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外国儿童文学

安徒生童话(下)/爱与美的殿堂

  • 定价: ¥45
  • ISBN:978730409765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
  • 页数:336页
  • 作者:(丹)安徒生|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安徒生童话中精选30篇,去除包含残忍暴力、有早期浓厚民间童话和过度宗教色彩的篇章。
    资深童书出版人、翻译家叶显林独具当代风格的译文,语言优美流畅,将俏皮的口语和优美的书面语融合于一体,更符合当今孩子的阅读口味,特别适合朗读。
    国际大奖插画师演绎明媚绮丽的童话意境;
    经典解读加统编教材重点篇目阅读活动设计,让孩子感受阅读的思考之美。

内容提要

  

    《安徒生童话/爱与美的殿堂》是安徒生童话彩色插图版,配有国际获奖画师萨拉的精美插图。这本书是《安徒生童话》的下册,由“哈利波特”之父叶显林最新翻译。本书选择了安徒生童话中的30个故事,包涵所有知名篇目和安徒生三个写作阶段的代表作品。每篇作品后面都配有经典解读,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篇目《坚定的锡兵》《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还专门配有“快乐多维阅读活动”的设计建议。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目录

写给“孩子”们的话
“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儿!”
坚定的锡兵
一枚银币
夜莺
梦神
茶壶
野天鹅
钟声
卖火柴的小女孩
老头子做事绝不会错
小接骨木树妈妈
幸运女神的套鞋
跳高能手
笨蛋杰克——老故事新说
火绒盒
伤心的事儿
衬衫领子
柳树下
影子
她是一个废物
癞蛤蟆
母亲的故事
来自沙丘的故事
比赛
一滴水
守塔人奥勒
“藏在心里的并非忘记了!”
雪女王一七个故事
蜗牛和玫瑰树
邪恶的王子

前言

  

    写给“孩子”们的话
    ——叶显林
    关于“作序”
    关于安徒生的童话,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已经做了数不胜数的评析、研究和考证,用“汗牛充栋”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此类文章、著述之多,总也不为过。所以,当编辑要我再为自己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写一篇序的时候,我先是断然拒绝了,因为我实在觉得难当此重任!当初,斗胆接下翻译的任务,已是不知深浅;现在,再以自己浅陋的见识去置喙评述,那就更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过后来思量再三,我还是接了这个任务,但不敢以“作序”为名,只是想把心里的一些话——关于安徒生或安徒生童话的以及翻译时所思所想的——写给“孩子”们,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段不成文章的文字。
    一、一只负重爬行的蜗牛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也许,我们都听过,也唱过这首名叫《蜗牛与黄鹂鸟》的儿歌:一只小小的蜗牛,背负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为了它心中的那一串串亮晶晶的美丽葡萄!
    我们可以想象:这只蜗牛在前行的路上跋涉得该是多么艰难——背负着重壳,忍受着嘲笑……当然,还有不言而喻的各种羁绊。但是,它一步一步地爬着,不分昼夜地努力爬着……
    其实,我就是这只小小的蜗牛。
    这只蜗牛学习了多年外语,学习了外国文学知识,因而当了一个审读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编辑,后来又因为与一套名叫“哈利·波特”的系列儿童文学图书的关系,一头扎进了儿童文学这一片天地——国外的和国内的,发现这里原来竟是一片如此美丽的葡萄园,而园子里那一串串亮晶晶的葡萄,正是古往今来无数纯真、善良、永葆美好的智者的思想结晶。
    安徒生的童话便是这片葡萄园中的一串光彩熠熠的葡萄。
    当初受托,不知深浅地接手再译《安徒生童话全集》的时候,我的确曾犹豫了好久。其时,我已经知道我的面前横亘着三座难以超越的高山——叶君健、任溶溶和林桦三位前辈的译著,后来又得知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石琴娥先生的最新译本,我便几乎丧失了做这项工作的勇气。这些前辈都是各界的专家,学富五车,且治学严谨,更不论安徒生童话本身所蕴含的无限奥义——时至今日,大家似乎已达成共识:安徒生童话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成人看的。
    不过,按我的理解,安徒生童话只是给一部分大人看的,即给那些心存“纯真、善良和美好”或至少心里尚怀着回归“纯真、善良和美好”梦想的大人看的,但我把这一部分大人也归为“孩子”——在我看来,真正的“孩子”应该包括三类人吧:一类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的真正的孩子,一类是那些心存“纯真、善良和美好”的成人,最后一类是那些至少心里尚怀着回归“纯真、善良和美好”梦想的成人。
    我一直渴望可以永远做一个“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已经永远不属于第一类“孩子”,但因为本性抑或是职业的关系,我还是有可能努力做成第二类,抑或是第三类“孩子”的。
    只是我这只渴望可以永远做一个“孩子”的蜗牛,一只虽略知文学,也浅尝过翻译的蜗牛,何以敢班门弄斧,再重译安徒生童话呢?我犹豫了!
    不过,我在犹豫的同时,还是努力搜集了资料。其间,有朋友为我鼓劲、打气,说“……翻译其实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你在这些翻译当中是比较年轻的,也许你的‘再创作’更易于为现代孩子接受……”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放弃,说“前面的一些译本有的已经有了定评,被视为经典,你现在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心血再做这件事,到头来可能会落得‘出力不讨好’!”……
    但思虑再三,我还是开始了蜗牛般的爬行,正所谓“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因为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安徒生其人以及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体味和感悟,对前辈的译作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体味和感悟”“了解和认识”也许不一定正确,但我把它们都融进了我的文字里。
    多少个夜晚,在温暖的灯光下,我这只蜗牛在电脑键盘上孜孜不倦地爬行着,最后终于爬上了它心中的那棵葡萄树,看见了那串亮晶晶的美丽葡萄!
    其实,蜗牛背负的“重壳”,不仅是它安身立命的“家”,更是它寄寓精神的“家”——且是与生俱来、无法抛却的“家”。
    而我这只蜗牛,不论是作为为“孩子”服务的编辑,还是作为用另一种语言写作为“孩子”服务的翻译,心甘情愿地背负着一种为“孩子”们服务的使命,且为自己能为“孩子”们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感到骄傲。
    我在努力做一个“孩子”!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在所有人中间,唯有“孩子”之间最是心心相通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心心相通的“孩子”们的共同努力,这个世界才多了一份单纯,多了一份美好!
    安徒生就是这样一个耗费毕生心血为这个世界保存了单纯、创造了美好的伟大的“孩子”。
    ……
    于是我想,作为一位相对年轻的翻译,我所能做的最好选择可能就是用当代的语言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安徒生的思想,再现其思想精髓;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当下小读者的阅读需求,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实现翻译的目的,力争少一些西化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痕迹,让小读者在阅读这些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童话时尽量少一些阅读障碍。但对有些比较适合成人阅读的作品,我则努力以成人为中心,转换我的表达。只是我不知道,我的这种努力是否能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但不管怎么说,我努力了——但愿我这个“民间”的译本、“孩子”的译本能摆到一些读者的案头。
    第三个犹豫即是:英文原文有误怎么办?
    遗憾的是,我不懂丹麦文,只能从英文转译。也许是因为编辑出身,对文稿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挑剔眼光。因此,我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英文原稿的表达似乎显得很突兀或是难以理解。这时,我只得去核对别的版本。往往这个时候,总是会发现两个版本,甚至三个版本的表达似乎都不一样,弄得我特别茫然。这时,我更多的是参考叶君健先生的译本,去核查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是“本家”的缘故。但有时候,查遍手头所有的资料,也不能找出一个一致的答案,这时我往往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予以选择了。
    但按照翻译的一般要求,我应该尊重原文,只是我所尊重的有可能是错误的英文原文;但如果我不尊重,那就是我对原文的错译。为此,我曾苦恼了很长一些日子,并曾想:等我做完了这份翻译的活儿,便“金盆洗手”,因为“翻译”靠不住!可是再一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份“靠不住”,翻译才有了意趣,才有了风格,也才有了“信、雅、达”的追求。
    最后一个犹豫贯穿了我整个翻译工作的始终:现在的孩子还需要安徒生吗?
    有媒体在采访任溶溶先生时,曾有过这样的提问:“当代儿童爱看的是‘哈利·波特’,安徒生会过时吗?”
    我有幸担当了“哈利·波特”这一超级畅销书的责任编辑。我喜欢“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因其丰富的想象、宏大的结构以及包罗万象的文化典故等等。但我也同样喜欢“安徒生”,也因其丰富的想象,还因其诗意的美好、博大的宽容、超越永恒的纯真等等。
    我想孩子们喜欢“哈利·波特”还会有更多更多的理由,也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孩子喜欢“哈利·波特”,因为它是优秀的。但是,“安徒生”呢?安徒生更是优秀的!一百多年来,它穿越了时空,给无数的孩子带去了童年的欢乐,甚至给无数的大人带去了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那么,现在还会有人看“安徒生”吗?
    还是由任溶溶先生来回答:“优秀的作品不会过时……”
    安徒生的名字将会永远存留在世界文学史上,他的很多作品仍将代代相传。而他的童话,则像夜空中悬挂着的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天际闪烁着,发出美丽而耀眼的光芒,并将永远照耀着所有那些心存“纯真、善良和美好”的“孩子”,或那些至少心里尚怀着回归“纯真、善良和美好”梦想的“孩子”。
    2010年10月5日初稿于安徽无为老宅
    2010年11月6日定稿于北京“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