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

  • 定价: ¥68
  • ISBN:978750396487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文化艺术
  • 页数:384页
  • 作者:章程|责编:刘锐桢
  • 立即节省:
  • 2021-08-01 第1版
  • 2021-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的作者虽然是一位建筑师,但是其多年活跃在豆瓣、虎嗅、one·一个等平台,其发表的许多文章的点击量达数十万,其文笔细腻而有力度,冷峻而不失温度,可以说,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界作家。本书既是一本影评散文,更是一本洞察艺术与人生哲学的文学作品。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配有作者亲笔手绘的插图,为本书的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轻松愉悦的氛围。插图的内容是作者对文章所写的导演及其电影的精髓的提炼,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本书的装帧设计十分独特,护封采用广告纸双面印刷,背面的插图透过来有种若隐若现的效果,同时呈现出黑白灰的前后关系,十分具有立体空间感。此外,护封采用四个方向内折的形式,展开后背面便是一张精美的海报。
    总而言之,本书不管是内容,还是外观,都值得读者一品。

内容提要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是年轻的写作者、建筑师章程的首部电影随笔集,但文体更广阔,不止于读解电影。他以丰沛而敏锐的书写,带我们走进塔可夫斯基、费里尼、阿基·考里斯马基、伍迪·艾伦、大岛渚、娄烨、王家卫、侯孝贤等三十一位导演的影像世界,以及他们恣意与真诚、感伤而灿烂的人生。他把自己投射到书写的事物中,向记忆回溯,所有的过往经验,观影、阅读经验都被他锚固到一处,去解答困惑,或提供救赎之道,有如“六经注我”。
    建筑师的职业身份给了他独具一格的视角。他会思考蔡明亮的《不散》里构筑的三重空间,小津电影里的日本家宅空间,他还会分析希区柯克影片里的窥视和建筑的关联,娄烨电影中的权力和空间生产之间的联系,等等。他以清新优美的文笔,从容冷峻的叙事,佐之以论文式的扎实思考,且不乏心怀悲悯,完成对人生和日常、建筑和影像的洞察,直面真实的世界及内心的抒情。
    作为令人期待的写作者,本书中的三十张插画,也皆为作者本人所绘。

作者简介

    章程,职业建筑师,野生写作者。豆瓣超高人气作者,韩寒「one一个」高赞作家,「虎嗅」影评大咖,曾有文章《我们在池塘湖底》等引爆10万+阅读量。
    作者给自己的定位是:盖过几栋房子,写过几篇文章。
    阅读上的杂食动物,不择精细,甜咸杂进。
    相信文章有价。
    写下去,是救自己。

目录

他认得人间的寂寞
小津安二郎
许鞍华的昨日世界
许鞍华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雾中橡树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值得爱的,不只是死亡
伍迪·艾伦
蔡明亮的月亮
蔡明亮
他曾热闹生活
佩德罗·阿奠多瓦
抒情诗人的太阳与铁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梦里行舟
费德里科·费里尼
夜是在飞翔中死去的鸟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在下落不明的灯影里
王家卫
汾阳杂种
贾樟柯
穿过微暗的火
娄烨
侯孝贤的江湖夜雨
侯孝贤
潦草生命里的恐怖分子
杨德昌
太阳照着梦境升起
姜文
希区柯克的怕与爱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他的宇宙装不进这世界
马丁·斯科塞斯
只有灵魂生来易燃
黑泽明
在柔软生活里结了茧
是枝裕和
大岛渚的年与代
大岛渚
新浪潮的两种颜色
让-吕克·戈达尔和阿涅斯·瓦尔达
左岸派的夜与雾
阿伦·雷乃、玛格丽特·杜拉斯和路易·马勒
天真的爱和感伤的暴动
埃里克·侯麦和洪尚秀
迷宫中的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
对一万个冬夜的命名
阿基·考里斯马基
灿烂的人死于心碎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前言

  

    请回答:月亮、雪山与冬夜
    前年冬天,我喜欢的歌手孟庭苇,举办出道30年生日音乐会,我去了现场。在出发之前,回顾听她歌的30年,我突然明白一件事:以前听歌手们的歌。只以为那是歌,但是现在我知道了,他们是在那个年代,在我们感受力最充沛的时候,向我们提问。
    你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们会有怎样的人生?我们唱的这些歌,有没有使你们的某一块心田觉醒,会不会让你们的人生更加充盈?会不会在你生命的某一刻,以某种方式重现?在当时,我们是不可能给出答案的。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提问。30年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向他们给出答案。这些歌,的确影响了我爱的方式,我对命运的理解,也给我的人生刻下了纹理。
    我曾在1996年6月,去青海的旅途上,反复听孟庭苇的《心言手语》,那张碧绿的专辑,和那趟碧绿的旅程融为一体。我曾在1996年12月1日,在扫马路的时候,听到路边的军营里的喇叭在播放孟庭苇的《去吧!我的爱》。那时,大雪覆盖着金黄色的白杨树,太阳突然出来了,雪瞬间融化了,和金色的叶子一起落在地上。我经常想起她唱过的歌词:“昨天不可惜,明天不迟疑。”孟庭苇的的确确影响过我某一段时间的心境、感受力,影响过我生活的气氛、色彩、味道,甚至影响了我感情的姿态,和人生的决定,她和福克纳、尤瑟纳尔、安妮普鲁一起,汇入了我对“诗意”的理解。
    歌不是歌,歌是提问。电影也不只是电影,电影也是提问。你感受到我感受到的了吗?你今天感受不到,未来会感受到吗?你的生命会被我的电影干涉吗?会出现分岔的路口吗?你的旅程会因为我的电影改变吗?在看过我的电影之后,你看到的屋宇、雪山、月亮,还是那个屋宇、雪山、月亮吗?
    章程的这本影评集,其实就是一卷答案,是对小津安二郎、许鞍华、塔可夫斯基、伍迪·艾伦、贾樟柯、王家卫等导演的回答。他们在他感受力最充沛的时候,用电影向他提问。他现在就可以做出回答,而不是30年后。
    他做出了回答,用自己的影评。他的影评之所以能够被称得上是回答,是因为他写的不是那种只谈论电影本身的影评,作为建筑师、旅行者,他的影评是大于影评的,也包括了电影之外的思考、旅行、阅读,以及生命某些部分的应和。
    看到阿巴斯的电影时,他想起瑞士的某些风景。当然。阿巴斯电影中的伊朗风景和瑞士的风景并不相同,但他从中看到的,是“相似性与普遍性”,是人生那些安静的乃至“无用”的时刻。阿巴斯的电影,由这种“无用”感连缀,也因为这种“无用”,产生某种溢出。在日本做项目时,他想起日本电影中,日本人对生死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现实的日本得到了印证。
    而电影本身的某种结构性,表面上的和内里的,也和他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阿莫多瓦的电影让他觉得像迷宫,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迷宫”绝对不只是一个意象,一个比喻,迷宫就是迷宫,结构的迷宫,建筑的迷宫。在法斯宾德的电影里,他看出法斯宾德是怎样用建筑来干涉情感的交付,“他把人物推到后景,被门框、窗框、墙壁和管道等阻隔,隔阂永远无法被消弭”。他甚至在做建筑竞赛的时候,解剖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去探查王家卫电影里的结构感和建筑性。
    就是说,他的影评不仅是影评,而是用生命、行动、个人体验、现实经历、专业知识,对电影做出的回应、附和、增值、拓展,甚至夸大、溢出。电影提问,他回答;电影出上联。他给出下联:电影给出一只鲭鱼,他负责在鲭鱼布下的幻境里畅游。若没有他的回应、附和、增值乃至夸大,电影的某一部分就死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电影要的那种观众,甚至就是电影的一部分。
    所以他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禅宗公案。禅宗公案中的禅师之间的关系,启发和开悟的关系,描绘和阐释的关系,就像电影和他的关系。公案都没有标准答案,是多义的、复杂的、只可意会的,可以有字句,也可以没有字句,甚至回答和不回答。都是答案。甚至一动念,就是回应,不动念,也是回应。只求在心与心之间证来证去。这是电影和观众的理想关系,动念与不动念之间,事成。
    他以月亮回应月亮。或者以拱门、穹顶、墙壁、走廊回应月亮:他以雪山回应雪山,或者以清冷长街上突然到来的寂然、亲密关系中的澄明时刻回应雪山。或者什么都不回应,任它流逝、错过、消失。不回应也是某种回应。只要你其实可以做出回应。
    电影和观看者的奇妙关系也就在这部影评集里了。它似乎有平行阐释的需求,但它其实是无声的自我渗透,它看起来在做出解释,但实际上没有结果,就在开始解释的一瞬间,事成。
    松落
    202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