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被隔绝的女孩(二战中的荷兰犹太人和地下抵抗运动)(精)

  • 定价: ¥62
  • ISBN:978752018589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社科文献
  • 页数:299页
  • 作者:(荷)巴尔特·范埃...
  • 立即节省:
  • 2021-09-01 第1版
  • 2021-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催人泪下,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回忆录。
    引人注目,语言优美。范埃斯小心翼翼地挽救利恩的故事,创作了一部关于战争、暴行和人类劫难的著作,非常动人。
    卓越非凡,感人至深,引人入胜。
    《被隔绝的女孩》的意义极其重大,此书急切地提醒我们,即便是自由、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也能在转眼之间迷失其方向。
    令人惊艳,极其感人,将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内容提要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大陆大肆追捕犹太人,因荷兰当局的大力配合,阿姆斯特丹、海牙等地的犹太人家庭时刻笼罩在巨大的危险和恐惧之中。为了躲避追捕,犹太女孩小利恩被父母交付给地下抵抗组织中的寄宿家庭保护,历经多次躲避和逃亡,目睹无数同胞遇害,她最终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作者范埃斯的祖父母一家是保护小利恩最久的家庭,然而,由于战后的一场争执,双方再也没有联系。战争时期和战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犹太女孩视角里的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通过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深入调查荷兰的抵抗运动,范埃斯讲述了一段荷兰版《辛德勒的名单》般的真实故事。

媒体推荐

    光彩夺目,简洁优雅,魂牵梦萦——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菲利普·桑兹,《东西街》作者
    非同寻常。这是一本必读之书——令人痛苦,充满悲剧,但也振奋人心。
    ——《泰晤士报》
    感人至深。巴尔特·范埃斯几乎以泽巴尔德式的轻描淡写完成了此书。
    ——《卫报》
    令人惊讶……历史与回忆录的杰作,以和解、希望和伟大的爱作结。
    ——《旗帜晚报》
    催人泪下,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回忆录。
    ——《星期日泰晤士报》
    引人注目,语言优美。范埃斯小心翼翼地挽救利恩的故事,创作了一部关于战争、暴行和人类劫难的著作,非常动人。
    ——Oldie杂志
    卓越非凡,感人至深,引人入胜。
    ——佩内洛普·莱夫利
    令人不安,真诚动人……对于精神创伤及其后果的令人胆寒的描述。《被隔绝的女孩》的意义极其重大,此书急切地提醒我们,即便是自由、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也能在转眼之间迷失其方向。
    ——《金融时报》
    令人惊艳,极其感人,将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星期日镜报》
    一个关于战争、家庭、遗失、生存和友谊的动人故事。
    ——《独立报》
    一部深入调查的著作。
    ——《犹太纪事报》
    通过小心谨慎的调查和无可挑剔的行文,范埃斯精心记述了一个有着大屠杀中“躲藏”的孩子们及庇护他们的家庭的世界中的悲剧与成就。
    ——乔治娅·亨特,《我们是幸运之子》作者
    一个非凡的故事,令人痛心,感人至深。这个迷人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
    ——《人物》
    令人痛苦的美丽故事。
    ——《书商》
    细致入微、动人且不同寻常的,关于“躲藏的孩子”的叙述。
    ——《出版人周刊》
    极富同情心,令人深思,此书既是对一位杰出女性令人难忘的描述,也证明了理解的治愈力量。一个复杂且振奋人心的故事。
    ——《科克斯书评》
    《被隔绝的女孩》汇聚了卓越非凡的丰富档案和学术性研究的珍贵成果。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有关二战期间一个四处躲藏的女人的精彩描述——关于幸存和理解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富有同情心。
    ——《福伊尔斯》新闻通讯

作者简介

    巴尔特·范埃斯(Bart van Es),文学评论家和作家,1972年生于荷兰,后移居英国,精通英语和荷兰语。牛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圣凯瑟琳学院资深导师。范埃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英国诗人艾德蒙·斯宾塞以及莎士比亚。

目录

序言2014年12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尾声2017年7月
致谢

前言

  

    告诉我这句话的女人正在她阿姆斯特丹的公寓里泡咖啡。她叫赫西林,简称利恩。虽然已年过八旬,但她身上还留存着简素之美:面容无瑕,没有明显的妆容;佩戴一块银色小手表,但没有其他首饰;以及富有光泽、没有涂抹指甲油的指甲。她动作轻快,不过也有些不拘一格,身穿深灰色的长羊毛衫,围着带有佩斯利花纹的紫红色围巾。在今天之前,我不记得自己见过她。我知道的是这个女人与我的父亲一同长大,后者在二战后不久生于荷兰。利恩曾经是我们家庭的一分子,但现在不是了。她收到了一封信,后来断绝了与这个家庭的联系。即使是在近三十年后的今天,利恩说起这些事时仍会伤心。
    我们从她的开放式厨房走到了座位区域,冬日的阳光隐隐约约地透过窗格上的彩色玻璃照耀着那里。一张低矮的玻璃咖啡桌下散落着书籍、博物馆目录和文化副刊。家具和墙上的挂画非常时髦。
    我们是用荷兰语交流的。
    “你在电子邮件里写道,你对家族史很感兴趣,还想就此写一本书,”她说道,“好吧,家庭这种东西不太适合我。范埃斯一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但现在并非如此。所以你写的是什么类型的作品?”
    她的语调很友善,但也很认真。我告诉她我作为牛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所写的一些作品——有关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学术著作——但她已经从网上得知了大部分信息。
    “所以你的动机是什么?”她问道。
    我的动机?我不确定。我认为她的故事会很复杂和有趣。考虑到世界局势以及极端主义再次抬头,现在记录这些事情变得尤为重要。这里有我不想错过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这个晴朗的12月上午,我们谈论了国际事务,关于以色列,荷兰的政治,英国的形势——戴维·卡梅伦联合政府的五年任期即将结束。我们不断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仿佛在进行求职面试。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她把空杯子推到一边,明确地说道:“是的,我对这个有信心。我们坐在桌子旁吧?你有笔记本和笔吗?”
    我来的时候不想表现得像记者一样,因此我向她索要了纸和笔,但我们很快就又坐在了灰白的胶合板餐桌旁。我可以问任何她记得的事情:人们说了和做了什么;她穿了什么,吃了什么;她住在哪里;以及她的梦想是什么。
    我们坐在温暖的现代化公寓里,第一次见面就谈了数个小时之久。照片、信件和各种物件等资料只有在她想起它们的时候才逐渐出现,但到了午后,随着外面的日光逐渐变弱,桌子上已经铺满了记忆碎片。其中包括一本儿童小说,明黄色的封面上画着一艘小汽船,以及画有一个溺水男人漫画的瓷砖。还有一个书脊磨损不堪的红色人造革相册。相册的第一页是一对璧人的照片,下方用蓝色笔写着“妈妈”和“爸爸”。
    照片左侧的女人是利恩的母亲,名叫凯瑟琳·德容一斯皮罗。她坐在藤椅的边缘,靠在藤椅的弧形椅背上。阳光直直地照射在她的面庞上,她的笑容有点羞涩。她的丈夫是查尔斯,即利恩的父亲,他穿着衬衣坐在凯瑟琳前面的地上,一双大手惬意地搭在膝上。他靠在妻子的身上,自信又有些讽刺地仰头凝视,凯瑟琳则把一只手搭在查尔斯的肩上。他身上有股满不在乎的感觉,对摆拍照片这个想法有些不以为然,这让脸上带着凝固笑容的妻子有些难堪。
    在相册第一页照片之后的几张里,查尔斯淡漠的态度依然清晰可见。在另一张照片里,他坐在汽车的后座,身边围着一群衣冠楚楚的年轻人。在暗处,他则在戴着手套、撑着拐杖的男人头后举起手指,仿佛一对兔耳朵。还有一张照片,他手拿帽子站在一扇黑色大门前,脚蹬一双闪闪发亮的皮鞋。相册里有十几张早先的照片,其中最皱巴巴的一张——被撕烂、折叠,再用已变黄的胶水重新粘在一起——展现了大约20个年轻的男男女女的沙滩派对,他们穿着泳衣,笑着,抱着。站在中间、身穿白色泳装的女人手里拿的似乎是个沙滩排球。照片下方的笔迹写着“妈妈、爸爸、舅妈萝(Ro)、舅妈里克(Riek)和舅舅马尼(Manie)”。
    虽然我不太擅长采访,但我们的谈话很快就产生了节奏。我问了无数个问题,调查了许多细节,并草草地记了下来。
    “房间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