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书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2个采访对象,回忆温暖往事,述说幸福变迁,展望美好愿景,生动记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增配了相关图片,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时间为序,奉献给广大读者。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32篇采访文章,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期间,推开一扇扇百姓家门,问生计冷暖、察民情民愿、讲惠民政策的感人故事,生动刻画了“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有助于激励千家万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目录
河北
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宗秀一家
小院的花香,从山里飘向山外
海南
三亚市吉阳区吉阳镇博后村
总书记的“金句子”,老乡们的“金日子”
河南
开封市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闫春光一家
“每家的日子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疆
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马军武一家
一个哨所夫妻站,一段佳话留世间
福建
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邱沛霖一家
“您提出的‘三个如何’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了”
江苏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洪家勇一家
“我们家的日子过得比风景画还要美”
陕西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老房东”刘金莲一家
拉梁家河新故事,盼总书记再回“家”
浙江
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袁其忠一家
“绿水青山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贵州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王治强一家
政策好,我们笑得越来越开心
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李龙植一家
红太阳照亮的小康路上,哪个民族也没少
江西
吉安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安徽
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汪能保一家
“俺们老区人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振兴路”
黑龙江
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分公司刘养顺一家
“林海雪原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
宁夏
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谢兴昌一家
“西海固”变“金沙滩”,我们是亲历者
山西
忻州市岢岚县阳坪乡赵家洼村刘福有一家
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吉好也求一家
旧貌换新颜,未来有更好光景
辽宁
抚顺市东华园社区陈玉芳一家
“感谢党让我们全家圆了安居梦”
广东
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陆奕和一家
脱贫之后,还要奔更好的日子
天津
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
“朝阳”暖民心,“玫瑰”发新芽
北京
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朱茂锦一家
“我们一定保护好小院,守住北京的根”
重庆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马培清一家
我们的生活如“幸福米米茶”般甜蜜
内蒙古
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张国利一家
乡村振兴手拉手,民族团结心连心
甘肃
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一家
现在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幸福
上海
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社区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我们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云南
保山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李发顺一家
“司莫拉的幸福生活就像这香甜的米粑粑”
湖北
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
深怀感恩之心,为幸福生活不懈奋斗
湖南
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朱小红一家
红军留下了“半条被子”,共产党送来了“幸福日子”
广西
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毛竹山村王德利一家
我们要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青海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索南才让一家
一心一意跟党走,坚信明天会更好
西藏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达瓦坚参一家
守住青山绿水,换来金山银山
山东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许建峰一家
我们是黄河大合唱里最幸福的音符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常会推开一扇扇百姓家门,问生产生活、察民情民愿、讲惠民政策。多少风雨兼程的奔波,多少嘘寒问暖的关切,一次次拉近了人民与领袖、小家与大国的距离。
千家万户所忧所盼,人民领袖念之行之。“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耳熟能详的“金句”,许多都从百姓屋檐下、在万家灯火时流传开来。“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至深、至浓、至热,鼓舞人心,点亮梦想,激发起广大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决心,凝聚起家国同奋进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片丹心映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字字铿锵,句句深情。“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百年大党,初心如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告白,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定使命。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部署要求,以独特的家庭视角讲述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全国妇联组织编写了《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过的70多个家庭(村、社区)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2个采访对象,回忆温暖往事,述说幸福变迁,展望美好愿景,生动记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团结引领广大家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文稿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在《中国妇女报》陆续刊载后,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庭的一致好评。回应广大读者建议,我们对文稿作了进一步核定充实,增配了相关图片,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时间为序辑成此书,奉献给广大读者。
本书编写组
2022年1O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纷纷扬扬的雪,下了一天一夜。山白了,坡白了,房子和树也白了。
茫茫雪原中,一盏盏喜迎春节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舞动出骆驼湾的美丽妖娆。
窗外雪花飞,室内花正开。唐宗秀住的堂屋,仙客来开出艳丽的红花,仙人掌长出黄色的花球,蟹爪兰正吐露出一个个粉红色的骨朵儿,还有文竹、虎尾兰、倒挂金钟……十几盆花草摆放在地上、窗台上、柜子上,小屋里春意盎然。
“现在家里有地暖了,花不会被冻死。”一进冬天,唐宗秀和老伴儿就把一部分花存放于地窖里,另一部分则搬进了屋里。
唐宗秀做梦也想不到,打年轻时就喜爱养花,到老了,这喜好还成了“可以挣工资的职业”。
“以前穷,买不起花,就从地里挖些不知名的花草,或者自己找种子种。现在去赶集,看见好看的花就搬回来。”唐宗秀像养小孩儿似的精心培育着她的花,浇水、施肥、察看叶子。她喜欢游客们来看花、品花,更盼着有一天,那个给乡亲们带来幸福日子的“亲人”来赏花。
“我盼着他夏天来。那时候,我的小院就是个‘百花园’,绣球、牡丹、芍药、三角梅、虎刺梅,红的、粉的、白的、蓝的,各种颜色都有,准保喜欢!”说起花来,唐宗秀那被岁月折叠在脸上的纹路也舒展开来。“他总惦记这里、惦记那里,一天天、一年年那么劳累,让他看看花开,也放松放松。”唐宗秀盼望、心疼的“亲人”,就是2012年12月30日来到她家小院的习近平总书记。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直想找个机会过来看望一下乡亲们,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亲切的话语,暖得让太行老区的老百姓泪眼婆娑。
静默耸立的太行山,曾是保护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但也遮挡住了山里人看向山外的眼睛,羁绊住了他们追求富裕生活的脚步。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要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小山村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很快,奋进的号角汇聚成春雷战鼓,响彻神州大地。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9年多过去了,巍峨的太行早巳打开了“重重的山门”,脱贫攻坚铺陈出山乡巨变,骆驼湾人幸福的笑声从山里飞向山外。山外人也来此寻找“新时代的桃花源”。
春天不远了。山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又将漫山遍野,渐次开放,晕染出最美的画卷,芬芳着八百里太行。就连唐宗秀那农家小院里散发出的馥郁花香,也在四季流转中芬芳着骆驼湾的夜与昼,芬芳着骆驼湾的今天与明天。
深情牵挂
“我上的小学——北京八一小学,前身就是设在阜平县城南庄的荣臻小学,后来从阜平迁到北京。聂帅对阜平非常关心,他讲过,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说到阜平老百姓生活依然贫困,聂帅掉了眼泪。我在福州工作时就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我脑子里对阜平有很深印象,从小就有印象,这是我对阜平革命老区的一个情结。”带着深深的牵挂,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太行老区阜平县骆驼湾村。
骆驼湾村位于太行山深处,平均海拔1500米。全村277户分布在9个自然村,最远的离中心村有8公里,最小的自然村只有4户8人。1000口人,900亩地,几乎都是乱石滩。“山高沟深龙泉关,石头缝里挣钱难。”这句山歌曾在大山深处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那天上午大约10点钟,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唐荣斌、顾宝青的家。
“总书记掀开门帘从外面进来,满脸笑容,和俺握手,那手掌又厚又暖。”如今成了“网红”志愿解说员的顾宝青,常常向游客们讲起这一幕。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