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之中国实践(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

  • 定价: ¥128
  • ISBN:978703068685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173页
  • 作者:张惠远//郝海广//...
  • 立即节省:
  • 2021-06-01 第1版
  • 2021-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力度持续加大,取得了显著成效。本书在辨析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主要举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和谐人居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典型案例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最后提出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赢的对策措施,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支撑。
    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第1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层次
    1.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1.1.2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
    1.2.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2.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意义
  1.3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发展关系的演变
    1.3.1  古代原始文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
    1.3.2  农业文明低度利用生物资源
    1.3.3  工业文明过度开发生物资源
    1.3.4  生态文明倡导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1.4.1  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4.2  生物多样性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和基础
    1.4.3  投资生物多样性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第2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2.1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1.1  生态文明是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2.1.2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
    2.1.3  生态文明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驾护航
  2.2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历史过程
    2.2.1  生态文明建设萌芽阶段
    2.2.2  生态文明建设孕育阶段
    2.2.3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
    2.2.4  生态文明建设成型阶段
    2.2.5  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提升阶段
  2.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2.3.1  生态文明体制建设逐步完善
    2.3.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
    2.3.3  生态经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3.4  生态社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之中国实践
第3章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行动
  3.1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发展的国际公约
    3.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及其履约机制
    3.1.2  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
  3.2  世界主要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政策变迁
    3.2.2  典型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
  3.3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典型做法和案例
    3.3.1  主要国家典型做法与案例
    3.3.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发展政策措施
  3.4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趋势
    3.4.1  推动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重目标
    3.4.2  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4.3  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提升人类福祉
    3.4.4  倡导多边主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第4章  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及保护状况
  4.1  生物多样性调查体系逐步完善
    4.1.1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4.1.2  全面开展重要生态系统调查
    4.1.3  积极开展重要生物类群专项调查
  4.2  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状况
    4.2.1  不断加强濒危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
    4.2.2  重视环境指示动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
    4.2.3  对外来入侵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开展研究与防治
  4.3  物种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
    4.3.1  野生植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4.3.2  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4.3.3  微生物资源潜能巨大
  4.4  生态系统质量变化明显
    4.4.1  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4.4.2  灌丛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减少
    4.4.3  草地生态系统实现转变
    4.4.4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率提高
    4.4.5  农田生态系统面积总体得到有效控制
第5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主要举措和成效
  5.1  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制度
    5.1.1  法律法规
    5.1.2  政策制度
  5.2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5.2.1  加强生物资源保护
    5.2.2  推动绿色发展
  5.3  落实保护空间,布局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5.3.1  落实保护空间
    5.3.2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修复
    5.3.3  天然林保护
    5.3.4  湿地保护修复
  5.4  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执法监督
    5.4.1  落实目标责任,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5.4.2  严格执法监督,杜绝猎杀野生动物
  5.5  强化能力建设,开展绿色宣传
    5.5.1  机构建设
    5.5.2  人才队伍培养
    5.5.3  合作交流
    5.5.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宣传
第6章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和谐人居建设
  6.1  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6.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历程
    6.1.2  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案例
    6.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意义
  6.2  和谐人居与城市景观设计
    6.2.1  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空间设计
    6.2.2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要素
    6.2.3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要素的意义
  6.3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
    6.3.1  生态廊道的概念与类型
    6.3.2  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
    6.3.3  城市生态廊道的实践
  6.4  绿色城镇化的提出与内涵
    6.4.1  绿色城镇化的提出
    6.4.2  绿色城镇化的内涵
  6.5  城市推进绿色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案例
    6.5.1  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使“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6.5.2  雄安新区建设采取“先植绿、后建城”的新理念
    6.5.3  上海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7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实践
  7.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之中国实践
    7.1.1  绿色发展应立足本底特色生物资源优势
    7.1.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需多方参与保障
    7.1.3  生态旅游是推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的有效途径
    7.1.4  改革创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协同并进的助推器
    7.1.5  三产融合有益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7.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脱贫攻坚
    7.2.1  案例一:湖北五峰县——特色“蜂药”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7.2.2  案例二:四川平武县——挖掘生物资源带动生态扶贫
  7.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
    7.3.1  案例一:河北围场县——生物多样性恢复筑起金山银山
    7.3.2  案例二:陕西留坝县——道地中药材筑起乡村产业基石
  7.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
    7.4.1  案例一:浙江安吉县——两片“叶子”助推绿色发展
    7.4.2  案例二: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经济绿色转型
第8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战略对策
  8.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8.1.1  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仍然未得到遏制
    8.1.2  生境栖息地遭到挤占破坏
    8.1.3  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仍然较大
    8.1.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制度政策有待完善
    8.1.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落实还有待推进
    8.1.6  生物资源粗放利用
    8.1.7  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大
  8.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8.2.1  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
    8.2.2  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定的重点研究内容
  8.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和任务
    8.3.1  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8.3.2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
    8.3.3  加快国家公园保护地体系建设
    8.3.4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惠益分享法规制度
    8.3.5  促进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8.3.6  加快探索并推广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