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舞蹈

中国舞蹈批评

  • 定价: ¥118
  • ISBN:978755231920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页数:61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稿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舞蹈批评历史和现状的专著,为了对舞蹈批评展开全面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本书稿最先开启的就是进行“中国舞蹈批评”的梳理、分析和评价。内容包括“绪论”“正文”(九个章节)和“结语”等三个部分。在写作上,体现为“史论评”的充分整合。“史”表明力求“建构”起原初的中国舞蹈批评史实语境;“论”基于“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这一认知,以此进行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的方法论探讨;“评”则显示出作者“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的写作态度,对中国舞蹈批评史上的各类文本、事象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即对“舞蹈批评的批评”,从而得出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启迪意义的结论。

内容提要

  

    近年,舞评与其他文艺批评一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舞蹈批评展开全面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最先要开启的就是针对“中国舞蹈批评”的梳理、分析和评价。
    《中国舞蹈批评》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舞蹈批评历史和现状的专著,即“中国舞蹈批评的批评”,在写作上体现为“史论评”的充分整合。“史”表明本书力求“建构”起原初的中国舞蹈批评史实语境,旨在追溯与中国舞蹈创作的历史相依存的舞评文本范例,在其中寻觅“舞评”基因变迁。“论”是指本书基于“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这一认知,以此进行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的方法论探讨以及分类研究。“评”则显示出作者“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的写作态度,对中国舞蹈批评史上的各类文本、事象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启迪意义的结论,被吕艺生教授称为“中国舞蹈批评学”。

作者简介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2001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硕士学位(从事西方音乐剧与舞蹈创作跨学科研究),2007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博士学位(从事中国当代舞蹈创作和政治文化学跨学科研究)。近十年来,曾多次游学于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等地,曾赴英国伦敦舞蹈与戏剧学院进修高级艺术教育和管理课程、赴美国杜克大学美国舞蹈节NEA艺术评论家学院舞评高级特训班进修舞蹈评论和六周舞蹈学校舞蹈创作课程。2010年至2011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首个“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全额资助,公派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舞蹈与戏剧系留学。
    1996年任教于北京舞蹈学院至今,2008年、2012年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教学研究方向为:舞蹈创作和评论,中外舞蹈比较,音乐剧艺术和产业。2005年开始担任《舞蹈》杂志专栏主笔。2008年受聘为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讲座专家。十年来已经出版有关舞蹈和音乐剧方面的专著有《百老汇音乐剧》《西方音乐剧史》《音乐剧与舞蹈》《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等多部。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艺术行业相关文章百余篇和学术论文数篇。多次获得国家级论文奖项,曾获得200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

目录

绪论  如何解读中国舞蹈批评
第一节  舞蹈批评四问
  一、舞评为谁
  二、何为舞评
  三、为何舞评
  四、谁来舞评
第二节  从批评结构形态模式诠释舞蹈批评
  一、舞蹈批评的分类
  二、舞蹈批评的结构形态模式
第一章  中国传统“舞评”及其形态结构模式
  第一节  中国传统“舞评”导论
    一、中国古代舞蹈批评与新闻业无关
    二、中国古代舞蹈批评与文论的关系
    三、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的模式探讨
  第二节  制礼作乐:伦理道德批评
    一、先秦儒家乐论
    二、儒学乐评正统地位的形成
    三、理学乐评与雅俗之争
  第三节  天人合一:“泛宇宙生命化”批评
    一、先秦的儒道相际
    二、从天乐、仙乐到礼乐:乐评标准的变迁
  第四节  抒情显志:舞蹈“形式论”批评肇始
    一、汉代独立的舞蹈批评
    二、从赏玩“女乐”到品鉴技艺的“能品”舞评
  第五节  人物品藻:“人化”批评
    一、儒士于道家的体悟
    二、思与神之合的“神品”舞评
  第六节  人生态度:社会批评
    一、诗人的主体意识:感悟人生的自由联想
    二、舞评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章  中国新闻出版业“舞评”肇始和多元模式端倪
  第一节  20世纪早期舞评与西方舞蹈传入下的“身体启蒙”
    一、中国新闻出版业舞蹈批评的首个特殊对象:社交舞
    二、与新闻业共同并进的早期舞蹈批评:见证身体启蒙
  第二节  20世纪早期舞蹈批评的争论议题
    一、梅兰芳“古装新戏”的雅俗之争
    二、现代城市娱乐艺术的首次论争
  第三节  从“形式论批评”到政治角逐
    一、闪烁的“微光”
    二、首轮“原创舞剧批评”和“原创音乐剧批评”从“形式论批评”到“国共纷争”
  第四节  “民族”话语的普遍认同:“民族性”与“地方性”
    一、“民族舞蹈”命名后的政治“合作”
    二、闻一多关于“民族舞蹈”的文学想象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舞蹈批评观的确立
    一、红色政权的红色歌舞:宣传报道
    二、红色歌舞的“权威阐释”:批评观的确立
……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舞蹈批评大一统模式:会社政治批评
第四章  从“文革”前的舞蹈批评到“文革”批评伦理沦丧
第五章  中国当代舞蹈批评主导模式:“社会-现实型”社会历史舞评
第六章  中国当代舞蹈批评核心模式:“历史-思想型”社会历史舞评
第七章  中国当代舞蹈批评典型模式:“民族-国家型”社会历史舞评
第八章  中国当代舞蹈批评特色模式:“文化-心理型”社会历史舞评
第九章  中国当代舞蹈批评模式的多元化衍变
结语  优化中国舞蹈批评的生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