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赢得幸福

  • 定价: ¥49
  • ISBN:978720817110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页数:168页
  • 作者:(英)伯特兰·罗素...
  • 立即节省:
  • 2021-07-01 第1版
  • 2021-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我们通过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向外看而获得幸福;我们由于过度关注自我,沉溺于焦虑和恐惧而失去幸福。
    分享世界著名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幸福秘诀!
    在本书中,罗素优雅、机智和富有教益的阐释,更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压力而背离幸福之路的任何时候能够谨记于心。

内容提要

  

    动物只要健康、吃饱就是快乐、幸福的,人却不一样。当我们被忌妒、竞争、厌烦、疲惫、负罪感、自恋、被害妄想等包围时,就很难觉得自己是快乐、幸福的。罗素认为,若想获得幸福,人们应该找到兴趣、有所喜爱、组建家庭、积极工作、学会放弃……在一个充满了不幸、疾病、贫穷与困惑的世界里,想要幸福并不容易,这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行。健康是一种没人能确保的福气,婚姻也不能总是带来快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必定是一项成就,而非一份礼物。

媒体推荐

    酗酒是一种暂时的自杀,它所带来的幸福仅仅是消极的,是对不幸福的某种短暂的中断。
    忧虑是恐惧的一种形式,而所有形式的恐惧都造成疲惫。
    忌妒的人希望他人遭受不幸,他自己因为忌妒他人而变得不幸福。他不是从自己拥有什么中获得欢乐,而是从他们拥有什么中获得痛苦。
    被害妄想的根源总是我们对自己的优点有着夸大的理解。
    一个人感兴趣的事物越多,他获得幸福的机会就越多。
    你可以确信,一旦你学会不沉浸在自我之中,真正客观的兴趣会成长起来。
    ——罗素

目录

序言
自序
第一部分  不幸福的原因
  第一章  什么让人不幸福?
  第二章  拜伦式的不幸福
  第三章  竞争
  第四章  厌烦与兴奋
  第五章  疲惫
  第六章  忌妒
  第七章  负罪感
  第八章  被害妄想
  第九章  对舆论的恐惧
第二部分  幸福的原因
  第十章  幸福还可能吗?
  第十一章  兴致
  第十二章  喜爱
  第十三章  家庭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业余兴趣
  第十六章  努力与放弃
  第十七章  幸福的人

前言

  

    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早期,甚至直到四十五六岁,伯特兰·罗素都相信哲学是一门严格的技术性学科。在他看来,哲学事实上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与日常生活全然无关。20世纪20年代早期,罗素在北京生活和教学期间,也仍秉持这个观点。因此,当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在国家陷入混乱之际向他请教社会和政治问题时,罗素没能给予指导。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同期也在中国,他毫不犹豫地回应这些诉求,以至于至今在中国都颇受崇敬,而罗素在北京大学之外就鲜有印迹了。
    但是,罗素将哲学作为严格技术的观点并未持续更久。他的哲学家声望促使人们向他请教任何可以想象得到的主题。罗素意识到,写那些非技术性的书和文章是一种赚钱的捷径。他发现,读者渴望了解哲学家对生活和道德难题的看法。每一代人都会遇到新的难题,这吸引着社会上更愿意思考的那部分人。这些人当然有能力去阅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包括古典哲学家的作品,以帮助自己解决困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人们对于自己时代的哲学家的思想会有一种独特的兴趣,因为这些哲学家分享着和自己完全一样的经验和难题,从而其观点也就具有一种附加的价值。罗素发现自己能够迎合这样一种需要,并最终把关注点转移到这些日常问题上。
    事实上,罗素对于“大众哲学”的态度转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埋下了种子。在这可怕的时期,罗素作为反战活动家投入运动,结果两度犯法,入狱数月,并完成大量与此次运动有关的文章和演说。但此时的罗素并未把这些作品当作哲学事业的一个面向。思想家应该投身于解决时代的迫切难题,致力于借助哲学史上伟大的道德和政治辩论中的原则和思想资源——由于某种奇怪的原因,这样的想法对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英国哲学家而言是陌生的。这个阶段的哲学学者,明确否认对时代问题的任何兴趣或者责任。令人意外的是,罗素(世俗上)的教父约翰·密尔绝非这种超然世外的哲学家。恰恰相反,约翰.密尔追随自己的父亲詹姆士·密尔及其导师边沁,是一位在改善世界方面竭力作出贡献的杰出代表。
    20世纪20年代的中晚期,罗素把反战运动期间所做的工作与不断受邀发表演说探讨当代社会的种种欠缺联系起来。在他看来,教育是阻止战争和造福未来的关键,正如当时其他许多知识分子所做的那样(包括卡尔·波普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都选择去做一名教师),这让罗素决定开办一所学校。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他重返哲学家既是学者又是教师和向导的伟大传统。这导致的结果是,罗素开始了持续多年的针对教育、道德以及核战争威胁等大范围社会和政治议题的写作、演讲和运动。
    由此,公共哲学家的身份完全支配了罗素,从他的作品目录可见一斑:1926年《论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出版于英国,该书以书名《教育与善的生活》同年出版于美国,之后出版的删节版名为《性格的教育》;1927年出版《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基督徒》;1929年出版《论婚姻与道德》,1930年出版《赢得幸福》。这一时期,罗素的文章,包括他为美国的《赫斯特报》每周撰写的600字专栏文章,都是这类相关主题。罗素在文章中展现出构思典雅的观察所得和智慧片段,其中不乏尚未被开采的珍宝。《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基督徒》和《论婚姻与道德》持续地引发争议。《论婚姻与道德》一书令罗素在1940年失去了他在纽约城市大学的职位,理由是该书不道德,却在十年后让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这些非技术性的、社会和道德领域的观点的最大的特色是:常识、清晰、开明。想象一下这种对比:一边是法国学者,手里挥着高卢牌香烟,用晦涩的语言繁复地探讨生活、性和理念;一边是罗素,以清晰、开明和友善来探讨同样这些主题。在太多的思想家群体中,清晰、开明被贬低为太过简单甚至过分简单化,被认为是其中的论证必然忽略了一切微妙、精细和深刻。这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反对。以最清晰的眼光看来,一些最深刻的道理是简单的;最清醒的头脑能够彻底把握这些道理,以至于能够向所有人呈现出道理的简明性,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特权者。人们模糊地感觉到,那些挥舞着高卢牌香烟的知识分子有意含混以便将民众排除在外,同时保持自己作为思想家的神秘感。通常的情况是,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花力气把专家的深奥概念转换成朴素的语言,并由此来判断他们真正提供了什么。但人们发现这些专家很少提供出罗素在其清晰、机智和精彩的散文中所给予的率真而出色的见解。
    由于罗素如此善于言辞,因此没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他在《赢得幸福》中讲了什么。概览全书,简单地看一下各章的标题,可以发现,罗素所表达的根本道理是:我们通过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向外看而获得幸福;我们由于过度关注自我,沉溺于焦虑和恐惧而失去幸福。罗素宣称这些道理并非他的原创但能得到人类经验支持。读者需要关注的是罗素在思考这些简单的、显而易见却具有影响力的真实的思想时所提供的理由、范例和洞见。而且值得谨记的是,这些东西是罗素从痛苦的个人经验中所汲取的。罗素的弟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过,哲学本来的任务就是唤起自己对于已知为真的东西的记忆:这正是罗素在这本书中所做的。
    我要对这本平易质朴的幸福指南表达我的敬意。它影响了我的生活。我在十几岁时读了这本书,此后也偶尔翻阅,部分是为了罗素散文本身的魅力,部分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朴素的真理可以得到令人愉悦和难忘的表达。当一个人身陷困局,罗素的建议是:问问自己,在那一刻是否可以做点什么来应对。如果可以,那么去做;如果不可以,那么放到一边,等可以做的时候再做。这个建议令我印象深刻且始终有所助益。说也奇怪,它非常管用,它拥有神奇的效果,让我们把难题放置到恰当的视角。凌晨两点清醒地躺在那里思考一项财务透支计划便是这条建议发挥作用的好例子。
    总有人冷嘲热讽地说,我们并不需要坟墓里的幽灵来告诉我们——幸福是积极投身生活和世界的结果。然而,既然这是一条真理,能够让接受和实践它的人产生伟大的变化,那它就是值得关注的。而罗素优雅、机智和富有教益的阐释又增加了这条真理的感染力,从而更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压力而背离幸福之路的任何时候能够谨记于心。
    A.C.格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