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史前史的图文书,从直立行走到文字诞生,年代跨度从距今700万年到距今2500年。两位作者选取人类史前史中的吉光片羽,对史前文明中最亮眼的考古发现,进行了解读。我们在书中了解到,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属成员,最早的石器以及最早的抽象思维的证据,还可以了解到斯科拉、肖韦、佩什梅尔、夸尔塔等著名洞穴的壁画艺术,以及“小鹿与鸟”、霍勒菲尔德的“维纳斯”、霍伦斯泰因-斯塔德尔的“狮子人”雕像等不可移动艺术品。两位法国作者不仅仅对欧洲的史前发现进行了拣选,还兼顾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的考古发现和史前人类艺术成就。本书图文对照,科普性强,以年代为序的讲述很清晰,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本书,对人类史前史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目录
推荐序打开通向远古文化宝藏的大门……(高星)
序……(让·基兰)
绪言史前史带给我们的惊喜
距今700万年 直立行走
距今330万年 最早的石器
距今260万年奥杜威文化
距今245万年 能人
距今180万年 在欧洲的大门口
距今176万年 阿舍利文化
距今170万年 语言
距今100万年 掌握用火
距今78万年 北京人
距今78万年 人吃人
距今69万年 阿拉戈洞穴
距今60万年 猛犸象
距今50万年 创伤和肿痛
距今50万年 直立人,最早的雕刻家?
距今35万年 骨头坑
距今30万年 带上标枪去狩猎
距今30万年 尼安德特人
距今30万年 原牛
距今30万年 莫斯特文化
距今25万年 尼安德特人,猛犸象狩猎者?
距今20万年 人,成为猎物
距今19.5万 年智人
距今16.4万 年好吃的贝类
距今13万年 野牛
距今12万年 跨越海洋和河流
距今10万年 最早的墓葬
距今10万年 赭石
距今82000年 贝壳装饰品
距今77000年 抽象思维
距今75000年 费拉西岩厦
距今70000年 洞熊
距今60000年 弗洛雷斯人,弗洛雷斯岛上的小矮人
距今50000年 莫斯特遗址
距今50000年 尼安德特人留给我们的烙印
距今50000年 圣沙拜尔的老人
距今50000年 卡皮瓦拉山
距今50000年 尼安德特人的文化
距今49000年 埃尔西德隆洞穴的惨剧
距今46000年 尼安德特人每天消费5份水果蔬菜
距今45000年 消失的动物
距今45000年 纳瓦拉加巴曼遗址
距今45000年 沙泰尔佩龙文化
距今45000年 欧洲的现代人
距今42000年 鱼钩?
距今42000年 蒙戈湖的男人和女人
距今440000年 奥瑞纳文化
距今40000年 丹尼索瓦人
……
前言

您现在手上拿着的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史前史的图文书。与大多数经典读物描绘人类发展史的方式不同,这本书的作者马克‘阿泽玛(Marc Azema)、洛朗.布拉维耶(Laurent Brasier)没有按照传统的从早期文化到文字出现的演化序列以及相应的技术变革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而是循循善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美图靓照”,真可谓意在图中,境在文外。毋庸置疑,本书原意正是“以图诱人”,当然它也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变成了一本极富吸引力的美书。书中有大约200幅图片,每张图片均配有文字说明,相比于阅读艰涩难啃的教科书而言,阅读此书将使我们学到一样甚至更多的东西,因为我们不会困在对原始考古材料的介绍中难以自拔,只要看看该书选配的自然景观图、原创性的复原图、“现代化”的精修图,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与当今世界或远或近的祖先离我们不但不遥远,反而触手可及、熟稔可亲。
更重要的是,本书使我们能够探讨的问题变得非常广泛,从大事到逸事,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与一般读物不同,本书的出发点并没有局限于在历史地理意义上占主体地位的非洲和欧洲,而是放眼全球,特别是为西方科学界较少述及的亚洲、美洲、大洋洲的尽头也同样着以笔墨,赋予了它们和欧非正统一样的地位。更值得称赞的是,本书使我们轻而易举地在大陆与大陆之间跳跃、弹回、反复穿梭,因为史前现象关乎整个地球家园,古人类在很久远的时候曾经是“贪得无厌”的探索者,是好奇心驱使他们抵达最遥远、最难以进入的区域。确切地说,对所有读者而言最大的困难——年代问题,在本书中却变得轻而易举,因为作者编排了一个时钟轴:在每个标题的正文左侧边,都有一列特殊字体年代标识,据此时间框架,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的比较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还在不断往前探寻的最早期人类文明,如700万年前的托麦(Toumai)、330万年前最早的打制石器,以及某些人类化石如格鲁吉亚德马尼西(Dmanissi)发现的180万年前欧洲最早的人类;还有一些年代提至很早的人类技术或行为的遗存,如帝汶岛(Timor)发现的42000年前用于深海捕鱼的鱼钩,33000年前的古老编织纤维,比利时戈耶(Goyec)发现的32000年前的家犬,中国仙人洞发现的20000—19000年前最早的陶器。这些发现代表了一段不断向时间深度迈进的旅程,一段不断刷新人类发明创造力的旅程。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组织复杂程度也在随之往前推移,如莫斯科附近发现的距今29000年前的桑吉尔人(Sungir)表明,统治者、阶层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
但是,在为这些不断刷新时间上限的发现振奋鼓舞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思想准备,接受人类社会的某些退化现象呢?比如在看到当今亚马孙森林密布、人迹罕至的面貌时,谁能相信这个区域之前也曾被开发、改造、宜居,并经历了城市化?
这正是本书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史前考古在不断进步、修正我们已有的观念,揭开我们不曾料到的历史真相,打破我们奉为圭臬的认知。它提醒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因为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永远有令人惊奇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让·基兰(Jean Guilaine)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