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叶尔特舍夫一家

  • 定价: ¥32
  • ISBN:978781129806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
  • 页数:292页
  • 作者:(俄罗斯)罗曼·先...
  • 立即节省:
  • 2014-09-01 第1版
  • 2014-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叶尔特舍夫一家》是一部现代散文。作者是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三十岁一代”的作家群体、当下俄罗斯文坛的生力军中的一员——罗曼·先钦。本书介绍了,他们生活在俄罗斯当代最偏远贫穷的乡村中,那里不通公路、缺医少药;那里甚至可以为了过冬的柴禾而拼命。为了生存,人们丧失了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在如此的环境下,叶尔特舍夫一家人经历了种种磨难。

内容提要

  

    罗曼·先钦编著的《叶尔特舍夫一家》讲述了叶尔特舍夫一家从城市到乡村,从拥有稳定工作的都市人到依靠自给自足的农民,虽然居住地和身份都发生了变化,但刚开始叶尔特舍夫夫妇并未放弃建设新生活的念头,他们尽力适应环境,寻求工作机会,还打算克服重重困难把新房子盖起来。然而,作为在生存边缘徘徊的小人物,他们却屡遭命运的捉弄,仿佛被生活抛弃了,只能在沉重、晦暗的世界里悲楚地挣扎。一次又一次被侵犯,让他们消耗了精神的给养,却无法突破生存的壁垒……作家通过触碰社会心理和伦理底线的书写方式观照俄罗斯农村的现况,凸显环境对人的奴役与吞噬,以及物质匮乏、精神贫瘠、思想空洞、道德缺失带来的无力感和衰亡感。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译后记

后记

  

    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三十岁一代”的作家群体无疑是当下俄罗斯文坛的生力军。这批作家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苏联时期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而心智的成熟和世界观的定型则发生在国家解体前后。年届而立,他们不断推出新作,连连获奖,展现出蓬勃的创作姿态。虽然文化立场和审美趣味趋于多元,作品的思想内涵、精神向度和话语风格各具特色,但这批作家大多尊崇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反映对自我与社会复杂关系之体认,求索个体生存与民族发展的可能路径。
    几年前,我和同事译介了“三十岁一代”代表作家之一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马蒂斯》(2007年俄语布克奖)。主人公是一位物理学家,却为了生计沉浮于商海,日复一日,备感空虚和疲累。在各种寻求突破的尝试均告无果之后,这个典型的都市人毅然决然地摆脱羁绊,选择了以流浪的方式逃离城市的梦魇,涤荡心灵,自我解困。而这一次,在同属于“三十岁一代”作家的罗曼·先钦创作的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2009年俄语布克奖提名、2011年高尔基文学奖)当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被迫从都市回撤到农村的家庭一步步走向瓦解的不堪历程。
    五十岁的叶尔特舍夫是一名就职于醒酒所的警察,因为工作的严重失误而被解职,公房也被收了回去。变故突如其来,叶尔特舍夫一家只得无奈地从西伯利亚小城市搬到了更偏远的乡下,投奔妻子年迈的姨妈。夫妇俩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大儿子跟他们住在一起,整天无所事事,在家里最需要壮劳力的时候却根本指望不上,而他的婚姻也给父母添了不少乱;小儿子则在此之前因斗殴入狱。为了维持生计,叶尔特舍夫夫妇在乡下倒腾浆果、勾兑酒精当酒卖。妻子积郁成疾,患上了糖尿病。屋漏偏逢连夜雨——叶尔特舍夫心心念念的新房子没盖起来,旧屋子和用以代步的小汽车却遭盗贼洗劫……重建生活秩序的愿望像肥皂泡一般破灭,越挣扎,越凌乱。
    叶尔特舍夫开始不喜欢活人了。很多住在近旁的人都是多余人,有些人成了他的敌人,或者干扰了他和亲人的生活。这一点在乡下尤其明显。争夺生存的权利,因为遭侮辱而报复——忍受欺骗,这本身就是被侮辱。就这样,深感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叶尔特舍夫居然悄无声息并且毫无悔意地接连犯下了一桩又一桩命案:因姨妈事事干涉,于是他“帮助”老太太了结了性命;欺骗成性不还钱的邻居,被他拧断了脖子;酒后的他甚至把不成器的大儿子摔倒在地,致使后者撞到铁炉子,命丧黄泉。小儿子刚从监狱出来,竟然也被村民夺去了生命。又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了,叶尔特舍夫却突然患病辞
    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起,俄苏文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善于书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包括瓦·奥维奇金、弗·索洛乌欣、费·阿布拉莫夫、鲍·莫扎耶夫、阿·阿纳尼耶夫、瓦·别洛夫、瓦·拉斯普京、瓦·舒克申、弗·克鲁平、维.阿斯塔菲耶夫等,逐渐形成了“乡村散文”(或称“农村文学”)流派。他们要么描写平凡而宁静的乡村时光,要么揭露集体化与个人价值之间难掩的矛盾,要么挖掘农民与土地分离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要么探索农民阶层走过的历史道路,要么提出改造农村的规划和方案……无论是对乡村沧桑变迁的史诗化叙述,还是对村落生存状况剥茧抽丝般的展示,作家们都旨在揭示非类型化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心理感受与精神世界,从道德层面窥探俄罗斯农民与农村的命运。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文明的猛烈冲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被明显削弱,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方式被逐渐改变。乡村文化衰败、公共生活匮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谐……作家们比较集中地触及农村衰败的普遍事实,揭示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表达对农民处境和农村未来不乐观的态度。拉斯普京创作的中篇小说《最后的期限》、《告别马焦拉》和《火灾》无论名字还是内容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 先钦有意识地对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和场景进行重复再现,通过所谓的形象反复搭设叙述的框架,在保持清晰的文本脉络的同时刻意营造单调无趣、死气沉沉的艺术效果,让读者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不仅如此,作者还把这种叙事节奏隐喻化,把个人的认识和感悟附着于描绘的对象之上,以期从表面抵达实质,有效地传达思想情感。文中描绘的季节轮回便是典型一例。冷酷的冬天是穆拉诺沃村的常态,“严寒在没有被瑞雪保护的大地上扎下了根。天昏地暗,日子愁闷得难以忍受……”.由这样的句子勾勒出来的冰凉随处可感。每到这时,人们都盼着冬去春来,可是,“春天的步伐很慢,很费劲。有时春意渐浓,鲜活的春色似乎已经在大地上绽放了;可有时它又会在新一轮的寒潮中变得孱弱,甚至消失殆尽”。有一年春天来得出奇的早,大家却习惯性地认为寒气一定还会杀个回马枪。夏天的轻松时光稍纵即逝,等到秋风乍起,“天空中满是乌云,植物开始枯萎,叶子还没有黄,但它们明显已经没了生气”。一年又一年,时间就在这样的反反复复当中悄然流逝。人们似乎习惯了从绝望当中看到希望的火苗;等到火光熄灭,再回到等待的轨道上。可是,日子到头来也没有盼头,对此,他们是浑然不觉还是心知肚明?叶尔特舍夫要建新房子的想法更是翻来覆去把这家人折腾得够呛。来来回回地备料、为了挖地基寻找各种办法……可是房子始终也没有建成,只留下了一个仿佛要吞噬一切的大坑。就如同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生活,永远遥不可及,而真正要面对的只有千疮百孔的日子。什克罗夫斯基说过:“艺术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知。”反复是生活的常态,它是大自然的循环往复,更是人类行为、习惯、情感的发展规律,先钦捕捉到了这种普遍反应,通过重复性的艺术刻画揭示作品的主题。 作为译者,我深知完美无瑕的译作不可奢求,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斧正译文的偏颇之处,也期待我与张春珠编辑的共同努力能带给诸位些许的感悟。但愿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少一些像叶尔特舍夫一家人那样的周折,永远不会有类似于沿着向下运行的扶梯往上走的徒劳之感。 张俊翔 2014年盛夏于南京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