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奔跑的叉叉房/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 定价: ¥32
  • ISBN:978751486344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少儿
  • 页数:221页
  • 作者:王勇英|责编:王苏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多彩中国梦”现实主义原创儿文学。
    用丰沛的文学语言,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叉叉房、古民居,百褶裙、白裤瑶,细话歌、粘膏树。神秘绮丽的民族风情,生动感人的脱贫故事。
    小说中写到的羊角窝弄的那片粘膏树,就是以陆乡长拍的那片粘膏树为背景的。

内容提要

  

    叉叉房是瑶族传统民居,它用插入地中的树杈作为柱子,将树棒横在杈上作为横梁房架,四面用茅草遮掩而成,没有墙壁。青虫的家在羊角山下的羊脚窝弄,和白裤瑶的很多居民一样,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叉叉房里生活,土地稀少贫瘠,生活贫困。
    从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何今,是个漂亮有气质的姑娘,她和村里的扶贫干部一起,一次次走进羊脚窝弄,一心一意为白裤瑶的脱贫而努力着……

目录

第一章  青虫家在羊角山下
第二章  买草鞋的那个人来了
第三章  传说中的王裳学校
第四章  我们不当贫困户了
第五章  关于山羊和鸡
第六章  鸡呀羊呀带到学校去
第七章  下雨了
第八章  唱首歌儿送老牛
第九章  蓝印要搬家了
第十章  羊脚窝弄的喜事
第十一章  王裳村
第十二章  粘膏树下的往事
第十三章  奔跑的叉叉房
后记  南丹的王尚与小说里的王裳

后记

  

    南丹的王尚与小说里的王裳
    王勇英
    很多很多年前,我去南丹,坐车从山路上经过,看到散落的山间的叉叉房、粮仓,还有一些土黄色的坯房,着迷了,民居与山野完全相融,这也是最为独特、最有白裤瑶民族元素的风景。我拍了一些照片,也收藏了不少人在南丹的摄影作品,存着慢慢欣赏。
    太喜欢,所以想写南丹,写白裤瑶,写他们的衣裳、陀螺、细话歌、粮仓、钓蜂、叉叉房和粘膏树,甚至那里的石头山。总之就是想写白裤瑶孩子们的生活。我觉得,他们的故事也会是很独特的,是有着特别的色彩的……
    三四年前,我开始构思,以南丹白裤瑶为创作背景,也先后写了《泥骨布朵》《里湖山钓蜂》《少年陀螺王》,这几本已经出版。《泥骨布朵》写一个男孩跟着着迷于南丹文化的叔叔到了南丹,和白裤瑶孩子之间的故事;《里湖山钓蜂》着重于写白裤瑶孩子钓蜂的故事;《少年陀螺王》重点写白裤瑶的陀螺文化。第四本,我计划写白裤瑶的扶贫题材。这本小说的故事内容还在梳理中的时候,恰好王苏约我写一个扶贫题材的小说,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合作。
    小说名,我当时起了好几个。《奔跑的叉叉房》还是王苏建议敲定的,比我原先起的要好。
    我有几个南丹的朋友,桐雨、颜晓丹、陆朝金乡长、宋先周老师等,他们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南丹的照片,有乡村的,有山野风景的,有村民在村里做衣裳或在田里农耕的,也有些是他们到山里去扶贫,走访白裤瑶贫困户的。他们为扶贫工作默默地努力和付出着,令人感动。在我身边,也有很多扶贫干部。他们有些是作家、画家、音乐家、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等,也有不少是基层干部,看他们的朋友圈,风雨中披着雨衣在山里走,衣服鞋子全是泥水,有时候还遇到冰雹…… 我在这个小说里写的何今书记,其实是无数个扶贫干部的缩影。小阳村干等基层干部,其实也是无数基层干部的缩影。 听了一些扶贫干部、基层干部说扶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家庭、一些孩子,于是我从这些故事中,找到了几个人物原型来写小说中的麻奶、七碗、蓝姑、歌爷这几个贫困户的人物。 曾经听一个瑶族的作家朋友说起他帮扶的一户贫困户的故事:有一个村子,五户人,四户都搬到安置村了,只有一户在远离村子的半山上,没有路,房子很破,这家老人不肯搬,老人的儿子也不好丢下老人自己在这里住,于是全家都还坚守在破屋子里。老人的儿子时不时到镇上打点儿零工,老人的儿媳在家里种点儿玉米等粗粮。老人平日里带着孙子和孙女在家门前的地里种点儿菜,养了两三只鸡。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也没法正常上学。扶贫干部们一次次去动员,也专门给这两个孩子带来了课外书,还拍了安置村孩子上学的视频给孩子看,他们向往学校,想上学。 孩子想上学,父母开始有所动摇,后来才慢慢说动这家的老人,他们才愿意搬到安置村去。 小说里的青虫、细格就是以这个故事里的孩子为原型的。 在此之前,我还以这个故事的素材为原型,先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鸡毛满天飞》,发在《儿童文学》上。练笔之后,有点儿信心了,才开始写长篇小说《奔跑的叉叉房》。 扶贫干部不仅仅是去帮助那里的贫困户过上好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给贫困户家庭的孩子点燃梦想,让他们从小就有七彩的梦想,有梦想有追求,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不会像他们家的老人那样固守着僵硬的思想。 南丹县的王尚村,是南丹县政府为白裤瑶贫困户们建的安置村,将近两千多栋楼房绕山而建,每家贫困户住一栋楼。我曾在王尚走了大约四个多小时,也只是走了一部分地方而已。沿路看到晾晒的白裤瑶衣裳,看到白裤瑶的阿妈在门口跑纱、画蜡、绣花,小孩子们在奔跑、打陀螺,细话歌隐隐传来,还有一些人开了手工布衣坊等。每年盛大的年街节、陀螺节在这里举办,白裤瑶的民族文化吸引来不少游人。王尚是贫困户安置村,也是政府着力打造的旅游村。假如,将来王尚的房屋周边也长满了粘膏树,那就更好了。 桐雨、颜晓丹是南丹的诗人、作家,也是扶贫干部。她们负责的贫困户就在王尚。我们还专门绕去看她们负责的贫困户的家,门锁着。他们还住在原来的村子里。有些贫困户舍不得原来的旧家,只是到里湖赶街时才到这楼里来住一两晚,然后又回去。如果贫困户都不搬出来,还恋着村里破旧的叉叉房,贫困户就更难脱贫,或者脱贫之后还会出现返贫。扶贫工作仍然很艰辛,扶贫干部们要继续去把他们劝回来。有些破败的房子存在危险,扶贫干部们还要去把那些危房一一拆除。 《奔跑的叉叉房》里写的贫困户安置村就是以王尚为背景,只是改了一个同音名——王裳村。 这是扶贫题材的小说,但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所以我首先考虑到的是故事要写得好看,将扶贫政策巧妙地揉入故事中。同时,我还把白裤瑶的细话歌、服饰文化也揉进故事里。 为了更好地把南丹白裤瑶的细话歌文化表现出来,我找到广西音协的何述强老师,听他解说白裤瑶细话歌的民族含意。我还找到白裤瑶流浪诗人的原创歌曲《细话歌》,这是传统与现代感结合得相当好的音乐,听起来既有远古的厚重,又有当下的音乐气息。里湖的陆朝金乡长,给我发来最原生态的民间细话歌,还把他拍的很多照片发来给我。小说中写到的羊角窝弄的那片粘膏树,就是以陆乡长拍的那片粘膏树为背景的。 《奔跑的叉叉房》并不是枯燥的主题小说,而是有着浓郁民族风味的白裤瑶孩子的成长小说。青虫虽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但是她的成长故事,我不想过分地去写贫困,而是写她孩童的天真、快乐、坚强,还有单纯而美好的梦想。希望所有处于贫困中的孩子,都能像青虫一样,拥有童年的色彩。这其实,也是我在书里许下的一份祝福。 这本书的创作,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谢谢你们分享的故事、照片、音乐,等等。你们在艰苦的乡村扶贫,我只能默默地把感动和敬佩之情化成文字,写下来。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