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报 |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深入实施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发布时间:2025-09-2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近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台《关于建设“溯源”“文脉”“扬帆”出版品牌的实施方案》,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将以浙江为“源点”,以精品出版物生产、专业产品线建设为“基石”,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打造“溯源”“文脉”“扬帆”出版品牌,以标志性成果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今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改革创新举措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我们结合当下出版市场和集团实际,研究制定了这个实施方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芮宏表示,20年来,浙版集团深耕浙江文化资源,展示浙江历史成就、文化底蕴、当代发展,以出版赋能浙江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精品出版实现“百花齐放”


  以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为代表,近年来浙江省建设了一批文化地标。这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空间被悉数写进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中。

  作为系统展示浙江久久为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报告文学,《文润之江》全景式展现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省域样本。出版人邹亮认为,这不仅是浙江文化建设的精彩缩影,更是主题出版领域践行“八八战略”中“发挥人文优势”“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的典范成果。

  在浙版集团,这样的成果颇为丰硕。20年来,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系统研究浙江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发展”嘱托,围绕“今、古、人、文”,有300余种出版物入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兼具学理深度和文化温度,体现价值引领和艺术意蕴。其中,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浙江文丛”是浙江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以整理出版浙江文献为主,对浙江人物、浙江历史、浙江风物等进行广泛发掘、深入研究。15年里,两期工程整理800册、约1.7亿字的浙江传世典籍,第三期300册将于今年底完成,第四期规划已审议通过。

  今年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立足省域特色,浙版集团“3个20年”主题出版物成果显著,形成特色出版项目矩阵。从类型看,涵盖理论读物、报告文学等;从题材看,涉及主题出版、人文历史等;从内容看,有阐释建党精神的《红船启航》、反映浙江文化的《五千年良渚王国》、呈现千年宋韵的《德寿宫八百年》等。“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遴选13位浙江思想大家、文化名家编写,发行量近70万册;“诗话浙江”丛书首次全面系统梳理浙江历代古诗词,精选1220首诗词名作,发行量超9万册。

  目前,浙版集团正全力推进“名家写浙江”第一期出版计划及“中国越剧艺术大系”等重点项目。芮宏表示,浙版集团将坚持价值出版、创新驱动、长期培育,推动“文化浙江”主题出版物实现“百花齐放”“叫好叫座”。


  构建文化阅读服务新体系


  当下年轻人流行去哪里过夜生活?答案或许意想不到:去新华书店的青年夜校学美妆、茶艺、咖啡品鉴,不亦乐乎。课程涵盖生活美学、文艺修养、职业技能等板块,常常一上线就“秒没”。

  伴随着文化阵地工程的深入实施,浙江新华重塑“新场域价值”“新产品价值”“新服务价值”,构建起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阅读服务新体系,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我们打造‘千店千面、千店千景’的发展生态,让书店成为‘活’的业态——有活力的产业、灵活的阵地、鲜活的服务。”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蒋传洋表示,浙江新华稳步推进标杆店、标准店建设,重点发力旗舰店、特色店建设,延伸服务场景,拓展“书店+”文化服务生态,努力让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富足、快乐。

  “加”的内容可以很丰富。比如“+多元场景”,深入融入城乡文化阵地,无论是社区、学校、景区,还是城市书房、农家书屋,都能打造或示范引领或精致美好的特色书店。“+多样业态”,文旅融合的桃源书舍让乡村书房成为网红打卡点。“+多彩内容”,构建“固定周期活动、特色节点活动、全域协同联动”的活动机制,打造“之江好书节”“浙江馆藏图书展示会”“春风悦读盛典”等品牌,让“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触手可及。

  为有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浙版集团还在全行业率先开出了一辆“浙版·全民阅读大篷车”,从杭城驶向浙江的山区海岛,到达浙江25个县(市、区),行程达4000余公里,通过图书市集、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图书捐赠和阅读分享等形式播撒文化的种子。一同下乡的还有浙版集团6名浙江省级文化特派员,建书屋、送书籍,引资源、办展览,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为当地发展带去“最大增量”。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遍地开花,让共同富裕的精神富有成色更足。”芮宏说,浙版集团将围绕文化阵地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文化空间布局,丰富阅读活动内容,创新基层服务模式,深化帮扶工作,让高质量的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滋养源。


  形成“一体多翼”产业新格局


  在游戏界掀起巨潮的《黑神话:悟空》面世已一年,以优秀的文化内涵、精致的游戏画面、流畅的战斗体验,俘获了世界一众玩家的心。游戏上线首日总销量超450万份,销售额超15亿元,让人们看到在经济发展之中文化举足轻重的力量。

  《黑神话:悟空》是浙版集团携手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中国首款3A游戏,成为文化出海的新样本。近年来,浙版集团大力推进产业边界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布局文化领域“新三样”赛道。

  网游方面,浙版集团已成功获批游戏版号超160个,自研手游《奇趣博物馆》,让玩家在趣味互动中沉浸式学习历史文物与传统文化知识。目前游戏注册用户已突破200万,还与浙江自然博物院深度联动,共同开发奇趣博物馆IP主题周边。网剧方面,现储备短剧成片近200部,参与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借命而生》凭借优质的剧情与制作,收获行业与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微短剧领域,先后联合投拍《芙蓉花已开》《爱在夕阳前》等精品微短剧,并策划《奶奶的海》等新作,构建“微短剧+”创作体系,持续探索影视内容的创新表达。

  芮宏表示,浙版集团以“出版+”融合发展思路,深化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立足出版主业,发展产业协同优势,上游延伸至内容孵化与版权运营,下游拓展至数字阅读与知识服务,横向融合教育、文创、文旅等多元业态,形成了“一体多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IP孵化运营,浙江文艺出版社打造的网络文学产品线销售额超5亿元,从单纯的图书出版商转化为多样IP产品的制造者。如《剑来》系列推出7辑,累计发行超240万册,总码洋近2亿元。开发《剑来》周边,推出养剑葫·姜壶、剑来香囊、印章、印谱等文创,其中2024年版《剑来》手账20天预售超3万册,码洋达300万元。

  围绕数字阅读服务,浙版集团自主开发“BookDNA出版服务”“火把知识服务”“钱塘鸿书”“浙教云”等多元平台。其中,“火把知识服务”平台定位为“浙版精品数字内容发行主平台”,为大众、政府、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浙版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聚焦数字内容精品出版,拥有数字版权超1.45万个,年营收规模超5240万元,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此外,“全球AI数字产品贸易综合试验区项目”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致力于推动全球AI数字产品贸易新生态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年9月25日总第8544期 头版 记者: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