探索
  中国AI与美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金融与科技互补发展:伦敦的经验及启示
  主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q决速转化机制,,的推出及经验借鉴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计划》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保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竞争优势》报告解读
  德国政府如何助推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
  巴特尔纪念研究所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启示
  疫情下的车企百态之日本篇
  疫情下的车企百态之德国篇
  疫情下的车企百态之美国篇
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与创新治理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突破的几点思考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监测与中国机会
  人工智能赋能音乐内容分析
  AI产业发展的重要动源:泛领域关键企业
  谁能挑起“AI新基建”的大梁
  改变技术上被“卡脖子”,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是关键
  无人驾驶深入零接触“战疫”前线,智能汽车产业可能迎来提速契机
  遏制数字汽车数据垄断,完善产业竞争生态环境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规范数据交易需先行
  数据价值释放的关键,在于数据确权
  必要设施原则在大数据垄断规制中的适用
  区块链思维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思考
  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深圳经验
  上海与深圳、北京(企业)研发投入比较:“标兵”遥不可及,“追兵”步步紧逼
  打造“服务集装箱”、助推产业创新——浙江在路上
  促进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与发展正当其时
  疫情之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判断与若干启示
  请保持对制造业的敬畏之心
  制造业需要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管理视角谈智能制造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化的发展与挑战
  消防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与案例分析
  城市智慧治理探索之路
  大数据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痛点问题
  警惕算法应用垄断效应,维护数字经济健康生态
  “双循环”下传统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路径
  全息认知专利的社会贡献——基于专利效率和质量的思考
  换电模式的东风到来了吗
  后疫情时代共享汽车如何更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