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1了解这些难题)

  • 定价: ¥32
  • ISBN:978755964143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226页
  • 作者:余秋雨|责编:管文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和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开始,讲述中国上自神话时期下至近代的文化演进脉络,进而介绍古代中国的精神主体儒释道思想,最后以解答中国文化的长寿原因和反思中国文化的弱点收尾。本书不仅为青少年读者建立起一个轮廓清晰的历史文化大框架,使他们了解中国历朝历代的顺序和每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功绩,比如商周的甲骨文与青铜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代的精神气度和最伟大的城市长安,还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文化关键词,比如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主体思想、长寿原因、利弊得失等。余老师以平易可亲的文笔将这些重大课题娓娓讲述,可以使青少年读者获得坚实的人文素养知识,看待问题的国际眼光,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

内容提要

  

    远古神话、文明门槛、青铜时代、百家争鸣、秦汉雄风、魏晋风度、唐宋风华、君子之道、佛道思想、集体人格、利弊得失……《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1了解这些难题)》以全球视野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以大框架、大脉络的极简方式讲述中国上自神话时期下至近代的文化发展进程,介绍古代中国的精神主体儒释道思想,以辩证方式梳理中国文化的利弊得失。余老师以平易可亲的文笔将这些重大课题娓娓讲述,为青少年读者建立起轮廓清晰的历史文化大框架,使他们了解历代最重要的文化功绩,获得坚实的人文素养知识和看待问题的国际眼光,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目录

第一节 “文化”是什么
第二节 最短的文化定义
第三节 神话:集体人格的“故乡”
第四节 文明的门槛
第五节 我们排第几?
第六节 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
第七节 最初的审美信号
第八节 奠基时代
第九节 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
第十节 秦汉王朝的文化选择
第十一节 凿通西域
第十二节 难忘魏晋
第十三节 北方的马蹄声
第十四节 云冈石窟: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第十五节 凉州风范
第十六节 长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
第十七节 精神格局和整体诗性
第十八节 宋朝的生态文化
第十九节 迟到的原因
第二十节 明清两代的沉闷
第二十一节 神秘的歌声
第二十二节 儒佛道:中国文化的人格选择
第二十三节 君子之道一:成人之美
第二十四节 君子之道二:和而不同
第二十五节 君子之道三:坦荡荡
第二十六节 君子之道四:彬彬有礼
第二十七节 君子之道五:君子知耻
第二十八节 佛教传入中国
第二十九节 佛家的“空”与“度”
第三十节 道家的“大宇宙”与“小宇宙”
第三十一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一:体量巨大
第三十二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二:从未远征
第三十三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三:以统为大
第三十四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四:避开极端
第三十五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五:科举制度
第三十六节 中国文化的弱项

前言

  

    为厚厚的《中国文化课》出一个“青少版”,是件快乐而又艰难的事。
    快乐,是因为惊奇地得知,有大量小朋友花费整整一年时间,天天收听我在网上播出的这门课程。人们告诉我:“六干万人次,年龄从八岁到八十岁。”八岁是太小了,就说十几岁的吧,也让我高兴。因为讲述文化的最终意义,恰恰就是面对年青一代,而他们,迟早又会改写我们的课程。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动态结构,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创新主调。我在讲课时曾反复表述一个观点:“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现在好了,有那么多年轻生命大踏步地加入文化课程,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前景,当然快乐。
    但是,快乐背后是艰难。因为中国文化时间长、体量大、分量重,要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恰当的入门图谱,很不容易。所谓“恰当的入门图谱”,也就是要在历史坐标和国际坐标中分得清轻重,抓得住魂魄。这件事,我在给博士研究生讲课时已经反复思虑,但是那样的课程对青少年来说毕竟太复杂、太深奥了。这就像把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稚嫩的肩膀上,实在于心不忍。
    就说我那本根据网上课程整理而成的《中国文化课》吧,洋洋六百五十页,即使放在成人的书架上都显得太抢眼了,当然更比年轻人书包里的其他书籍厚得多、重得多。每次看到很多不认识的孩子捧着这么一本大书坐在屋子一角慢慢地读,我总觉得心中有愧。能不能让他们所捧持的书本变得更轻便一点儿?
    一正是这个想法,形成了这个“青少版”。这个版本为年轻读者进入中国文化,划分出了三个方面的课题,标题很轻松:
    一、了解这些难题;
    二、记住这些名字;
    三、熟读这些作品。
    这三个方面的划分,等于在一个学术迷宫中为年轻人开出了三扇方便之门,指引了三条简捷之路。其中的划分逻辑,也适合青少年的心理节奏,相信他们更乐于接受。
    相比之下,第一方面的课程要艰深一点儿,其中包含着不少连文化长辈都不敢触碰的难题。我把这些难题放在最前面,不是吓唬你们,而是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你们。我相信,年轻人头脑单纯、干净,反而会使这些难题走向清晰。第二、第三方面的课题,是介绍中国文化的一些伟大创造者和他们的创造成果。我希望年轻读者对这些名字和这些作品从一开始就产生亲切感。你们在以后一定会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但是唯有早年的亲切感,会滋润终生。
    三个方面的课题分成三册出版,年轻读者可以选一册或两册来读,也可以把三册一一读完。在这之后再去啃我那部厚厚的《中国文化课》原本,就会方便得多。当然,也可以不再去啃。
    我前面说了,不管是啃还是读,这门课程将来都会被你们改写。
    最后,我还要感谢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正是我在整理《中国文化课》的时候,应邀参观了他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作品展,我看到其中有很多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就想作为插图收入书中。他一口答应,并立即请他夫人送来了塑像的照片。这次编青少年版,仍然采用了其中一部分。这也就可以让青少年读者看到,在文化上,古代和当代有可能产生如何美好的形象沟通。
    余秋雨
    于2020年1月