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集团十年 求新求变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2-10-19 | 来源: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2年是新华书店成立75周年,在这一年,面对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天猫四大电商平台的冲击,在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冲击之下,新华书店坚持主业不放松,在一站式文化大卖场打造、多元化经营、线上线下结合运营上加速求新求变。新华书店尝试探索门店新型商业模式,如河北新华实施“文化大卖场”经营战略,湖北新华在宜昌、襄阳建设文化MALL,新华文轩“轩客会·格调书店”打造新型城市综合体,郑州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打造成为综合文化消费卖场。新华书店调整经营结构与思维,多元经营发展迅猛,增速超过主业,如福建新华开始打造海峡新华品牌产品集群工程,江西新华、湖北新华探索“书店+影院”经营模式,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参股成立专门公司经营电子数码、文体用品等,湖南新华拓展政府单位、学校招投标项目并销售数码产品。在电商平台压力下,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广受新华书店青睐,在淘宝、天猫开设网店,自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外,如新华文轩在成都推出了“文轩数字出版体验店”,上海新华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打造了正版数字阅读体验店,深圳书城强化O2O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式+数字化”书城模式,博库网经过重组整合和技术提升实现了订单快速增长并销售破亿。彼时,实体书店、电商平台是竞争的两极。

10年后的2022年,迎来了新华书店成立85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在这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第3个年头里,以当当、京东、天猫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增速放缓,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兴趣电商加速发展,成为出版机构、发行企业、个人争相涌入的新赛道。借势兴趣电商平台的快速举起,线上多渠道自建店铺、自播带货销售等成为出版机构又一发力重点,传统的出版物发行业整体格局加速巨变。新华书店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发行渠道日益多元、线上营销持续升级、屏端阅读习惯加速兴起、购买习惯不可逆地持续向线上渠道转移、出版社对实体书店支持力度下降、门店客流难以有效提升、多元经营整体乏力、转型升级创新成效有限、阅读需求持续提升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整体经营尤其是门店零售业务压力重重。实际上,在此之前的2020年,出版物发行业的渠道格局,已由实体书店、电商平台的两强竞争,变成了延续至今的实体书店、电商平台、兴趣电商的三级分化,且兴趣电商后来居上迎来发展风口,实体书店则压力重重。据北京开卷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传统渠道仍是图书销售主阵地,实体书店、平台电商、自营及其他电商,年销售品种规模100万种以上,短视频电商规模约为3万多种。图书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格局、销售多渠道兼顾,上游单位和下游读者间链路更多元、简短,线上渠道销售占比接近80%。

2012年到2022年,从新华书店成立75周年到成立85周年,10年间,更加市场化的出版物发行业在新技术、新平台、新阅读方式、新运营理念等变革下,面临着更为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我国出版物发行企业坚守图书发行阵地,坚持图书主业经营不动摇,持续创新经营方式方法,围绕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新兴业务开拓、线上线下融合、资本技术驱动等基础环节和重点工作,面对销售渠道多元、阅读方式多样、购买习惯改变、门店人流减少、实体零售下滑等不利局面迎难而上,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强发展、主业多元共促提效益,持续找寻解决路径、寻求突破之道,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在全渠道、多领域产业新格局逐步显现的大势下,迎来了出版物发行业整体规模的稳步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平稳推进。发行集团在砥砺前行中,迎来了成就非凡的十年。

10年间,各地新华书店强化使命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力作好“两教”与主题图书发行,切实作好发行主渠道主阵地作用。10年间,各地新华书店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一大批3.5代、4.0代书城文化综合体建立并成为新文化地标,一大批传统门店完成升级改造全新亮相,一大批特色品牌书店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书店已形成了“大中小特”并存的门店发展新格局。10年间,借势全民阅读连续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东风”,各地新华书店通过门店营销、地方书展推广、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走出去“五进”“七进”售书等举措,已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

10年间,新华书店通过确保“两教”发行,做好主题图书发行稳定了主业发行基本盘;通过线上生态体系建设、升级实体门店商业模式、发力多元经营等构建线上线下的新运营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线下营销创新等新营销方式,直面市场竞争,通过不断创新求变,在竞争愈加惨烈的市场中赢得了主动,业务结构更加合理、经营品类更加丰富、营销方式更加多元,经营整体向好,双效不断提升,多数发行集团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经营利润指标。2021年12月底,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成功上市,成为继新华文轩、皖新传媒后第3家独立上市的出版物国有发行企业。

10年以来,发行集团面对出版物发行渠道的新旧交替和推陈出新,已更加从容,但困难依存。新华书店门店图书销售码洋、册数逐年下降,仅靠图书定价上涨和主题图书销售取得年销售平稳或增长的现状面临较大挑战;新兴业务、线上销售逐渐成实体店提升销售的主要方向,但经营利润有限。加上2020年以来疫情造成的书店人流减少,发行集团线上销售的新一轮扩张,发行格局呈现出实体愈弱、线上愈强,实体无销售、线上少利润的尴尬局面。新华书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书写“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新篇章

■唐汉隆(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十年来,全民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深圳是推进全民阅读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全民阅读硕果累累的非凡诗篇。

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见证了阅读贯穿深圳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发展的始终:1996年,深圳建成全国第一家以“书城”命名的新华书店——深圳书城;200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办了“深圳读书月”,至今已连续举办22届;2013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2016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截至目前,深圳已连续6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深圳全民阅读的蓬勃发展,让这座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

坚持以优质内容为王,本土出版率先走出“国际之路”。毋庸置疑,本土出版在城市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十年来,深圳出版集团旗下海天出版社全力打造出版“深军”,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收获了5项国家级奖项,这一系列标志性的出版成果打破了海天出版社成立以来无国家大奖的僵局,也推动深圳出版业迈上了新台阶。

十年如一日,海天出版社始终以“内容为王”“精品意识”为导向。坚持推出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城市特色、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出版物,策划出版了《为什么是深圳》《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创新市场论》《创客志:中国创业经典案例研究》《深圳创业故事》《深圳先行示范丛书》等重点图书,受到业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海天出版社曾被中国超级书店联盟列为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50家出版社”之一。海天出版社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突破,与北美科发出版集团(KF Times Group Inc.)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了《为什么是深圳》《青春读书课》《大海的肚脐》等8种图书版权输出协议,在加拿大实现出版发行,不断提升了“文化深圳”在国际社会的显示度,推动深圳本土文化走出去。

突破传统书业经营模式,打造引领全国书业历次转型的“书城模式”。十载书香盈满路,不忘初心铺路石。深圳出版集团一直坚持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战略,目前已在深圳建成6座超3.3万平方米的大型书城、1座在建的13.1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书城和50家简阅书吧,形成了书香满城的文化新景象。

十年来,深圳出版集团在补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上砥砺前行,率先探索出“书城模式”的先行之路。深圳出版集团成功突破传统书业经营模式,从最初的传统超级书店,更新迭代为多元业态跨界融合发展的现代“文化万象城”,建成深圳书城宝安城、龙岗城、龙华城,深圳书城走过了跨越式发展的传奇历程。2022年,深圳出版集团将有序推进“一区一书城”战略部署,高标准推进“深圳书城湾区城”建设。作为“湾区之眼”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前海城市新中心,深圳书城湾区城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和世界级文化地标,助力湾区文化融合发展,辐射全球。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打造兼具品质、品位、品格的城市文化品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出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第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是非凡十年的开端,也是深圳全民阅读工作取得卓越成绩的重要一年。2013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光荣称号,深圳是迄今世界上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城市。2000年,首创阅读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深圳出版集团连续20多年作为总承办单位,打造出“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等经典品牌活动。

近十年,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不断显现。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安全有序地开展大型群众性阅读文化活动,深圳出版集团积极探索室内户外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模式,近两届“深圳书展”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及外广场举办,在蓝天下、草地上办露天书展成为深圳最靓丽的文化风景线。2022年,第23届深圳读书月将“温馨阅读不眠夜”等活动同步至线上,开启全民线上评选、24小时直播、云逛书店等新机制。

未来,深圳出版集团将助力发挥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助推城市文明典范建设;发挥“品质文化生活引领者、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新型文化国企示范者”的引领作用,回应新时代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加快书店及出版发行业数字化转型,呈现科技赋能阅读的发展新局面。通过提供新型知识服务,推出高质量数字出版精品,打造“三品书店”“科技书店”“无人书店”,为产业赋能,为书业探路,为读者提供更具前沿、更高品位的文化服务体验。新时代,新征程。深圳出版集团将以崭新的视角、奋发的姿态书写新篇章,为深圳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积极贡献书香力量。

 

十年砥砺奋发凤凰新华彰显发展新活力

■金国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近十年的发展,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市场业态快速变革、新空间新营销横空突起、新模式层出不穷的背景而成长的。

这十年,线上与线下、传统经营与现代运营、经营与疫情防控、发展与守成的激烈碰撞,让凤凰新华经历了徘徊、阵痛、探索、变革的艰难历程。欣慰的是,在这一磨难与变革中,凤凰新华始终坚定正确政治导向引领,坚守图书阵线主阵地的地位,大力拓展线上新空间,在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让“新华书店”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迸发出全新品牌活力。

过去十年的发展,凤凰新华可以用“改革、探索、守正、创新”八个字进行概括。

坚定不移走改革发展之路。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对于凤凰新华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的行业生态、业务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面对图书发行市场的快速变化,凤凰新华相信唯有改革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出路。凤凰新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管理改革和业务转型,十年时间里完成了发行集团的重组和治理结构的调整,并快速抓住行业风口布局图书电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

发展电商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探索。现在回头看,当时凤凰新华党委、总经理室的抉择,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当时我们一无人才,二无经验,三不被行业看好,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探索,不断试错,小步快跑。短短6年的快速发展,凤凰新华电商已经在图书电商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20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凤凰新华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喜人成绩的背后,发行供应链升级、营销力提高、旧体系的改革、运营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是凤凰新华电商在一次次大促期的订单暴增中总结出的实战经验。除了直播带货等基本操作,还根据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阅读需求,针对化打造私域阅读空间,把优秀出版物通过线上直播、视频、听书、图文等形式呈现。就这样,凤凰新华互联网化转型升级之路一步一脚印地迈入发展快车道。

守正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市场环境在变,业务模式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凤凰新华坚守文化阵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心。在推动全民阅读推广、理论读物发行、中小学教材与阅读服务等方面,凤凰新华坚持发扬国有图书发行主渠道作用,确保文化阅读需求得到切实满足。无论是全省理论读物服务机制和队伍的建立,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连续44年“课前到书”,都是凤凰新华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基本立足点,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坚持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来源。凤凰新华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助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文化建设等重点业务进行,从网点建设到各类阅读品牌打造,从线下展会活动到在线电商直播,凤凰新华动态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持续丰富凤凰新华品牌内涵。在网点建设和活动开展上,推动阅读资源下沉,打造了一系列复合型文化阅读空间及特色化服务网点,建设了如南京凤凰国际书城、镇江望山书局等最美书店。推动阅读活动和图书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等定向服务方式,不断提升读者线下文化获得感。目前,凤凰新华每年在江苏省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达到2000多场,并构建起以“凤凰读书会·全民阅读星空间”为品牌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江苏书展、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等展会品牌效益不断提升。

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内容与创新两手抓。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血脉和纽带,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重要功能。新华书店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思想根基。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发展行业前沿变化,创新思维、创新手段,积极适应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更新的节奏,不断开展新兴技术与出版物发行业务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提出,大众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时代特点,出版物发行行业的未来也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市场特点。作为出版物发行企业,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现代移动互联和市场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以服务为导向,构建互联网时期具有普适化的文化解决方案,实现从出版物销售商向以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的知识服务商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各类读者细分市场的阅读特点需求走向差异化,出版物发行的未来将越来越沉淀向各细分阅读市场,只有转变销售思维为服务与流量思维,通过公域和私域空间联合运营手段,确保不同群体的阅读特性被满足。

回望方知行渐远,登高更觉天地阔。迈向新征程,凤凰新华将继续发扬“国企敢干”的担当作为,把握机遇、保持定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持续为繁荣浙江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蒋传洋(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1949年5月16日,浙江新华书店第一个门市部在杭州西子湖畔开业,标志着“浙江新华”的诞生。此后的70多年里,浙江新华牢筑阵地意识,扎根浙江大地,始终与浙江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浙江新华取得了飞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浙江新华共拥有省内外门店825家,集团总资产规模113.5亿元,先后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创下了“在人口数不到全国5%的浙江,实现了一般图书销售占全国10%的份额”的历史纪录,为繁荣浙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技术引领与体系化建设促发展

 

本世纪以来的20余年,是浙江新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浙江新华实现了集团化建设、产业市场化和集约化转型的华丽转身。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浙江新华开始自主研发上线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全省信息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库存一体化的计算机平台建设。2005年,浙江新华正式启动书目信息标准化建设,坚持至今已成为全国图书行业中建立时间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书目数据库,奠定了行业领先优势。

信息化建设带动浙江新华物流配送能力的提升。从建成国内书业首条物流流水线到启用14万平方米下沙物流基地,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再到探索连锁门店标准化建设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化标准门店端口“钱塘鸿书”,有效助力线上线下双循环建设,经过20余年发展,浙江新华发行网点数量增加200多个,集团资产规模增长9倍,员工人数不升反降,市场竞争力整体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研究20多年来发展的成功经验,浙江新华将历史经验概括为“新技术引领”和“体系化建设”两个方面,“体系化建设”是目标,“新技术引领”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十四五”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浙江新华人运用系统思维、把握行业特征、总结历史经验,在全集团上下形成的新一轮共识。

 

用数字化改革走好新时代发展“长征路”

 

在经历20余年高速发展的同时,处于当前宏观挑战加剧、微观机遇博弈并存环境之中的浙江新华,稳基本盘的难度和发展不确定性风险都在增加,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坚持“强经营、抓管理、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思路,坚持“强基固本、建构提升、务求实效”,努力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浙江新华将规划目标表述为:以用户和网点建设为基础,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以“智慧书城”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中盘建设为目标,推动线上线下连锁门店体系、教育服务、行业大数据平台的深度整合融合,努力形成阵地牢固、渠道融合、空间共享、产业聚合的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把浙江新华建设成为主业挺拔、技术领先、产业多元、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具有浙江标识度的行业领跑者。具体而言,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具体抓手有五个方面。

一是确立以“智慧书城”为统领的数智化体系改革整体方案。该方案以新一代ERP系统研发和标准书目数据库建设为基础,辐射专业ToB云馆配、行业ToB云中盘、公域ToC线上连锁、私域ToC钱塘鸿书、ToG新华政采云,形成覆盖ToB、ToC、ToG的完整线上交易闭环体系,实现浙江产业体系由线下单循环到线上线下双循环的跨越。

二是建设线上连锁经营体系,形成双循环产业体系的重要一极。线上渠道的快速迭代、分化、变革呈现出“未有之大变局”的气象,在线上板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两个要点:要坚定不移建设线上运营管控体系,牢牢守住阵地,努力形成线上线下双循环发展格局;要高质量建设线上运营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近年来,浙江新华制定了线上业务板块“1+10+N”的发展规划:电商事业群以浙江新华旗舰店为龙头,直营10家地市新华书店线上门店,同步布局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内容社交平台。

三是稳健推进实体书店转型,努力建设具有活力的线下实体书店体系。浙江新华坚持从整个产业闭环体系的角度思考实体书店在其中的定位,将实体书店分为旗舰店、标杆店、社区店、校园店四大类进行分类指导;成立门店运营管理部,组建门店建设专家委员会,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大力推进门店空间再造和业态重组;推进实体门店“上云工程”,深化“钱塘鸿书”线上标准门店平台的建设;以持续打造阅读品牌等活动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门店引流能力。

四是以“双循环”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努力建设与线上线下双循环业务体系相适应的业务中台。围绕业务中台建设,浙江新华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着手搭建新一代数智ERP系统;成立大数据中心,着手建立基于数智ERP系统的智版大脑经营决策系统,开展全集团数据资源的归集、挖掘、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对经营决策和经营过程的前瞻研判和基础指导;全力推进双循环采购配送系统的精细化提升。

五是以“浙江新华共同体”凝聚力建设为主线,开展浙江新华铁军建设。近年来,浙江新华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双效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归因于“浙江新华共同体”凝聚力建设成为企业全员共识、持续赋能基层的集团化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浙江新华铁军建设卓有成效。我们深信,只要继续葆有铁军精神、铁军信心、铁军气势,就有了团结共进的勇气、克难攻坚的硬气和会当击流的底气。

 

一业为主多业并进 广东新华十年耕耘踔厉奋发

■蒋鸣涛(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2年以来,广东新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执行广东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乘改革新风,秉文化使命,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并进,坚守主业经营,注入科技化、数字化基因,向数字教育、研学培训等领域发展,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产业体系。在企业党建、经营业绩、渠道建设、融合创新、全民阅读推广等各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书香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了坚实力量。

2010年起,广东新华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推进全省基层新华书店改革重组。集团所属新华书店从2010年的17家扩增至2022年的子公司97家、分公司9家、参股公司7家,覆盖全省20个地级市、105个县(区),覆盖全省的城乡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主体完成,为主业发展和多元经营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空间。

10年来,广东新华内强管理、外拓市场,经营业绩逐年攀升,屡创新高。2021年,广东新华资产总额、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至60亿元、50亿元、2.5亿元,实现倍数级增长,经济效益收获颇丰。

渠道建设迭代升级,全民阅读推向纵深。10年间,广东新华一手抓改制重组,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的规模效益;一手抓渠道建设,深耕线下,完善布局,以“分层次布局、广范围覆盖、多品牌经营、兼顾网络发行要求”为原则,健全网点布局,力推品牌提升工程,打造“四阅”“书笙”“渡”等系列品牌,累计投入2.7亿元新建及改造中心门店、品牌书店152个,建设面积14.7万平方米。新开设校园书店107家、面积2.4万平方米。截至今年8月,广东新华共有各类实体终端383家,营业面积22.10万平方米,其中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4%,超额完成主管部门要求。

2012年以来,广东新华连续举办十届南国书香节,累计参与人次超3000万,累计展出书目300余万种,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结合、全省各级联动、分散同期办展”的办展新路,塑造了全民阅读推广的广东样本,在岭南大地奋力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融合创新应势破题,创新业务创新增长。在新时代新理念新形势的要求下,广东新华立足主责主业,在守好主阵地主渠道的基础上,主动应变求变,发力新兴业态,积极开展课后拓展服务、研学旅行、新媒体营销、定制出版等创新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点。一是心怀“国之大者”,落实课后服务。依托自我研发课后托管服务平台,在东莞、佛山、珠海等地陆续开展课后托管服务,覆盖230所学校、服务学生超12万人次。二是聚力文旅融合,拓展研旅业务。成立专业公司,将新华品牌与研旅资源充分融合,整合研学服务生态链,高效利用多方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为中小学生输送高质量的研学课程和服务。三是深度参与新媒体业务,探索定制出版。聚焦新营销、新业态分别成立专业的定制出版公司和新媒体营销公司。探索定制出版新模式,与花城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海燕出版社定制出版7套图书作品,其中《拼音红盒子》已发货近2万册、《萌趣三国》已发货1万册。

未来,出版发行业融合转型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产品形态数字化,由纸质图书向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书、视频及融媒产品转变;二是发行渠道线上化,网店、“两微一抖”、短视频、直播等带动图书零售迅猛增长,多渠道联动成为趋势;三是营销手段智能化,借助新技术,营销更加精准、有效,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应用,进行客户画像和行为数据分析,开展个性化推送、定制服务等。

在新时代、新形势和新发展要求下,广东新华进一步明确“一个坚守,三个支撑”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的使命和要求,坚守主业经营,聚焦教育服务运营,探索数字化融合,力争尽早把广东新华建设成基于数字化技术和成就美好生活的文化教育服务集团。一是扩大教育服务市场。持续实施全龄段全覆盖教育服务工程,策划实施校园阅读工程,重点推广“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工程”新课程阅读解决方案等项目,形成竞品优势。二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步伐。线上,以教育资源服务为基础,以实体书店为依托,升级优化自有“通读在线”平台,深入拓展线上渠道,利用大数据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线下,借力集团研学、教培、新媒体运营等多板块业务,不断强化门店的共享平台作用,实现功能叠加,推动实体门店逐步向平台化转变。三是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多维度延伸南国书香节,加强南国书香节与实体书店互动融合,推动书香节“日常化”;充分发挥地缘、语缘优势,整合资源,打造大湾区青少年理论宣讲、文化等服务平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互融互通;公共文化服务扩面下沉,寻求新机,创新数字文化服务传播渠道,助力“互联网+”乡村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四是推动产业融合快速发展。以新华书店为平台,聚合关联性高、文化意味浓、带客属性强的相关业态,以书店融合文化、教育、餐饮、科技、旅游等行业,打造多元复合文化空间;以市场嗅觉为导引,响应当前阅读消费市场精品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定制出版路径,以市场反应反哺内容生产,以优质内容引领消费市场,重构选题与市场、产品和渠道的新秩序;以新型营销为突破口,在传统门店、传统电商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赶上抖音、快手等新生势力的风口,搭建自有新媒体矩阵,抢占新媒体平台图书板块的龙头地位。

 

点燃“数智”灯塔照亮奋进之路

■周亦翔(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监事,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十年,风云变幻。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数字文明呼啸而来;教育变革、阅读迭代、文艺繁盛,文化强国阔步向前。在科技文化不断融合迭代的大背景下,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拥抱“数智化”浪潮,通过发行机制创新,教育模式革新,渠道网络更新,空间场景出新,从单一图书卖场转化为线上线下一体化,从教育产品提供商迈向教育服务运营商,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机制创新:以信息化思维传递核心价值观。湖南新华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发行机制,以信息化思维传递核心价值观。搭建IT化发行体系,率先在全国成立“时政读物发行中心”和省市县三级时政读物宣传推广组织体系,并从客户资源管理、学习培训管理和重点产品管理三个维度搭建区域负责制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区域负责制IT化,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抵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部队、农村。打造融媒体宣推矩阵,依托阅达系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矩阵,通过平台置顶推介、虚拟游览等多种形式,加强多平台、多渠道宣传造势,形成宣传合力。提供智慧化阅读服务,线下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村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村部等地建成5100余家党建学习书屋,线上推出“新华阅荐线上服务平台”和“湘潮党课”湖湘红色数字资源库,累计服务党员干部人数超20万人,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模式革新:以数智化理念缔造教育新生态。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双减”撬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出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员令。湖南新华积极革新教育服务新模式,加速从教育产品提供商向教育服务运营商转型。以数智化导向打造阅读整体解决方案,顺应国家“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新需求,湖南新华创新开展“四维引领·整体协同:指向启智铸魂的中小学校园阅读湖南行动”,构建了全国首个中小学校园阅读整体解决方案,作为湖南优秀阅读品牌,亮相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以互联网思维构建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率先打造“智趣新课后”全公益服务平台,构建新时代“五育融通”课程资源,创新推出了管理平台、线上课程、实践资源、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五位一体”的课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构建湖南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渠道更新:以矩阵化体系搭建私域流量池。数字文明时代,线下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移,数字生活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背景色。湖南新华坚持不懈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发行渠道的更新迭代。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借助线上平台与网点建设两大“智慧引擎”,推动平台“云升级”,网点“云互联”,构建起注册用户数突破800万的阅达书城、阅达教育两大线上平台和“三微一抖”为主体的宣传推广矩阵,搭建起由中心门店、特色书店、社区书店、乡镇书店、校园连锁书店、智慧书店等组成的实体门店网络,实现线上应用与传统业态的融合。打造私域流量矩阵,湖南新华构建一个由公众号、视频号、微信号、小程序组成的私域流量矩阵,通过直播、短视频、文案推广、小游戏、粉丝互动福利等形式进行,培育稳定活跃的读者用户群,精耕细作打造去中心化私域流程。构建社群营销体系,湖南新华构建“品牌IP+社群+场景”的社群营销模式,智能化新概念实体书店BOOLINK书店以会员为核心,实现了智能系统场景管理,构建“短视频+直播+社群”三位一体的内容运营体系,满足各场景需求和会员偏好,全渠道全方位触达会员,弱化“卖场”形象,强化社群氛围。

场景出新:以多元化视角打造文化新空间。近10年,实体书店在数字阅读、线上书店、新冠疫情共同造就的逆境中实现了涅槃式发展。6年前,在实体书店发展经历转折之时,湖南新华创建了独立品牌乐之书店,通过将卖场转变为交往场所,将书籍解构为知识产品,创造知识交往、精神互动场景,发展成遍布长沙、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地标书店。打造生活美学场景,隐匿在公园里的乐之书店天心店被誉为“有花香的地方就有书香”,位于圭塘河畔的乐之书店雨花店被誉为立于河畔的“青春文化艺术馆”,乐之书店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结合书籍、物件及陈设物等搭建场景,拓展公众对生活美感的想象,提高了公众的生活质感。构建知识交流场景,乐之书店三年策划开展了新书分享会、电影沙龙、沉浸式戏剧等1000余场文化活动,让读者能与名家面对面,成为知识碰撞、思想交流的精神栖息地。重回百年历史现场,乐之书店橘子洲店入驻百年老建筑美孚洋行旧址,为读者打造出一方“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的阅读空间,并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荣获“年度最美书店”称号。营造都市书香生活,乐之书店采用“书+N”多元经营模式,即文化沙龙+咖啡简餐+文化创意+亲子阅读+美的生活+公益阅读+人工智能等,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温暖的服务理念,让读者获得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全力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下转第69版)  

 

不断提升江西新华主阵地主渠道地位

■汤晓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新华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建上持续引领,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书写出一段踔厉奋发的新征程。

回望这十年,江西新华影响力不断提升。蝉联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获“全国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中国企业信用500强”等荣誉,并入选“世界媒体500强”“中国版权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连续六年荣获全国新华书店社会效益考核优秀单位,连续三届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连续十届荣获“江西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三届荣获“江西省影响力文化企业十强”,并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江西省文化企业二十强”。

回望这十年,江西新华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年“双超”,特别是2016年以来,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11%、14.08%,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末,总资产为120.04亿元、净资产为79亿元。总体经济规模排名自2017年首次由第五位跃升到第四位后,连续七年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江西新华在全国新华发行系统总体经济规模排名位居前四位,与2019年有关数据对比,综合评价得分进一步攀升,同比增长13.4%,是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发行集团之一。

回望这十年,江西新华主阵地作用不断发挥。全面抓好政治读物发行、教材教辅发行、“农家书屋”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等政治读物党员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一方阵。战高温、斗严寒、防疫情、稳安全、抢时间、保发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深挖江西红色、绿色、古色、金色文化及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投入近5亿元推进全省新华文化综合体、新型时尚悦读空间、城市书房、现有门店转型升级及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实现了网点经营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米增加至20多万平方米,做大做强网络发行主阵地,完善了城乡立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将新华书店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地标、青年人的交流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家园。

回望这十年,江西新华战略思想不断发展。基于长远发展,在持续推进六大平台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同行业提出了“新华+文化、新华+教育、新华+科技、新华+金融、新华+物流、新华+新业态”六大发展战略。推进全民阅读、书香赣鄱、文化强省,全国首创“新华大讲堂”品牌文化活动,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护苗·绿书签”及视频直播等活动2万余场,覆盖全省4000余万人群,邀请了梁晓声、蒙曼、康震、曹文轩等300余位名家,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数百家主流媒体报道;推进教育产业链延伸,构建义务阶段教育、课外教育、研学实践、智慧教育等一体化教育模式,实现了从“教材教辅发行商”向“教育服务运营商”转型;推动与中国建设银行等国家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收购保险经纪公司,成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第一家介入保险经纪业务的单位;打造全国同行业领先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了以南昌为中心的覆盖全省的物流网络,与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北京合资建设了一个辐射全国的骨干物流网络;推进图书与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回望这十年,江西新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教材教辅集约化经营、多元业态集约化经营以及管理集约化变革,实现了在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动力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在夯实教材、教辅、一般图书主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保险经纪、研学实践、文化地产、文创、在线教育、教育咨询等产业,实现综合产业发展供给能力稳步提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围绕大文化、大教育布局扩张,依托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着力打造多元协同的业务集群。截至目前,江西新华业务范围已囊括教材教辅发行、市场图书发行、大中专教材与馆藏图书发行、物流、物联网、智慧教育、保险经纪、研学旅行、数码与文创产品销售、教育装备、幼儿教育、文化资产开发、数字印刷、电子商务、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延迟服务等产业和业态,形成了出版物发行为主、多元业务支撑并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集团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教材发行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形成了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多元业务并驾齐驱的良性产业格局,成为全国同行业教材收入占比最低的发行集团之一,实现了传统主业与数字及新媒体发行、教育经营、现代物流、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新兴业态相结合的经营格局。

 

立足稳与进、量与优、精与简高标准推进企业现代化治理

■秦建平(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10年,是内蒙古新华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的阶段: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经营业绩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成倍增加,整体利润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底,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近10年首家在上交所首发上市的企业。

坚守主业,全员创新。作为内蒙古地区重要的文化企业,内蒙古新华始终坚守图书主业,围绕文化服务延伸产业链,实现服务升级。

在教育服务方面,一是教材教辅发行取得新突破。始终坚守“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努力打造运转高效、服务周到的全方位教育服务体系。二是不断延伸教育服务板块产业链。成立教育科技服务公司、教育图书公司和“万卷书”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拓展幼教、中职和高等院校和研学旅行市场,整合全区大中专、中职业务,创建了第一家新华幼儿园,积极开展研学旅行,与山东金榜苑合作成立新华文化传媒公司,共同开发教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网点建设和服务上,一是不断优化发行网点。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书店”目标,构建遍布全区12盟市及所辖旗县、乡镇的三级分销网络,完成了原有的98家传统实体书店升级改造,新建“七进工程”网点123家,开办了无人值守书店,积极打造了“马文化”“喵书屋”“红色”等主题书店。二是不断升级服务模式。对全区实体书店进行形象、业态、营销、服务“四个升级”,实施图书+咖啡+文创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建设智慧书城,以“内蒙新华马上购新老会员充值新华钱包奖励”“新视听书”“好物推荐”“BOOK思议”等线上销售和抖音直播售书等活动品牌为抓手,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0年来,内蒙古新华创新求变,实现从制度到模式的持续创新发展。一是倡导全员创新,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每年注入300万元资金作为创新基金成立创新工作室。开展“十四五”献计献策活动,征集创新案例200余条、“金点子”近百条。各分、子公司在企业内、外部结对子109个,73家公司通过结对子实现既定目标。二是全国首创“鸿雁图书悦读”与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取得实效。积极推动鸿雁悦读和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完成了草原书屋借阅程序开发,实现了线上借阅,并开设了“草原书屋”强国号,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

深化改革,人才强企。内蒙古新华始终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重要领域的去市场化、强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

在深化改革方面,内蒙古新华一是加快管理结构调整。建立了“四管两控一关心”的“421”治理体系,即集团公司管子公司负责人任免、重大决策、发展方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控制员工人数、干部职数,关心员工幸福指数。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重要领域的去行政化、强市场化改革,有效提升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资源整合,构建了以国有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二是深入开展财务报账和业务整合,深化薪酬改革。对全区旗县新华书店实现了财务报账制,邀请专业公司进行综合管理提升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体现员工的贡献与价值。三是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发展企业内外业务“互联网+”改造工程。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半年一总结及重点工作督办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确保了各项任务高效推进,落地落实。相继研发了高效智能的“一个大脑,五个平台、N个单元”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传统经营管理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在人才培养上,内蒙古新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人才发现使用、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措施,构建起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工作格局。一是加大竞聘上岗力度,实施“百人计划”。坚持老中青“三用”原则和能力学历“两用”思路,盘活人才资源,推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以“百人计划”为抓手,连续8年公开招聘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二是持续实行干部交流。2021年开始实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上挂下派交流工作,通过不同岗位的交流学习,激发了活力,提升了管理效能。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举措。采取集中授课、经验交流、实地参观、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强弱项,培养提高干部员工综合素质。组建了内训师队伍,使“内训”与“外授”有机结合。

双效统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内蒙古新华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每年举办各种全民阅读活动近万场,“朗读者”“书香伴你回家路”已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公益文化品牌。通过在门店设置专台、专架、书花展示、电子屏、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干部员工主动走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和农村牧区等,积极开展上门征订、送书上门等便民服务举措,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享全民阅读”主题书展等特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下一步,内蒙古新华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稳与进、量与优、精与简“三个结合”的主基调,围绕传统主业及文旅、金融等新兴产业全面做好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的工作。要以更实举措做强做优教育服务,统筹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强化战略合作和产品开发,做精做细“两教”市场;要以更大力度探索文化消费新发展,利用新华书店的品牌优势、运营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布局完善“七进工程”“鸿雁悦读与草原书屋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工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线上销售占比,实现销售额新突破;要以更高标准推进企业现代化治理,以“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放大企业资本功能”为目标,强化资本市场运作,积极推进智慧书城网点升级等募投项目的实施,夯实基础,积蓄发展后劲,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向着“百年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打造产业化、协同化、信息化的创新型书店集团

■刘金凤(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十年来,新华书店立足新发展阶段,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踔厉奋发,创新驱动向图书发行主渠道主阵地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取得显著发展成就。新华书店作为文化服务企业,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承担社会责任,多措并举丰富全民阅读活动载体,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各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精神食粮,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十年来围绕“转型升级”“中盘连锁”“多元经营”“提升服务”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实现蓬勃发展,助力龙版传媒成功上市,取得了新的历史突破。

加快转型升级,形成龙江特色文化矩阵。十年,来黑龙江新华按照“形象升级、业态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理念,融合各地城市特色,全省34家实体书店完成升级改造,形成“多样化主题、差异化服务”的龙江特色文化矩阵。十年来全省新华书店改造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转型后累计举办系列活动上万场,受众人数达到百万人次,10家书店荣获“中国最美书店”称号,擦亮了新华书店“金字招牌”,门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面貌。

打造“智慧书城”,发挥中盘连锁效能。十年来,黑龙江新华致力于打造“智慧书城”,增加书店ERP系统等门店智能化服务设施,探索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挥中盘连锁效能,优化、细化连锁公司运营体系,中盘统筹全省连锁店进添货经营情况。目前79家书店实现连锁,连锁业务中的调度、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凸显,连锁中盘与零售终端协同联动机制得到强化,增强了选品的精准性、时效性,全省门店运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探索多元业态,实现附加经济效益。十年来,黑龙江新华拓宽发展路径,探索多业态经营,着力在文创产品、文化服务、店外营销方面开拓市场。全省新华书店注重打造文化空间,从以图书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致力于构建“图书经营、文创文具、咖啡简餐、文化沙龙”融合一体的复合型书店业态,在图书销售的同时,带动多业态经营发展,实现图书消费以外的附加经济效益。

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十年来,黑龙江新华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能力,深化“服务进校园”工作举措,坚决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助力黑龙江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振书店经营水平,打造“朗读者计划”“国学公益大讲堂”等一批覆盖全省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极大丰富了全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体现新华书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图书发行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实体书店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变化,在提升实体书店多业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向线上业务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将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新格局”为发展方向,以企业上市为新起点,紧跟黑龙江“四大经济”发展快车,优化服务、做大增量,打造新时代产业化、协同化、信息化的创新型书店集团。

发挥实体书店独特价值。实体书店发展的重心是找到契合自身实际的文化符号,将文化和商业有机结合,形成文化产业链经营模式,做有特色的实体书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消费升级,书店开展多元经营,应注重营造文化空间,让非书产品“出圈”,受到市场认同,这些产品需要与书店的文化空间相互匹配、相互作用才能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卖点。黑龙江新华下一步将聚焦“服务再升级”,探索书店课后服务、文化社团沙龙等新业态,让前期完成转型升级的门店焕发新生机,发挥实体书店的店铺、品牌、场地等优势,形成浓郁特色,打造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实体书店。

挖掘线上业务增长潜力。书店的线上业务有广阔发展空间,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实体书店线下零售受到冲击,图书电商发展迅速,新流量、新玩法、新逻辑正在改变书店行业。黑龙江新华将以做优“北国书香网”为集团在线业务主渠道,借助“知识型带货”热潮,拓展直播电商业务,向读者提供内容精准、优质的服务。加快在线教育业务同全省中小学校的合作布局,以广大师生需求为导向,形成“教育机构+新华书店+中小学校”的服务机制,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新华书店教育服务能力,助力教育教学减负增效,形成集团全方位线上业务发展体系。

随着社群经济和短视频的兴起,知识内容载体及传播方式日趋多元,渠道边界日益模糊。大数据、智能化、新零售在重塑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速推进图书发行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面对这些颠覆性变革,必须进一步强化用户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数据思维,适应新消费、打造新空间、引领新时尚,大力推动传统书业的商业模式重建、营销创新和服务升级,开创新华书店高质量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图书发行业高质量发展

■肖 陵(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过去十年,新华书店既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又受到网上书店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传播载体,新华书店始终是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

过去十年,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守正创新,担当实干,大力实施门店数字化改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现代企业治理水平,推动图书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56个“书香新华”志愿服务分队、976名志愿者,每年开展图书捐赠、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倡导文明礼仪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在各大书城和区县中心门店设置儿童阅读专区,定期开展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公益讲座、文化体验活动。启动“书香新华”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在“书香新华”志愿服务队基础上成立“书香小背篓”“新华小喇叭”“文明小板车”三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广泛开展文化微传播、理论微宣讲、道德微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深耕主业。稳步推进实体门店升级改造,美化购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打造有温度、有品味、有情怀的新型阅读空间。2022年4月,重庆书城入选全国首届全民阅读“年度最美书店”;精心打造重庆书城“阅淘读书联盟”、沙坪坝书城“吟诵经典”、南岸店“童心故事绘”、万州店“故事点亮心灯”、永川店“倡导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校园”赠书活动等阅读活动品牌。“阅淘读书联盟”已开展943场文化分享活动,平均每周6~7场,加盟文化社群十点读书会、樊登读书会等阅读品牌23家,固定成员3000余人,受众达4万人,2021年入选教育部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秉持“读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持续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2011年以来,先后邀请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汤素兰等十几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科普作家等来渝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名家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每年100余场,受众达200万人次,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围绕打造教育服务品牌,丰富文化产品,积极培育教育装备、研学旅行等新的产业增长点。抢抓应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课堂内外联手打造“堂堂好课”课后服务品牌,让学校课后服务更具吸引力。

三是融合发展。积极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新技术新手段,深入推进图书发行业态创新、营销手段创新、盈利模式创新。重庆新华自主开发的文化电商平台“阅淘网”自2015年4月上线运行以来,读者关注度、点击率、下单量持续攀升,销售图书品种数超20万,注册用户数68万,年销售3000多万元。2014年8月,启动建设“智慧书城”,推动实体门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19年4月,以“智慧书城”为依托的“重庆新华书店”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实现门店运营模式、销售模式、支付模式、服务模式智能升级,实现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的跨越。“重庆新华书店”微信小程序已累计发展会员45万人,实现销售3200万元。2021年7月,“新华优享”小程序营销平台上线,以微信生态圈为传播桥梁,以“团长书单”、短视频荐书、直播带货为营销手段,将售书服务延伸到广泛的社群中。

四是改革强企。健全内控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先后出台150余项管理制度,编制《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不断织密筑牢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内部控制体系,连续15年荣获重庆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重建薪酬体系、岗变薪变,不再“吃大锅饭”。聘请三方机构对224个典型岗位开展了岗位价值评估,将不同的岗位分为12级,每一级下设7个档。根据责任不同、价值不同,设置不同的绩效系数,越趋于一线,权重越大。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给合适的待遇,真正实现岗变薪变、人尽其才、薪岗匹配。2010年起,重庆新华以21项指标和360度打分来考核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及区县新华书店的业绩和干部履职能力,探索形成一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不进则退、力争上游的“竞赛”机制。

面对未来,我们清楚地看到,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在实体书店的具体经营过程中,文化空间的打造、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以及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精准服务和突破物理空间界限获得需求满足及交互体验可能是未来实体书店的破局方向。

 

强化“书店+”思维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许伟国(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和公众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论如何改变,新华书店的初心始终未变,红色基因依旧在代代相传中厚植着血脉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阵地、打造书香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推广全民阅读中不断发挥自身的号召力、影响力,履行自身的责任担当。

十年来,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在整体布局规划、空间塑造、服务理念、业态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在经营模式、平台渠道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等方面围绕公众需求不断创新。新华书店通过提供优美的阅读环境、精品图书、多元服务以及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深走实,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自身贡献。回顾十年来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主题图书发行实现新突破。上海新华持续发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作用和主渠道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做好主题图书发行,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最快供货速度、最佳服务质量和学习保障。

中小学教材发行兑现使命承诺。作为上海地区唯一的教材发行企业,十年来不论外部环境发生如何改变、历经何种困难,上海新华都实现了两季教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庄重承诺。2017年,上海新华开发了线上音频点读客户端“申学APP”, 向师生及社会读者提供“正版教材,配套同步,教材音频随声听”等特色服务;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自主开发了线上征订程序,努力做到防疫、发行“两不误”。

网点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积极整合现有书店资源,持续推动书店形象升级、业态布局优化,2021年起,根据新华传媒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5+5+1+N”书店网点布局建设,织就中心城区五大书城、五大新城旗舰店及“书香公园”主力门店网络。开设并运营好一批小而美的主题书店,进一步深化“新华书店·城市书房”“健康书屋”等项目拓展,全力升级社区服务能力。

多元业态发展与时俱进。上海新华通过强化“书店+”的经营新思维,着力聚合一批与图书相结合的新业态融入书店,布局“+党建”“+教育”“+文创”“+艺术”“+社区活动”等业态,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空间,提升本土书店发展升级。同时,积极探索自主文创品牌产品研发,进一步促进与图书销售的融合。

文化阅读品牌彰显影响力。在全民阅读的新形势下,上海新华发挥自身资源和活动优势,开掘精品阅读,打造深耕“市民文化客厅”“全国新书发布厅”和“上海·故事读书会”三大精品阅读活动品牌,助力打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2021年起,全新打造教育服务品牌“申学课堂”,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并开办“商务印书馆虹口讲堂”系列讲座,在1925书局定期为作家、读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线上线下不断融合。通过打造“新华一城书集”自有线上电商运营平台,不断推进线上平台建设。并先后完成在新华总店发行平台、天猫等10余家线上平台的销售渠道拓展。2020年疫情发生后,不断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先后推出“海上名医”健康讲堂、“虎爸虎妈是你吗”以及“陪伴计划”社群营销等活动,并入驻外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信息技术持续升级。为助推出版发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上海新华作为联盟和共建单位参与打造“CNONIX国家标准应用与推广实验室”及“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同时,以网点管理平台为核心,着力建设门市ERP系统及CRM会员管理系统,打造适合业务融合发展的ESHOP平台,以实现高度统一的业务管理和精准营销,不断满足新型门店新业态、新营销和新管理的要求。

未来,上海新华将从两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新华书店”品牌。上海新华将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宝贵资源,把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新华书店”品牌的工作贯彻始终。强化“书店+”的经营新思维,着力聚合一批与图书相结合的新业态融入书店,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空间。二是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借助于大数据构建用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分析用户画像进行积累、形成标签,精准推荐。提供个性化的线上咨询、预约、销售等服务,助推引流,实现线上营销,线下转化。通过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重塑业态结构,打造实体书店零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