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

  • 定价: ¥48
  • ISBN:978752173052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29页
  • 作者:陈瑜|责编:李静媛
  • 立即节省:
  • 2021-07-01 第1版
  • 2021-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听见孩子的心声。这将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亲子关系书。以往的家教图书,都是大人的视角展开,而本书立意独特,旨在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孩子之口,展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对家长群体来说,将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为家长们打开一扇窗,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当家长们发现,原来某一件事,在孩子眼中的价值不一样时,能打开一种全新的视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客观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本书收录作者与16位孩子的访谈记录,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各自迥然不同的烦恼,这部书也是一次纪实实验,将客观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16篇访谈,每一篇作者都在文前进行了背景介绍,并在文后针对访谈内容撰写了总结性的“采访手记”,希望给予读者教育方面的启发。

内容提要

  

    患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压力?
    二胎家庭里的老大老二,对兄弟姐妹怀着怎样的情感?
    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
    调皮、叛逆的“坏孩子”,内心世界究竟有怎样的翻腾?
    在这个社会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我们很少听到教育对象的声音。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是什么一个状况?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理当被听见、被尊重。
    本书即以少年为发声主角,收录了作者陈瑜与16位少年的真实访谈,力图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孩子的心声被听见、看见。

媒体推荐

    孩子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在很多场合谈论教育问题时,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理解到老师们的苦心,学习到教育家们的理念,但很少听到孩子们的心声。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将来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今天的教育能否实现这样的初衷呢?听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反省一下当下教育中的误区,思考如何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少年发声》中的孩子的话语,尤其是篇后的采访手记,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俞立中  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

作者简介

    陈瑜,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原《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上海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青联委员。

目录

01  努力是我的护身符  小黎/女生/八年级/上海
02  我想把6岁的弟弟一脚踢飞,但我不忍心  崽崽/男生/三年级/浙江
03  数学曾考40分,但作为一个人,我挺精彩的  小含/女生/十年级/上海
04  我妈学了很多课,她变好了,我的心也不累了  天天/男生/八年级/湖北
05  我努力学习,为了当一个普通人  团子/男生/十一年级/上海
06  我希望老师和妈妈的心情都能好一点  依依/女生/一年级/湖北
07  我只想做个普通人,没什么远大的理想  小依/女生/十年级/上海
08  “你要承认,你有多么糟糕!”我妈常常对我这么说  小D/男生/十一年级/福建
09  我每天上学的心情都是“欢乐无比”  小米/女生/八年级/上海
10  数学课好没劲,大部分我都会了  洋洋/男生/四年级/湖北
11  我从不补课,年级前十!  畅畅/女生/七年级/上海
12  班主任说我“眼里没有光”  宣宣/男生/八年级/北京
13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向着好去的,不允许自己变得很差  奶盐/男生/十年级/上海
14  成绩代表学生的一切,我只能努力  兔球/女生/八年级/河南
15  不是我们不愿意和大人沟通,而是大人会把事情搞得很扫兴  颜颜/女生/九年级/上海
16  我今年18岁,五年级离开学校,在家自学8年  定慧/男生/18岁/陕西

前言

  

    前言  如果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
    我之所以开辟“少年发声”栏目,想到要去采访孩子,是因为有一天,在讲座直播前,我照例在报名的家长群内收集大家关心的问题,最后一统计,将近1000条。我打印出来逐条整理,发现那些问题都是围绕孩子们的各种不是、不堪、不可理喻,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家长们的无措、哀怨、焦虑、绝望。
    我突然感到很气愤,因为内心里,我并不认同家长对孩子这样的“控诉”。在他们抛来这成百上千个“怎么办”的时候,我特别想问问:你们之前对孩子做了什么?我也特别想知道,如果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他们会如何解释自己在父母眼中的“不是”“不堪”“不可理喻”?
    所以,我希望有机会和孩子们直接对话。在这个社会不断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若听不到教育对象的声音,这其实不正常,也不合理。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从孩子们的视角来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感受和思考,理当被听见、被尊重!
    于是我在自己创办的“少年大不同”公众号上,发了一封给孩子们的邀约信,推销介绍自己是一个比较“好聊”的大人。
    就这样,我遇见了一个又一个少年。
    有主动联系我的,有父母推荐的,也有朋友介绍的,在对谈之前,我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一无所知。
    是的,我没有做任何预设和挑选。
    我们或见面,或通话,或完全用文字交流。
    待到整理文稿时,方才发现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覆盖各个学龄段,最小的小学一年级才读了两个月,最大的高中刚毕业。
    他们有读书不费力就考年级前十的,也有受困于读写障碍、考试从来不及格的;有身旁的人都愿意帮他“成事儿”的学生干部、社团领袖,也有每周被妈妈用衣架抽两三次的“皮大王”;有和同桌一起在自习课上自残的名校学生,也有带领团队制作游戏视频的UP主;有深受焦虑症、抑郁症困扰,开学时曾爬上学校窗台的孩子,也有从五年级开始脱离学校,在家自学了8年的自学生……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没有被安排过的采访名单,如此多元!而我们的聊天内容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诸多方面,主题之广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的丰富和深刻。感谢他们给予我如此的信任,允许我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陈瑜
    2021年5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