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记住乡愁

  • 定价: ¥49
  • ISBN:978753966436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安徽文艺
  • 页数:267页
  • 作者:编者:唐玉霞//戴...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通过11篇“行走”、13篇“艺”、12篇“访谈”、11篇“味道”、12篇“我说”、13版“我们的节日”,一共7个栏目100多篇文章、200多张照片、30多万字稿件,沿着乡愁的根系行走,寻找乡愁的源头,《行走》的文笔纵横,《味道》的生动活泼,《守艺》的娓娓道来,《我说》的冷静剖析,《访谈》的深度见解,以及《我们的节日》情感释放,“故事”的感染力,“记住乡愁”在体裁和文字风格上千姿百态,这种配合重大主题及时推出的系列、深度策划,通过栏目带动版面,立足本地文化特点,既将历史文化通过现代方式展现出来,也将高端的新闻热点与本地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以一年的时间,由点及面,软化、细化、实化、深化,展现了报纸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表达了纸媒对于新闻热点的解读价值,彰显了纸媒对文化推动力的贡献。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乡愁”为主题的作品合集,收录了100余篇不同体裁和文字风格的优秀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基于此,《芜湖日报》推出“记住乡愁”专题深度策划,分《行走》《我说》《访谈》《手艺》《故事》《味道》《我们的节日》等七个栏目,聚焦乡愁,聚焦曾经的记忆与温暖的情怀。本书从报纸刊发的100多篇文章中选取精华作品52篇,分“行走系列”“老手艺系列”“味道系列”“故事系列”“访谈系列” 五个部分,立足本地文化特点,将“乡愁“或娓娓道来,或冷静剖析,希望能够为读者寻到乡愁的源头,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

目录

代序  乡愁的生命力离不开地域文化传承唐玉霞
行走系列
  无城西望独蜀山
  烟雨江南西河远
  何湾深处问龙山
  恋恋书香读胡湾
  一脉乡愁寄中分
  一纸风情话襄安
  芦飞荻港归帆渺
  秋到黄墓草未凋
  秋风古道访花桥
  始知平铺又冬深
  清弋江村柳拂桥
老手艺系列
  老街最后的铁匠
  剃头匠:耄耋老人的推剪人生
  牧蜂匠:追花逐梦酿甜蜜
  竹编匠:竹篾为线编织生活
  刻章匠:峨桥有位“郭铁笔”
  糕点匠:我添故乡一抹香
  歪树直木匠
  石匠:雕刻石头的人
  裁缝:巧手裁就百家衣
  白铁匠:梆梆声中的热闹与冷清
  钟表匠:老街的时光修理师
  酱菜师:让岁月沉淀舌尖
  篾匠:竹篾青黄编织多彩人生
味道系列
  芜湖面条:面面俱关情
  芜湖小笼汤包:包不住的故乡味道
  芜湖野菜:舌尖上的家园
  长江刀鱼:最鲜的故乡记忆
  芜湖鸭肴:江城无鸭不成席
  芜湖卤味:市井味中有千秋
  芜湖家常菜:最朴实的家乡味
  芜湖小吃:小吃大味道
  芜湖豆干:指尖老手艺舌尖老味道
  芜湖螃蟹:“蟹”逅在江城
  芜湖炒货:炒不完的滋味和精彩
  芜湖腊味:五味杂陈又一年
故事系列
  浅写淡描绘故乡
  家在乌克兰也在芜湖
  家乡草木皆文彰
  太平洋再宽,也割不断乡愁
访谈系列
  乡愁,本土文学创作的富矿
  乡愁是生命的牵挂
  “乡愁”是人生的终极关怀
  乡愁是生命之根
  方言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每个人的胃里都住着故乡
  寻常草木亦乡愁
  在地名中,读瞳一座城
  留住民俗安放乡愁
  历史就是岁月中积淀的乡愁
  诗歌是植根于故土的生命歌吟
  乡愁,精神家园的烛照
后记

前言

  

    乡愁的生命力离不开地域文化传承
    ——《芜湖日报》大型系列策划“记住乡愁”解析
    唐玉霞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要求“留住中国人的乡愁记忆”;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再次强调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乡愁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记住乡愁?记住乡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哪里?《芜湖日报》从2015年年初开始,走进乡愁,组织了一个贯穿全年的策划——“记住乡愁”。从理论的高度探索乡愁,从情感的深度回味乡愁,从行走的步履中丈量乡愁,从传统手艺里解读乡愁,从曾经最充分地表达乡愁的诗词歌赋中追溯乡愁,每周有一至两篇稿件或者版面的刊出。这些兼具新闻与副刊特点的深度报道、文化访谈,无论是对标题的斟酌、内容的选择,还是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对情感的理解,挖掘更深,表现更新,内容更活,手段更多,眼光更为独特,形式更富于个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敏锐的新闻触觉,抓住热点,踏准节点,善于发声。
    因为热爱,所以记住——乡愁的情感分量
    什么是乡愁?这是策划最先落笔的部分。茅屋上袅袅的炊烟,牧童的短笛,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传统意义上具有物化标志的乡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往上数二至三代,都来自农村,即便后来远离土地,记忆深处依然有泥土的气息、稼穑的过程。中华文明,是从农耕岁月里诞生、丰厚、完善、传承下来的,对于农耕文明的怀旧是如今大多数中国人记忆的底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就是这样一种长期凝练出的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记住乡愁”的策划第一步是走进这些具有物化标志的乡愁载体。立足本地文化特点,是我们的出发点。芜湖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历史积淀深厚,很多古镇虽然日渐凋敝,但是久远的文化脉络依旧随处可寻。我们有三个接地气的栏目《行走》《守艺》《味道》,以实地采访调查为主。《行走》栏目是走进芜湖的古镇老街,探寻一座古镇一条老街繁华的历程与衰败的根源;《守艺》栏目是采访传统手艺人,记录草根手艺人,譬如裁缝、木匠、箍桶匠的技艺与生活,他们的手艺是手工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和生活习惯的积累,从而成为“乡愁”的内容;“味道”则是舌尖上的家乡与记忆,每个人的胃里都住着故乡,芜湖的美食又历来为人称道,食物特色的形成有着长期的生活磨砺,也是积攒在味蕾之上与记忆深处的一代一代家乡情感。
    采访中,我们的足迹踏遍了芜湖所辖四县的11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古镇老街,包括第一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三座。即芜湖县陶辛镇胡湾村、红杨镇西河古镇和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另增加8座传统村落,兼顾四县四区。从现状出发,逆流而上,追溯这些古镇老街的形成、繁荣,乃至凋敝的历史,并从中整理出具有一定规律的路径,芜湖古镇老街的繁荣多是因为依江傍水,以码头而成街、成镇,同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码头文化,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它们无一例外地逐渐萎缩。每月固定一期的《行走》专栏,不仅囊括一个区域地理意义的变化,且清晰表达时代履痕,于今昔对比中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反思。
    日渐破败的老街老镇残存着旧日痕迹,规模化生产的席卷下,民间手工业者的现状肯定不容乐观,但是真正走到他们的生活中,还是令人吃惊。曾有一句话叫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是很多人当年投拜师门学习手艺的最大动力。当这个手段不再能谋生,当然失去价值。记者所采访的手工业者,即使在较为偏僻落后的村镇里,即使还有一点市场价值,无论是年过八旬的老剃头匠,还是已经不惑之年的木匠,他们很清楚地说明,这门手艺到此为止,他们不再有传人,没有人肯学。这些已经衰老的手艺人支撑着民间手艺最后的夕阳残照。
    而与“行走”和“守艺”采访中感受到的由盛及衰不同,“味道”的采访过程却是津津有味的。阳春挖野菜、初夏捕刀鱼、金秋捉螃蟹、寒冬尝腊味,记者穿梭在芜湖的大街小巷,寻找百年老店口碑相传的特色名吃、品尝宴席上的招牌沿江菜、搜罗街头大隐于市的风味小吃……一方水土一方食性,从老字号到小摊点到家庭烹饪,关于食物的城市记忆一一呈现:口味的时间变化,自发形成的味道,融入吸收外来饮食形成的特色。芜湖作为一个码头城市,流动性强,受到外来饮食影响很大,多年的融合、组合再融合,这些不仅仅是城市人群口味的变迁,也是人文、民俗、社会生活的融合与变化。在这些变化与固守中,成就一个城市的味道,更是一个城市的乡愁气息。
    通过实地采访,面对面的交流,从历史深处到舌尖的前端,我们循着城市的历史,由具体而微到殊途同归,一一为读者展现,渐渐体会乡愁的情感分量。
    立足乡愁,着眼现实——乡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记住乡愁?“行走”的凋敝感,“守艺”的落寞感,以及“味道”的变化,这些承载着乡愁的具体而微的物象后面,都有一种无法阻挡的时代的力量。社会的发展当然不会顾及部分人情感的失落,何况这些散落的老镇老街既不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也不具备保存的历史价值;民间手艺已被现代化生产所淘汰,也不具备高蹈的艺术价值;至于“味道”,本身就是适口者珍。没有精妙的艺术内涵,也没有高深的艺术背景,除了是某个阶段某些人的记忆与情感温度所在,它们的内在意义在哪里?这是我们在“记住乡愁”中由表及里探索的第二步。
    为此设置的栏目包括《我说》《访谈》和《故事》。《我说》是言论类栏目,实话实说个人对“记住乡愁”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见解。开篇《记住乡愁,乡愁是根》提纲挈领,《乡愁是我们生命的基因密码》《每个人都是乡愁的主角》等干字短文,谈为什么要记住乡愁,当古镇、老手艺这些民间的物象这些传统自然经济、农耕社会的产物,在近100年来飞速走向死亡,彰显出一种生活状态的一去不回,和一种精神上的断裂感。《我说》通过对记忆深处的探寻,剖析记忆深处的文化意义,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手艺与“守艺”》以手艺人为例,乡村的裁缝、箍桶匠,他们的手艺是一种生活的传达方式。这些手艺,真实记录、保存了几千年来我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一种艺术态度,折射出某些思想观念。当这样的传达方式即将消逝在我们的眼前,断崖式的消失更多的是对于传统生活的割裂。
    当乡愁在时间的淘洗中成为一种文学、艺术,浓缩凝练为方言、诗歌、哲学元素,乡愁已经从具体的物象上升为精神世界的符号,以情感的滞留成分实现着情感满足。《访谈》通过记者采访高校的学者、业内专家、乡土作家、传统文化研究者,对诸多乡愁文化元素逐一解读,从文化纵深处追溯乡愁的根系与脉络。语言学专家《方言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从方言的角度分析记录乡愁在方言中的变化与沿袭;历史学家《在地名中读懂一座城》,对芜湖的诸多老地名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研读城市的历史风俗与文化根基;都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家园,《乡愁是精神家园的烛照》则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诠释。相对经济价值,情感满足在眼下显得太过渺小。守不住的老街,守不住的手艺,守不住的方言,其中包含微妙到含有审美趣味的感觉,是突飞猛进的时代还无法体会到的。《访谈》就是将最美好最动心的永恒存在从芜杂的时间深处剥离,呈现在眼前。
    无论是《我说》的草根,还是《访谈》的高端,都是为了多角度地从理论上剖析乡愁的哲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一个完整的策划,需要有高度的见解,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言论。将“记住乡愁”从情感的蔓延上升到理性的审视。
    《故事》是“记住乡愁”中最为单纯的人物故事。我们围绕乡愁与游子做文章。一位常年寓居上海的耄耋老人,用颤动的笔一帧帧还原记忆里的故乡与往事;一位定居在北京的80后作家,用文字一篇篇记录故乡的草木人情;一位客居美国二十多年的老人,依然执着地选择叶落归根;一位常年留在芜湖的乌克兰专家,乌克兰是家乡,而中国的芜湖亦是他的乡愁,他的乡愁更为丰富……这些人物与故事,都很普通,却最真实地诠释着乡愁的人生况味。从他们的人生履历和心路历程中,解读“记住乡愁”对每个人内心的深远影响。
    为什么要“记住乡愁”?因为人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对已经逝去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追忆,满足了现代人餍足的物质之上的心灵需求。这种需求也因为承载乡愁的一切载体正在渐渐远去,绿水青山渐渐黯淡,文化记忆渐渐模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融入城市,同时以现代化为特征的城镇化又让乡土失去了原来的质地。当传统文化日渐被边缘化,传统文明日渐被边缘化,长此以往,曾经在这种文化与文明中成长的人,迷失了心灵方向,此时,记住乡愁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当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活成为文化元素渗透进每个人的内心,并影响到心理和行为,即使人类生活与思维步入现代化,人的文化记忆不能抹杀也不能铲除。
    记住乡愁,传承文化——乡愁的未来价值
    如何记住乡愁?缅怀不代表停顿,就像铭记不代表止步不前。社会要发展,乡土要改变。我们的记住乡愁不是一味怀旧,而是沉淀内心深处的守护与憧憬。那么,如何守护住我们的乡愁,如何憧憬我们的明天?“记住乡愁”策划的第三步是如何记住乡愁。
    第三部分内容所涉及的栏目是《我们的节日》,和部分《我说》以及多篇《后记》。《我们的节日》是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一次次情感释放,实现“记住乡愁”情感空间里最直观的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些源自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既是最隆重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也是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沉浸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凝聚的是一种既朴素又诗意化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厚重的信仰价值。“过年,是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过年,是一次暖暖的团圆”,记者通过对春节风俗的记录,对春节心情的表达,诠释了浓厚的年味;“风气正清明”“九九又重阳”,节日后面的文明积淀,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存、延续的空间。
    如果说《我们的节日》是一次次对于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熏陶,那么《我说》的言论就是对如何记住乡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与建议。《建美好乡镇,让乡愁不愁》,思考的是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中,如何一边建设美好乡村,一边留住青山绿水的乡愁?《弘扬乡贤文化,涵养主流价值》,以乡贤文化建设将乡愁文化往深处推进;《乡愁的生命力离不开地域文化传承》重点阐释在发展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工作;《“村长有约”唤醒乡愁》以南陵县卓有成效的“村长有约”活动为例,探讨该以怎样的文化自觉与情怀担当,唤醒沉睡的乡愁,再现美丽乡村。对于如何“记住乡愁”,每个人的见解和建议都各不相同,但是在文化品格和生产力之间,需要的就是这样集思广益,具有生命力的链接。
    如何记住乡愁也包括在记者的《行走》《味道》等稿件的《后记》中,每一篇《后记》都是一次采访后的提炼、现象后面的反思。《细雨梦回西河远》中,记者对西河古镇的繁荣与落寞所做的思考:“保护与开发、新与旧、前行与回首,种种矛盾纠结。乡村本身并不是外在于现代社会的密闭世界,其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一个不能变化的‘故乡’,最终既不会美好,也不会停止衰败。但是一个变化的‘故乡’,它的美好是不是就能保存呢?它的变化方向是和时代一起,还是宛在水中央?何况,这种变化其实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在《味道》的《五味杂陈又一年》的《后记》中,记者回味:“浮躁和喧嚣的当代生活中,我们叙说味道的同时,也不经意地发现了更多,街头小吃能不能规范,本土螃蟹如何打出名气,长江刀鱼怎样增殖放流,手工的食材可不可以传承……味道越深入,越是发现让人触动的不光是舌尖的短暂欢愉,也不光是家和故乡的味道,也不只是童年和记忆的味道,还有亲情,还有传统,还有迷失,还有太多太多。”
    “美食本身固然让人垂涎,但美食背后的故事、制作的技艺、历史的传承、人们的回忆才是让人最津津乐道的,才是最好的味道之所在。”这也是在《我说》和《访谈》这两个栏目中多次被提及的观点。无论乡愁是什么,无论为什么最重要的是如何记住乡愁。比起保留那些亭台楼榭,保留老手艺与老味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保留一份乡愁的心。《行走》中凋敝的古镇,对现代社会来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建筑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能不能得到保留和开发?中国的古镇中,一块砖、一扇门都积聚浓缩着传统文化气息,它们是乡愁的表象,也是乡愁的内在,《我说》中《记住乡愁,乡愁是根》中所说:“这种发展不是背离与割裂。发展和推动城镇化建设,是提高生活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但是只追求GDP增长的‘跑马圈地’、唯大拆大建的城市发展方式剥夺了人对故土的记忆,割断了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精神依恋。人需要物质,但是绝不能也不会仅仅停留在物质填充阶段,更需要的是文化上的建设与发展、衔接与前行。”
    “记住乡愁”一年以来,通过11篇“行走”、13篇“艺”、12篇“访谈”、11篇“味道”、12篇“我说”、13版“我们的节日”,一共7个栏目100多篇文章、200多张照片、30多万字稿件,沿着乡愁的根系行走,寻找乡愁的源头,《行走》的文笔纵横,《味道》的生动活泼,《守艺》的娓娓道来,《我说》的冷静剖析,《访谈》的深度见解,以及《我们的节日》情感释放,“故事”的感染力,“记住乡愁”在体裁和文字风格上千姿百态,这种配合重大主题及时推出的系列、深度策划,通过栏目带动版面,立足本地文化特点,既将历史文化通过现代方式展现出来,也将高端的新闻热点与本地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以一年的时间,由点及面,软化、细化、实化、深化,展现了报纸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表达了纸媒对于新闻热点的解读价值,彰显了纸媒对文化推动力的贡献。乡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通过“记住乡愁”的策划与采写,创造自己的文化氛围,培育自己的文化特质,构建人的精神家园,进而把这种文化品格转化为生产力。
    (本文刊登于2016年《新闻战线》,并获得2016年安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

后记

  

    2015年年初,《芜湖日报》专副刊开始“记住乡愁”策划的采写,历时一年,到2016年初整个策划结束。
    做一个贯穿全年的策划,起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及的“记住乡愁”这四个字,也是因为,乡愁始终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深意和诗意所在。尤其是从农耕文明深处走出来的中国,这也是适合专副刊进行挖掘的题材。
    梳理乡愁,从芜湖的古镇、芜湖的味道、芜湖的老手艺,乃至思想的火花、情感的漫溢……一一筛选,一一落地,我们力图做一次厚重而温暖的呈现。现在,呈现出来。
    这本集子是这次策划不完全的选编。如作为乡愁来说,古老的节日与节气一线牵系过去与现在,它们是乡愁的凝结与变迁,因为容量问题,没有列入书中,实为遗憾。
    作为芜湖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这本纪实性新闻作品的结集出版,得到了芜湖市委宣传部的资金支持,也得到了芜湖日报报业集团领导与老师们的支持指点,以及徐涧老师的校对,在此一并谢过。
    编者
    2018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