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本适合中国人的财富增长指南。
7分钟理财CEO罗元裳全新力作,在赚钱越来越难的时代,帮你做好财富规划,让你挣来的辛苦钱稳稳增长。
破除你理不好财的错误认知和诸多理财误区。经济不好,就不能理财吗?产品不好,就没有收益吗?资金不多,就没必要理财吗?高收益率就等于高收益吗?这些理财路上遇到的问题,本书一一解答。有时候不是方法错了,是你理解错了。
结合专业理财方法,手把手教你如何搭建稳健的财富增长方案。家庭资产配置如何做?辛苦存下的钱应该如何规划?资产想保值改怎么做?想增值改怎么做?辛苦挣来的钱,怎样打理才能稳稳增长?一本书解答你关于理财的所有问题。
内容提要

本书是7分钟理财CEO罗元裳的最新力作,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理财指南。面对当下,大家都知道赚钱越来越难,每个人都想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让辛苦赚来的钱稳稳增长。
作者发现想要理好财,不仅需要学会好的方法,首先是要破除自己错误的财富认知和诸多理财误区。经济不好,就不能理财吗?产品不好,就没有收益吗?资金不多,就没必要理财吗?高收益率就等于高收益吗?这些理财路上遇到的问题,本书一一解答。有时候不是方法错了,是你理解错了。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在配以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在新书中,作者将自己从业近20年的理财方法与心得倾囊相授,从知识科普到财富规划,再到选产品、买产品和调节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通过理财实现稳健收入。除此之外,作者还首次公开了自己的独门理财秘籍,你能看到市面看不到的高阶理财方法,还能看到资深从业者多年的理财心得分享。让你从理财小白,进阶理财高手。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专业严谨、干货满满又饱含诚意的理财宝典。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关于财富的认知误区、理不好财的行为偏误、具有含金量的专业方法,以及罗总自己的理财秘籍。我相信对所有想学习理财的人来说,本书都值得您细细研读。
——盈米基金CEO 肖雯
过去十年,中国屡屡以崭新的方式影响全球对中国的认知。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在各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成长力,有许多赛道都值得深度挖掘。在全民理财的时代,提升投资思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理财宝典,诚挚推荐给大家!
——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 杜猛
读过这本书的人才会明白它的含金量,罗总这一次在新书中将自己的理财心法与方法倾囊相授,一字一句都是金。相信罗总在写这本书时,一定投入了极大的心力,想学习理财的人,别错过。
——景顺长城基金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 汪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总此次的新书做的正是这样的事,她将从业近20年的理财方法和心得倾囊相授,没有晦涩难懂的咬文嚼字。而是以实实在在的案例,从破除错误的财富认知开始,把如何理财这件“小事”逐渐讲透。理财是一夜暴富吗?不,它更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长期的资产规划。《管好你的钱》从普通投资者角度出发,带着满满诚意,希望能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之道。
——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兼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 郎骋成
如果财富是一门学问,那么理财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一个家庭,学会守财、理财,才能为自己的生活建好护城河。《管好你的钱》这本书,从思路,到规划,再到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认真读完,定能从中获益。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兼首席AI负责人,浙商智能行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 向伟
守财是一门学问,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如何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增长,是当下想要理财的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创金合信基金FOF投资一部负责人,创金合信增福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 尹海影
《管好你的钱》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财务管理指南,可以帮助你了解个人理财的基本原则,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财务状况。非常推荐。
——上投摩根锦程养老FOF系列基金、尚睿FOF基金经理 杜习杰
作者简介
罗元裳,7分钟理财CEO,资深财富师,中外资银行从业10年,曾为渣打银行最年轻的白金支行行长、平安银行总行私人银行超高净值部总经理,也曾在中国农业银行任职。
作为行长期间,将所在渣打银行支行业绩带到全球前十,连续两年获得含金量极高的“卓越经理人”奖项。2015年9月正式独立创业,成立7分钟理财,致力于向大众提供私人银行级别的专业家庭理财管家服务。目前已经拥有4万用户,获得上市公司的天使轮融资。
目录
自序
卷首语 理财带给你的最大收益是安全感
第1章 拥有多少财富,是认知决定的
1.1 为什么总有人理不好财?
1.2 框架依赖: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1.3 易得性偏误:不要在记忆中搁浅真相
1.4 羊群效应:害怕失去才会真的失去
1.5 短视效应:点与点之间最美的不是直线,而是有价值的曲线
1.6 禀赋效应:你是否认真地错过?
第2章 理财中,左右你收益的偏见
2.1 经济不好,能赚到钱吗?能。
2.2 产品不好,会有收益吗?会。
2.3 资金不多,理财有用吗?非常!
2.4 理财拖延症,要不要治?要!
第3章 这些理财产品,去掉包装谁最可爱?
3.1 债券基金:低风险必备
3.2 可转债:拼收益利器
3.3 股票基金:性价比之王
3.4 股票基金分类,一次讲透
第4章 理财收益高低,80%由资产配置决定
4.1 四个不可不知的经典资产配置模型
4.2 为自己定制资产配置方案
4.3 我从业近20年的配置心法
4.4 保值账户买什么?
4.5 增值账户买什么?
第5章 买入理财产品的奥秘
5.1 如何选产品?
5.2 每个产品买多少钱?
5.3 多长时间买完?
5.4 日定投、周定投、月定投哪个好?
5.5 手把手基金操作指南
第6章 用对买卖方法,助推收益翻倍
6.1 方法比产品更重要
6.2 基金应该什么时候买?
6.3 基金亏了怎么办?
6.4 赚了,要不要卖出?
6.5 八种止盈方法
6.6 资产再平衡:让风险实时可控
第7章 我的独门理财心法
7.1 理财和投资不一样
7.2 未来一定会涨吗?
7.3 我补仓的方法
7.4 我的止盈“心法”
7.5 胆识=收益
7.6 理财是“反人性”的吗?
7.7 收益终将奖励给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结语
致谢
前言

如果这本书在2023年出版,算一算,我在理财这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已经“修行”了18年。
我出生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从小妈妈就经常教育我要“靠自己”。儿时的我理解的“靠自己”,就是自强自立,把每一份功课都做好,我做到了,也做得还不错。直到大学毕业离开校园,那时我本想去时尚杂志做一名时装编辑,可最终阴错阳差去了银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在工作中从不偷懒,每天都努力多做一点点。正是得益于我努力的态度,我总想着帮客户把理财再做好点,从2005年起,我从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中拿出一点钱开始尝试投资基金,毕竟要自己真金白银地入场,才能更好地体会客户的投资感受,和他们站在一起。也正是那之后赚到的一点点钱,给我带来了“靠自己”的另一个惊喜——原来我不仅可以靠自己的工作获得收入,我还可以靠自己的投资能力获得收益。而当时那份看似微薄的收益给我带来的安全感,甚至比收入带来的安全感更高。因为收益是可以不依靠在职公司,不依靠行业平台或体系,不依靠任何人,只是需要像妈妈说的“靠自己”,就可以得到的。渐渐地,从第一个10万到50万,再到500万,我体会到了理财带来的安全感,这也让我最终有底气离开光鲜的公司和平台,开启创业之路,开始追求下一个阶段的“靠自己”。
在银行工作的那些年,从理财经理到支行行长,我发现每个家庭最终都逃不过财富保值这个话题,也都或深或浅地参与其中。我看着身边的每个家庭的财富变化,过程中的那些喜怒哀乐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时候,我对理财的认知是,只要有科学的知识,大家就能理好财。于是,我在32岁,也就是毕业后的第10年开始创业,掏心掏肺地和用户讲知识,希望能够以更中立的视角帮助大家将理财做得更好。因为告别了光鲜的平台,没有所谓的“金字招牌”做背书,我怕大家不信任我。为了让我分享的买卖方法都有严谨的数据支撑,我购买专业金融数据、搭建算法模型,以过往20年投资市场的真实走势为依据,以概率统计学为基础,研究测算出了在不同市场背景、不同收益阶段下,适合中国市场的理财操作方法和理论,再通过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做用户的“理财辅导师”,也做行业里的“科普小达人”。2018年,我的第一本书《7分钟理财》出版了,销量突破10万册,公司从几个人做到300人,有上百万用户认可和喜欢我们。用户们知道我是真心对他们好,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和回馈我们的真心,这种正向的循环不断地激励我和团队,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
但创业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理财服务行业,我们难免会遇到市场的波动。我本以为把最实用的、经过无数次概率统计学验证的方法提供给用户,他们就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但人性在过程中跳了出来,给我上了一课,我有了痛彻的领悟。
我记得那是2018年年底的一天,我在庆丰包子铺吃早餐,9点30分打开手机,市场又跌了,我的眼泪掉进了馄饨汤里……其实我并不害怕市场下跌,但我担心用户心态崩溃,导致非理性地卖出,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压力太大了。我们拼尽全力地辅导,虽然最终结果做得很好,但在深度追踪几万用户的投资行为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理财方法的不足原来只是阻碍财富增长的“冰山一角”,知识的欠缺只是最显而易见的障碍,并不是最核心的。我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挖掘真相,最终发现,错误的认知和心理偏误才是人与人之间财富差异的最大根源。也就是说,是认知的误区导致了错误的投资行为,最后带来了投资收益的损耗。
理财是反人性的,想要在理财上获得成功,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而独立的认知体系。如果你没有掌握它,哪怕你学历再高,是某个领域顶尖的人,在理财上你同样是一个小白,难免沦为被收割的韭菜。这正是我写第二本的书的重要原因。如果说第一本书是工具书,面对的是理财这件事,那么第二本书最大不同就在于我想讲的是理财中的人。
虽然我不敢说我是业内最懂用户的人,但只要不出差,我每周都会在线上和我们的用户做交流。从2015年到2022年第二本书出版,这8年的时间里一直如此,我的同事负责每天辅导用户,我负责每周倾听用户的想法。我想将这些年用户遇到的真实问题、理财上踩过的坑归纳总结,找出底层原因,把最有效的方法提炼出来。这些问题几乎是90%的人都会遇到的。也许你曾经听到的也未必是理财的真相,而这一次,我来把真相告诉你。
曾经有一位投资做得很棒的专家,我和他谈起用户在理财中的感受时,他说:“世界上有一类人,你无法帮助他们,财富本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我听到这句话,只能对他礼貌地笑笑,他漠视用户感受的态度,这让我心中“意难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也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毕竟基金经理只需要对产品负责,管好产品净值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可我不同,我是和用户站在一起的,我们对人负责。你的产品再好,如果我的人没赚到钱,那也是徒劳。所以,让我的用户赚到钱,才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出过书的人有很多,但我们发现,大部分都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高手写的有关股票的书,可有多少人能成为每天紧盯市场的投资高手呢?所以读他们的书只能涨知识,在真实生活中很难运用。而研究投资心理的书又偏重理论,很难落地;讲攒钱、存钱的书太偏重认知,对实操没什么帮助。市场上真正教人如何做好理财的书太少了。你懂用户,理解投资心理,又能钻研方法、落地实操。能在创业的8年里坚持每周亲自给用户做直播的人,你是唯一的一个。我们看到了你的不同,也希望你的不同能够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在理财上有所收获。”
用户给我们发来消息说:“这些年,你们‘7分钟理财’搞的每次直播,我都挤出时间认真地听。在你们出现之前,市场上几乎没有机构或者个人是把理财的基础知识、产品、方法与投资心理和认知偏误结合在一起讲的,所以我之前得到的信息都是碎片的,东一个、西一个,非常不容易理解,也没有办法很好地用于实践。而‘7分钟理财’是独立的辅导机构,你们通过打通这些行业中断掉的节点,让我能够在修炼“心法”、掌握方法之后,有效地用产品动手实操,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收获理财中的小确幸。非常感谢你们。”
说到真刀真枪,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这样描述过我们在行业中的作用。她说,基金公司是造枪的,负责把枪做得漂亮,争取扩大销量;银行和基金销售平台是卖枪的,负责告诉你哪个牌子、哪批枪更受欢迎;教授、学者给你讲战略布局,负责告诉你战场残酷,上战场后应该怎么排兵布阵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他们都很重要,但关键的是,他们都不会陪你上战场,而投资理财就如同战场。出发时,我们怀揣着如生命般宝贵的东西——钱,一旦开始冲锋,前路硝烟弥漫,你什么都看不清,瞬间就忘了上场前的排兵布阵,只能抱着枪凭本能往前冲。过程中偶尔击中两个目标,但也没什么成就感,因为对方也有枪,可能比你的还高级,而你自己受的伤却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疼。你的内心有没有必胜的信念呢?出发的时候可能是有的,但打着打着也就没了,交战之中,狼烟四起,内心只剩恐惧……那“7分钟理财”是干吗的呢?我们是和你一起冲锋陷阵的战友——我们在出发前和你一起研究布局,看如何提高获胜的概率;我们陪你去买武器,帮你挑既好用、便宜,又便携、顺手的;我们和你一起上场,24小时陪伴着你,提醒你跳过脚下的暗坑,掩护你躲过飞来的子弹;我们懂你出发时必胜的信念,更懂你上场后真实的恐惧;最重要的是,这一路我们要护你周全——毕竟,有你,才有我们。
也正因为我们是战友,我衷心地希望我们能一起获得最后的胜利——获得更多的财富,给家人带去更好的生活。
所以,接下来的路,我会继续陪你前行。
后记

理财是一次次收益的得失,也是一生的修行
书写到这里,我们已经从“内功心法”到“外功招式”,共同完成了。场修炼。如果你在修炼过程中是认真的,那么在探索财富之路上,你或许能少走十年弯路。所有通向成功的道路难免都有曲折,在这本书的最后,我想给你一个支点,让你在觉得疲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起我现在的分享,能增添一些对生活保持热爱的勇气。
有个同事曾经问我:“理财对你罗元裳而言,是什么?”
“是最牢靠的男朋友。”
理财就像伴侣一样,给了我很多的保护和支持。我时常和同事感慨18年来理财带给我们的变化,人家都说太像谈恋爱了。我们已经不把理财当成一件事,而是把它看成一个人。与理财的相处之道,像极了和另一半的相处哲学。
刚开始理财的时候,买只基金恨不得一天看8次,短期不涨、没看到收益就会觉得它不好,想要换掉它。但如果他是你的伴侣,你会这样吗?不会吧。你不会觉得他现在不回你消息,就足不爱你了。因为你知道,他只是忙于工作,不能时时看手机,等忙完了就会第一时间给我们回应,对吗?理财也是一样,如果你像对待伴侣那样对待理财,你也会变得不再急功近利,而是有松弛感、有耐心,愿意长期持有,静待花开。
理财过程中难免会有攀比,总有人晒出来的收益比我们高,让我们觉得自己投资没眼光,挑的产品不好,想要换掉它。但如果他是你的伴侣,你会这样吗?不会吧。你不会因为朋友炫耀他的伴侣多优秀,就回家责备自己的另一半,甚至分手。因为你知道,每个人对伴侣的需求都不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埘吗?理财也是…样,如果你像对待伴侣那样对待理财,你也会变得不再盲目比较,不活在别人眼里,而足活在自己的幸福里。
理财的道路且阻且长,我们会遇到上涨,也会遇到波动,当账面出现盈利或亏损时,我们总会暴露“追涨杀跌”的弱点——基金涨了就追加,基金跌了就认输,“割肉”离场。但如果他是你的伴侣,你会这样吗?不会吧。你不会因为他升职加薪就挥霍无度,也不会因为他失业落寞就转身离开。因为你知道,人生难免有起伏,我们选择了对方,就是要相互扶持才会获得最后双倍的幸福,对吗?理财也足一样,如果你像对待伴侣那样对待理财,你就知道,当它膨胀的时候,你要理性冷静,适当止盈;当它受挫的时候,你要积极鼓励,勇敢补仓。当你更体贴地呵护,你的伴侣同样也会回馈你,这一路的陪伴才是你们最长情的告白。
有人说:“投资是人生的最后一份职业。”我认为,理财是人生智慧的折射。理财和生活之间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生活中的好性格会传输到理财上,使你获得好收益;理财中的勤反思,更能反哺生活,使你获得幸福感。我也希望你在收获自己的理财收益以及幸福人生的同时,能把这本书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为他们也带去幸福。
我和妈妈每周都会聊聊理财,她会给我的短视频点赞,并告诉我哪个听懂了、哪个没听懂。我的一位北漂同事说,自己和爸爸沟通最多的话题也是理财,他时常提醒他爸基金要怎么管理、可转债该打新r,他说是理财把他和远在老家的爸爸之间的关系拉近了。用户也说,在学会了理财之后,整个人和家庭生活都有变化,过去遇事纠结、盲目、暴躁,现在遇事逻辑清晰、不慌不忙,一切都变得更美好了。没错,理财就是理生活,足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看完这本书,我相信你对未来已经充满了信心,但光靠阅读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我更希望你能够将书中的方法运用起来,唯有行动起来,才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可以下载“助推”App,在这里你会看到和你一起努力进步的伙伴,也会获得几项有价值的读者礼物。
我也建议你把这本书放在家里比较明显的位置,每个季度翻开来读一读,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阅读体会。你读过的每本书,你为努力留下的每一滴汗、你走过的每一段路,都不会白费,这些认知上微小的改变都会在时间作用下被复利放大,进而提升成功的概率。量子纠缠理论启发我们,每个人存在无数种未来,所以不要放弃希望,从现在开始努力,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你想要的那个。
在准备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决定暂时推掉公司的所有工作,专心输出。在酝酿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过去8年里大量与用户沟通的场景、无数的研究分析数据和模型、海量的用户来信和礼物的照片,以及团队伙伴要我把这些年的理财经验分享出去的鼓励,我原以为这些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所在。但直到我在大连的酒店里开始闭关码字的第一天,我才真正找到了写这本书的原因。那天保洁大姐来给房间做日常整理,收拾完之后特意同来给我送了一箱水,她说:“我认识你,我看过你讲理财的视频,你讲得可真好啊!我看你在写东西,一天都不出屋,记得多喝点水。”这一句平和又真挚的话“烫”到了我,让我感觉到做的事好有意义,能影响很多人。当时我就想,这本书我必须写好!等出版时我一定给那家酒店的客房部邮寄10本,希望那位暖心的大姐看到能满意。
我们“7分钟理财”所提供的理财服务模式已经进入4.0阶段。我们在迭代时的提升,不仅仅是更科学的理财方法,更多的是在采纳大量用户和粉丝的建议后,研发、升级的用户便捷体验功能。“科学方法听专家团队的,交互友好则要听用户和粉丝的”——这已经成了“7分钟理财”的核心理念。
我们把知识做成用户需要的实操工具,实现了全账户实时监测、实时买卖提醒功能,这应该已经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用户交易的时候可以轻松看到自己持仓的产品哪些该买、哪些该卖,一目了然。我们的努力不仅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更宝贵的是得到了用户的信任。写这本书之前我和一些超级粉丝说,书中需要一些真实的反面案例以提醒读者少走弯路,于是大家就勇敢地自揭伤口,说出了自己在投资过程中那些很后悔的事,还截图搭配文字做自我反思,以求真正地帮到别人。谢谢各位善良可爱的用户,感谢你们给予我的灵感和信任,你们让我感动,更让我自豪和骄傲。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300个同事、伙伴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没有谁可以独自作战,谢谢大家,咱们一起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也感谢我的家人,这些年来他们默默地陪伴着我,让我可以安心地一路向前。
这本书最终得以出版,还要感谢在文字上给予大力帮助的单丹老师,以及出版方的各位伙伴——肉肉、何寅老师,我们经常凌晨2点还在互传文件。谢谢各位。
人生的话题很多,不如谈谈生活吧;
生活的琐碎很多,不如谈谈爱情吧;
爱情的起伏很多,不如谈谈理财吧;
理财的方法很多,不如我们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