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世界地理、旅游

巴黎(光影流动的盛宴)(精)/读城系列

  • 定价: ¥108
  • ISBN:9787532179145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文艺
  • 页数:509页
  • 作者:(英)格雷厄姆·罗...
  • 立即节省:
  • 2021-08-01 第1版
  • 2021-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这是你前所未知的巴黎。罗布精心提炼了自法国大革命至今发生在巴黎的真实事件,以一则则比小说更离奇的故事,带你走近一个个对巴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或者伟大,或者不太知名,或者已干脆被人遗忘。有王公贵族,有诗人摄影师、有城市规划师、歌剧《波希米亚人》中“咪咪”的原型、作家、将军等,皆在罗布的笔下一一登台。书中的场景丰富多样,既有巴黎的采石场、地下墓穴、各式宏伟的古建筑,也有环城而设、让人惊骇不已的郊区地带。这部带着强大力量和丰沛情感的《巴黎》描绘了巴黎别样的历史,定能令每一位读者心生向往、心存共鸣。

内容提要

  

    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一座从未知晓的巴黎。以人为线索(既包括政治家拿破仑、玛丽-安托瓦内特、希特勒、戴高乐、密特朗、萨科齐,作家普鲁斯特、左拉,哲学家萨特、波伏娃,艺术家格莱科、戴维斯等知名人物,也包括建筑师吉约莫、城市规划师豪斯曼男爵、警探维多克、摄影师马维尔、剧作家亨利等在巴黎历史上有深远影响但已不太知名的人物,还包括一些小人物),精心选取每个人与巴黎的一段人生故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了从法国大革命到2010年间的法国历史。

媒体推荐

    “罗布诚然是当今世界上不走寻常路且魅力十足的历史学家。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他的书到哪儿都会畅销……他在作品中能言善道,勇往无前,仿佛玩真心话大冒险似的,敢在历史的车流中逆向行驶,甚至是违章停车。他的书就像现调出来的绿茴香酒那样带劲儿,有着纯正的巴黎风味。”
    ——《纽约时报》(德怀特·加纳)
    “罗布施展开小说家的十八般武艺,将笔下的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只为‘享受追索巴黎本身带来的乐趣’。这样的乐趣显然也为他的读者所共享。”
    ——《纽约时报书评》(布伦达·维恩艾普)
    “罗布笔下优雅且风格鲜明的城市故事令读者化身为巴黎的观光客,回溯过去,发现被岁月掩藏的秘密,也发掘旧有事物全新的面貌。这是一次迷人的旅程。罗布时有徘徊,但从未迷路。”——《新闻日报》
    “凭借对巴黎的深刻了解……罗布揭示了一座光与暗并存的城市,即便一再探究也仍然神秘而诱人。”
    ——《出版人周刊》
    “运用独具创意的蒙太奇手法,展示了历史、个人以及地理如何在巴黎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交汇到一起。”
    ——《图书馆杂志》
    “构思精巧……极富娱乐性、原创性和活力……平稳的叙事已足够罗布支撑起一部了不起的作品,而本书在内容精彩之余兼具笔法精湛,实可谓意外之喜。”
    ——《每日电讯报》(菲利普·亨舍)
    “为步履悠闲的旅人预备的上佳历史指南,是一本可供细细品读的好书。”
    ——《独立报》
    “格雷厄姆·罗布的新作是如此令人愉悦,如果把这本书放在黑暗的房间,它大约也会兀自散发温暖的光芒。归根结底,罗布集结起的是一则则真实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他从无尽的史料中筛选出来,又用想象力一一点亮的。罗布有着博物学家的热情,像展示稀有的蝴蝶或异域的珊瑚标本一样展示他的收藏——只不过他的标本是从法国大革命至今走过巴黎街头的那些人……这确实是一本丰满的、尽显人之况味的书。”
    ——《泰晤士报》(约翰·凯瑞)

目录

始发站
第一站  皇家宫殿奇妙夜
第二站  巴黎拯救者
第三站  迷途
第四站  冤冤相报
第五站  安保队档案
第六站  波希米亚公寓
第七站  马维尔
第八站  倒退
第九站  左拉夫人
第十站  地铁里的普鲁斯特
第十一站  圣母院方程式
第十二站  巴黎寻微
第十三站  占领
第十四站  圣日耳曼德佩的爱人们
第十五站  狡狐之日
第十六站  扩大可行范围
第十七站  环城大道
第十八站  萨科、布纳和扎伊德
终点站:北隘
大事年表
索引
致谢
译后记

后记

  

    通读过《巴黎》后回头看,我最赞同的是作者格雷厄姆·罗布写在“序言”里的这样一段话(罗布称本书的自序为“始发站”,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场纵贯巴黎古今的旅程):“《巴黎》的每一则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每一则故事也都是完整的。故事与故事之间有交错、有转折。……每一则故事都散发特定的气息,都主张自己的立场,都以独有的方式向过去致敬。”这也是我在翻译《巴黎》时体会最深的一点。确实,你会在不同的故事里读到别的故事的影子,再把它们串联起来一想,难免会心一笑。你不一定同意作者(叙事者)的每一种观点、每一个视角,但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被书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
    《巴黎》有着鲜明的风格,罗布显然努力做了尝试,用上了各种实验性的、别出心裁的写法。书的每一章(或者说旅程的每一站)面貌迥异,有多条支线并进的、有插叙的、有倒叙的(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就连那一章的段落编号都是倒过来的),也有模仿电影剧本乃至社会学研究报告的,不一而足。
    惟其如此,才让《巴黎》成了一部好看但不好译的作品。罗布“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意识到看他的作品的人如果没有同他一样丰富乃至精深的背景知识,对很多小细节光是要读明白就累得够呛了。可能是为了特定的写作需要(我不认为这是罗布一贯的风格),也想尽量为读者多保留一些悬念,罗布的叙事有时会显得格外晦涩。上面提到的近乎意识流的、多支线并进的写作手法倒还在其次,关键是一些非常隐晦又非常要紧的代称和比喻,实在让我这个译者伤脑筋:该怎么处理它们才好呢?我不想提前“剧透”,扫了读者的兴,但往往不得不稍稍点明罗布到底在说什么,好让读者不至于太过一头雾水。所以与其说是翻译,我所充当的角色更像是解说员,我但愿自己能陪伴读者一起经历书中的各样跌宕起伏,也一起发现巴黎的各种有趣事物。我相信读罢此书,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对巴黎的历史、地理、人口、政治、文化、交通、市政规划……有远比先前更为详尽的了解。虽然粗通法语,但是要追上专业人士罗布的脚步,着实花了我很大的工夫。我在《巴黎》(以及其他作品)里,始终希望尽可能地为读者呈现出文本原来的样貌,哪怕只是一个词,我也盼着能找到它的词源,不至于让读者因为语言的阻隔而错失其中的趣味和迷人之处。当然这往往是放在脚注里的,一般不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读者也大可以略过不看。试举两例,譬如罗布在《巴黎》中一笔带过的舒瓦西勒鲁瓦和道布勒桥——我当时就想,读者看到这里,会不会稍稍停下来思考:念上去像咒语一样的舒瓦西勒鲁瓦和道布勒究竟是什么呢? 我就有过,所以我在脚注里告诉读者:舒瓦西勒鲁瓦(Choisy-le-Roi)正如书中说的那样,是巴黎的卫星城镇,但它本身的意思是“国王之选”,因为路易十五(1710-1774)选了这个地方练习狩猎。而道布勒桥(Pont au Double)其实是“双桥”(或者说叫“俩桥”)的意思,因为十七世纪的时候,人们但凡要过这座桥,都得付两个铜板的买路钱。类似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留待我们的读者自己慢慢发掘。所以你看,尽管非常不起眼,但舒瓦西勒鲁瓦和道布勒不是对中文读者而言毫无意义的、让人困惑的音节而已,它们同样呈现了法国(巴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却因为我们习惯了只采用音译的办法,很容易就忽略了。 资料查找诚然不易。寻常读者大约不会(也不需要)知道在地质学上,所谓的“坍坡”(fontis)和“钟形帽”(cloche)是什么意思,但对一个合格的译者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不单要知道,还要用最妥帖的方式向读者阐释清楚。为此我特意翻阅了《法汉地质词典》,虽然没能直接找到答案,但获得了相当大的启发。罗布雅好文学,他在书中引用了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波德莱尔、左拉、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有些颇为冷门,并不为中文读者所熟知,我便在必要的情形下参照了各类中、英译本,再一一进行比对,选择最合用的那个(且酌情在译文里标明了出处)。此外,《巴黎》中不乏打油诗、用法语玩的各种文字游戏,甚至提到了古老的火棉胶湿版工艺(一种摄影技术)——托翻译这本书的福,给了我好好钻研相关化学知识的机会。为了百分百确定罗布笔下支持共和的贵族学生的服装颜色,我还“假公济私”重温了《悲惨世界》(电影版),直至找到我想找的那一帧画面为止。 《巴黎》的内涵太丰富了。法国历史上那一场又一场让人(也曾让少年时代的罗布)难以分清的革命是怎么回事?已经失传、后人压根弄不懂的炼金术知识(拉丁语)要怎么翻译?上世纪四十年代顶着“煤气包”的法国公交车长什么样儿?当时根本没留下什么影像资料的冬赛馆内部的景象又如何?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唯一的女儿还未出生,那书中的他怎么会忽然冒出来一个在英国工作的女儿?……要比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想就只能依靠所谓的译者精神的支撑了。同样地,哪怕是看似不怎么重要的“附录”(譬如大事年表和索引),哪怕是小到一个标点、一处页码或拼写上的谬误,我也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穷究下去,尽力做到最好。 翻译永远是有遗憾的,但翻译也像解谜,我在一次又一次自我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满满的乐趣。而对《巴黎》来说,这乐趣属于它的全体读者。正如罗布所写的,他希望他的读者能享受单纯的“追索巴黎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我但愿我,但愿我们没有辜负罗布的期待。 金天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