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风俗习惯

翠萍说(中华传统婚嫁习俗)

  • 定价: ¥39.9
  • ISBN:978752072036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151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旨在用心打造本世纪最走心的婚礼筹备工具书。书中阐明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介绍了什么叫大妗姐及作者本人的经历感受,同时给广大读者普及推广传统婚礼习俗的流程及做法,让广大读者都懂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并支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呼吁中国人结中国婚、行中国礼。

内容提要

  

    “大妗姐”俗称好命婆、全福人,是传统婚嫁习俗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灵魂人物,是新娘的守护神,现今,“大妗姐”这个职业依然在粤港澳大湾区比较受欢迎。作者通过数百场婚礼经验总结,毕生精华浓缩在这本书中,系统介绍中式婚礼的由来和演变发展,以及现代中式婚礼完整礼仪,旨在让广大读者都懂得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并支持和发扬传统习俗文化,呼吁中国人结中国婚、行中国礼。同时给广大读者普及推广传统婚嫁习俗的流程及做法,是一本重要的传统婚礼筹备工具书。

媒体推荐

    全书内容实用性非常强,“全福大妗姐”朱翠萍通过数百场婚礼经验,总结浓缩在这部《翠萍说:中华传统婚嫁习俗》中,系统介绍中式婚礼的由来和演变发展,以及现代中式婚礼完整礼仪,是部稀缺珍贵的中式婚礼工具书。
    婚礼不仅象征一个小家庭的诞生,而且是两个家族的融合,更是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祝愿更多新人在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之前,认真阅读这本婚前宝典,必能更加珍惜姻缘。相亲相爱,和谐幸福,白头偕老!
    ——王海涛  福建省高心灵传统文化基金会理事  广东道知良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统婚礼的每一个礼节,每一种做法,都与传统经典读物有着异曲同工的教育意义,婚嫁习俗的传承,对社会和谐幸福起到很大作用,本书作春作为中华儿女为这一传统文化护航,祝“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在领航人朱翠萍女士的带领下,戴德满载,永世相传!
    ——梁耀觉  广东省明德幸福文化教育基金会终身荣誉理土  枇杷书院创始人
    家风正则国运昌,夫妇乃人伦之始,婚礼又为夫妇之始,慎终于始,则无败事,故于婚礼必慎敬之。本书弘扬中式传统婚礼,提升夫妇心灵品质,传承中华好家风,好家道,建设最美家庭。
    ——李纪蒽  广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会长
    婚姻之道,贵在和谐;和谐之要,首推素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周键玮  广西爱莲说素膳创始人  广西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促进会创会会长
    传承中华婚礼民俗文化,是我母亲毕生追求的梦想事业,我为拥有一位榜样母亲而感到骄傲,本书是我母亲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用尽全身心的热爱所撰写的走心之作,想必一定会为即将结婚的新人及喜主家庭。和传统婚礼从业主及爱好春带来最实用的传统婚礼筹备工具书。
    ——江蕾  作者的女儿  中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世人CEO

作者简介

    “全福大妗姐“朱翠萍是中华传统婚俗文化传承人,从事婚礼习俗多年,拥有资深传统婚嫁习俗礼仪的深厚知识。
    她成长在五世同堂的家族中,家有百岁老人,父母健在,结发夫妻是青梅竹马,儿女双全,孙子孙女围绕,家庭幸福美满,完全符合中华传统婚俗当中对“全福之人”的定义和标准。因此,她被称为“全福大妗姐”也是现今少有的“全福大妗姐”。
    多年来,为传承中华传统婚俗文化,朱翠萍在粤港澳大湾区统筹指导了数百场婚礼,并把每一场婚礼当作传承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课堂。她不仅为新人的婚礼筹备保驾护航,为婚礼营造喜庆气氛,更把新郎新娘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用心对待。在婚礼过程中,悉心教导新人夫妻恩爱之道,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一感恩和孝道。在传统婚礼当中的每个环节,传递婚礼仪式和道具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及祝福。朱翠萍深受婚礼喜主家人的欢迎和喜爱,并获得婚庆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顶级全福大妗姐”。

目录

自序
前言  针对社会现象发出的肺腑之言
第一章  什么是婚嫁习俗大妗姐?
  一、大妗姐的由来
  二、大妗姐的重要性
第二章  我的故事
  一、点亮心灯
  二、幸运的六〇后
第三章  中华传统婚嫁习俗的由来
  一、伏羲氏制嫁娶
  二、古代周制汉式婚礼“三书六礼”详解
第四章  周制汉式婚礼的逐渐演变
  一、唐朝汉式婚礼的演变
  二、明清时期的特殊婚俗礼仪
  三、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婚俗礼仪
第五章  现代传统婚礼的筹备与礼品清单
  一、现代婚礼新“六礼”流程实用版详解
  二、现代婚礼习俗各个礼节所需礼品清单汇总
  三、婚礼前期的准备工作
  四、婚礼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第六章  “婚姻经营之道”经典语录
后记  大妗姐的使命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中华婚嫁习俗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西周时期的汉式婚礼,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一典雅、尊贵、庄重,体现了泱泱华夏的文明,是家道、家业、家风、家学的延续,是家庭幸福、家道兴盛的起点,更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婚礼不仅仅是两个新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族的融合,更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婚姻的形式展现,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婚嫁习俗礼仪,每一项都渗透着华夏人文的哲学思想。婚嫁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形式、过程与禁忌都蕴含了华夏文明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人们会用端正的态度看待婚姻,从中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在过去,婚姻家庭是一种高稳定性的社会关系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对每个在婚姻的个体都有着很强的约束力。而现今,婚姻虽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离婚现象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家庭暴力屡禁不止,婚外恋屡见不鲜。纵观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为什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呢?主要是有些人丢失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传统文化。
    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老子庄子、诸子百家学说,魏晋唐宋等名人著作,还有专门给儿童的启蒙读物一《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读物变得鲜有人读,更谈不上用在生活中了。
    让我欣慰的是,结婚嫁娶的传统习俗已慢慢复兴,而传统婚嫁习俗的每一个礼节,每一个做法,都与传统经典读物有着异曲同工的教育意义。只要人们需要和喜爱,只要行业正规整顿,婚嫁习俗的传统文化,会为社会的和谐幸福起到很大的作用。
    社会的繁荣昌盛与否,与每个家庭是否幸福和谐密切相关。通过体验中式传统婚礼,能够使夫妻双方更加坦诚相待、相濡以沫,使社会产生更多幸福和谐的家庭,从而促进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作为一位婚嫁习俗全福大妗姐,我觉得自己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使命,有责任也有能力守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会不断努力,让历史悠久、意义深远的传统婚嫁习俗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所以,我决定要写好这本书。

后记

  

    大妗姐的使命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蕴含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每一个环节礼数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可以说整个婚嫁习俗的流程都是敬拜和感谢的元素: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祖先,感谢父母,感谢亲朋等等。而吉祥、祝福、孝敬感恩,是婚礼上的主旨。所以说传统的东西就是我们古人不断总结和认可,流传下来的东西,得懂、得传承。
    据记载,我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被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色,是因为“红”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的象征,这是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人们张贴大红喜字,用红盖头给新娘遮脸,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裙褂,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体现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所以传统婚嫁习俗总以大红色来烘托喜庆、热烈的气氛。传统婚嫁习俗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并不仅仅是双方当事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和社会和谐的事情,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婚礼请众亲友来见证新人的结合,是要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使双方家庭今后形成和谐的姻亲关系。所以,中国传统的婚礼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反映婚姻的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中国传统婚礼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堂家风、孝道、感恩、幸福的课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必要去感受一堂如此精彩的课程。 但是,现今社会还有很多人对传统婚嫁习俗是既熟悉又陌生,觉得可有可无。那是因为人们把传统的宝贵的东西丢失得太久了,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出现盲目宠溺孩子,社会上出现“啃老族”,对长辈的付出习以为常,不懂感恩的现象。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婚嫁习俗才逐渐被人们重视。亲身体验过婚嫁习俗的人都会明白,婚礼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礼数,都是在教导新人如何去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向往美好。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人要结中国婚,行中国礼。这样不但能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让中国的孩子在自己的婚礼中,好好学习,心怀感恩,回馈社会,行孝行善。 作为一位民间“全福大妗姐”,我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我要将传统婚嫁习俗感恩的仪式,带进千家万户,让每一对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婚礼去感受家人的付出和爱,从而让人们懂得感恩,使家庭幸福!使社会和谐!使国家繁荣昌盛! 朱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