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减压脑科学

  • 定价: ¥49.8
  • ISBN:978751251345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国际文化
  • 页数:194页
  • 作者:(日)有田秀穗|责...
  • 立即节省:
  • 2021-09-01 第1版
  • 2021-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3个月甩掉压力性肥胖、失眠、焦躁的简明科学。
    “樊登读书”破700万次播放。
    号称“日本减压第一书”,上市后狂销超20万册。
    日本连续畅销10周年,超乎想象的简单有效。
    科学抗压新理念,每天仅需5分钟,消除慢性压力。
    日本东京大学、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有田秀穗知名作品。

内容提要

  

    失眠、肥胖、脱发、焦虑、拖延、易怒……这些压力症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一次性摆脱这些难缠的问题呢?
    研究表明,人脑本具强大的压力调节功能,特别是血清素的分泌,可极大地消解压力。然而,因为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作息的不规律等,这种压力调节功能被严重削弱了。结果,人才在压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其实,只要重启压力调节机能,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压力症状。只要每天5分钟,3个月之内就能实现。现在就一起跟随本书,走上这段愉快的减压之旅吧!

媒体推荐

    《减压脑科学》介绍了减压的最佳方法。每日只需5分钟,就能影响你的一生。
    ——樊登博士

作者简介

    有田秀穗,东邦大学医学部综合生理学教授,医学博士,日本5-羟色胺研究中心代表。
    1948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在东海大学从事临床医学,在筑波大学从事脑神经系的基础研究。期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著有《5-羟色胺缺乏性脑病》《给大脑减压的技术》等著作。在东京开设了激活大脑5-羟色胺物质的讲座和实践操作课堂。

目录

第一章  压力源自于“大脑”的感觉
  学会向压力“认输”
  不一样的压力体验——海底 300米
  选择等待死亡的实验老鼠
  “路径”不同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
  动物也有“忧郁”的一面
  何谓人的两座压力大山
  晚上为什么比早上更容易让人失控
  选择适合自己的对抗压力的“武器”
  发达的“脑”成了压力的开始
第二章  “三大脑”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人脑有两处“心”
  人失去前运动区会变成什么样
  人天生具有的读心术
  “游戏脑”背了“坏蛋”的锅
  没有忍耐心的孩子和大人终究不是一回事
  拥有“同感脑”才会理解对方
  “三大脑”构成了人脑
  操纵快感的“学习脑”
  危机管理中心“工作脑”
  脑的指挥者“同感脑”
  人类三大压力和“三大脑”息息相关
第三章  血清素锻炼每天 5分钟
  启动大脑需冷静的清醒
  血清素能神经的“五大功能”
  压力和血清素能神经的矛盾关系
  血清素不足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改变遗传因子方法之“锻炼血清素能神经”
  最初的“3个月”至关重要
  冬季抑郁症的治疗法
  何谓规律的生活
  可治疗失眠症的血清素
  将韵律运动习惯化
  怎样最大化韵律运动的效果
  血清素能神经发达的“能人”
第四章  哭泣为什么能让人放松
  眼泪可以解压
  人类的三种泪
  “动情之泪”的切换效果
  流泪解压的原理
  只会增压的“演员的眼泪”
  眼泪比笑容更解压
  感动的眼泪是成人的眼泪
  成人流泪要分场合
  学会享受周末哭泣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更容易流眼泪
  与同感的人一起,哭泣的效果加倍
第五章  同感脑就是最好的良药
  拥有梦想,很有必要
  “报酬”是什么
  和人多接触,能治疗精神疾病
  “3岁看老”同样适用于脑的成长
  妈妈也会受到“母子分离”的压力
  炙手可热的“IT业”和“看护业”
  大脑的三种治愈方法
  三种治愈方法能治愈人的三大压力
  释迦牟尼主张“慈悲”
  治愈别人的同时治愈自己
后记

前言

  

    前言
    “压力”,是一种无形无影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常说“要战胜压力”,可不得不说的是,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
    要战胜压力?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天生就不可能战胜压力。
    还有,我们常听到的“零压力”这个词,也是不可能实现。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压力是绝对不会消失的。
    如果对不能得到的东西抱有期望,压力也会更大。
    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我在危言耸听,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释迦牟尼开创了佛教,并花了6年时间用来苦行修炼,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压力。但是,他最终并没有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无形的压力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消解压力。
    我相信会有很多人立马质疑,“你不是说,压力是不会消失的吗?”不错,压力是不会自己凭空消失的,也是不可能战胜的。而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甚至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
    但是请注意,压力虽然不会自己凭空消失,但我们可以消解压力带来的“痛苦”。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耐压”的人,并不是指打败压力的人,而是能够巧妙地承受压力,并把压力调节到适度的人。
    那么,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在本书中,我将为您介绍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
    压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身体性压力,比如,“寒冷”“疼痛”,等等;另一种,精神性压力,比如,“悲伤”“痛苦”,等等。
    而在目前为止的压力研究中,只有揭示身体性压力构成的内容。也就是说,精神性压力虽然一直存在,但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治愈的,还不被人类所了解。
    所以,现在的社会上很多人苦恼于精神上的疾患,比如忧郁症。
    我们之所以至今都对压力的存在毫无办法,是因为大家都认为精神性压力就是心理压力,其原因和症状都是模糊不清的。
    但是,脑科学终于有了伟大的发现,可以解释精神性压力产生的原因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将心理压力称为“脑压力”。
    其实,脑压力的本质就是“大脑通过神经递质所感受到的压力”。并且,如果大脑能够感受到压力,就说明大脑中是存在传达压力的物质的,而且大脑也具有抑制这种物质的机能。只要我们平时在社会生活中重视交流和生活规律,这种机能自然会运作起来。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不规律的生活、电子产品的普及等,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正常的发挥这个重
    要的机能,脑压力也由此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创伤”。而患上忧郁症、行为失常的人逐渐增多,原因也是如此。
    人类调节脑压力的机能有两种:(1)一口气消解积累的压力的机能,比如,“流泪”就能启动这一种机能;(2)创造承受压力的体质的机能,其会因为激活“血清素能神经”而增强。
    只有最名副其实的“大脑”——脑前运动区的内侧部,才具备这两种机能。这里也被称为“同感脑”,是孕育社会性,以及与他人同感的地方。这个最有人情味的“大脑”就具有控制压力的机能。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独自生存。但我们在享受社会生活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得面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于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同感脑里出现了调节压力的机能。这样的话,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同感脑就会被激活,人类也就能更好的调节自身压力。
    所以说,调节压力和消解压力,虽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因为,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大脑”的!
    只要改变一下生活习惯,让生活变得最符合人的本性,那么同感脑的“两大机能”就会增强。
    在看过本书之后,我建议你尝试改变一下生活。
    我可以保证,困扰你的那些压力,一定会逐渐消失。

后记

  

    现在的生活中,因为“脑压力”而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数。抑郁症更甚被称为“心理感冒”,是普遍存在的。
    本书中提出的“锻炼血清素”和“流眼泪”,恰恰就是康复疗法。
    我相信,本书的读者中,肯定有正为抑郁症苦恼,或是为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担心的。
    我希望你们了解,要守护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健康,要靠自己的努力。
    虽然很多人会认为,病了就应该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吃上处方药,才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但是,我这个蹩脚医生还是要说,比起处方药,我们的身体就拥有更安全、更高效的制造“秘药”的能力,而激发这种能力十分重要。
    像手脚麻痹的患者,在做康复治疗时,首先要从小事做起,而不能勉强为之。
    当然,心也是一样的。让心理脆弱的人打起精神来,只能是勉为其难。
    可以从小事开始,先理解“压力无法战胜”就好。再用“脑压力”替换“心理压力”,深入了解其原因和应对方法。然后,第二天早上去沐浴阳光。
    仅是这样做,就会发生变化的。
    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也是要靠自己的。
    要想恢复衰弱了的机能,就算再辛苦,也一定要自己去努力。
    心理的康复不能想着去依赖医生,依赖周围的人,如果不亲身实践,绝对没有效果。
    规律的生活习惯、营养均衡的饮食、韵律运动,每天都坚持,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只是,这是适度的压力,而且自己控制、自我加压能激活大脑,释放出维持健康必需的“秘药”——血清素。换句话来说,就是以压力对抗压力。 如果压力过大,那么锻炼血清素能神经也是无法对抗,这时就可以大哭一场,用泪水洗去压力。人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快乐的事情、悲伤的事情…… 我的理解是,更好的生活绝不代表只选择好的部分,而应该是品尝人生的喜怒哀乐。 疲劳时,休息。 痛苦时,哭泣。 待休息过后,再次迈开自己的双脚前行。 这就是我理解的“和压力共存”。 我在此衷心地希望,本书能为更多的人品尝人生,助上一臂之力。 有田秀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