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苦雨斋旧事

  • 定价: ¥58
  • ISBN:978750755505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文
  • 页数:361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苦雨斋是周作人书房的名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周作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既迥异于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适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本书以随笔形式,自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化心理、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

内容提要

  

    苦雨斋是周作人书房的名字。
    本书以随笔形式,自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化心理、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
    本书系作者2003年版旧作的修订本。在旧版基础上,作者对部分文字表述作了修改和润色,增写了《弟子之五》《佛门风景》《与路吉阿诺斯为伍》三篇,删除了《后记》,显见,初版十余年后,本书作者对周作人及其历史影响在认识上有所深化。

作者简介

    孙郁,本名孙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鲁迅与周作人》《新旧之变》《民国文学十五讲》等。曾获日本东北大学“藤野奖”、首届当代作家评论奖、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批评家”奖、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等。

目录

引子
八道湾十一号
京派营垒
狂士
真人
“鬼谷子”
老友
同路者
聪明人
弟子之一
弟子之二
弟子之三
弟子之四
弟子之五
京派将领
南国真人
一点涟漪
绍兴帮?
聚会的场所
书肆之乐
六朝之风
平淡的文章
鉴赏家们
生活点滴
苦海
身边杂调
儒林内外
自己的文章
若远若近
友人之情
风俗研究
佛门风景
禁书问题
校园情调
看人的态度
北京的看客
激进主义
读书得怨
报刊文章
职业之忧
花乌草虫
游戏与哲学
批评家言
旧道德化的生活
不革命
一厢情愿
翻译家
学问之道
明朝遗趣
伪高雅乎
学人的做作
语言的守旧者
两种冲突
杂诗杂调
文章之道
日记里的人生
模糊的面孔
“遇狼”的惊恐
谈吃之余
非道学
性心理学
女人的尊严
笑谈胡适
顾随的眼光
疯子的文学
苦茶庵里的笑话
下地狱
落水之后
苦路人生
翻案之心
知音者
晚年心境
与路吉阿诺斯为伍
苦雨斋余影
后记

前言

  

    这一本书酝酿的时间已很久了,下笔的时候,颇多迟疑。要写的人物,是那么异类,用传统的视角不行,但换了新法,又常常不得要领。在中国,写一个“叛徒”,是冒险的事,类似的书,不正受到种种指责么?所以,几年来,思路时断时续,观点似乎也在渐渐修改,内心的冲突,从未断过。
    我们中国人,是愿意以纯粹的方式打量他人的,似乎眼中,揉不得杂色。而这个世界,正是以杂色构成的。周作人之于我,一方面在学识上是个参照,现代以来,像他那样博览群书的人,十分少见。另一方面,他的逆于常人的空漠,散淡后的绝望,让我产生了自省的感觉,似乎那里,也映着我们这代人的某些影子。中国的读书人,有许多徘徊在苦与乐、明与暗之间,内心流动的,就有周作人式的情调。虽然这一情调隐隐地含着灰色,但那不经意间闪动的意绪,恰好写着文人的宿命。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思想界是禁谈他的名字的,原因自然复杂得很,这里主要遇到了道德问题。后来思想解禁,周作人忽地又热了起来,其出版物,从历史的封尘里走了出来。我自己,也正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这个远去的灵魂有了交流的机会。那时我还在鲁迅博物馆工作,接触到《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心里为之一亮,好似久违了的朋友,在那温馨的文字里,感到了悠长的亲情。我体味到了另一种情感,它像宁静的湖面涌动的波纹,给人浑朴的力量。我发现了自己和他的某种共鸣,他的文字唤起了我的一种长眠的情感,这些本应流出的情愫,不知为何从未开启过。那时我暗暗地感谢着他,如果不是读了这类文字,我还不会发觉自己存在着非冲动的、岑寂的审美偏好。实在地说,周氏提供给人的精神远不及鲁迅复杂,但是他的智慧表达式,那种不露声色的情感的喷吐,以及知识论的视角,使我看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文化的某种缺失。在左翼思维覆盖一切的时候,周氏的某些思想,或许可以疗救激进思想的病症。
    在随后陆续地读解他的作品时,我对其精神的认识也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我感到了他内心的冲突、焦虑,以及思想的不能自我圆通。周作人过于自我,以至于在“为己”与“为人”间的选择里,常常倾向于前者。他与鲁迅的反差,映出了知识人选择的另一种可能,而这一选择对于血性的青年而言,是充满了暮色的。周作人在文坛的寂寞,实属必然。
    由周作人出发,上溯历史,寻找中国文人的另一条精神脉络,对我而言是个诱惑。他与自己的友人和学生形成的文化沙龙,对今人都无不具有文化史的意义。苦雨斋之于现代中国,好像是一个异类的存在,它的孤僻、陌生、远离烟火,许久以来备受轻漠。但现代史上悲剧的缘由,却被苦雨斋里的文人们,多少预示到了。那个沙龙里的忧患、内省,以及自得其乐,与中国的活的人生,其实也是大有关联的。
    在被喻为边缘化的知识群落里,苦雨斋的影子拖得很远。现在喜欢性灵小品者,是那么众多。我在张中行、钟叔河、邓云乡、舒芜那里,都能感到周氏的遗韵。周作人对读书人的影响是内在的,你读一读黄裳,难道看不到知堂的情调?在董桥、谷林等人的身上,也有“文抄公”的神采吧?钱锺书在文字中,多少讥笑过周氏的文风,但我读他的《管锥编》,好似也能找到两人相近的地方。现代以来,倘论及读书札记类的写作,都不由得要谈到苦雨斋主人。这很类似章太炎之于学术,鲁迅之于小说。在文化的深层结构里,他们给后人的暗示,是不能小视的。
    苦雨斋这个知识群落,在文本上留下的话题是众多的。我读俞平伯、废名的文字,以及晚明以来的野史、札记,感到其间有一种起伏不断的流脉,而周作人,大概是这个流脉里的最重要的代表。中国文化中,“载道派”的写作与“言志派”的创作一直并行不悖。但到明清两代,旧路已死,文人要在文章中翻出新意,已经大难。桐城派后来的文章渐入窄门,文章老朽之气浓浓,“五四”以后,有了新式散文,面貌才为之一新。远离道统,近于心灵,很类似于词、小令,或择古人意绪之支脉,或以西域思想指陈人间,以性灵为本,缓缓流来。有一点知识,一点品位,一点兴趣,后人谓之书话,或讥为小品。这其间,周作人的影响,不可漠视。鲁迅而外,能在小品文上自成一家,且影响深远者,现在难见了。
    但周作人之于后来的文化,还不仅仅是一种文体、学识的问题,那其间的文化苦境,谁能说不是一种预言?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情结无所不在,而“革命”之外的文化母题,又有谁在思考?周氏于乱世之中,寻到一块自己的园地,由激进而中庸,由中庸而绝望,走的是另一条苦路。本欲绕开绝境,但却陷于绝境里,我们于此,当能警觉些什么。
    在这个意义上说,走进这个人的世界,会很有意味。我在目前的文人那里,很难遇到这类的存在。我曾说过,“五四”以来的散文家和学问家,值得久久打量的,惟有周氏兄弟。那是很难得的精神实体,它矗立在那儿,给着后人以漫长的回味。在历史的尘埃渐渐落定的今天,静静地打量这远逝的灵魂,会别是一番滋味吧。

后记

  

    二十年前着手写这本书时,不过是一次历史知识的补课,多零碎的笔记,所谈的也无非粗略的感想。自2003年问世以来,本书一直没有修订。中间再版的时候,被出版社修改了书名,与我先前的本意稍有出入。我一直想重写这部旧稿,且弥补以往的遗漏,但因为忙于别的杂事,此次只增添了几篇新作,以补当年的遗憾。现在想来,对于旧作一直不能尽心重写,眼看着时光一点点流失,无力去做想做的事情,自己也颇有些无奈的。
    周作人与其学术圈,乃民国京派文化的重要一隅。研究这个群落,当看见彼时知识人的另一种命运。在中国这样的国度,知识人常常处于尴尬的地步,在变动的环境里,政治风云一旦笼罩学术话语,自己的优长能否保持,乃是一个疑问。灾难来了,学术与时代应是何种关系,说起来容易,做事的时候,则多是举步维艰。这个群落里的人,就在这样的窘态里,我们现在嘹望他们的模糊的足迹,似乎也可以体察到选择的不易。见到那些饱学之士陷于困苦而遭厄运,则不能不深以为叹。这样的历史困局,古已有之,现代新文人还在这样的轮回里,我们的感受一定是五味杂陈的吧。
    台静农在抗战时期看到周作人的苦境,曾有多篇文章谈论自己的感受。台氏虽然是鲁迅的弟子,但趣味与周作人多有暗合之处。他对于刘半农、徐祖正等人的好感,也在文字间流露一二的。北平的一些学人一方面清醒于时局,一方面又在苦水里安之若命,在台静农看来是一种错位。他在遥远的重庆痛心周作人的陨落,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的基本价值走向。苦雨斋的不幸,也是现代文学的暗点之一,在悲悼了那些不该失去的风景的时候,悲悼者也在悲悼着自己。 许多年后,人们回忆北平的文化风景时,淡去了政治风云,凝视那些思想的遗存的时候,对于苦雨斋周围一些知识人的趣味一直未减。台静农在《北平辅仁旧事》中,就很是怀念沈兼士、刘半农这些旧友,对于那些出入于苦雨斋的学者的成就,很是赞佩的。这构成了一种矛盾的心情,也把苦雨斋人的丰富性描画出来。“人生实难,大道多歧”,在艰难的时期,也有坚定的思想者没有滑落到深渊之中,那也是庆幸之事。张中行后来回忆北平的知识界,就分出了那时候的不同层次,日伪时期的读书人,有不同的路径的。这种炼狱之苦,也造就了一批颇有耐力的思想者。我们细细分析那里的不同人生,多少可以体味到司马迁式的悲慨的。 文人在国难之中不能自持,或者不得不选择违背自己的信念而生活,是大的悲哀。但面对苦楚,倘能咬紧牙关,不怕牺牲,总还是可以度过苦路的。清人入关的时候,傅山拒不入士,冲荡的气韵缭绕在文字之间,指示着国人的灵魂。易代之际文人能够既有气节又有意志,那其行迹才汇入到圣洁般的图景里。这是一面很大的镜子,也是我们灵魂的先导。“五四”过后,鲁迅、陈独秀、胡适都有此类遗风。我们现在回望那些人与事,做到此点的,人数有限。而更多的是顺生而去或沉默的人们。分析这段历史,极为重要,我们看历史的轨迹,从不同的人生里得到诸多的体味,也是一种收获的。 苦雨斋群落里的人不都是唯唯诺诺的,他们有许多保持了气节,又能在沉默里继续“五四”未竞的事业。这说明京派文人的内心的定力。钱玄同、沈兼士、俞平伯等人的道路,都能够注释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的内涵。我们现在回看往事,也为有这样的知识人深感欣慰。评价历史人物,不都是从政治层面为之,他们内心的体验,审美的意识以及处事态度,都对今人有正反两方面的意味。 当年写这本书时,苦雨斋的院落还在,那时去八道湾,依稀可以辨认民国时期的老北京的旧迹。前几日去造访这个老宅,已经被一所学校占据,房子保留了,而整体旧貌已无,周边的环境完全没有当年的风景。一个重要的文物区域,就这样消失了。而更为可叹的是,当年那些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渐渐远去,青年人对于苦雨斋的学人、作家的思维逻辑,也完全陌生起来,好像是未曾有过的存在。那些远去的人与事,就入世的角度和思想的格式而言,对于现代教育理念,未尝没有价值。不能够保留遗产的多样性和学问路径的多样性,我们的大脑,真的只有一个和几个可怜的空间,那是对于现代文明的切割。在记忆消失的时候,我们即便跌入历史轮回的暗区中也是未曾察觉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在重提苦雨斋故事,未尝不是一种回望中的内省。只是我的笔触笨拙,不能都深切还原当年的一切,而叙述中漏掉的思想,也有许多。当年写这本书,还在做记者,材料的运用和学理的思考都不到位,因为考虑是普及性的读物,也省略了深度思考。倘若青年因为这本书的线索而再去关注他们的遗产,了解更为丰富的存在,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过去写这本书就有这样的期待,至今的意思也依然未变。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