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金庸、徐志摩的书,每天都有人买
最显眼的是本地文化专题展柜
发布时间:2016-07-25 | 来源:
记者 王湛
    王国维、金庸、徐志摩、蒋百里……这些海宁文化名人的肖像,被安放在海宁新华书店的一楼,做成了一面文化墙。
  2004年,拥有40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海宁书城正式建成,它坐落于海昌南路的城南商业区,距离徐志摩故居只有10分钟的车程,离金庸的旧居也只有20公里。
  身处其中,潜移默化,海宁读者尤爱当地文化名人的图书。据书店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销售数据,金庸作品销售267册,徐志摩作品销售685册,王国维作品销售371册。
海宁新华书店
最显眼的是本地文化专题展柜
王国维、金庸、徐志摩的书,每天都有人买
  不但卖书,还卖陈列服务
  海宁书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进门正对着的“家庭藏书廊”。那是一个白色的大书架,图书摆放得错落有致,在射灯的映衬下,更显温馨。
  原来,这是书店推出的特色服务,专门为企事业单位和家庭提供的,阅读空间布置以及藏书推荐和陈列的增值服务。
  “有很多家庭和工作单位来订购,因为我们有专业的图书配备和书架设计,可以根据主人的爱好来定制。”海宁新华书店的办公室主任钱怡说。
  跟大多数新华书店一样,海宁新华书店一楼,也是文具等非图书类文化产品。二楼则是人文、社科、生活、艺术类图书。
  二楼的亮点在于,生活类的图书被精细划分成了“美发美甲”、“怀孕育儿”、“瑜伽美容”、“创意烘焙”等很多个专题展柜,每个展柜都做得很充分,相关图书都被平放在中心区域,让这些平时在书架上不起眼的小众图书,有了足够的亮相机会。
  不过,二楼最显眼的是海宁文化专题展柜。
  《王国维全集》、《金庸作品集》、《徐志摩散文全集》、《海宁方言志》……这些图书,都被读者翻得书角烂烂的。
  朱颖是海宁新华书店的领班,1986年出生的她,从小生活在海宁。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金庸的武侠剧,在课本上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很喜欢,大人就会告诉你,这是我们海宁人,心底里就会很亲切、很自豪。”朱颖说,所以,长大后她和所有当地人一样,会有更多阅读这些名人老乡作品的欲望。
  海宁新华书店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统计显示,《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明窗小札1963》位列金庸作品销售量前三;
  《徐志摩诗全集(别离的笙箫)》、《徐志摩散文全集(生命的报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徐志摩陆小曼爱情札记)》为徐志摩作品销售量前三;
  而王国维的作品里,卖得最好的是《人间词话全解(精)》、《人间词话(王国维美学文选)》、《文化的盛宴》。
  “这几位当地文化名人的图书,几乎每天都有读者买。”朱颖说,这是海宁文化的发扬,也是悠久历史的传承。
  每一位营业员都要做“小老师”
  2009年,海宁书城对阅读环境进行了重新装修,同时开始对原有的书店模式进行转变。增强读者体验,成为了书店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也是在这一年,朱颖进入了海宁书城工作。
  去年暑假开始,海宁书城在书店二楼,为学生举办了“阅读晚7点”的系列活动。每到周五周六的晚上七点整,书店里的工作人员就会带着孩子们体验剪纸、布艺、烘焙、做贺卡以及讲故事等有趣的课程,场面火爆。
  这些活动,大多由海宁书城的28名员工策划组织。“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活动,比如,手工达人做手工,绘画达人教绘画。”钱怡说,“每个员工,都要成为一位‘小老师’”。
  从小爱出黑板报,喜欢书法和美术的朱颖,主要教的是沙画。作为孩子们的“小老师”,朱颖第一次讲课的时候特别紧张,“但是两三次后,就不紧张了,反而很有成就感。”
  “这是海宁书城的转型,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强调员工的图书售卖技能,更要求他们与读者交流互动的能力。”钱怡说,“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而是给读者带来文化体验的场所,是一个文化综合体。而书店员工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提升了自信,提高了自我价值。”
《钱江晚报》7月2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