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中国小说史略(精)

  • 定价: ¥32.8
  • ISBN:9787513913386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 页数:239页
  • 作者:鲁迅
  • 立即节省:
  • 2016-11-01 第1版
  • 2016-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鲁迅著的《中国小说史略(精)》是鲁迅先生这部靠深厚积累得来的学术经典,使小说这种文体首次有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于文学的研究者、文学院的学生,乃至于文学写作者,尤其是小说创作者,多读这本书,都是大有益处的。书中先生甄选的文摘、包罗的掌故,当做知识读一读,也是大趣味。

内容提要

  

    《中国小说史略(精)》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 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评断允当,鲁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比较方法,对小说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对历代小说兴衰变化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以及各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做出了概括和总结。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
    ——胡适
    这本书校辑的周密精详,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追得上他。
    ——郑振铎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由于他眼光深邃,对小说问题略一经心,便有高论,至今写小说史的,还没有人能超过鲁迅。
    ——陈传席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上,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以犀利、冷静的笔触表达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见解。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目录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后记









前言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
    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燎,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
    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任其事者实早劳矣,惟排字反较省,因以印也。
    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呜呼,于此谢之!
    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后记

  

    右(上)中国小说史略二十八篇其第一至第十五篇,以去年十月中印讫。已而于朱彝尊明诗综卷八十知雁宕山樵陈忱字遐心,胡适为《后水浒传》序,考得其事尤众。于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第一编,知《说唐传》旧本题“庐陵罗本撰”。《粉妆楼》相传亦罗贯中作。惜得见在,后不及增修。其第十六篇以下,草稿则久置案头,时有更定。然识力俭隘,观览又不周洽,不特于明清小说,阙略尚多。即近时作者,如魏子安、韩子云辈之名,亦缘他事相牵,未遑博访。况小说初刻,多有序跋,可借知成书年代及其撰人。而旧本希觏,仅获新书。贾人草率于本文之外,大率刊落,用以编录。亦复依据寡薄时虑讹谬,惟更历岁月,或能小小妥帖耳。而时会交迫,当复印行,乃任其不备辄付排印。顾畴昔所怀,将以助听者之聆察,释写生之烦劳之志愿,则于是平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