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日常和平常入手,从生活的具体和层叠的烟火入手,傅菲建立起了可贵的诗性和让人惊艳的陌生,在他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原以为的熟悉和司空见惯都改变了样貌,成为了流淌的、氤氲的诗,它回荡,它旷远,它包含着滋味,同时,它又折射着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折光。
内容提要

《灵兽之语》是江西散文家傅菲的全新散文集,该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数篇关于动物的散文。作者以猴子、狗、鹿、马、黑熊、狐狸、豹子、花栗鼠为书写对象,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由此反思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伦理命题。作者的书写忠于现实,有一颗悲悯之心,流露出呼吁人类爱护自然的精神诉求。
媒体推荐
傅菲探寻生活和心灵的真相,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挣扎,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以及对生命和自然所发生的温暖,直指人心人性。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授奖词
傅菲在散文写作上,进一步开拓自己的写作维度,他投身大自然,写出大自然系列作品,创造了属于傅菲的山地美学。他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的生命属性、自然给生命的启示,以及自然亘古的法则和伦理。他把自然和曰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的同频共振,并以诗性洁净的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从某种角度上说,人和自然,互相照耀,互为主客,彼此印证。
——2019年度储吉旺文学奖授奖词
作者简介
傅菲,本名傅斐,1970年代生于江西上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天涯》《花城》《钟山》等刊,收入百余种选本。
出版作品:《屋顶上的河流》(200年,散文集);《星空肖像》(2009年,散文集);《炭灰里的镇》(2009年,散文集);《生活简史》(2010年,散文集);《南方的忧郁》(2014年,散文集);《饥饿的身体》(2015年,散文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2015年,诗集);《大地理想》(2016年,散文集)。
目录
灵猴
敏秀的狗
圣鹿
黑马之吻
梨树上的花面狸
狐狸之诗
水牛的世间
隐豹
花栗鼠与少年
跋:为爱塑像
后记

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真切地反映这个人的人性。一个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真切地反映这个社会的温度。残忍对待动物的人,不可能成为我的朋友。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日,在四川马尔康柯盘天街,我对任林举兄说:“自然是个通畅循环系统,人类的大部分心理疾病可以被治愈,有些生理疾病、甚至绝症也可以被治愈。”任林举兄写一手星汉璀璨文字,对自然深有研究。他说:“我赞同这个观点,但需要实证。”
我回到上饶,写了《圣鹿》。《圣鹿》写七八个绝症患者,远离尘嚣,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坞独自生活,自我疗养、康复的经历。二〇一八年正月初二,我和我表弟水根去雁坞走访,给我触动很大。雁坞距我生活的枫林村,约五华里,与外界隔绝。这是个空壳村,被寺庙,的人流转过来,瓦屋修葺,免费给生态养生者居住。居住者皆为慢性疾病重症患者,濒临死亡,久居之后,大部分患者居然渐渐康复了,真是神奇。令人惊喜。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八日,我请老友万涛和陈其中吃饭,为去五府山居住商定日程和生活起居。为写森林系列作品,我必须去森林居住。这是我的想法。陈其中是万涛的老友,是五府山盖竹洋人。五府山处于武夷山山脉北部余脉,有着赣东最雄伟壮丽的原始森林。盖竹洋是五府山最高的村落之一。在席间。陈其中说起了一件事。他说他的邻居叔叔,非常喜欢打猎,杀生无数。一次,邻居叔叔打了一只猴子,铳的硝弹炸破了猴子的腹部,肠流了出来。猴子把肠塞进腹部,向猎人作揖,哀求猎人放过它的家族。邻居叔叔从此不打猎,忏悔半辈子。五府山暂居回来,我写了《灵猴》。
我动了写一本哺乳动物之书的念头。
赣东有两个山系——五府山山脉、怀玉山山脉——均属高山地区,森林十分丰富且壮观,有很多哺乳动物,甚至猛兽,如黑熊、云豹。我的村子(公墓山入口山坞)在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也出现了云豹,吓得村人不敢去公墓祭祀。消失了三十余年的云豹,又回来了。猛兽出没,是森林系统完整恢复的标志。离我村子约十五华里的望仙峡谷,有中华鬣羚种群栖息。中华鬣羚是牛科动物,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被称为“四不像”。我们本地人称牛羚,非常稀有,只生活在广袤茂密的森林。我还目睹过体毛如白雪的白狐,无任何杂色,非常友善可亲。
就我的写作而言,无论是以饶北河流域为叙述背景的乡村写作体系,还是以客观自然为主体的自然写作体系,我都没有离开过群山对我的孕育。群山与群山之中的河流,是我写作的母体。我脱胎于此。我的想象力和构造力还没有能力超越群山。我唯有精准表述,生动描述,诚恳讲述。
这是一本自然主题明确的书。但与我之前的自然文学系列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之前的系列作品,我讲究人(我)在自然的现场,自然给人(我)切身的实感体验,人(我)对自然认识所产生的哲思,从而确认自然个体生命的价值与自然关学。但这本书,我大多时候远离自然现场,讲述的是人与哺乳动物的情感关系、互动关系、伦理关系。从诸多关系中,我重在发掘人性。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乎人性的书。人在对待动物时,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哺乳动物敏感、友善、勇敢、机智、有趣、知恩图报。正如良善之人。我为它们博大的爱心塑像,也为它们苦难的一生立碑。
是为跋。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灵猴
放下铳的一刹那,旦春傻眼了,只见一只短尾猴跪在地上向他作揖。一溜肠子血糊糊地从裂开的下腹淌下来,血水不停地往下滴。旦春匍匐在大石墩上,感到有一股血腥气从喉咙冒上来,冲溃了堤坝的河水一样冲出了自己的口腔鼻腔。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两耳光。
这是一只老母猴,头发稀稀,脑壳露出红红的肉斑,宽阔的脸廓盖了一层紫红色,两道眉脊凸起。它的眼睛通红,血冲涨上来的红。它眼睛眨也不眨,怔怔地瞪着旦春。它的眼睑薄薄,如瓜片垂拉下来,显得很让人哀怜。可以看出它来自良善的族群。它的耳朵大而薄,如两把小蒲扇插在头部两边。一撮短短的尾巴缩在臀部。它身上的毛淡黄色,荻草经霜秋后的那种淡黄色,淡黄中有泛青的白。它扁塌的鼻子皱起来,可能因为恐惧和惊吓,它的嘴唇在抖动。空气里还弥漫着炭硝的刺鼻味。硝尘发白,一丝丝往树上绕。猴群往后山跑去,边跑边吱吱吱地叫着。
旦春放下铳,往树下走过去,想抱起它。老猴子龇起牙齿,吱吱吱地叫。小猴子缩在老猴子后面,吱吱吱地叫。旦春和它对视着,想以眼神震慑它。他父亲曾对他说过,兽最惧怕的是人的眼神,而不是人的拳头或手上的刀具。眼神会露出人的胆魄和心智,眼神是人精气外泄的一道光。和兽对视,得凝精聚力,凝出刀具的锋芒。老猴子的眼睛滑下了泡泉一样的液体。老猴子侧过身,把小猴子抱在胸前。
血水还从它的下腹淌下来。老猴子望着他,以哀求的眼神望着他。
他扭头跑下山。他的心针扎一样痛。他杀过多少野猪、多少兔子、多少果子狸,他记不清楚了。每一次猎获回来,他都洋洋自得。他曾多自豪啊,他是方圆三十里最好的猎手。没有他杀不了的野兽,没有他辨不了的兽迹。
在十七岁那年,旦春第一次独自杀了一头野猪。在灵山以北山区,哪个大山坞没有野猪呢?野猪成群结队来到山边的瓜田,一夜糟蹋,瓜瓤四裂。乡民种下的花生也被野猪糟蹋。他父亲斜吊着眼睛,睥睨他,对他说:“毛湾坞有一大块番薯地,野猪肯定会去吃番薯,旦春啊,你有没有胆量去杀野猪啊?”
在他父亲眼中,旦春一直是个胆小的人。他多年跟随他父亲上山打猎,每次都是他父亲开铳杀猎物。他父亲背一杆散眼铳,斜挎一个黑色麻布硝弹袋,腰背插一把弯口砍刀,穿一双高帮帆布鞋,低弓着身子走路。
他父亲走路快眼力好,在山中转十几个山头,也不气喘。在路上遇见动物粪便,他父亲蹲下来,捏起粪便,慢慢摩挲,微微一笑。他父亲知道是什么野兽在什么时间来到了这里。他在草径寻找野兽足印,一路追随。有时追随了二十余华里,足印没了。他父亲默默地站着,看四周的山形、森林形态、溪涧流向,然后往森林里钻,把野兽猎杀回家。
大多时候他父亲空手而归。
他第一次见父亲放铳杀野猪,还是十三岁。他父亲带他去他外婆家。他父亲有一个习惯,出门翻山,背上都要背一杆铳。他外婆家在一个高山山坞,冬日雪盛。他们沿着峡谷的山道往山上走。雪乌黑黑地从高空旋下来,慢慢白。山道狭窄,雪积得慢,但滑脚。他拽着父亲的衣角,走得跌跌撞撞。大雪时,山中有一种着了魔的死寂。他有些害怕。走到湾口,他父亲停住了脚步,往湾口下的树林望。他父亲倚着一棵老油茶树,架起了铳。
“砰砰。”一股硝弹从铳眼散出,呈半扇面向树林射去。
“嗷,嗷,嗷,嗷。”野猪拼命地号叫。
“打到野猪了,打到野猪了。”他父亲低声自言自语。但野猪并没死,在树林乱窜。他父亲拉开铳管,麻利地塞了一把硝弹,三步两步地跑向树林。受伤的野猪如猛虎,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叫声,向他父亲猛扑过来。他父亲举着铳逼近它对视它,对准野猪脑壳,又放了一铳。野猪脑壳炸裂,脑浆血肉四溅。他父亲顺势把铳托挤进野猪嘴巴,拉起野猪两只前腿,把它撂翻在地。他父亲的脸上和衣服上,沾满了血浆。
毛湾坞是偏远的一个山坞,有一块黄泥地,种了十几担番薯。霜降前后,番薯甜熟。这个时节,野猪每年都会来拱地。他父亲睥睨的神态,让他受不了。他说:“杀一头野猪有什么难呢?山里的男人杀不了野猪就成不了男人。”
旦春背上铳、硝弹,手上捏了一把砍刀,一个人上山了。毛湾坞是个瓠瓜形的山坞,山上有稀疏的灌木林和竹林。番薯地一垄一垄,高低有致。在山边,他搭了一个尖塔状的草棚。他等待夜晚来临。鸟叫声不再出现了,天黑魆魆,半个月亮升上来,山坞有了些澄明,但更阴森。他缩在草棚里,抱着铳。他有说不出的害怕。他听到了呜呜呜的号叫声。叫声尖利而悠长。这是豺站在山脊上,望月而叫。很多野兽都会望月而叫。风摇动着树枝,树叶沙沙沙。他在草棚里坐了一夜,也没等到野猪出来。野猪大多在夜间或凌晨出来活动。
他父亲见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说:“守猎物就是磨耐心,练胆子,没有耐心和胆子,当不了猎人。”
在毛湾坞守了十三个晚上,旦春才守到野猪出来。这是一个野猪群,有三十多头,在溪涧喝足了水,穿过一片灌木林,进入番薯地。旦春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野猪群,大野猪在前面带路,小野猪在后面哼哼哼地叫。野猪分散在番薯地里,肆无忌惮地拱地。旦春端着铳,不知道如何下手。野猪是十分精明的动物,听觉尤其敏锐。旦春紧张地在草棚前站了几分钟,悄悄地爬上草棚边的乌桕树。受伤的野猪会发怒、疯狂,攻击人。即使一枪毙不了野猪的命,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很大威胁。
野猪拱着拱着,拱到了草棚这边。一头三百多斤的野猪拱着地,时不时地仰起头,昂昂昂地轻叫。旦春把铳架在树丫上,扣了拉栓,砰砰砰,硝弹飞出,大野猪脑壳炸裂,当场倒地。野猪群四散,号叫着逃向树林。旦春站在树上,脚一直在打抖。他感到自己的身子都发软了。当他看到硝弹轰开野猪脑壳时,他又有一种无比的兴奋。庞然大物在自己面前,轰然倒下去,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他从来没有体会过。他随自己父亲打猎,很多次目睹大野猪被射杀,但体会不了征服大物的感觉。只有猎杀者才可体会。一个卑微的平凡人,猎杀了大物,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征服者,成了悍然主宰大物生死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山林之王。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