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随遇而安

  • 定价: ¥32.8
  • ISBN:978753393251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文艺
  • 页数:253页
  • 作者:孟非
  • 立即节省:
  • 2011-10-01 第1版
  • 2011-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随遇而安》包含了四十篇动情文字,讲述孟非四十年非常经历,从重庆到南京,从幼年到不惑,从印刷工到名主播……孟非这四十年的经历,真实而从容,顺应本心,不执迷,不惘然。孟非在《随遇而安》这部作品中第一次回顾人生,并亲自执笔,讲述了从重庆到南京,再到中学时代、工作经历,尤其难得的是他对电视台部分的大量回忆,让大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孟非,并从他非同寻常的经历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内容提要

  

    《随遇而安》这部作品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
    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
    孟非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
    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
    随遇而安,是很多人问起他的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随遇而安》内文附有大量没有曝光的孟非生活、工作照片,包括他的摄影作品,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孟非,主持人,正当不惑,主持过《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非诚勿扰》、《非常了得》,一向随遇而安。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重庆·童年
  一、乡愁
  二、童年
  三、我的外婆
  四、我眼中的重庆
第二部分  南京,南京
  五、小资本家爷爷
  六、重庆和南京的差别
  七、不堪回首的中学时代
第三部分  印厂生涯
  八、印刷工
  九、这就是劳动人民
  十、工伤
第四部分  走进电视台
  十一、打杂
  十二、成长
  十三、“名记”
  十四、迟到一年的公正
  十五、轰动一时的报道
  十六、走出低谷
  十七、主持生涯
  十八、他们说《非诚勿扰》
第五部分  难忘新疆
  十九、爱上新疆
  二十、喀纳斯
  二十一、不醉不归
  二十二、异域风情
  二十三、贾娜尔
  二十四、死生帕米尔
  二十五、塔吉克风俗
  二十六、传说有点儿美
  二十七、公主堡历险
  二十八、塔克拉玛干
  二十九、克里雅
第六部分  随便说说
  三十、我爱养狗
  三十一、絮絮叨叨
第七部分  希腊启迪:民主与国民
  三十二、民主的起源地
  三十三、最后一分钟哲学
  三十四、希腊的笑容
第八部分  德国:“人”字别有意味
  三十五、不一样的世界杯
  三十六、德国人的性格
  三十七、熟悉的陌生人
第九部分  以色列十日谈
  三十八、神秘的国度
  三十九、我们不了解的以色列
  四十、“人民公社”基布兹

前言

  

    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
    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除此之外,就是现在这本关于我自己的书了,也是第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
    或许,有人会觉得《非诚勿扰》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应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误会。大多数采访过我的媒体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惊讶地发现,生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既没有高尚的情操,也没有高雅的情趣,更没有高深的思想,甚至说不出一点儿高级的俏皮话。他们普遍认为,生活中的我和电视里的那个人基本上还算表里如一,但相比之下少了很多趣味。记得有一个女记者采访我,半个多小时后实在忍不住了,绝望地对我说:“就你说的这些东西,怎么写得出一篇稿子来啊?”当时弄得我相当紧张和羞愧,恨不得把心掏给她,好让她写出一篇稍微像样点儿的东西拿回去交给她的主编。
    这本书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忆,并不怎么精彩,但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这个人或许有点儿作用—如果真有这样的人的话。之前有些媒体把我的人生描述得相当苦逼和励志,比如“百度百科”上关于我的介绍,事实部分还算属实,但描述性的部分太多了,而且充满了作者自己“合理”的想象,加上“知音体”的文字风格,流传甚广,这让我一直感到相当难堪。于是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与其让别人去“创作”,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算是“以正视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作的愿望和写作的能力完全是两件事情。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各种愿望和能力都会一并下降。所以,现在还有人愿意撺掇我写点儿关于自己的东西,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由此也可见我的性格之一,容易被说服,随遇而安。总之,必须事先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这是一本寡淡如我的书。如果有人肯读完它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书里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我走过的地方、拍下的相片,不能用摄影的眼光去要求它们,也就是些到此一游的东西,但它毕竟是我经历的组成部分,或许以后再版时,会增改更多图片。那是以后的事了。
    “序言”的功能照例是要感谢一些人的。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经纪人刘葆琪小姐,是在她的热心提议下我才决定写这本书的,而且她忍受了近半年来我的边写边抱怨。还要感谢罗斐编辑对这本书的耐心,不断催促我交稿。最后还要感谢磨铁的沈浩波先生,他为这本书几次亲赴南京并且假装饶有兴趣地听我说了很多无趣的故事。他出过那么多书,接触过那么多或有思想或有趣的作者,跟我数次长谈,听那么多无趣的琐事,不知他要付出多大的毅力。还有很多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同事、领导和朋友,一本书的出版毕竟不是获奖感言,就不矫情地一并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