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雪域高原的镇江海拔

  • 定价: ¥36
  • ISBN:978756840445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大学
  • 页数:207页
  • 作者:镇江市文联创作组
  • 立即节省:
  • 2017-06-01 第1版
  • 2017-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有这样一个群体,从扬子江边来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到平均海拔3685米的达孜,在这里完成神圣的援藏使命。
    他们是镇江的优秀儿女,被西藏同胞尊称为“康巴汉子”。他们一批一批的,不畏艰险,开拓创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让雪域高原的一片疆土改变了面貌。经过十五年地不懈奋斗,凭借镇江援藏干部这一群体的杰出表现,达孜人触摸到镇江的精神高度。
    镇江市文联创作组著的《雪域高原的镇江海拔》展现他们征战雪域高原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心中的梦想和价值取向。

内容提要

  

    镇江市文联创作组著的《雪域高原的镇江海拔》以援藏干部群体“把心和命都交给藏族同胞”的种种作为,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分为“破冰之作、县域规划、工业园区、打通心墙、藏汉和谐、激情燃烧、绘就蓝图”七个章节,展现援藏干部改变达孜面貌的重大功绩,展现他们与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展现他们征战雪域高原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心中的梦想和价值取向,以及建立在这个优秀群体心中的精神丰碑。

目录

引言
破冰之作
县域规划
工业园区
打通心墙
藏汉和谐
激情燃烧
绘就蓝图
后记

前言

  

    西藏是非凡的,它卓尔不群,曾经是多少平民的英雄梦想,人们被辽阔无垠的山川旷野撼动,被梦幻般的穿越激荡。它是世界屋脊,地球上再没有比它更高的高原。
    拉萨河是一条从东往西流淌的河流,它不像长江下游的水那样,只沿着一个河床向下游流去。这里的河水分成许多支流,它们像大片大片草甸上烂漫的格桑花一样,自然、奔放、欢快、美丽,数条支流似分似合,形成宽广的水域,远远望去,河面上闪着海洋一样的光泽。一川河水,如影随形地跟着公路,始终应和在车窗外面。有时,公路与河流中间还会隔着农田与小村子,这便是人们安居栖息之地。拉萨的卫星县城达孜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事实上,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限制,这里地广人稀。整个西藏自治区的总人口约等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人口数——300万左右。像达孜这样的近郊县,人口则不足3万。
    从十世纪初开始出现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延续了1000多年。人们记忆犹新,50多年前西藏百姓的生活状况就是一个字:穷。到了1965年,“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全面确立,农奴们才彻底告别了被奴役、被压迫和被肆意杀戮的命运。《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人们当然记得这些表达翻身做主人的欢快与喜悦的歌曲。
    在此之后,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中央政府除了积极地帮助西藏自治区政府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还大力协调先富起来的省份对西藏伸出帮扶之手,出钱、出人、出力,帮助西藏解决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加上西藏地区长期处于一个民族团结局面较好、社会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这些都为西藏长期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达孜,平均海拔4100米,位于雪域高原拉萨河中游谷地;镇江,零海拔,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一个是高寒县城,一个是江南城市,两地远隔千山万水,如今却紧密相连,亲如一家。空间的距离在一个相同的时间坐标上融为一体。
    从1995年到2016年,在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援藏决策的大背景下,镇江派出干部,开始了他们不同凡响的援藏征程。他们三年一轮,每轮两到三人,前赴后继,20年完成了七轮援藏使命。
    与传统的项目援藏不同,镇江的援藏干部,有七人分别担任了七任达孜县县委书记。这就意味着,他们承担着全方位提升达孜稳定和发展水平的重大使命,承担着不仅要给落后地区输血,更要培植造血功能的重大责任。
    这七批援藏干部,他们用挑战生命的勇气,用“把心和命都交给藏族同胞”的大无畏精神,用一棒接一棒的奔跑速度,“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极大地改变了那一方疆土的面貌。短短20年,一个处在自然落后状态的高原小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从第一盏路灯、第一所现代化幼儿园、第一条柏油马路,到第一座工业园、第一座高科技农业园……众多个第一的涌现,使达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县,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颗绚丽的七彩明珠。目前,达孜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连续三年荣获拉萨市工业经济、招商引资考核一等奖。在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藏民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深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获得了极大提升。当地的老百姓都说:“是镇江援藏干部的奋发努力,20年换了一个崭新的达孜。”
    出拉萨东门,22公里外,就是达孜。沿318国道向东行驶,交通指示牌上写着达孜、林芝、墨竹……外地人会说:“原来沿国道去林芝很方便啊!据说那里是高山环抱里的烟雨江南、东方瑞士,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藏族司机笑了:“从达孜到林芝,约500公里。”
    同样是国道,318不是312,沪宁线上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距离不过百公里,人口稠密,物华天宝,生活富裕。
    与贯穿达孜境内的318国道并行的,是两侧连绵巍峨的群山。318国道旁边,同样在拉萨河谷,还有一条公路,路上车辆飞奔,路灯杆上灯笼高挂,光鲜靓丽,这就是传说中目前为止国内颜值最高的高速公路——拉林高速。这是一条野性不羁的高速公路,穿插在高山与峻岭之间.轻盈如哈达。它是连接拉萨和林芝的公路.全长409.2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拉萨河滋养着这块开阔的峡谷绿洲,雨季的达孜郁郁葱葱,景色宜人。在绿色的尽头,小小的村子隐藏得很深。
    外地人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感受一定是震撼的。被大山大河所震撼,被高远辽阔所震撼,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另一种震撼,不如说是惊讶,人们往往会不相信眼前的一切,西藏不是很穷的吗?生态不是很恶劣的吗?路途上不是要经历泥石流、路塌车毁吗?还有,不是会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头痛欲裂、胃疼欲吐吗?西藏是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惊人的转变的呢?
    达孜的发展起步迟,步伐却迈得有力,迈得出众。与20年前相比,达孜特别耀眼地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巨变!
    纳金大桥与内地任何一座大桥比,其威武都毫不逊色。过了这座桥,纳金高架雏形初现,它高高耸立在群山之巅,左环右绕,霸气十足。如果说318国道代表着达孜的过去,拉林高速代表着达孜的现在,那么这腾空而起的高架桥则代表着达孜的未来。
    达孜县丹阳路,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华表图案的路灯杆上挂着大红灯笼。蓝天映衬下的丹阳路延伸至远处的高山脚下。山脚下有一条公路通往达孜的五乡一镇,每个自然村都通上了公路。拉萨市的公交车从去年起开到了达孜县城,农牧民从此就可以坐公交车进城啦。
    达孜人走出来了。达孜与外面的世界连通了,贴近了。
    转眼20年过去了,男孩已成长为青年,女孩在娘家可能会过一个隆重的整岁生日,这可能是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最后一个大生日。达孜20年,让人想到一批批的援藏干部,他们是何月林、陈晨、岳卫平、潘早云、孙沛然、李忠法、徐申锋……这些名字,在达孜老百姓心里,是亲人;在镇江老百姓的心里,是和平年代的英雄。
    达孜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援藏干部的足迹。如今的达孜在“世界屋脊”起飞,它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杰出的现实作品,标注了一个20年援藏征程的“镇江海拔”。
    达孜的老百姓忘不了他们。
    同样,镇江的援藏干部们心里又怎能放下达孜呢?每每提及,无不湿了眼眶,暖了心窝。
    就像一首老歌里唱的: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  串一个同心圆
    ……
    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
    永远的不停转……

后记

  

    一段段风雨征程,一串串闪亮足印。镇江援藏干部二十年创造的壮举,在雪域高原上构建起英雄史诗般的“镇江海拔”。
    如果说如今令人瞩目的达孜是“镇江海拔”的象征,那么构成“海拔”的全部要素,并不仅限于直接援助达孜的党政干部,它至少还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从1997年开始,镇江还先后派出了担任拉萨市副市长的黄宝荣、王常生、孙晓南,担任拉萨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孙德举,担任拉萨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的陈义春,担任拉萨市市容管委会副主任的施仁新、陈文,担任拉萨市国土资源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的何辉鹏,还有援助达孜医院的丁志清、房栋、陈宁涛、许士勇、龚志刚、彭如冰、周云保、郭勇、范小华、丁冬生、史和伟、康裕斌、柳益书、王继文、许林萍、徐芳、于胜水、管辉球、毛月珍、戎建东等医护人员。他们或先或后,或长或短,同样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援藏壮举。他们和达孜的镇江援藏干部一道,共同构建了高海拔的“镇江精神”。
    第二方面,援藏使者的背后,是镇江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倾力支持,整个镇江城就是达孜援藏队伍的强大后方。
    事实上,达孜人民已经把镇江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从久远的时候起,人们就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格桑花的美丽传说。一批批援藏干部,被当地老百姓歌颂为顽强坚韧的格桑花。
    对于这个优秀的群体来说,他们又是幸运和幸福的,祖国需要他们,西藏的发展选择了他们,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们。
    本书的采写,是镇江市委宣传部、扬中市委宣传部、镇江市文联、镇江市写作学会通力合作完成的,尤其是镇江市文联主席包建国同志,为本书的组织协调付出了大量心血。创作组的景广权、唐金波、陆渭南、尤恒、习斌五位作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本书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