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宋朝进行时(卷1王朝开启)

  • 定价: ¥68
  • ISBN:978755381731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岳麓
  • 页数:46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朝代。
    它不显赫,不像强汉盛唐,能给我们留下汉族、唐人的称呼。
    它也不“强壮”,不但经常挨揍,甚至连比它个头小得多的邻居也敢打它几拳。
    但,没有一个朝代,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在这个朝代之前,我们还没见过纸币。
    在这个朝代,中式烹饪方法被发扬光大,各种美食不断涌现,我们开始一日吃三餐。
    这个朝代流行风花雪月,颇得广大文艺青年的倾慕和追思。
    这个文化盛世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人。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这个朝代,叫作宋朝。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朝的历史。
    五代十国乱世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民生凋敝。赵匡胤应募从军,在实战中成长为手握重权的将领,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此后,赵匡胤调兵遣将逐步消灭各个割据政权,并着手推动政治军事体制改革。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突然去世,弟弟赵光义继位。
    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想建立超越兄长的功业,但在两次对辽作战中均遭到惨败,面对西北党项政权引发的边患也束手无策。对内,赵光义一面用严酷手段消除威胁,一面大力推行文治。开国权臣赵普、一代名相寇准、治蜀能臣张咏、传奇将领杨业等人物相继登场。

作者简介

    野狐狸,本名周吉,1980年生,浙江慈溪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酷爱历史和诗词,所著长篇通俗说史作品《宋朝进行时》(王朝开启卷)已经出版,后几卷将陆续推出。
    在中国历史人物中,作者非常欣赏有“野狐精”之称的宋朝名相王安石,但自认还未成精,故戏称“野狐狸”。本是随意起个笔名,没想到却深得儿子喜爱,儿子表示要继承衣钵,自称“小狐狸”。
    此次尝试创作诗词方面的作品,缘起于对“小狐狸”的家教。自孩子上幼儿园起,作者就坚持在家中自授诗词知识,教育中始终贯穿“文史哲不分家”和“专业知识通俗化”的思路。讲授诗词,不再是孤立地解释诗句词意,也不仅局限于阐述创作背景,而是融会贯通地讲诗词、谈历史、说人物。同时,还将“意象”、“格律”等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解读,让孩子像“搭积木”一样去理解诗词的创作,从而达到对诗词的深刻理解。

目录

第一章  成长
第二章  士兵岁月
第三章  发迹
第四章  黄袍加身
第五章  平叛
第六章  目标:统一
第七章  平后蜀
第八章  南征北战
第九章  征南唐
第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
第十一章  文治之风
第十二章  权力斗争
第十三章  烛影斧声
第十四章  超越
第十五章  先胜后败
第十六章  威胁
第十七章  龙虎榜
第十八章  外患难除
第十九章  功亏一篑
第二十章  名臣
第二十一章  大事不糊涂

前言

  

    历史如何说
    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一部部厚重的典籍,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历史仍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都萦绕在我们身边,从未消失。
    有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写一部好看的历史,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凭着自己的一支笔,把一段沉睡的历史唤醒,让大家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原貌,感受到它的脉搏。
    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显得有点“刻板”。政治事件排列在前,经济文化点缀在后,王朝更替、人物更替,如是而已。我想,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鲜活生动,有血有肉,他们有优点有缺陷,有时胸怀大志,有时私心作祟,一如你身边的张三、李四。
    不仅历史人物如此,一个王朝、一项制度、一个经济现象、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它特定的产生条件和演进规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
    所以,历史作品不是历史小说,它不仅要告诉大家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要传递出有温度的历史观。
    基于个人偏好,我决定写一写宋朝的故事,讲述公元960年至1279年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邀请宋太祖赵匡胤、千古名臣范仲淹、改革家王安石、大文豪苏东坡、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文天祥……来到我们的身边,共同进行一次千年神游。
    当然,我写的仍是正史,史实来源既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代史料,也包括《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等笔记杂谈,写作中还会参考近现代宋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著述。文章以讲述宋代的政治事件为主线,穿插描述那时的制度、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同时也融入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观点,旨在全面客观地展现那个绚丽时代。
    宋代的历史不好写,因为宋朝总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一有外战总是习惯性掉链子,宫斗戏也显得成色不足,偶尔碰到几个熟悉的大文人,还会唤醒你“全文背诵”的酸楚记忆。但是,宋朝也有自己的亮色,它的文治风韵、翰墨风华,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它的印记,留在每个人的吃穿住行里,从未消失。
    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能让那段历史活过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式”。
    宋朝进行时!
    是的,它就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第一章  成长
    军营生活
    公元947年,复州城(今湖北仙桃)。
    防御使王彦超正在府中闲坐,忽然接到手下军士奏报,说是一个年轻人想要见他。
    王彦超原本是朝廷禁军的一位中级将领,无奈新的王朝(后汉)建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禁军老人被安排到了边远地区。
    远离京城,王彦超虽有点失意,倒也落得自在。只是,此时离他到复州上任还不过半年,地方上的人头都不熟络。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有哪个人会找上门来,何况还是一个年轻人?
    见见也罢,权当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
    王彦超命人把那个年轻人请了进来。
    年轻人进来后,王彦超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不禁哑然失笑。面前的年轻人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除了一个旧包袱外,再无其他物件,说好听点是个落魄的行人,说难听点,活脱脱一个乞丐。
    直到年轻人报上名来,王彦超才明白,原来眼前的这个“乞丐”是禁军旧友赵弘殷的儿子,不远千里跑到复州,是想在他这里谋份差事。
    问明情况后,王彦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虽然他和赵弘殷是旧相识,但也没啥深交,更没兴趣收留一个毛头小伙子。为防夜长梦多,他决定马上打发这个不速之客。
    “什么,到本处谋差啊。嗯……这个……你看我这里暂时也不缺人手。”
    “复州地小偏僻,恐怕也不易施展手脚,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
    “你看我这里有些盘缠,不妨拿着路上使用,些许薄礼,莫要推辞……慢走,路上小心。”
    一套说辞下来,年轻人已经明白了王彦超的心思,再多说等于自讨没趣,他收起那略带屈辱的几十贯钱,礼貌性地向王彦超作揖拜别,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王彦超望了望年轻人的背影,又悠闲地在府中踱起步来。
    唉,年轻人呐。莫怪我不讲情面啊,如此兵荒马乱时节,自己尚不知道前路在哪里,谁还管别家闲事。
    很快,王彦超就忘记了这个生活中的小插曲,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次漫不经心的拒绝,却成全了一个帝王的辉煌人生。
    这个走在征途上的年轻人,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
    后唐天成二年(927),赵匡胤出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史书这样记录了他的出生情况:整个房间闪烁着红光,奇异的香味飘了一晚上,身体散发着金光,整整持续了三天(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因出生时“香气绕室”,赵匡胤被称为“香孩儿”。
    这些都是古人描写帝王将相出生时的惯用套路。没办法,按照古人的思路,因为他出生得这么神奇,所以后来他就有了非凡的成就。其实,这话反过来说,还差不多。
    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为幽州涿郡(属今河北保定)人,从小骁勇彪悍,擅长骑马射箭,二十岁左右便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后因在一次作战中获得皇帝的赏识,留在禁军中担任飞捷指挥使一职。顺便说明一下,“飞捷指挥使”这个名号,尽管听起来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只是个中下级军官而已。
    在赵匡胤出生之前,赵弘殷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了,小匡胤的到来让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很多父亲一样,赵弘殷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从赵匡胤的名字上看,“匡”是“纠正、振兴”的意思,“胤”是“延续、继承”的意思,看来老赵对自己的现状不是太满意,指望小赵能更有出息一点,也好光宗耀祖。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