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报 | 线上一“跃”扩展发行路—— 在变革浪潮中重塑主渠道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决战决胜“十四五”实体书店融合与变革①


    编者按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创新出版物发行业态形式、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发行渠道资源整合,提升线上线下发行能力。推动实体书店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管理、运营、服务水平。


  近年来,面对线上渠道冲击、读者消费习惯转变、单一图书销售模式盈利能力下滑等现象,作为传统发行渠道主力军的新华书店直面挑战,求新求变,推进融合转型。为总结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本报特推出“决战决胜‘十四五’·实体书店融合与变革”系列报道,聚焦新时代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实体书店的实践探索,为推动实体书店融合变革提供解决方案和启示。

  近年来,随着平台电商和内容推荐模式重塑图书消费路径,出版发行业数字化转型驶入深水区。站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全民阅读战略双轮驱动的交汇点,新华书店这一拥有深厚渠道资源的文化体系,正探索线上突围路径。


  数字化转型驶入深水区 新华书店开启线上突围


  线上渠道转型已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做多深、能走多远”的竞争。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蒋传洋表示:“新华书店要在数字时代主动出击,不然未来就可能在文化传播中缺席。”

  各地新华正围绕用户运营、渠道升级和内容服务三大维度展开系统性布局,主要形成三类路径:以直播与矩阵账号为核心的“流量驱动型”;依托平台化体系构建用户池的“运营导向型”;场景延伸与本地服务融合的“体验创新型”。

  浙江新华率先通过“1+10+N”体系打造线上连锁运营矩阵,一般图书销售占比3年内提升至近50%。在此基础上,为应对渠道快速变化,浙江新华快速布局新媒体渠道,建立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并开启“千人主播”孵化项目。蒋传洋介绍,该项目至今已有近100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员工参加,成功为40家县市店铺分批孵化直播团队。今年1—6月官方账号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在浙江新华以矩阵化直播实现“流量聚能”之后,湖北新华则侧重构建电商与内容协同的运营闭环,通过系统化布局激活用户资产、提升品牌复购力,形成另一种线上突破路径。

  湖北新华打造了“平台电商+新媒体电商+教育服务”的运营架构,通过电商平台保障交易转化、新媒体渠道拓展用户触达、教育服务增强品牌黏性与复购率,三者协同构建覆盖内容、渠道与服务的立体销售体系。2025年上半年,其旗下“库房严选”“倍悦荐读”等直播账号矩阵营收达1400万元,直播账号总数超过百个,场次同比增长400%。

  河南新华提出构建数字化会员服务生态体系,通过自建平台与多平台融合运营的“1+3+N”模式,以会员中心平台为支点,构建起1个自有平台、3个主流平台、N个新兴平台的矩阵体系。截至目前,平台线上注册会员达220万,线上下单、门店履约、积分权益、社群互动等多维触点全部打通。

  湖南新华则以“私域+公域”双线并进的模式打造全渠道文化服务矩阵。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剑锋介绍,湖南新华以“阅达系”平台为核心,涵盖教育、高校、幼教、馆配等多个场景,注册用户总量突破千万。其中,“阅达教育”平台用户数达750万,年交易额稳定在10亿元以上。阅达书城推出“一店一城”数字改造模式,推动掌上书城与门店联动,并上线“好书半日达”服务。

  如果说河南新华注重的是平台建设与用户触达能力,湖南新华则聚焦从内容到履约、从线上到线下的联动路径。“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入口,新华书店必须主动融入时代浪潮。”沈剑锋说。

  福建新华将目光投向本地生活场景,通过融合短视频“种草”与门店体验,探索本地文化消费的精准回流机制。2025年4月底,福建新华正式启动“抖音本地生活”项目,将86家门店定位为城市文化生活“智能基站”,精准锁定周边4公里读者群体,形成“线上购券—入店核销—场景体验”的闭环模式。“我们希望转化率大幅提升,纵深推进一场‘以门店为基站、以服务为纽带、以数据为引擎’的变革转型。”该项目负责人说。


  从柜台走上网端 体制机制变革是后盾


  在构建线上主渠道的过程中,新华书店体系已不仅满足于“上线”这一表层动作,更纷纷启动深层次的组织改造、机制创新与能力重构。从总部决策方式到门店运营机制,从员工身份转变到内容产出体系,一场系统性的“线上跃迁”正在全面展开。

  在浙江,组织机制改革成为线上突围的重要抓手。2020年以来,浙江新华启动“总部赋能基层”的集团化战略,以线上线下双循环思路重构业务体系。蒋传洋表示:“线上渠道不是线下业务的平移,而是一次全新的组织重建。”为打破传统层级决策的迟缓问题,浙江新华实施“小前端、大中台”的矩阵式运营机制,由总部提供数据、系统、内容资源支持,赋予地市团队更大自主权,使基层可以灵活决定排播、选品、促销策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在此基础上,浙江新华各地门店也展开实操试点。例如瑞安新华书店组建专职直播团队,该团队抖音账号粉丝超1.5万,累计直播近200场,年销售码洋突破百万元,其中抖店渠道在不到5个月实现实洋销售240万元,直播单场商品交易总额(GMV)破万元,月销售额超10万元。蒋传洋表示:“我们不是用数字替代线下,而是通过线上构建品牌触点,把新华的影响力延伸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湖北新华的突破源自组织结构的“再造”。湖北新华电商运营中心经理李照将其称作“不是调整,是重构”。湖北新华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直播团队,在3年内孵化出40支区域分队,覆盖全省90%以上地市。襄阳、恩施、荆州等地将《西游记》《三国志》与当地文旅场景的融合,打造“文化+助农+旅游”直播专场,拓宽销售场景的同时也提升新华品牌的文化联结力。“直播不仅是销售,更是一次品牌焕新。我们要让新华书店从‘卖书的地方’,变成‘年轻人喜欢的文化IP’。”李照说。

  沈剑锋介绍,湖南新华将员工从“柜台服务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这一身份重构是其新媒体体系构建的关键。在省内统一标准化操作手册下,员工通过“边播边学”的方式快速进入直播节奏;同时设立专门的内容创意与平台运营团队,推动“新媒体矩阵+人才孵化”的组织模型成型。

  “平台建设不能只做数字表面工程,要做服务体系的重构者。”河南新华云书网事业部经理曹银娜说,河南新华通过构建全省系统会员服务生态,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统一策划主题、组织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云书网平台注册会员220万人,2023年线上销售额实现翻番,2024年继续保持15%以上增幅,用户活跃度和复购率持续提升。直播机制方面,河南新华则推行“主播+选品师+推荐顾问”三位一体体系。2024年全省新华书店利用早上和晚上流量高峰期开展直播场次超4.8万,GMV突破1300万元。

  在四川,文轩在线则通过组织机制配套推动“技术驱动型重构”。文轩在线副总经理庞里洋表示,精细化运营能力是当前图书电商的关键瓶颈。为此,公司以大数据和AI模型优化选品、补货、定价等关键链条,构建“智能营销、自动运营、智慧服务”体系,提升整体平台运营效率。在渠道矩阵之外,文轩还上线“远涉文化”IP图书品牌,通过用户数据预测选题热点,参与出版端内容策划,打通“前端销售—内容反馈—出版反哺”的闭环路径。


  越过“冷启动” 新华体系系统性能力提升是关键


  线上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的直播冷场,到内容策略与人员机制的不适应,新华体系在探索主渠道重塑过程中,经历了不小的“阵痛期”。如何打通人才瓶颈、机制掣肘与技术短板之间的堵点,成为新华书店完成跃迁的关键。

  在浙江新华最初尝试直播时,曾面临典型的“冷启动”困境。“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我们戴着卡通帽子,喊了3个小时,结果直播间6个人,其中5个还是我们自家人。”一位店员回忆。蒋传洋坦言,真正的挑战不是平台技术,而是体制机制能否跟得上直播节奏。“短视频和直播是高频业务,对传统新华的层级管理模式提出很大挑战。”

  湖北新华则将团队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李照表示:“组织能不能跑起来,关键看有没有敢冲、能打的年轻团队。”为此,公司建立“员工自荐+能力评估”的直播选拔机制,鼓励一线员工报名,通过内容产出和直播表现晋升为正式主播。2023年,湖北新华新增主播超过600人,构建起新华体系中最具规模的直播社群。

  团队转型的背后,是对个体价值的充分激活。如湖北省荆门市新华书店的“95后”萧楠团队,通过沉浸式场景模拟、用户痛点话术设计,帮助素人主播快速成长,打造差异化IP账号。黄冈市黄州区新华书店的“00后”主播王子瑞,则以苏轼与黄州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高考作文热点解读艾青、穆旦等作家,单小时GMV突破2000元。

  河南新华则将团队建设与平台能力建设并轨推进。曹银娜说:“我们原有很多员工,对用户运营、私域裂变、内容包装不够敏感,这是线上效率的最大短板。”河南新华推行“双轨制”孵化机制,一方面从门店骨干中遴选表达能力强者进行“跟播培训”,另一方面引入专业人士担任“教练”,形成“内部孵化+外部赋能”的协同模式。

  内容策略方面,不少新华人开始反思传统做法。新华书店总店旗下新华互联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唐榕蔚坦言:“新华过去太强调‘讲好书’,却忽略了‘怎么让人想看’。”为此,新华互联搭建“新华书院达人联盟”,正式认证为抖音平台MCN机构,专门招募具有文化传播潜力的素人主播。目前已签约10个成长型账号,除直播荐书外,还将参与线下门店设立达人选品中心,与出版社共建选品机制、策划书单与推广脚本。

  多名新华体系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示,平台依赖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平台规则变化、流量成本上升,使得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要依托的电商模式面临结构性风险。为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河南新华构建云书网平台,浙江新华打造“钱塘鸿书”,文轩在线推出“文轩九月”微信生态体系,纷纷探索“自建平台+平台协同”的双轮驱动策略。

  为突破平台依赖、增强发展韧性,不少新华体系开始由“平台逻辑”向“阵地逻辑”转变——从外部流量的被动获取,转向构建基于自有门店资源的直播矩阵与服务场景。在这个思路下,福建新华不仅关注线上内容的传播效率,更重视线下空间的转化能力,推动自有渠道成为品牌运营的核心支点。

  首战告捷后,福建新华快速推进“百店千播”工程,着手布局门店自播生态体系。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5月开始,福建新华在福州鳌峰坊书城、厦门厦禾书店等标杆门店打造常态化直播间,全省门店单周直播时间从20小时跃升至35小时,逐步聚焦30—40岁女性家长。

  “只有把数据链和服务链相互嵌合赋能,才能构建真正的数字化生态服务闭环,实现价值再造反哺主业。”曹银娜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年8月14日总第8514期头版 记者:张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