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哈罗德·品特/大师传记馆/明德书系

  • 定价: ¥88
  • ISBN:978730028682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页数:414页
  • 作者:(英)迈克尔·比灵...
  • 立即节省:
  • 2021-01-01 第1版
  • 2021-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在《哈罗德·品特》这部长达400多页的著作中,比灵顿收集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清晰地勾勒出了品特的人生轨迹,以独特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论述了品特几乎所有的戏剧作品和电影剧本,深入探讨了品特的人生经历对其戏剧思想及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品特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哈罗德·品特》既是一部品特传记,又不止于此。

内容提要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导演、演员和政治活动家,其主要成就体现在戏剧创作上。品特一生共创作了29部舞台剧,是自萧伯纳以来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2005年,品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品特的部分剧作已译成中文,其中有几部已搬上我国舞台,对我国新时期戏剧生态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一名富有创新性、争议性和挑战性的剧作家,品特一直是国内外戏剧圈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评论家迈克尔·比灵顿撰写的《哈罗德·品特》是一部获得了品特本人首肯的权威、客观的传记,是品特戏剧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目录

第一章  哈克尼小伙子
第二章  浪漫的爱尔兰
第三章  巴伦的穷困
第四章  早期的演出生活
第五章  等待中的剧作家
第六章  权力博弈
第七章  性政治
第八章  家庭价值
第九章  私人世界
第十章  追忆似水流年
第十一章  品特之道
第十二章  革命状态
第十三章  私人生活
第十四章  往日之声
第十五章  公众事务
第十六章  制定议程
第十七章  聚会礼仪
第十八章  月光之夜
第十九章  节庆时光
第二十章  发展提高
第二十一章记忆中的男人
后记:“让我们保持战斗”
附录:艺术、真相与政治——诺贝尔奖获奖演说
译后记

前言

  

    1992年(也或许是1993年)冬天,费伯出版社问我有没有兴趣写一本关于哈罗德·品特的小书:谈谈他的作品、政治观念,以及两者是如何与其生活关联的。“小书”一词现在看来颇为讽刺。因为在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我将分析和传记融合在一起,使得该书渐渐变成了目前这样有些冗长的大部头。
    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关于品特的作品,不乏出色的批判性研究(尤其是马丁·艾斯林的研究),但是几乎没有哪种研究试图将品特的作品置于其不断变化的生平背景下进行。人们总是认为他的作品仿佛完全源于想象,几乎与他的私生活无关。然而,对其戏剧探究得越多,我就越觉得它们似乎与品特对自身经历的回忆相关。而在撰写的过程中,导致本书篇幅增加、版式变换的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在于哈罗德·品特本人态度的变化。虽然他一直谨慎地保护着自己的私生活免遭媒体侵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还是同意和我坐下来,讲述他的过去,特别是他在哈克尼的早年生活。他还让我接触到了他保存完好的剪贴本,明确地告诉我可以随意找他的朋友和同事交谈。他的第二任妻子安东尼娅·弗雷泽对我了解品特的家庭背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并对她丈夫的性格及其作品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我非常感激品特一家的帮助,但本书不能被看作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传记。相反,本书从品特的生活背景出发,对其作品进行了高度主观的解读。同时,本书也试图解开一些谜团,并回答与品特的生平和作品相关的一些问题。现代批评中有这样一种趋势,即根据作家的性经历或经济背景对其作品进行阐释,但西里尔·康纳里曾对此进行了抨击。“我仍然认为,”他写道,“人们从作家的支票存根和情书中所了解到的有关其收入和性生活的情况,从他作品的一个段落中同样可以了解到。这种技巧才是做出判断的最可靠的基础。”我比较赞同康纳里的观点,所以本书的主体部分主要关注品特的作品,即他那令人着迷的主题和戏剧手法。但品特在很多方面都被视为谜一样的作家。对此,我尝试提供一个谜底,来揭示品特一部分重要的人生经历是如何为他的主要剧作提供素材的。当然,我也无从解释艺术作品到底是怎样完成的,但是传记里的某些内容有时可以给人以启发。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通过访谈或是通信,他们给我提供了宝贵信息。我很高兴地感谢所有人:安东尼·阿斯特伯里、琼·贝克维尔、迈克尔·贝克维尔、梅尔文·布莱格、芭芭拉·布雷、艾德里安·布赖恩、迈克尔·格德伦、肯尼思·克兰哈姆、艾兰·柯蒂斯、朱蒂·黛西、埃琳·迪斯、保罗·爱丁顿、苏珊·恩格尔、巴里·福斯特、唐纳德·弗里德、迈克尔·戈德斯坦、高恩·格兰杰、西蒙·格雷、肯尼思·黑格、彼得·霍尔、迪莉丝·哈姆莱特、罗纳德·哈伍德、大卫·琼斯、吉尔·约翰逊、艾瑞克·卡汉纳、B.J.劳尔、大卫·莱维奥、安德鲁·拉维邦德、伊恩·麦克尤恩、克里斯托弗·莫拉汉、阿瑟·米勒、詹妮弗·莫蒂默、埃德娜·奥布赖恩、罗杰·洛伊德·派克、唐纳德·普莱森斯、奥里奥尔·史密斯、盖伊·维森、莫里斯·威尔尼克和亨利·伍尔夫。
    还要特别提及其他极其友善地给予我帮助的人们:莎莉·布朗,作为大不列颠图书馆现代文学手稿档案馆馆长,她给我提供了接触品特档案文件的宝贵机会;汉弗莱·卡彭特,她慷慨地将英国广播公司有关品特早年经历的文档的复印本送给了我;弗朗西斯·吉伦,她将每一期《品特评论》都送给了我,对所有研究品特作品的学生而言,这些年刊犹如宝藏,也使我产生了很多思考;卡洛琳·基里,她是本书撰写期间品特的秘书,耐心地回答了我的大量疑问;还有菲欧娜·麦克林,她在第三频道播出了我提供的品特六十岁生日的节目,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她让我开始了这次探索之旅。
    本书的撰写也离不开品特的许多老朋友和戏剧界同事的相助。他们给我提供了信息,提出了批评性的见解,激发了我的思考。但最终,本书中表达的有关品特作品和其生平的全部观点都完全是我本人的。

后记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是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迈克尔·比灵顿撰写的品特研究作品,于2007年由世界知名出版社——英国伦敦费伯出版社出版。此作是比灵顿1996年出版的专著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哈罗德·品特:生平与著作》)的增补修订本。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于200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自萧伯纳以来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作为一名富有创新性、争议性和挑战性的剧作家,品特一直是国内外戏剧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西方关于品特研究的英文专著众多,但比灵顿撰写的《哈罗德·品特》是唯一一部获得品特本人高度认可的作品,已成为品特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在《哈罗德·品特》这部长达400多页的著作中,比灵顿收集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清晰地勾勒出了品特的人生轨迹,以独特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论述了品特几乎所有的戏剧作品和电影剧本,深入探讨了品特的人生经历对其戏剧思想及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品特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哈罗德·品特》既是一部品特传记,又不止于此。
    出于对品特戏剧的热爱,我承接了《哈罗德·品特》的中文翻译任务,并邀请同事余艳老师和玄涛老师共同参与。本书前言、第一章至第九章由我负责翻译,第十章至第十六章由余艳老师翻译,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一章、后记和附录部分由玄涛老师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三人经常会为了如何准确翻译某个字词而展开热烈讨论,在翻译品特戏剧台词时尤其如此。品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如何翻译其戏剧中那些看似啰嗦唠叨、平淡无奇的对话,并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和彼此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对我们而言实在是一种挑战。对于品特而言,语言不仅是普通民众经常用来掩饰真实情感的工具,也是一些政客常常用来掩盖真相的“烟雾弹”。语言、记忆、权力、真相、暴力、空间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品特戏剧经常揭示的主题,而他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使我们三位译者开始以更加冷静、理性的态度反观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慢慢走近品特,深刻感受到战争如何给其留下一生都无法消除的阴影,而其又如何通过作品控诉战争。作为一个文人的品特对于底层民众的悲悯,对于人类无处不在的种种威胁的担忧,对于强权政治的有力批判,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启迪。我们希望译著的出版能够将品特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准确地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努力还原一个时而嬉笑怒骂、时而沉默不语的品特形象。品特既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导演、演员、散文家、诗人和政治活动家,这些多重的身份互相影响,互相形塑,最终形成了一个个性鲜明,却又谜一般难以琢磨的人物。品特自己曾多次强调“想要弄清楚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们三位译者在走进品特的同时,却又觉得他似乎总站在远处,难以靠近,而这也许正是品特的魅力。品特的作品既让你觉得非常亲切、熟悉,但又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强烈地吸引着你去发现、探索。 国内学界和戏剧圈对品特的关注虽然并不晚,但对品特研究专著的翻译却非常有限,希望这部译著能成为国内品特研究者和品特戏剧表演者案头的常用资料,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推进国内的品特研究和中英戏剧交流助一臂之力。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著不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恳请方家赐教。 王娜于小南湖寓所 202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