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陈人杰是当代具有强烈个性符号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紧随于他的行动。
陈人杰成长于江南水乡,中年之后,他遇见了西藏,从此,他的故乡之上还有另一个故乡。
陈人杰不是以旅游者、漂泊者的身份在西藏。他是西藏的长期生活者、工作者。不同生活、身份背景下人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
在西藏,陈人杰置身于高海拔的雪山、冰川和大湖,面对藏民族的虔诚和高地的生活,知行合一,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这火花,就是《山海间》。
《山海间》是陈人杰在创作了《西藏书》之后,出版的第二部关于西藏的作品。我们跟随陈人杰的诗歌来一次身心灵之旅,在嘎玛沟、金银滩草原、慈觉林、拉鲁湿地等西藏的各个地方,共同感受“骷颅墙砌来星光”“溅泼的水花开在藏羚羊上”“多么美好的时光”“只与柔软值得信任”。这些,都是陈人杰行看见的“卖花的盲女”,甚至是以“酒徒”的心态,对“雪域太阳”的高声赞颂。
陈人杰在西藏高地,感受天空、大地与人相融于一体的那一美好瞬间,那天下静美、柔软,而奔腾的瞬间。
诗人、出版人唐朝晖、李海平精心编选的这部《山海间》,所有诗歌都是第一次结集出版。
内容提要

陈人杰长年生活于西藏,也以表现西藏的作品而受到中国诗歌读者的喜爱。在诗歌中,陈人杰展现出了一个男子面对苍莽高地,面对砂砾中的巨大湖泊的那份柔软的细心。陈人杰凭借的是他所见、所在、所处、所感的西藏高地。
本书精选陈人杰诗歌116首,其中包括长诗和组诗各三首。细心的观察、精微的感受,粗犷的刚毅,忧郁的情怀,身体不畏受到高地的伤害,而心灵敬畏地接触藏地的生活,用文字以叙说者的虔诚形成敬畏的诗篇,照亮时光的永恒之水,响应时空里传来的声声问候。
作者简介
陈人杰,1968年生于浙江天台,中国作协会员。
三届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扶贫先进个人。
代表作品《回家》。
曾担任西藏历史上首部大型史诗性音乐组歌《极地放歌中国梦》文学总监。
曾获徐志摩诗歌奖、中国作协《诗刊》青年诗人奖、扬子江诗学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特别奖、杨牧诗歌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作品入选各种选本。
目录
序诗
故乡之上还有故乡—致余光中
卷一
世界屋脊的瓦片下
月亮邮戳
秘境
冻红的石头
卓玛拉山
何去何从
树桩
岗巴
云
火
沙棘
石头在吃草
喊疼的树
矮脚牦牛
陈塘沟
吉隆沟
嘎玛沟
雍则绿措
譬如朝露
梦回羌塘
草
横断山脉
错鄂湖
茫崖—赠沈开运
米堆冰川
金银滩草原
扎曲河
麦地卡
慈觉林
桑丹康桑雪山
比如
唐卡
牧歌在日夜采集青铜—致昌耀
雪山鲸鱼—赠美朗多吉
黑颈鹤—赠韩书力
雁南飞—赠敬廷尧
冬虫夏草
卡若遗址
三岩
伊日大峡谷
孜珠山
丁果卡
加玉大峡谷
卓玛朗措
焫茸冰川
约雄冰川
通天河
布托湖
康庆拉山
萨普冰川
骷髅墙砌来星光
雪—赠西藏作协赴申扎采风同仁
寒露
滨河公园
龙王潭
拉鲁湿地
最后的雷声击痛了我的泪水
青稞红了—挽尼玛扎西
高原养路人
亚东
高原荷花
曲登尼玛
天堂
世界屋脊的瓦片下
卷二
山海间
山海间
光的谱系
与妻书
卷三
馈赠与汹涌
仰望星空
朝思
月亮
游子吟
雪山与彼岸(组诗)
丽江
泸沽湖
蝴蝶泉
银河
七夕·玉龙雪山
西子湖
浪漫海岸
镜子
看望牦牛—赠吴雨初
出发
孤雁
晨兴
溅泼的水花开在藏羚羊上
冬宰
对影
石人
冬至
元宵
端午
中秋
多么美好的时光
只有柔软值得信任
寂静之下
上学路上—给儿子在今
多米诺骨牌
苦楝
天台乌药
柏树
彩虹
你还好吗
梦
打吊针
病中吟
钥匙
经停
桃花吟
邂逅
雪松
流泪的海—吊一郎
梳子
卖花的盲女
电梯
一个人的高速路
酒徒
现代
朝朝暮暮
泅渡
窗外—给三哥陈邦杰
雪的吟哦(一)
雪的吟哦(二)
跋
雪域·太阳—致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