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汪曾祺(文学精读)/且读

  • 定价: ¥36
  • ISBN:978721308770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页数:230页
  • 作者:编者:方星霞
  • 立即节省:
  • 2018-09-01 第1版
  • 2018-09-01 第6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方星霞编的《汪曾祺(文学精读)》是“且读”丛书二十种中的一种。本书是汪曾祺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精华之作,所收录的都是进入汪曾祺先生文学世界的必读之作,分为散文篇和小说篇。本书还配有学者方星霞的点评、赏析等。作品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精选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内容提要

  

    静心且读,且读且思。方星霞编的《汪曾祺(文学精读)》是“且读”书系的一种。汪曾祺是我国著名作家,作品意境淡远,充满诗意和人情味儿。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辑,不仅囊括小说《受戒》《天鹅之死》《瑞云——聊斋新义》等,还包括散文《自报家门》《多年父子成兄弟》《西南联大中文系》《跑警报》等。收录的20篇作品,均是其一生文学创作的精华之作,都是进入汪曾祺文学世界必读的精品。

目录

前言
受戒
天鹅之死
晚饭花
鉴赏家
职业
故里三陈
八月骄阳
瑞云——聊斋新义
蛐蛐——聊斋新义
戴车匠
自报家门
多年父子成兄弟
西南联大中文系
跑警报
泡茶馆
五味
吃食和文学
国子监
人间草木
“揉面”——谈语言

前言

  

    一九九五年五月,汪曾祺编的《文学精读·沈从文》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已在“且读”书系第一辑出版)。选集辑录了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四篇小说:《边城》《牛》《丈夫》和《贵生》。这一年,汪曾祺已是七十五岁老人了。两年后,他也随着老师告别人间。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年三联书店将出版《文学精读·汪曾祺》,我很乐意接受这项编选工作。
    编完后,为了写《前言》,特意找来《文学精读·沈从文》,看看汪老怎么写前言。展读之下,百感交集。当年汪老写该卷《前言》的时候,可曾想过多年后他自己的作品也被编入同一套丛书呢?由他来选沈从文的小说再合适不过,他对老师的人生经历、文学观念了如指掌,对老师的情谊亦溢于言表。作为晚辈的我,从未亲炙过汪老的教诲,只能望尘莫及。汪曾祺是我硕士阶段的研究对象,专著也在两年前出版了。但是,我又何曾认识、理解汪老呢?我与他素未谋面,他去世之际我还是名中学生。然而,我又何曾不认识他呢?难道小说、文章里的他就不是他吗?在此,我愿意老老实实跟大家讲讲我所知道的点点滴滴。
    在研究文学史的人眼里,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短篇小说大师”,是“新时期笔记体小说先锋”,是“京派抒情散文的后继者”。在我眼里,最传神则是“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一夫子自道。
    汪老出生在江苏高邮,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的古城。说得活泼生动一点,就是盛产双黄鸭蛋,离六朝烟水笼罩的南京不远的那个小县城。高邮是个水乡,除了京杭大运河的润泽外,还有富饶的高邮湖,水产丰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高邮,尚未开发,民风淳朴,汪曾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汪家在当地颇有名气,久享素封,不愁吃穿。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科拔贡,后来在镇上开了两家药店:“万全堂”和“保全堂”。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爱好音乐、书画、印章、养花、养蟋蟀,还做各种手艺,爱运动。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汪曾祺身上的艺术气质,大概是受到父亲的濡染。汪曾祺虽然在新式学堂上学,但古典诗文功底深厚,除了祖父的教导,父亲还聘请乡里名师传授《史记》、桐城派古文及书法。汪氏童年生活的面貌在这本集子里的《自报家门》《多年父子成兄弟》两篇文章中均有交代。
    一九三九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三年,汪曾祺考上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受教于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陈梦家等著名学者。就在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课堂上,汪曾祺展开其文学创作的道路,而早期多篇小说都是在没有图书馆自修室的条件下“泡茶馆”写就的。关于汪老这段时期的经历,本书特意选了三篇散文,好让大家了解那段战火岁月中珍贵的片刻安宁。
    汪曾祺其后的写作生涯也并不平坦,从时间上看,断断续续可概括为“四十年代”“六十年代”“新时期”(八九十年代)三个阶段,其中有两段长达十多年的创作空白期。从地域上看,汪老一生住过高邮、昆明、北京、张家口、上海、武汉几个地方,小说取材最多的当属高邮、昆明及北京。除了写自己的小说和散文,汪曾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参与创作了若干部脍炙人口的京剧“样板戏”,如《沙家浜》《杜鹃山》等。
    每种选集都有宗旨,本书也不例外。本编主要辑录汪曾祺“新时期”前期,亦即八十年代的著作。因为汪氏此前的作品不多,常运用现代派创作技巧,主题不易掌握;此后的作品偏向书写人性之丑陋,主人公命运悲惨。本编的宗旨,就是展现作家作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一面,也就是他八十年代反复强调“小说要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真谛。他说:“我想给读者一点心灵上的滋润。杜甫有两句形容春雨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希望我的小说能产生这样的作用。”现代人生活节奏急促,我们的心太久没有停下来好好欣赏这个世界了。汪曾祺领着我们一路走来,发现生活之美。这里有高邮淳朴的民风,有小和尚明海和村姑小英子两小无猜的爱情,有果贩叶三与画家季匐民之间深厚的友谊,有戴车匠物我两忘艺术般的手艺;这里还有昆明街头调皮的卖糕点小孩,有跑警报时无畏无惧从容不迫的群众,以及用泡茶馆的办法化解无处安身之苦的联大学生。他们的生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升华为艺术般的存在。除了妙运减笔勾勒人物,汪老的文章也常乐于谈谈瓜果饮食,讲讲草木之情,聊聊语言之美。希望大家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能从中获得“一点心灵上的滋润”,学会敞开心扉,欣赏身边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