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本帮你打开思路的启发词典。
“有启发”的前提,往往是内心已经有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书中的523条“启发”,不是给你灌输某种思想,而是向你展示,如何在寻常事物中获得新视角、打开新思路,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启发。
一份给成年人的社会生存指南。
作者在与不同人、事、物、理碰撞的过程中,通过词条拆解的方式,剖析了很多学校里不教、职场里不说、不经实践难以领悟的社会生存规则,如“优秀的人的核心是什么”“最有效的求职策略是什么”“如何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靠谱”“怎样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等等。
一个快节奏生活的能量充电站。
本书词条按字母顺序排列,无需按顺序阅读,你可以从目录中挑选最感兴趣的词条任意翻阅;每个词条占一页篇幅,每篇都有高亮金句,阅读轻松无负担,用刷短视频的时间收获高纬度认知。
一篇“我有一个启发”的写作模版。
本书结尾附上一篇“我有一个启发”的写作模版,帮你降低记录自己受启发的门槛。“我有一个启发”不仅是一种写作工具,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唯有让知识穿过身体,不断和真实的世界撞击,才能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成为自己。
内容提要

什么是人格、情绪、放空、个人课题?
什么是闭环、实力、未来、长期主义?
什么是人脉、成熟、冲突、社交货币?
什么是信息、消费、忘他、网络效应?
什么是好专业、好老师、好产品、好公司?
……
我们都理解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些词语背后的要义是什么?
本书精选523个词语,通过词典的形式,为你详细解读每一个词语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要义。作者从一个个细小的问题出发,在与外界一切可连接的人、事、物、理中获得启发(精),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视角、直指人心的思考和面对现实难题的解药。
本书内容精选自作者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罗胖60秒”栏目中的分享。自2012年12月21日起,作者每天早上六点半,都会在“罗胖60秒”栏目发送一条60秒语音,十年如一日,日日精进,陪伴几千万读者终身学习。
本书精选出那些在当下依然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精),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工作方法和沉淀人生智慧的内容,为读者绘制出一幅十年认知成长地图,也奉上一场跨越十年的思维盛宴。
作者简介
罗振宇,北京思维造物公司董事长,得到App创始人。
2012年底创业,打造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至今推出七季,点击量超过20亿、
2015年推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开创“知识跨年”新模式。2016年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开辟知识服务全新领域。汇聚一流的内容生产者,并以课程、电子书、听书、线下课、得到大学等丰富品类的知识服务产品,全方位覆盖终身学习场景。
到2020年年底,得到App服务超过4000万终身学习者。2020年推出最新节目《启发俱乐部》。
目录
爱
爱好
爱情
爱自己
安全事故
案例
暗能力
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运会
榜样
被迫选择
本分
闭环
变数
标准答案
不干涉
不靠谱
不确定
不孝
才华
参数调整
产品化
长期主义
长寿
长远目标
常识
场景
敞口
称职
成熟
城墙
吃苦
冲突
重复
仇恨
出名
传播
传统
创新
创作
辞职
存量
挫折
错误认知
打卡上班
大脑
大学
代理变量
道德绑架
道歉
得体
迪士尼
底线
第七感
电梯效应
丁克
定规则
定位问题
动词哲学
动机分化
动机落差
独当一面
独立思考
读书
度假
段子
对抗时间
对事不对人
对手
敦煌
多元思维模型
耳顺
发现
发展心理学
法律思维
反制
放大力量
放空
非时间
非正式交流
非正式知识
分类标准
分歧
分享
风险社会
峰终定律
服务
服务的最高境界
服务业
改造
概率思维
感觉
感受力
感性与理性
干事
钢琴
岗位
高地
高估
高管
高考
高手
个人课题
跟对人
工具
工作能力
公平
公司和员工
攻略
鼓掌
关抽屉
关系
关系结构
观察世界
观点
广告
广告的风险
贵族学校
汉赋
汉隆剃刀
行家
行业
好产品
好公司
好老师
好销售
好专业
好奇心
合伙人
合作思维
合作与合伙
红薯
红桃皇后
宏大视角
互联网精神
花钱
怀孕
坏人
环境
灰度认知
灰人理论
混乱
活出自我
伙伴
获胜规则
机制
积木式创新
基本功
基因修改
激发
及时反馈
即兴戏剧
计划
记忆力
纪律
技巧
绩效
假象
价值链
价值判断
坚持
见怪不怪
建设性
江郎才尽
讲故事
交流
骄傲
教练
教训
教育
接受
节奏
截然相反
解决
借口
斤斤计较
金钱观
经济学
精确
竞争
竞争策略
竞争对手
境界
就事论事
拒绝
具体
决策
决策模型
开放
开会
开卷考试
抗压
考场逻辑
考试
考研
靠谱
科学和技术
科学人
可持续
可信
渴望
克制
刻意
客服
客户需求
客体化
课程
恐惧
恐惧清单
控制力
口头表达
夸奖
框架
匿乏
垃圾箱
辣椒
栏杄
懒蚂蚁效应
劳力士
老板
老年生活
乐观主义者
冷漠
李白
理想
理想生活
理想主义者
历史
两难
临床
灵感
领导力
留学
路怒症
轮作
麻烦
骂人
麦当劳
盲区
媒体
魅力
梦想
描述
模块化
目标窄化
难易
能力模型
逆向思考
年龄段现象
牛人
农民工
拍马屁
配得上
朋友
批评家
偏好
骗子
品控
平台
评价
企业规模
企业文化
强关系
强制
亲子交流
勤奋
清零
情感账户
情商
情绪
情绪价值
情绪控制
穷人区
权力周边
缺囗
群体思维
人格
人格修习
人际关系
人脉
人性
人性配方
忍无可忍
认了
任人唯贤
日记
晒被子
善举
奢侈品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社交
社交货币
涉猎
深刻
审美能力
生存空间
生态扩张主义
生意网络
失败
师父
时间
时间杠杆
时间管理
实力
史特金定律
试错
是非
适度
适合
收益措辞
手机
手艺
书店
书名
数据陷阱
数量
衰老
水流
说服
说服工具
说话
说谎
思维方式
思想家
死磕
素养
算法
算账
损人不利己
损失厌恶
讨好
提拔
提醒
体验经济
天才
天人交战
跳槽
跳船力
通感
同场竞争
童工
童年
投资
透明度
突变
土地
推己及人
退休
蜕壳
妥协
挖人
完整意图
玩具
玩游戏
网络效应
忘他
威胁
微粒社会
伪装
为己
未来
未完成的人
温和专制主义
文盲
文质彬彬
文字
问题陷阱
无关
无用之学
误导
希望
喜剧
下属
先发者
相亲
想法
消费
消费主义
消投者
小步快跑
小人
小说
小说家
笑话
协作
写作
写作的基本原则
写作焦虑
心法
心理医生
心灵事件
心流
新东西
新技术
新目标
新闻
信任
信商
信息
信息茧房
信息流
信息文明
信息优势
兴奋
行动
行动基础
兴趣电商
幸福
幸福和快乐
休息
休息方式
修养
选锋
选择
选择成本
选择困难症
选择权
选专业
薛定谔的猫
学无止境
学习
寻常
训练
延长线
延伸
严厉
言必信,行必果
演讲
演讲稿
宴席
养老院
养育
谣言
一无所获
仪式
已知
以身作则
艺术
艺术史
意见
意见表达
意外之喜
意义
意义感
意义资本
阴暗面
银弹
营销
应该
应聘
映照
用户抛弃路径
用户心智
用心
优秀的人
游戏
有趣
有限
诱惑
语言
育儿
预测未来
预期
预制快乐
原创
原则
圆珠笔
远见
越级
运气
宰相
赞美
赞叹
增量标准
增强回路
战略
找工作
照猫画虎
侦察兵
真相
争论
争议
证明自己
政治
支持系统
支教
知错能改
知恩图报
知人论世
知识服务
知识体验
职场
职场思维
职业
职业化人群
纸质书
指令
智慧
中国式父母
终身学习者
种子模型
轴承
主次
主导权
主张
注射式洗脑
专长
专业
转换
传记模型
准备
资源结构
自嘲
自己
自驾游
自拍
自我介绍
自省
自由选择
总结
组织
做事
我有一个启发
前言

我把所有的内容形式分成三种:故事、观点、启发。
“故事”,是把别人邀请进自己布置的世界里;“观点”,是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世界里。这都是单向的互动过程。
而“启发”则要复杂得多,它至少包含了四个部分:
第一,我自己有一个挑战性问题;第二,我在其他领域偶然遇到了一个新信息;
第三,这个新信息让我的问题有了一个新答案;
第四,这个新答案,还能扩展成一个新思路,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这四个心理过程同时发生了,才能称之为一个“启发”。
“故事”和“观点”也许另有所图。唯有“启发”,指向自己的成长。
过去10年,我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每天发送一条60秒语音,这样的“启发”,我写了3652条。这本书选择了其中一些,编成一个一个词条,分享给你。
每当你遇到挑战或心有困惑时,找到相关的词条,读上一页,新的想法没准儿就会冒出来。你也可以随机翻开一页,读上几条,那些点亮我的启发,也许也能点亮你。
罗振宇于深圳
2022年12月21日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爱
有人说,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的表现就是八个字,“很有时间,不怕麻烦”。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爱这个东西因为是主观心理状态,口说无凭,很难衡量。但是用时间和麻烦这两个维度,就能把它客观化。
你想,“时间”的弹性非常大。我们经常说,“没时间,没时间”,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是没有时间吗?对爱的人也没有吗?还有“麻烦”,也几乎有无穷的伸缩性。对于陌生人,抬抬眼皮都嫌麻烦,但对自己心爱的孩子,则可以无微不至。
用这两样弹性很大的东西来衡量爱的程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所谓“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谁”,都只是出于责任,而不是出于爱。
我们都可以拿“很有时间,不怕麻烦”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到底有多爱我们身边的人,不管是父母、伴侣,还是孩子。
爱好
人为什么要有爱好?有一个解释,说爱好最大的用处,是你可以通过它培养自制力。
比如,你突然爱上了钢琴。表面上,你是在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但是,钢琴会成为对你的约束:你要练琴,要专注,要在那个圈子的鄙视链里往上攀登。所以,当钢琴真的成为你的爱好时,你会有一项意外收获,就是你成了一个有自制力的人。这会帮你重塑自我,甚至会实质性地影响你的其他事业。
这个观点有意思,而且它也能帮我们判断,什么才是一项真爱好。比如有人说,我的爱好是电影和音乐。但如果你只是没事刷个片子,戴着耳机听个歌,这不是爱好,这是消遣。
爱好,不是你生命之外的东西,而是你费了很大力气才变成的你生命之内的东西。爱好,不会给你带来很多次愉悦,而会让你投入很多次自我约束。
爱情
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表达“我爱你”这个意思时是这么说的:我被你的存在感染了,你的一部分在我身体之内生长和成长。
这个表达很精准啊!爱,不是我对你的状态,也不是你给我的感觉,而是你的一部分东西进入了我的体内,我在用自己的生命栽培它。
这个意思,暗合了那句著名的诗,“我爱你,与你无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维持爱情那么难了。因为你的一部分在我心里成长的样子、轨迹、方式,和你真实样子之间的差距难免越来越大。
其实什么不是这样呢?我们在这个世界穿行而过,各种各样的东西像微生物一样感染了我们,在我们体内生长。被什么感染,我们无法决定,但是它最终生长出来的样子,我们不仅要承担全部的后果,也要负全部的责任。
爱自己
有这么一句话:“你怎么爱你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
你整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别人才会想方设法夸你好看或者帅气。你爱读书爱思考,别人才会送你书,或者认真对待你的见解。你爱美食,而且有精深的研究,别人才会请你吃美食,送你好食材。别人爱你的方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很颠覆的观点。因为我们是在父爱、母爱里成长起来的。父母之爱的特点是,你缺什么,就给你补什么。而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情况就变了。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也不会给。即使环境充满了善意、资源、工具,甚至爱,也是如此。这些东西,其实都只是“自我的放大器”。
所以你看,所谓的缺爱,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还不够好。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