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老字号翻开新一页
发布时间:2019-01-14 | 来源:http://zjrb.zjol.com.cn/html/2019-01/14/content_3197343.htm?div=0
   “知识改变命运”,可能是所有国人最有共鸣的奋斗语。
  提及这句话,每个人都会想起心中的那座新华书店——童年时,拿到的第一本教材;少年时,买下的第一本字典;青年时,捧回家的第一本名著;成年后,陪孩子买的第一册绘本。一代代人关于人生的启蒙,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奋斗的信念,大多从这里萌芽。
  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成长,新华书店里藏着一个怎样的文化精神坐标?在浙江现存建址最早的新华书店门店——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我走走停停,试图探求深刻影响浙江文化生态的潮涌,是如何从这里奔流四溢的。
  红色阅读永不过时
  2018年全省所有门店时政读物销售破亿元
  我来到位于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225号的解放路新华书店。退休老员工吴剑明最是知晓书店的老底子故事。他告诉我:“杭州一解放就成立了浙江新华书店,第一个门市部就在西湖畔。解放路门市部是1954年1月开业的,今年整整65岁了,这里是浙江现存建址最早的新华书店门店。”
  1949年5月16日,新华书店小分队在风景秀丽的六公园开出浙江的第一家门店,此后在全省各市、县和重要集镇相继开店。杭州市解放路新华书店,是当时浙江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建筑最新的实体书店,一直开业至今。
  走进书店,迎面的展台十分热闹。红彤彤的展台上陈列着40多种时政读物,正中间摆放着刚上架的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有些书封还贴着小红花,看着十分喜庆,吸引不少读者驻足翻看。
  最好的展位,给了最红色的读物。新华书店有着天然的红色基因,它诞生于革命岁月,成长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在吴剑明的记忆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图解通俗本》在我省发行时,就创下了71.4万册的销售成绩。近几十年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相继发行,浙江的销量均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时政读物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阅读热潮。”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掌门人”王忠义告诉记者,2012年,十八大报告单行本在我省发行,全省首印数为50万册,读者购买热情十分高涨,全年总共发行了93.4万册。到了2017年,十九大报告单行本发行时,我省的首印数已突破110万册,仅半个月时间,全省各地就预订了135万册。
  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解放路店总是全省最早上架新书的门店,定格在众多媒体的镜头里。我想起采访十九大报告单行本发行的火热场面。读物正式发行时,浙江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通宵奋战,按照每小时6000本至7000本的印数加紧印制,次日一早,全省11地市门店的运输车还没褪去车身上的霜露,就已在门口排起长队。
  “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2017年浙江人年度购书榜单第一名。”王忠义拿起展台上的书。这份榜单我有印象——2017年的最后一天,浙江日报和浙江新华联合发布了浙江人年度购书榜单,有3本时政读物上榜年度TOP20,其中一本就是它。
  时政读物也越来越接地气了。王忠义翻开书,里面是29名采访对象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还没等我从沉思中反应过来,王忠义又接连发问,“有没有发现,在这些畅销时政读物里,浙版书特别多?”笔者转了一圈发现,还真是。既有常销读物,如《之江新语》,也有本周才上架的读物,如《大决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近三分之一的品种为浙版书。
  阅读热带来销售热,没想到出版也这么热。显然,这与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是密不可分的。王忠义拿到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所有门店的时政读物销售首次破亿元。“越来越多的浙江经验走进书里,再从新华书店走进读者心里”。
  科技赋能创新服务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也要跟上信息化的步伐
  看完第一个展台,我们继续往里走。
  店内共三层,各式各样的书柜书台,高低错落地陈列于各个区域。店长马晓静告诉我们,一楼是人文社科区,二楼是少儿区,三楼是艺术和科技区。书店从最初的370多平方米,到今天的3300平方米;从最初的不足千余种读物,到如今的6万种在架图书,不断地为读者提供越来越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趣味,它们都能在新华书店里找到蛛丝马迹。”在社科区,我们碰到家住附近的七旬读者陈胜利。这家书店陪伴他走过人生各个年龄段。
  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70年代前期,书店里除了政治读物,只有一些年画、挂历、连环画及少量科普读物。到了1978年,街上爱读书的人突然多起来了——那年中外文学名著首次出现在新华书店里,“我们通宵达旦地排队,队伍从青年路排到浣纱路,长达三四百米,当时书店为了确保读者安全,采取分发编号纸,再后来为编号纸盖书店公章,才算是抢到一张买书券。”
  书店有大时代的喜怒哀乐,也有阅读改变人生的温暖烛照。高考恢复后,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涌入书店,购买《数理化自学丛书》。“我也是通宵排队买书队伍中的一员,”陈胜利说,“当时书店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买到书,规定一个人只能买一本,不能成套购买。”可以说,在帮助一代人重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的同时,新华书店也承担着国家文化复兴的重任。
  陈胜利说,他见证了解放路店诞生的无数个第一:1979年,在全省率先尝试开架销售;1987年,首次举办大型书展;1990年,首开作者签售的先河;1996年,开出全国首家网上书店;2007年,首开“延时书吧”,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1时……
  正边走边回忆着,我们碰上了导购机器人“小新”。我走上前,“小新,我想买一本《朗读者》。” “好的,我带您去找。”小新愉快地回答。不到一分钟,我们就跟着它走到人文区展台,上面果然放着一本《朗读者》。从去年起,浙江新华就在全省门店推出机器人导购服务,它们不仅会导引导读,还会唱歌跳舞,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第一个‘小新’就是在解放路新华书店上岗的。”马晓静笑着说。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也要跟上信息化的步伐。”马晓静指给我们看,书店各个角落都藏着各种“黑科技”:
  入口处,有两台自助购书机,读者可以体验类似“无人书店”的购书全流程;
  收银台旁,有自助发票打印机,全国书业第一张供应链电子发票就诞生在浙江新华;
  每个区域配有电脑,可以查询全国每年20万种新书的上架信息,以及300万条由浙江新华编辑的图书目录;
  墙上贴着书店与杭州图书馆合作推出“悦读计划”体验流程图,读者可以在新华书店当场免费借阅新书,甚至可以在手机上选书然后坐等送货上门。该功能开通三年以来,杭州市新华书店已为读者提供了1.3万人次的新书借阅服务。
  如今,这些技术以及应用场景已经在全省近200家门店推行,刷新了人们对新华书店的刻板印象。马晓静觉得,“技术进步给发行业带来了巨变,影响深远。”
  在她看来,未来的书店,要以用户为中心研究新需求,要以新技术为手段来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图书和文化消费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实现把书店融入到人们的美好生活中去。
  一店一品多元发展
  新型业态,激活书店的文化体验功能
  “人们为什么要逛书店?”当畅想未来书店的模样时,我忍不住抛出许久想问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在图书匮乏的年代,书店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互联网时代,阅读变得唾手可得,人们还需要花时间走进一家书店翻开一页纸书吗?
  90后员工方菱说,我们隔壁看看。穿过人文社科区,一个更敞亮、更有设计感、更温馨的空间出现在我的眼前。这里是浙江新华书店探索的一种新形态——“悦览树”,它是全省第一家24小时书店。
  一进入书房大门,就是一面文艺范十足的手工墙绘,巨大的绿色树木上藏着一个“鸟窝”,寓意阅读之根越扎越深。店内不仅增加了大小桌椅和休息区,还引进了西餐、咖啡、茶饮、文创、培训等新型业态,激活书店的文化体验功能。
  “书店不卖书,那不叫书店,但书店只卖书,那也一定关门。”年轻人方菱觉得,今天的读者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需求更加多元化,实体书店要向多元文化空间转型,让这里成为人们愿意因书而聚的文化地标。
  悦览树负责人沈艺告诉我,每晚7时半到12时,年轻的大学生,带着孩子的父母,从城市的各个方向来到悦览树;等到凌晨了,又是另一群读者面孔:刚下夜班的,赶火车的,出差的……“各种风尘仆仆的情绪,一进到书店全都安静了。”
  书台上放着一本留言本,我翻了翻,很多话写自深夜:“与自己心爱的人,坐在这里,看各自的书,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感觉很兴奋,待一个晚上都不会觉得腻味”;“这个温暖的城市,给了一个温暖的地方,从此我不再怕黑”……
  也正是有这样的初步尝试,2016年,浙江新华在全国率先实施实体书店提升改造计划,投入数亿元,对全省近百个大书城和中心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在全省各地打造“一店一景、一店一品、一店一韵”的文化新地标。
  营造全民阅读的文明风尚是新华书店的社会责任,在建设大书城的同时,浙江新华又创建了“小连锁”的浙江模式。10多年来,从乡村起步,目前浙江新华在全省已建成500余家小连锁书店,基本实现了省级中心乡镇全覆盖,并扩大到学校、社区、商超,这一做法还被列入向全国推广实行的浙江样本。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暖”,是浙江新华书店对小连锁的期许。在最近新开的小连锁中,无论是海创园的创客之家,还是杨柳郡·纯真年代书吧,甫一亮相就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未来可期。
  王忠义回想起小时候,步行12里走到县城,第一次走进新华书店时,眼前仿佛看到一个无比光亮的新世界。从这第一眼起,无数人就有了共同的儿时记忆——看见“新华书店”四个字,就会不带转弯地冲进去,父母总是在背后大声喊,“慢慢走,书店又不会生脚走掉。”而今,书店会“走”了,走出大城市,走出商业中心,快步走进城乡角角落落,走进千万读者心中,如星星之火,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
——来源2019年1月14日《浙江日报》   记者:李月红
 
 
 
祖孙三代新华缘
解放路新华书店老顾客 薛上行
  小时候在老家,出门右转过了马路就是新华书店。奶奶叫它“大店”,因为左右邻店都很小;爷爷说那儿是 “学文化的地方”,常常带我们去。
  “大店”高,门口有十级阶梯。店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伯伯,一见我们来离老远就打招呼:“又来学文化啦,每次都带一串”。说“一串”真形象,孙儿六七个手牵手过马路,好像一串冰糖葫芦。
  在“大店里”,我们翻阅自己喜欢的读物。爷爷奶奶知道清华大学,在他们眼里“新华”和“清华”是一样的,去“大店”学文化将来就能考上最好的大学。
  爸爸妈妈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起新华书店滔滔不绝。爸爸说,那时去一趟新华书店像过节,一个来回要走18里地,解放鞋都磨破了好几双,这辛苦是值得的,后来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妈妈曾在新华书店上过班,那时买书难,经常有人来托她“走后门”。
  爸爸妈妈都爱惜书。买来的书全都包上带花角的书皮,扉页上写着“X年X月X日购于新华书店”,再盖上名戳,连书脊也盖,书柜里分门别类摆得整整齐齐。
  我和先生因新华书店结缘。“悦览树”开业后,我们常常约定这里,关掉手机和电脑,咖啡相伴,各自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在世界读书日那晚,等着限时折扣,一通狂购,那是我们的“双十一”。
祖孙三代,与新华有缘。
 

本报记者在24小时书店“悦览树”进行采访


解放路新华书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人们在解放路新华书店购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 店员骑着自行车,把书送给农户


上世纪八十年代 人们在解放路新华书店选书


上世纪九十年代 签名售书时,热情的读者挤满大厅


2007年解放路新华书店开设“延时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