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浙江海宁市新华书店团队多了几位特别的“同事”——3位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轮值店长。在这里,他们深入一线岗位,参与书店日常管理与活动策划,用青春视角为书店注入新活力,开启了与社会“对话”的新旅程。
“长安书局青年学习驿站之轮值店长”是海宁市新华书店联合海宁市委宣传部、长安镇和东方学院共同打造的实践项目,在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作为“潮青年·爱学习”青年学习驿站重点项目之一,为青年提供优质实习岗位的同时,也成为新华书店团队推进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抓手。
从“空间共享”到“岗位共建”:新华书店打造青年实训新平台。海宁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张红梅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这不仅是一份岗位体验,更是一场完整的实践课程。”为确保实践效果,新华书店在岗位设计、培训引导、项目评价等方面提前谋划,由管理、运营、阅读推广等业务骨干担任带教,带领“轮值店长”从0开始了解一家实体书店的日常运行逻辑。
轮值店长进入门店后,迅速融入团队,参与书店选品陈列、图书推荐、社群运营等环节。他们主动承担主题活动策划任务,不仅链接了高校资源,也带动了更多青年读者走进书店,并结合所学,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原创文创周边。
从“轮值上岗”到“深度参与”:青年与书店形成双向赋能。轮值店长并非观摩体验,而是实打实的岗位锻炼。实践期间,书店团队坚持“放手让学生做”,同时提供稳定支持。
轮值店长的首场策划主题是鲁迅主题阅读分享活动,从内容构思、宣传物料到读者招募,均由他们主导。活动当天,读者签到环节被设计成“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种从实际出发、贴近读者的设计,也让书店人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敏锐与创造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新华书店不断调整实践节奏,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空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阶段性复盘。团队还协同高校落实学分认定、过程考评等机制,推动项目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才培养”到“文化联动”:新华书店延伸社会服务广度。近年来,海宁新华主动靠前,参与“潮青年·爱学习”青年学习驿站建设,在长安书局等门店打造青年夜校、红色读书会、文创市集等活动平台,持续探索书店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可能。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海宁新华始终把青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服务读者的同时,也服务青年成长。在海宁市新华书店团队看来,帮助青年成长,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服务。在这一理念驱动下,书店不断拓展与高校的合作深度——不仅接纳实习生,还构建常态化、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平台。
目前,轮值店长已形成初步机制,下一阶段,海宁新华将继续发挥阵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与高校共建更多实训岗位,作为学习枢纽,联合推出阅读推广、文化传播、社交运营等细分方向的专项实践计划,进一步推动“实践带教学、岗位促成长”的育人新路径落地见效;在青年学习驿站的建设中深化“校地企”联动,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力与社会价值创造力,让书店成为更多青年与社会接轨的第一站。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年8月1日总第3011期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