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海风般潮湿的心,12年,一个中年人与他的海岛书店
发布时间:2019-11-11 | 来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
    离岱山岛上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去了好几个地方。好几次的晚上,走在异乡的街头,那个魁梧的,有点孤独的,却又安之若素的海岛县城街头的背影,不时闪现出来。
    高依军,一个独守在海岛书店12年的书店人的背影。
    12年,中国生肖的一个轮回。
    记得他说的那句话。他说他以前皮肤挺白的,现在晒黑了。我说,你现在还是挺白的呀。他说,已经黑了很多了。
    他是我见过的各个地方的书店人中,最渴望交谈的。与其说因为他有很感性的一面,我想更多的原因,在于他有太多的话,想要倾诉。
    正好,我来到了他守了12年的这家书店。岱山新华书店。
    从杭州到舟山,再从舟山去岱山。车船相济。因为秀山大桥9月25日刚刚通车,事先怎么去岱山,想了几个方案,可想来想去,也绕不开要坐船,摆渡。想要直接在陆上行走,还需时日。
    可以说,这次我去探访的新华书店,是一家需要辗转车船,才能抵达的新华书店。
    到的时候,黄昏已过,黑夜已经落在岱山这座岛上小城。而那一夜,我一直在感受他如海风般潮湿的心。
    采访结束后,他陪我们走在人不多的县城的街头,还是聊个没完。他就这么一直送我们,他笑呵呵说,反正他回去也是一个人嘛。
    远处,料想新华书店的灯都熄了。最后,他和岱山岛上夜晚的略微咸腥又清新的空气、和有点寥落的夜色融在了一起。
    今天立冬,我说今天你可以回家了吧,他说出差在外,这周不能回家了。最好他忙完一天后,可以喝点小酒,三五老友,随意交谈。
 
    【一个故乡人牵挂的故乡岛上书店】
    岱山新华书店不大,尽管如此,看得出书店总经理高依军对这家书店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他做了一系列“阅读让岱山更美好”的活动,推进岛上的全民阅读氛围。
    去年9月,他把名人敬一丹请到了岱山,办了场新书分享会。敬一丹带着她的新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年那信》,对着岱山人,把孔子文化通过一封封朴素的家信表述出来,他用心做了这件事,觉得岛上的读者,也受益非浅。他们跟着敬一丹的讲述,也开启了寻找自己的时代记忆之旅。
    活动在岛上的反应很热烈。他说,作为书店,有机会就做些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事。
    岱山新华书店的公号,不时地也会推送本土写作者的文字。比如某一日,推送的是岱山作者复达的关于岱山、关于海岛的第三本散文集《在岛上》。
 
    坐在书店二楼暖意的书吧空间里,小氛围是温暖的,不太大,却像家里的读书空间。我坐下来,读高依军给我的一篇文字——
    “暂居宁波,好久没回岱山了。这天下午风尘仆仆地来到岱山,吃罢晚饭,我同妻子说:‘岱山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去外面走走呗。’妻子一听,高兴地说:‘好呀!去风情街还是去渔人码头?’我说:‘去最美的那个地方吧。’妻子会心一笑,轻轻地说:‘我知道你又要去新华书店。”
    这段话立刻打动了我,很好奇是怎样一个人,回到故乡岱山,首先要去走走的,是新华书店。
    高依军告诉我,这位暂居宁波的岱山人,叫曹宁元。1978年暮春,这位岱山人退役回乡,在乡镇政府工作,“绞尽脑汁爬格子,通宵达旦写材料”,起草一份工作简报需用一个星期还不成文,于是孜孜不倦地自学读书,显然,从此,跑新华书店买书、看书、查阅资料,对曹宁元来说成了家常便饭。可喜的是,泡在岱山新华书店的时光没有辜负有心人,他4个月就初中毕业,3年刊授中专毕业,3年函授大学毕业,还先后撰写并发表了一千余篇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就这样,曹宁元与岱山新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今身处网络时代,虽然能在手机、在平板上去阅读那些‘送到面前’的文字,但我最在意的还是书店的文化韵涵弥漫的书香味,这才是值得细细品味,值得反复咀嚼的。”当老书店人高依军读到一位老读者的肺腑之言,犹如遇上知己,内心是宽慰的,感动的。
    就像岱山人曹宁元说的,“具有浓浓文化内含的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绿洲。无论身栖何处,在我心目中,最美的地方是书店。出差也好,旅游也罢,每到一处,我总是恋恋不忘书店。去过了,逛过了,看过了,哪怕是在短短的时间里一番翻阅或购一本书,心灵就会沉淀,精神就觉饱满。那种逛书店的美妙感觉,让我一日三秋般地痴迷,欣喜若狂地陶醉。
    高依军说,像曹宁元这样的人的存在,是我这些年坚守着岛上这书店,这灯塔的价值所在。
    立冬了。渐渐到了冬天,海岛上是寒冷的。室外寒风凛冽,他坚守着的这家书店散发的书香和咖啡香,却是暖暖的。
    他特别明白这日复一日的守候的意义。 
 
    【你无法想象一个海岛县城没有一家书店的灯光】
     这个故乡在岱山的曹宁元还写道——
    “岱山新华书店离我家居住的大岙老宅不远。孟夏的夜晚,高亭老城柔和的灯光宛如繁星闪烁,阵阵海风吹在脸上有点儿爽。我和妻子徒步而行,穿过音乐满溢、遍地舞蹈的文化广场,走过沿旁果摊飘香的长河路段,狠狠地转了一个“7”字弯,再直行约二百米光彩氤氲的宽阔街路,全程不足二十分钟,坐落在街道十字路口拐角处、富有诗意盎然鲜明个性的岱山书店就到了。
    我也是差不多的路线,走进这家新华书店的,一样是海岛的晚上。又不是双休日,到晚上8点半,书店最后打烊前,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我看着营业员最后的收拾、打扫,然后将卷闸门缓慢地放下。海岛书店的一天结束了。
    这家岛上新华书店的人气,自然无法跟舟山市里的新华书店相比。
 
    高依军觉得,无论每一天人多人少,书店是必须要存在的。
    “你无法想象一个海岛县城的夜里,没有一家书店的灯光,不然怎么像话。”高依军说的,我完全赞同。
    在这里,在这个氧气比陆上的城市多得多,却有几分孤独感的岛上,无论是什么时候,农耕、打渔或网络喧嚣,我也无法忍受,缺了书店的灯光。
    高依军赤诚坦荡,身上仿佛有江湖气概和海水咸味混杂的气息,但他很理性很明白,他的职责所在,一个字:守。
    他是舟山人,原来就是舟山新华书店的一名中层干部,从年轻时就是书店人了。差不多人生四十,到了岛上,负责这家县城的新华书店。
    他是一个书店人,也是一个守灯人。
    岱山新华书店内,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忽略那座不大的灯塔。就像高依军这样的人,不注意的话,也可能被忽略。
    常常在高依军觉得有几分落寞的晚上,不经意的安慰,可能就来自走过新华书店的路人。就像这天晚上8点,我们正准备走进新华书店时,两个过路的年轻人的对话飘了过来:
    一个说:去其他的咖啡馆喝咖啡,还不是在这家书店里喝咖啡呢。
    另一个说,是啊是啊,我去过,还是这家书店坐坐更有味道。
    高依军听到了,我也听到了。他像个孩子般的笑了。
 
    确实,书店不大,不豪华,却有一种精心,用心的“暖意”。二楼的夹层,很贴心地给读者们备了一块“阅读的港湾”,很私密的小空间,坐下来翻翻各种需要的书,特别安静舒适,像家一样。
    岱山户籍人口18万人,去年新华书店的全面升级改造花了将近200万元,高依军说:“我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收回。”但是他也坦然:“你来也好,不来也好,我的书店等你。守候你。”
    高依军这样地说着,在打烊前的书店里走着,东看看西看看,检查着。他跟这里的每个角落好像都能用眼睛对话。他身边,1994年出生的小姑娘李金敏频频点头,眼睛里仿佛有光。小李姑娘是岱山新华书店所新生力量,土生土长的岱山当地人。
    高依军会老,总有一天要回家,书店的未来,还要靠这一拨90后继续守下去。 
 
    【12年,他的家就在办公室里面】
    高依军也有点像海岛上的渔夫,他守着的书店,就像岱山的渔民守着的渔船。
    书店打烊后,他邀我去他的“家”喝茶。
    原来他的家,就在书店楼上,也就是他的办公室。
    他的书桌上,有很多岱山人写的书,他一边泡茶,又随手拿了几本给我看。拿起一本《金维映传》,跟我说,这个岱山的普通海岛人家的女儿了不起,她是领导了盐民运动的女知识分子,参加过长征。金维映的故居,就在岱山县的高亭镇,是个美丽的小镇,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喝着茶,随意翻着跟当地文化有关的书,我感觉得到,12年呆下来,他在这里,已经有很多朋友了。
    他喜欢本土诗人李国平的这首诗,《我的波浪家园》,即兴念起来,感触着自己的海岛书店人生涯。
    他说,其实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你知道,海岛上一有风和雾,我星期五就回不去家了。
    他若有所思,喝着茶。
    像个战士那样在这里驻守12年。他的心情或许是复杂的。生命中的12年,不短的历程。他是41岁那年到岱山,现在门市部改造好了,他说也蛮自豪了。
 
    我很好奇一个人怎么能12年的每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办公室里,带着好奇,让他打开他的“家”给我看看,他还挺不好意思的。唉,我一看,办公室里面,就一张睡觉的床,简简单单,只能说,这是一个毫不讲究家庭氛围的人晚上歇脚的地方。
    他的家在舟山市里,家人也在舟山市。40岁开始,12年来,他每周休息天坐船回舟山,与家人团聚。一开始,他到了岱山就想家,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样的两地生活。准确地说,是又习惯,又不习惯。妻子跟他开玩笑,你现在还是一个人在那边自在了吧?
    高依军说,刚开始真是孤独,我在岛上一个朋友也没有,现在是有很多朋友了,所以我妻子才这样笑我。
    他成了“两栖人”。一说他的妻子,这男人就激动起来了,他觉得妻子对他的好,都无以回报,或许只有以后退休了,才能好好补偿她。有一年,妻子被车撞了,在医院里,硬是不让女儿告诉他。
    “那段时间书店里正在忙装修,那个周末有事正好走不开,回不了家。到了第二周我回到家,才知道妻子出的事,怪她为什么不让女儿给我打电话,她说怕我一听到电话担心着急,反正没大事。我眼泪就流下来了。”
    听起来有点不尽人情啊。他说,妻子就是这么实在的人,当时就没多想,就是怕他路上担心,女儿居然还那么听妈妈的话。
    海风是咸的,人到中年,高依军这汉子的心更柔软起来,他一想到妻子和女儿,也会流泪,会自责。他想着回去,又想着留下。
    守着书店,在他是尽本份。一天天地,日久天长,他也越来越了解这里的人。
    “岱山岛上的人,主要是渔民,出海打鱼,一去几个月,回来了,有冬歇期。都是谋生的人,他们回到岛上,要放松放松,吃吃喝喝,打牌打麻将娱乐一下,都是渔民正常的生活。你不能要求他们一回来,就跑来书店看书买书。”
    阅读可以让岱山这海岛更美好,却是他坚信的。守出来的书香漫溢,润物细无声的,夹杂着海风的淡淡咸腥,别有一番动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