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吴哥之美

  • 定价: ¥78
  • ISBN:978753566877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湖南美术
  • 页数:239页
  • 作者:蒋勋|责编:刘海珍
  • 立即节省:
  • 2014-07-01 第1版
  • 2020-04-01 第35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吴哥之美》原来是蒋勋老师寄给Ming的信,娓娓诉说着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书中收录了《巴肯山:远眺繁华兴落,山丘上的国庙》;《巴芳寺:走在庄严的引道上,冥想文明》;《巴扬寺: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巴扬寺的浮雕:追索庶民生活的痕迹》;《空中宫殿与象台:七百年前周达观看到的皇宫》等作品。

内容提要

  

    《吴哥之美》原来是蒋勋老师寄给Ming的信,娓娓诉说着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本书的几篇序言由许悔之、林青霞、狄龙、徐克撰写。内容分为:第一部,大吴哥城;第二部,小吴哥城;第三部,城东;第四部,城北与东北郊;第五部,罗洛斯遗址;第六部,心的驻足。并有附录一,吴哥遗址位置图,附录二,吴哥国王与代表建筑简表,附录三,真腊风土记。

媒体推荐

    旅行到吴哥窟,我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晚上读它,白天读他。吴哥窟里几乎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老师的声音。
    ——林青霞
    吴哥窟的故事,劝告了我们,人类必须关注生命的尊严及宝贵意义谢谢蒋老师带给我的体会及感受。
    ——徐克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美的沉思》《吴哥之美》《舍得,舍不得》《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

目录

新版序
微笑记忆
一位伟大的旅行者
一座冥想静定的佛头石雕
一个教跳舞的人
推荐序
老师的声音一林青霞
幻化之中,美所度脱一许悔之
感动推荐一狄龙/徐克
第一部  大吴哥城
  巴肯山:远眺繁华兴落,山丘上的国庙
  巴芳寺:走在庄严的引道上,冥想文明
  巴扬寺: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
  巴扬寺的浮雕:追索庶民生活的痕迹
  空中宫殿与象台:七百年前周达观看到的皇宫
第二部  小吴哥城
  “城中之城”吴哥寺:肉身里心灵的留白
  吴哥寺的黎明:血色金光,朵朵红莲的一堂早课
  吴哥寺的浮雕:神话文学的美术绘本
第三部  城东
  喀拉凡寺:毗湿奴、吉祥天女与砖雕艺术
  变身塔:为自己死亡做准备的国王P
  未完成的塔高寺:形式还原的建筑美学
  塔普伦寺:美的唤醒与遗忘
第四部  城北与东北郊
  涅槃/龙蟠:最谦卑的信仰与沐浴仪式空间
  斑蒂丝蕾:玲珑剔透的石雕艺术极致
  科巴斯宾山与千阳河:一条生命源源不绝的大河
第五部  罗洛斯遗址
  普力科寺:与水共生、崇敬东方
  巴孔寺与洛雷寺:在山与水之间,找到人的定位
第六部  心的驻足
  美,总是走向废墟
  在居美看见吴哥
  带一本书去吴哥吧!
附录
附录1  吴哥国王与代表建筑简表
附录2  《真腊风土记》一周达观

前言

  

    《吴哥之美》是八九年前我在吴哥窟陆续写给怀民的信,2004年集结成册出版,2010年左右绝版了。这几年在吴哥当地,到处有盗版,印刷差一点,由当地小孩拿着在庙前兜售。行朋友都笑说:“本尊来了,还卖盗版。”也有人跟孩子指着我说:“Chiang Hsun。”孩子都不相信。
    我没有那么在意盗版,大陆许多盗版品质更差,也管不到。吴哥的孩子穷困,可以借此赚一点钱,也是好事吧。我自己每次被孩子围绕,也买几本,算是结缘。
    重新整理这些旧信,没有想到,竟然与一个地方有如此深的缘分。回想起来,从1999年开始,不知不觉,已经去了吴哥窟十四次了。
    或许,不只是十四次吧,不只是此生此世肉身的缘分。许多缭乱模糊不可解不可思议的缘分牵连,仿佛可以追溯到更久远广大的记忆。
    大学读史学,程光裕先生开东南亚史。程先生不擅教书,一节课坐着念书,不看学生。从头到尾,照本宣科,把自己写的一本东南亚史念完。
    课很无趣,但是书里的那些地名人名,感觉很陌生又很熟悉:扶南、占婆、暹罗、真腊、阁耶跋摩、甘孛智……
    “甘孛智”是明代翻译,万历年以后就译为今日通用的“柬埔寨”。
    帝国意识愈强,对异族异文化愈容易流露出轻蔑贬损。日久用惯了,可能也感觉不到“寨”这个汉字有“部落”、“革寇”的歧视含义了。
    唐代还没有柬埔寨这个名称,是从种族的翻译成“吉蔑”而来。“蔑”这个汉译也无尊敬之意。现在通用的“高棉”同样是从翻译而来,但已看不出褒贬了。
    我读东南亚史,常常想到青年时喜欢去的台湾原住民部落,台东南王一带的卑南,兰屿的达悟,屏东山区的布农或排湾。他们是部落,没有发展成帝国,或者连“国”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简单的族群,传统的生产方式,单纯的人际伦理,没有向外扩张的野心,没有太严重残酷的战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美丽的自然里看山看海,很容易满足。生活的温饱不难,不用花太多时间为生活烦恼,可以多出很多时间唱歌跳舞。一年里有许多敬神敬天的祭典,祭典中人人都唱歌跳舞,部落里眼睛亮亮的孩子都能唱好听的歌,围成圆圈在部落广场跳舞。妇人用简单的工具纺织,抽出苎麻纤维,用植物汁液的红、黄、绿,漂染成鲜艳的色彩,编结出美丽图纹的织品。男子在木板石板上雕刻,都比受专业美术训练的艺术家的作品更让人感动。
    “专业”是什么?“专业”使人迷失了吗?迷失在自我张扬的虚夸里,迷失在矫情的论述中。“专业”变成了种种借口,使艺术家回不到“人”的原点。
    卑南一个小小部落走出来多少优秀的歌手,他们大多没有受所谓“专业”的训练。除了那些知名的优秀歌手,如果到了南王,才发现,一个村口的老妇人,一个树下玩耍的孩子,一个乡公所的办事员,开口都有如此美丽的歌声。
    生活美好丰富,不会缺乏歌声吧?
    生活焦虑贫乏,歌声就逐渐消失。发声的器官用来咒骂,声嘶力竭,喉咙更趋于粗糙僵硬,不能唱歌了。
    我读东南亚史的时候,没有想到台湾一作为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与东南亚有任何关系。
    在夸张大中国的威权时代长大,很难反省一个单纯部落在帝国边缘受到的歧视与伤害吧。
    那时候没有“原住民”的称呼,班上来自部落的同学叫“山地人”或“蕃仔”。
    “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一向自居天下之中的华族,很难认真尊重认识自己周边认真生活的“蕃人”吧。“蕃”有如此美丽的歌声、舞蹈、绘画和雕刻,“蕃”是创造了多么优秀文化的族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