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蒿香遍地

  • 定价: ¥49
  • ISBN:978754618866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黄山书社
  • 页数:327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中原地区一年的野菜和蔬果小品为主要写作对象,钩沉和引用古今文献、名家草木经典著述详多,延续周作人《知堂谈吃》、施蛰存《云间语小录》和汪曾祺的草木文字等传统,向当代年轻读者普及博物知识,兼及乡愁和一方风土,是一份反映社会和自然变迁的另类记录。作者熟读并深入研究古代的植物学经典,如《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手抄文中论及植物的介绍文字,并配以自己多年观察植物时随手画下的手绘图,简单几笔便能勾勒出植物的神韵,古代与现代对照呼应,文与图相得益彰,知识性和阅读性强,是一本中原地区的草木风物志。

内容提要

  

    作者以燕口拾泥的精神,不弃细微而用心写作,文章以黄河两岸一年四季的野菜和蔬果为记录、考证和抒情对象,普及久远古老的博物知识传统,兼及乡愁。它不止怀旧,也是一份反映土地、社会和景观变迁的另类记录。

作者简介

    何频,本名赵和平,河南修武人,散文随笔作家、专栏作家和文化学者。出版有《羞人的藏书票》《只有梅花是知己》《文人的闲话》《茶事一年间》等多部作品。其中《看草》和《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先后获评2008 年度和2012 年度“中国好看的书”。

目录

咬春盘和七草粥
面条菜
菜蟒和懒龙
荠菜的生日及神话
食蒿三章
黄河边的野菜
挑菜是女子永远的游戏
枸杞头 甜菜芽
红香椿 白香椿
越来越少的榆树
春问树头菜
三种好吃的麦田野菜
吃花
清化竹笋
……
楂子树不结山楂
红果绿籽大小年
过年的慈姑和荸荠
跨年而遇稻搓菜
梅花和竹笋
清供里的木瓜
水果木瓜番木瓜
岁腊草木三题

后记

  

    国庆节一过,今年整个10月,张月阳编辑与我在微信里互动,说这本书的进展,说着说着,书的校样就来了,进展挺快。与此同步,正值深秋时节,我在郑州这边一连参加了两次有意思的活动——先是10月中旬,去中岳嵩山脚下参加一个老槐树的挂牌仪式,地点在巩义市回郭镇的芦医庙村,村在郑西高铁和陇海铁路交织之间;而霜降过后临大河野水、古渡芦花,10月底在黄河花园口,众文友凭借一爿菜园子,举办一场带着游戏的文学分享活动。很有趣啊!我因这两次活动而开心,并有新的发现——虽然城市变绿,绿满都市,但是,艺术家与作家,并不满足于现代化城市的美容式绿化,还要任着自己的才气和本真撒娇与逃逸,兴冲冲冲出城市的包围圈,到野外和农村去!大家拔萝f、、出红薯,歌咏古树,歌咏庄稼,又采野花、拾野果,等等,一眨眼这一群人,即刻变成了任性的姑娘和淘气的大孩子,其中包括留着时髦白头发的李佩甫先生。面对自然,人的真性情彻底释放。
    在活动中,从朋友们对土地、草木和蔬果的热爱,我深受感染和鼓励,差一点当场大声说出来,你们这样就对了呀!——冈为我行将面世的新书美其名日《蒿香遍地》,就是一本关于山野田野、农村农事、蔬菜野菜、花木果实之书,我的宗旨,原本就是为大家重返自然而喝彩的!十余年来,打2008年开始,我接连出版了《看草》和《杂花生树:寻访古代的草木圣贤》两本书,连获“中国最美的图书”美誉。次第又结集出版了《见花》《茶事一年间》,一双小品文、散文集,其中的草木气息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年,我能寻找到适合我的写作主题,并且源源不竭坚持下来算我幸运。在给出版社的文字说明中,我说《蒿香遍地》——作者是20世纪50年代人,以燕口拾泥的精神,不弃细微而用心写作,文章以黄河两岸一年四季的野菜和蔬果为记录、考证和抒情对象,普及久远古老的博物知识传统,兼及乡愁。它不止怀旧,也是一份反映土地、社会和景观变迁的另类记录。使我受到启发的作家,还有素不相识的张承志先生。在谈及大变化波及内蒙古牧民和牧草的关系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谁也没有料到,当这里被铁丝网划分为以户为单位的私营用地以后,亘古的牧草居然不够吃了。一页已经呼啦翻过,一切都迎来了质的改变。愈是目击古今,我就愈是惊讶不已——居然我们是最后一代见识了古代的牧人。”(《十张画》)我懂得他的话并心领神会——对于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变的田野、田园,我于我的家乡,及旧时的农耕方式,等等,也是“最后见识了古代”之人。而中国式“杂草的故事”之一,明代的《救荒本草》,编撰者朱辅是朱元璋的儿子,被封藩在开封而简称周王。他和自己团队的采集范围,包括南太行地区,那一带正是我的老家所在。他书里林林总总的野生植物和蔬果,生生不息依旧存在,而当代的年轻人对之已经陌生了。就是与我的年龄差不多的朋友,也渴望重新温习。而从小很熟悉这些的我,觉得与《救荒本草》的现代对接是件有趣有意义的事。 另外,张承志还是一个亦文亦画之人。 “画者,文之极也。”肯定与开放以来的精神面貌获得大解放有关,现在的作家和文人,爱作画、信手作画,并且画得一笔好画的人比过去显然多了。我自己出版的书,有的也附有我的小画。而这一次我对编辑说,要为这本书集中再做一遍插画,让插画多些醒目些。我是半路出家,情不自禁用写字的硬笔画花草的,面对着所钟情的对象,描画出同样一棵野菜野草,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不同形状,是我对花木花草最好的致敬,它使我与草木、土地贴得无比亲近。白石老人作画表现出的“蔬笋气”“泥土气”和“草木香”,一直令我神往。 旧的本草著述,如《救荒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的插图,曾引起过域外的现代关注。但是,周王和吴状元,没有区别作文和绘图之人,著作权边界是含糊的。当代日本人的《杂草记》,一人撰文,一人插画,明明白白是分开的。我要一身二任,既作文又作画。张月阳编辑师出名门,她不仅热情接纳这本书,而且容许我注明自己的插画版权,对我是个莫大鼓励。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读者喜欢我的书我的创作,增加亲近和亲切感。 特别要感谢的人,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年轻的教授王家葵先生——他是文人气十足而十分可爱的本草专家和书法家,这些年担纲注释《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经典,小品文字与专栏文章也机智过人。近年,我读他的书受益不少。这次,应我的请求为本书题签,使我十分欣慰。 是为跋。 2019年11月9日于郑州甘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