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牛虻(精)

  • 定价: ¥30
  • ISBN:978753275103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译文
  • 页数:353页
  • 作者:(英)埃塞尔·莉莲...
  • 立即节省:
  • 2010-10-01 第1版
  • 201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描写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说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形象。作品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牛虻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他从一个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如何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作品中另一主要人物蒙太尼利也塑造得十分成功,成为他那一类人物的深刻而典型的代表。

内容提要

  

    《牛虻》是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后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之一。
    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飘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
    故事还讲述了牛虻与姑娘琴玛白雪般纯洁无瑕的爱情,以及对父亲的爱恨交织,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部  十三年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声
译后记

后记

  

    一下子,“牛虻”在我国几乎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那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出了《牛虻》,我国的读书界顷刻掀起了一股“牛虻热”——尽管在当时还不大时行“什么热”、“什么热”这样的提法。根据小说改编摄制的彩色影片随后也上映了,于是“牛虻”高大的形象,那毡帽下两眉微耸、左颊上横着一道刀疤的冷峭坚毅的面容,也叫更多的人难以忘怀了。“牛虻”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牛虻》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学经典。
    《牛虻》的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处在奥地利人的势力下,国家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是教皇的统治中心,加上周围的四个所谓教省,合称教皇国,受教皇的直接统治。北方的伦巴第一威尼西亚则干脆被划归奥地利,成了奥地利的一个省份。其余则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王国和公国,其统治者都跟教皇,跟奥地利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青年时代的“牛虻”——阿瑟的家庭所在地来亨、求学所在地比萨,都属于托斯卡纳公国(首府为佛罗伦萨)。这种分裂状态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在“牛虻”看来,为了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在伦巴第一威尼西亚要驱逐奥地利人,在教皇国要举行武装起义,在诸如托斯卡纳这样的地方就要揭露教会的黑暗与腐败,以达到推翻教皇统治的目的。
    《牛虻》的故事,是一个觉醒、斗争、最后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从天真的青年阿瑟到坚强的斗士“牛虻”,其问经历了十三年的炼狱。从虔诚的信徒到决心摆脱“害人虫”而出走,决定性的关键是他认清了两个神父的面目。受了官府的奸细卡尔迪神父的骗,他充其量只是想到了一死了之;发现了自己崇拜的偶像又是自己的生身父亲蒙塔奈利神父也没有对他说实话,他才痛感到自己应该走上一条新的生活道路。在南美的那些年,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非人的生活,支撑着他的唯一的一个念头就是他不能死,他要回去跟教会斗。“牛虻”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强,这种磨炼出来的坚强。正因为这样坚强,所以他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才没有在父子的亲情面前打败仗,才敢横眉冷对敌人的枪口。
    《牛虻》的故事,又是一个爱的故事。阿瑟和琴玛之间的爱,以雪一般的晶莹纯洁贯彻始终。阿瑟对他父亲的爱,却是同恨交织在一起的。成为“牛虻”后的几次父子相会,几度波澜起伏,在“认”还是“不认”的问题上,理智几次在最后的关头抵挡住了感情的冲击,然而末了还是不免在忿忿之中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理想虽然最后战胜了亲情,但是做儿子的还是想最后“救”一“救”父亲。父亲却铁了心向着天主,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对于理解作品是很有帮助的。作者埃塞尔·莉莲·伏尼契,1864年生于爱尔兰的科克市,父亲是科克市昆士学院的数学教授,大家庭里一家子都信天主教,唯有埃塞尔是个例外。年轻时她到过德国、意大利求学,还到过俄国。1892年在英国同波兰爱国志士米·伏尼契结婚。米·伏尼契曾因参加反抗沙俄的革命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后设法脱逃到英国。在英国埃塞尔还接触到好些流亡的意大利爱国志士,这无疑也有助于她《牛虻》一书的创作。伏尼契夫妇于1920年迁居美国。埃塞尔·伏尼契于1960年以96岁的高龄在纽约去世。
    原书是1895年写成,于1897年在美国先行问世,而后再在英国出版的。我现在翻译所根据的,就是十九世纪末在美国印行的这个版本,但是在我案头还另有一种纸面袖珍本,那是相隔六十多年后,于作者去世后的第二年(1961年)由美国一家小出版社出版的。袖珍本的封面封底上并没有美国一般重印袖珍本上常有的“(在美国)已行销多少万册”之类的广告用语,而是印上了“在中国已行销了上百万册”、在某国“已用十八种语言印行了九十个版次”这样的醒目字眼。紧接着便郑重其事地宣告:本丛书重新发掘出了这本经典作品,此次新版一次印刷五十万册。这个很不寻常的现象,至少告诉我们两点:一是,《牛虻》是不分国界的全世界读者所喜爱的;二是,《牛虻》尽管在其母语国家曾一度沉寂过多年,但是又被国外读者传诵的热潮“激活”了。这不是可以证明一部经典作品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么? 附带说一下,这个1897年的《牛虻》初版本,是眼下见到的几个版本中最完整的一个,我这个译本的宗旨就是要尽可能做到保持其原貌。在翻译中我认定了三条原则:一是,书中描写宗教仪式、渲染宗教气氛,是作者用以表现人物心理的一种手段,不应视其为游离或半游离的成份;其次,“牛虻”和蒙塔奈利都是研究过神学的,他们的言谈中往往引用了很多《圣经》的原文,这不仅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往往也是唇枪舌剑交锋中的一种斗争的武器,因此应当尽可能找出其典故出处,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白其确切的含义;第三,“牛虻”是个英雄,但毕竟不是一个无产阶级的英雄;如果他有什么“缺乏阶级分析的糊涂观念”,那也只能让他去有,不要怕有损他的高大形象。那样我们看到的才是一个真实的“牛虻”。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