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精)

  • 定价: ¥128
  • ISBN:9787508668215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694页
  • 作者:(瑞典)皮特·恩格...
  • 立即节省:
  • 2017-10-01 第1版
  • 2017-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精)》是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非虚构力作,这部书通过23个人物的真实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最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成为医疗组织司机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作家、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死亡是那么寂静……”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的听觉,只是在死神敲门时急切地写着日记或书信,而作家、前战地记者皮特?恩格伦找回他们的声音,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每一天,这一次,“真实”的战争体验将如雪崩一般轰鸣而来。

内容提要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精)》是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讲述了炮弹飞向他们,他们迎向炮弹,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
    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然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
    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成为医疗组织司机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作家、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
    “死亡是那么寂静……”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的听觉,只是在死神敲门时急切地写着日记或书信,而作家、前战地记者皮特·恩格伦找回他们的声音,还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天。
    这一次,“真实”的战争体验将如雪崩一般轰鸣而来。

媒体推荐

    ★我认为真实的战争不在关于战争的历史和教科书里,而在亲历过、目睹过战争的小人物的记忆里。在他们的记忆里我们可以知道硝烟刺鼻的气味、耳膜被炮弹震破的宁静、看到敌人被自己射中的感受、看到战友死去的感受以及许多单凭想像无法得到的细节。而这一切,是奠定战争文学大厦的基础。皮特·恩格伦这部《美丽与哀愁》就是关于那次战争中的个体记忆集合,也是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里人性的复杂呈现。
    ——莫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美丽与哀愁》的浩瀚与细腻令人惊讶,但对我而言,是这部巨著告诉了我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开张和铺排:它让个人的针线,穿越人类战争的缝隙,使得每个弱小的个体和家庭的惆怅、牺牲与光辉,都有了世界性和人类史的意义。毫无疑问,它做为文本的独特存在,将成为我今后写作中的一个新的去向和范例。
    ——阎连科(作家,卡夫卡文学奖得主)
    ★皮特·恩格伦对“真实”有惊人的掌控力,他布下一个细密的罗网,笼罩了日常对话和私信的所有趣味,同时也笼罩了读者。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累积着无数的记忆,《美丽与哀愁》,呈现和释放了这些能量和魅力,这是困难的写作,令人肃然起敬。
    ——金宇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这本不凡的书就像伟大的小说,将美丽和哀愁呈现得既普遍又具体。数百则“一战”时期怪诞、感人、难以承受且惊人的事件……恩格伦将原本隐匿在历史和地理中的个体经验释放出来,将细节营造得像交响乐。
    ——《星期日邮报》

作者简介

    皮特·恩格伦(Peter Englund)
    1957年生于瑞典布登。作家、历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传播在世界各地。2002年,入选瑞典学院(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机构)院士,2009年至2015年5月31日,担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
    他曾经长期在巴尔干地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不是在书斋,而是在战地获得了更真实的战争体验——他针对波尔塔瓦会战所写的突破性著作单在瑞典就售出超过25万册。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被称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一位作家”“高超的说书人”。

目录

致中文读者
人物介绍
肖像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结局
尾声
参考书目
照片目录

后记

  

    11月10日,医院的牧师过来发表了一段简短的演说。现在我们已知道了一切。
    我在那段简短的演说期间深感沮丧。那位庄严的老人明显可见地颤抖不已,向我们告知霍亨索伦皇室再也不准戴上德国皇冠,我们的祖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而且我们必须祈求全能的上帝不要因为这样的改变而收回他的恩典,也不要在未来抛弃我们的人民。他忍不住对霍亨索伦皇室颂扬一番,向我们提醒皇族造福波美拉尼亚、普鲁士乃至整个德意志祖国的功业。接着,他开始轻声啜泣起来,于是那个小房间里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最深的哀伤当中。我不认为有人能够克制得住眼中的泪水。不过,那位老人又勉力再度开口,开始对我们说,我们现在必须终结这场漫长的战争;而且由于我们输掉了战争,必须任由战胜国处置,因此我们的祖国将不免遭遇严苛的压迫,停战协议也将导致我们必须指望先前的敌人秉持高尚的情操对待我们——听到这里,我已再也无法忍受。我不可能继续待在那里。我的眼前化为一片黑暗,于是我只好摸索着回到宿舍,扑倒在床上,把滚烫的脸庞埋在被单与枕头之间……
    接下来的几天极为糟糕,夜晚更惨——我知道一切都毁了。只有果子——或是骗子与恶棍——才会期望敌人的仁慈。我的仇恨在那些夜里不断增长,痛恨那些造成此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在接下来的那几天里,我体认到自己的使命就是……
    我决定成为政治人物。
    ——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奋斗》,19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